時間:2024-04-21 14:39:21
序論:速發(fā)表網(wǎng)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音樂教學的教學方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chuàng)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lián)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流行音樂教學是把流行音樂與音樂教學課程相互融合。教師在實際的音樂課堂教學中,要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指導,使學生可以在教學的教學中感受流行音樂的無限魅力。學生在對流行音樂感興趣的基礎上,主動對流行音樂進行深入的學習,以此促進自我價值和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在全新的時期,流行音樂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
(一)有助于促進大眾文化的弘揚發(fā)展
流行音樂是一種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化,也是大眾文化存在的一種形式。把流行音樂融入到音樂的課堂教學中,可以遵照音樂內容的發(fā)展變化,使大眾文化得到有效的弘揚與傳播。流行音樂的發(fā)展時間相對比較短,但是流行音樂呈現(xiàn)的作品的具體形式卻是多種多樣的。在我國,流行音樂占據(jù)音樂市場的主流,并且也是與時俱進的音樂。與此同時,流行音樂不僅蘊含著時尚因素,也體現(xiàn)著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譬如:《青花瓷》這首流行歌曲中,“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于碗底,臨摹宋體落款時卻惦記著你”這句歌詞,不僅體現(xiàn)了我國的歷史文化,旋律也郎朗上口,方便大眾學習和傳唱,這樣的流行音樂不僅與百姓的生活有緊密的聯(lián)系,也對弘揚我國的歷史文化有重要的意義,促使大眾文化可以受到大家更多的喜愛。
(二)有助于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欣賞判斷能力
音樂自身帶有無窮的魅力,會使大眾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音樂也是不分等級、沒有國界限制的。部分學生覺得在情緒高漲的時候,音樂能夠使人更加的快樂;人在情緒低落的時候,音樂又扮演著療傷藥劑的角色。流行音樂是音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也存在著獨樹一幟的特點和價值。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流行音樂的教學,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音樂判斷欣賞的能力。學生的音樂判斷欣賞的能力也是一種特別的審美能力,學生具備良好的音樂判斷欣賞能力可以深刻領悟到音樂具有的無限魅力,會帶給人無窮的美的感受。流行音樂的特點是簡單、容易理解,學生在對流行音樂進行欣賞時,會深刻感受到流行音樂的魅力和蘊含的價值,提高了學生對流行音樂的理解能力和知識,伴隨學生掌握知識的越來越來,對流行音樂的判斷欣賞能力也有了顯著的提升。
(三)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發(fā)展
教師把流行音樂融入到課堂中進行教學,可以響應社會發(fā)展對人才提出的全新的要求。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流行音樂的教學,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美學教學,使學生在流行音樂的課堂教學中利用自己眼睛發(fā)現(xiàn)音樂的美和感受音樂的魅力。就目前我國的發(fā)展來看,社會提出了人才應該具備的能力,綜合能力強并且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是當前社會最需要的。教師在培養(yǎng)音樂人才中,要把審美放在首位,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的發(fā)展,從而大力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幫助學生養(yǎng)成優(yōu)秀的思想品質和道德素養(yǎng)。所以,教師在流行音樂的課堂教學中,要大力引進形式多樣的音樂,具體是指教師在向學生教授民族音樂時,也要向學生傳授通俗音樂,使學生在多種音樂形式的感染下,自身能夠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二、教師在進行課堂流行音樂中應該掌握的方法
(一)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
在以往的課堂流行音樂教學中,主體是教學。但是在現(xiàn)在的課堂教學中,要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最大限度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價值。教師在進行流行音樂教學中,最大限度激起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課堂中勇敢說出自己的觀點。譬如:在課堂中,讓全班學生逐個播放自己最喜愛的流行歌曲,在播放完畢后,班上的學生對其歌曲發(fā)表自己聽后的感受,這樣做的意義在于,不但增加了同學間的溝通,也提升了學生對自我的認識,使教師的課堂流行音樂教學更加具有現(xiàn)實意義。
(二)促進學生與教師兩者間的溝通
教師與學生形成良好的溝通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與音樂判斷欣賞能力。所以,教師在進行流行音樂的課堂教學中,要縮短與學生的距離??墒且膊荒苄纬蛇^于親密的交流,這樣的話會使教師的威信受到影響。因此需要教師合理掌握這之中的利弊,做到既不使自身的教師威信受到影響,又可以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與溝通,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把流行音樂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對流行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此促進學生更好的配合教師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提升學生對流行音樂的判斷欣賞的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還要充分利用網(wǎng)絡的特點,運用網(wǎng)絡中存在的正確思想對學生開展教育,在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的基礎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判斷欣賞能力。
(三)明確流行音樂教學的根本目的
音樂是人類最早創(chuàng)造的藝術,是沒有國界的語言。它能滲入心靈,陶冶情操。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比較喜歡音樂但對音樂課不感興趣。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世界各國的教育為了迎接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都把信息技術作為教育發(fā)展的一項重大戰(zhàn)略目標。多媒體輔助教學是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一種手段。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音樂教育技術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來開展音樂教學活動,這為傳統(tǒng)音樂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領域中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擴展了音樂課的教學容量,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提高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尤其是為音樂欣賞教學帶來了嶄新的局面,極大地緩解了課時少而教學內容多的矛盾,有效地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許多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的優(yōu)點,因此越來越受到老師和學生的喜愛,逐漸成為各中學音樂欣賞教學的主流輔助手段。
1、音樂文件播放快捷方便
音樂欣賞課需要播放大量的音像資料。傳統(tǒng)存儲媒體是錄音磁帶和錄像帶。由于我們每一堂課所需的音頻或視頻素材不可能恰好在一盤磁帶上,即使是教學方法,所需播放的順序也不可能就是磁帶上存儲資料的順序。上課時,要找到我們所需的音樂作品或重復播放某一音樂作品,就不可避免地要對磁帶進行快進或快倒,這往往會因為不能及時找到所需的素材而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另外,影碟機和光盤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雖然可以快速找到所需播放的音樂素材,但音樂欣賞課分析音樂作品往往需要播放音樂作品中的某一片段,使用影碟機仍然會明顯感覺到不便。利用計算機多媒體系統(tǒng)以上問題就可迎刃而解。通過利用計算機播放器的數(shù)字計時和播放進度條可輕松、快速地對任意一個文件進行快進、快倒、片段播放等操作,可以根據(jù)教學需要無限次地重復播放,還可以利用一些軟件對音頻和視頻文件進行編輯、剪裁,自己制作出所需的音樂片段。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tǒng)能夠方便、快捷地播放和處理音樂文件是傳統(tǒng)媒體所不可比擬的。2、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興趣并展開豐富的聽覺聯(lián)想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音樂知識的傳授單憑教師的講解往往只是片面的、空洞的、枯燥的,所以音樂課應努力創(chuàng)設與其他學科不同的環(huán)境,將相關的知識編制成融聲、像、文字于一體的教學軟件,則更有效地濃縮了時間和空間范圍。運用網(wǎng)絡教育技術為學生學習音樂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如,利用校園網(wǎng)絡,圍繞階段學習主題,把豐富的知識資源組織起來,建立一個有質量的、有個性的音樂學習網(wǎng)站,讓學生隨時可以欣賞音樂,查找有關資料論文怎么寫。讓學生在這個“大環(huán)境”中,能夠自然地接受音樂的熏陶,享受音樂,培養(yǎng)對音樂的興趣。如果將音樂與非音樂的因素相結合,就可以實現(xiàn)通過音樂來描述外部世界的目的,它們帶給人的認識功能便會大大增強。如:與文字標題、詩歌結合的歌曲,與人體動作結合的舞蹈音樂,與戲劇相結合的歌劇,與電影畫面相結合的電影音樂。因此,如果我們利用編輯軟件給音樂配上生動的畫面、圖片或字幕,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給學生,單一的聽覺感受變?yōu)榱艘暵牻Y合,有利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來感受和理解音樂作品,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這有助于學生思路的拓寬與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容易使學生對音樂作品產生濃厚的興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方法,有效提高了教學效果。
3、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
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固然是一項比較繁瑣的工作,尤其是音頻、視頻素材的采集整理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但課件一旦制作完成就可以重復使用,下一輪上課前不必再整理眾多文字資料和音像資料,只需打開課件即可快速熟悉講課內容、完成教案編寫,進而輕松地完成備課。這就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真可謂“一勞永逸”。
4、有利于教師之間相互交流和學生的學習
一些復雜的音樂欣賞多媒體課件往往涉及圖形、圖像制作軟件(如Photoshop),音頻、視頻編輯軟件(如Cool Edit,AdobePremierePro,Ulead VideoStudio 等), 動畫制作軟件( 如AnimatorPro,3DMAX,F(xiàn)lash等)和課件制作軟件(如PowerPoint,Authorware,F(xiàn)lash,幾何畫板,方正奧思等)的操作,單獨完成困難較大。這就需要多位老師相互配合、分工合作來共同完成,使教師們在課件制作中得以相互交流,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由于一些積件式課件信息量大,教師只能選擇部分內容應用于教學。對于擁有校園網(wǎng)絡系統(tǒng)的學校而言,可以將這些課件放到網(wǎng)絡上供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學習其他內容,使課堂教學得到了延伸,有利于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
5、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首先,我們提倡老師們自己動手制作課件,否則很難體現(xiàn)出自己的意圖和教學特點,只能充當“課件放映員”。其次,多媒體輔助教學終究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主要是用來解決一些傳統(tǒng)教學中不易解決的問題,突破重點和難點,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多媒體輔助教學并非能完全代替?zhèn)鹘y(tǒng)的教學方式及內容,我們應該根據(jù)音樂欣賞教學的目標和媒體的特性把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二者互相補充。第三,由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使課堂信息量大大增加,所以教師一定要準確把握授課進度,突出重點和難點,否則即使是精心制作、功能全面的優(yōu)秀課件教學方法,也容易使學生造成嚴重的“消化不良”。第四,在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中,教師既是課件的操作者和使用者,還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課件能非常清晰地體現(xiàn)教師的整體思路,但由于所有的內容和走向都是事先設定好的,所以它在教學中顯得比較被動,難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一味的播放會使學生變成看客,多媒體教學也就成了講稿演示。所以,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注意課件以外自身主導性的發(fā)揮以及與學生雙向互動的調節(jié)。
總之,實踐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多媒體技術與音樂課教學的有機整合,能夠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然而,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音樂教學研究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不僅需要短期內的實踐和總結,更需要長期的學習和探索。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應用工具的不斷完善,多媒體技術在中學音樂教學過程中的運用領域也會不斷深入,會給音樂教學帶來翻天覆地的變革。這就要求我們戰(zhàn)斗在教學一線的教職員工不畏艱難、努力學習,勇敢地去探索去變革,通過最好的教學方式來教育祖國的未來。
參考文獻:
[1]趙易山,張路路.音樂多媒體課件制作[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17.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1-0007-02
教學方法是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任務、依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學習的特點所采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它是教師的教授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得到整合與統(tǒng)一的表現(xiàn)形式。體育音樂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掌握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實現(xiàn)藝術教育的目標和任務,而且與一般音樂教學的區(qū)別在于具有為體育實踐活動服務的專業(yè)化目標和任務。
體育音樂教學的特點決定了實現(xiàn)體育音樂教學的途徑,一是理論學習的方式;二是實踐練習的方式。這樣就構成了以體育音樂理論指導體育音樂實踐活動,二者又共同服務于體育實踐活動的體育音樂教學活動的內部關系。
一、主體教學法
主體教學法是指通過學生主動性學習獲取知識的方法。它是與教授法比較而言的。主要是由教師提出學習目標與任務、學生直接感知學習材料、分組討論、教師指導四部分組成。
1.學習目標與任務:教師根據(jù)教學要求提出具體的達成目標、方法、策略、形式和要求等。提供經過精心篩選的認知材料(最好是聲像資料)。
2.學生根據(jù)教學要求提出具體的達成目標、方法、策略、形式和要求等,直接感知教學材料。
3.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學生將自己感知的結果進行交流,并通過交流達到相互補充和印證的目的,在此基礎上形成共識,并確定一至兩名學生為代表參加全班范圍的交流。教師輪換參與各組的討論并給予適當?shù)膯l(fā)和引導。
4.組織交流:由各組推選的代表交替發(fā)言,對交流中產生的不同看法,應由其他同學進行補充發(fā)言,或重新討論爭議性較大的問題。
5.教師也針對學生的共同問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并以此對學生產生“暗示”和“誘導”作用。使學生的共同認識逐步達到教學目標和任務的要求。
此種方法適用于樂曲的風格、思想感情、音樂體裁的辨別和音樂欣賞等教學。使用時應注意: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在于對教學情境的精心策劃與設計;對認知材料的性質與認知方式(技術含量)的把握;在實施過程中教師所扮演的“角色”特點以及激發(fā)、誘導、暗示、分析與歸納等教學技巧的運用等。
二、表情練習法
達爾文在《人與動物的表情》中指出“人的情緒和表情是緊密相連的,人的某種情緒會表現(xiàn)出相應的某種表情”;《禮記?禮運》說:“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笨梢姡砬槭窍才返那楦斜憩F(xiàn)或心理活動,表情是情緒、情感的外在的表現(xiàn)形式。為此,人常??梢酝ㄟ^調整表情來改善情緒。表情練習法就是建立在上述認識的基礎上,通過對體育競賽和表演定面部表情的練習,可以達到增強情感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的良好效果。
由于音樂表現(xiàn)的內容、風格不同,因此所表現(xiàn)的情感也不同,而不同的情感用不同的外部形態(tài),即面部表情表現(xiàn)出來,有助于領會音樂的內涵。通過豐富的面部表情,又可以透視一個人的精神生活和內心世界,因此,人的面部通常被看作是人的情感變化的一面鏡子。人的表情變化都是在面部的眉、眼、嘴、鼻的動作變幻上體現(xiàn)出來的,它是人體中最富有表情、最生動的部位。而它們又是由面神經支配的器官、肌肉等一系列復雜的運動來完成的,因此具有可塑性。如:喜悅的情感,它的面部表現(xiàn)形式就是笑,笑有含笑、微笑、暗笑、嘲笑、爽朗的笑、粗野的笑、文雅的笑、誠實的笑、贊美的笑、會心的笑、寬解的笑、勉強的笑等多種形式。這些經過人們長期實踐所總結和積累的“經驗”在繪畫、戲劇、舞蹈及相關表演藝術領域早已廣為人知。采用表情練習法提高表演者的情感表現(xiàn)力和藝術感染力應重點抓好三方面的工作。
1.對表情符號的認知與鑒別:表情符號具有多類型和群組性的特征,多類型是指“喜、怒、哀、懼、愛、惡、欲”等多種感情,它們之間具有明顯的差別性;群組性是指在同一類情感中具有相近意義的多種表現(xiàn)形式,如前邊提及的喜悅的情感和笑的不同形式。而藝術體育項目中所表現(xiàn)的情感、情緒都是具有積極性情感的特點,這就表現(xiàn)在對情緒表現(xiàn)范圍上具有“限定性”。因此,對特定情感的認識和辨別不同情感的表現(xiàn)方式是運用情感練習法的前提條件和進行實踐活動的基礎。
2.表情練習法的方式:表情練習法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歸納起來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針對指定內容的練習,另一類是對非指定性內容的練習。但不管哪一類練習都可以采用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或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教學的組織形式既可以是集體、也可以是分組或個人的。教學的目標與任務既可以是具體性的也可以是宏觀性的,具體的教學目標體現(xiàn)在對藝術體育專業(yè)領域內特定情感與對象的模仿,宏觀性的教學目標是指為培養(yǎng)學生的模仿能力,對現(xiàn)實生活中各種情感與對象的模仿。此階段應注意加強對學生“體驗”心理的積累和練習成果的交流,這將有助于學生思路的拓寬、經驗的積累和能力的形成。
3.應用環(huán)節(jié):應用環(huán)節(jié)是指學生將模仿練習的成果應用于專業(yè)實踐之中。專業(yè)實踐是指各種不同的運動項目,如體育舞蹈包括摩登舞和拉丁舞兩大類,這是兩類風格差異很大的舞蹈,其中所涵蓋的十個舞種又各具特色,如何使學生的表情模仿能力與不同運動項目所要表達的“情感”相契合,體現(xiàn)著教學的出發(fā)點與最終目標。運用時應注意:由于學生的模仿練習是源于對音樂情感的體驗,所以在選擇音樂時,應力求使音樂的“難度”與學生已掌握知識的水平、心理活動水平相一致;選擇的音樂應具有鮮明的特色;是學生較為熟知的或是與學生專業(yè)活動相聯(lián)系的樂曲。表情練習法主要適用于提高學生藝術表現(xiàn)力的初級階段。
三、形體律動法
形體律動法源于19世紀后期法國音樂教育家弗朗西斯?德爾薩特創(chuàng)建的“表情體系”和20世紀初瑞士音樂教育家埃米爾?雅克創(chuàng)建的“優(yōu)美節(jié)奏教育”。音樂訓練與表現(xiàn)力的訓練是通過律動練習,使音樂直接作用于人體,利用身體的變化來體現(xiàn)樂曲的內涵,把聽覺藝術的音樂轉變?yōu)橐环N利用身體來表現(xiàn)音樂的視覺藝術。音樂訓練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藝術修養(yǎng)、培養(yǎng)音樂的節(jié)奏韻律感和對音樂的分析能力,用體育的動作來表現(xiàn)音樂的節(jié)奏,提高身體動作與音樂協(xié)調配合能力,培養(yǎng)學生運用身體表達內涵的藝術表現(xiàn)力,并能促進學生個性、氣質的發(fā)展。形體律動法是訓練學生身體表現(xiàn)力極為有效的方法。
形體律動訓練可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學習層次,每個學習層次之間構成“遞進”關系,即前一個層次的學習為后一個層次的學習奠定基礎并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
一、音樂審美體驗
(一)音樂審美體驗概念
音樂審美體驗在概念內涵的表達上,并不具有本土性的優(yōu)勢,它是在西方文藝思潮,特別是后現(xiàn)代文化理論的影響下進入我們的研究視野的?;谶@樣的理論空間,音樂審美體驗可以看作是中西音樂文化交流的產物。音樂藝術自身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在聽眾心中留下的只是一些情緒、情感的反映,其中沒有直接的視覺具體性和造型性,不能表達確切的意涵。因此,開啟音樂審美體驗的視角,對于確立其在音樂教育中的地位大有裨益。審美體驗也是當代美學和教育學相關學科集中凝視和關注的核心問題。
(二)音樂審美的原則
一切音樂歸根結底在于審美教育。離開了音樂審美的準則和原則,音樂教學就有可能淪為機械、僵化的境地。哪怕是最簡單的拍手拍擊節(jié)奏或歌唱一句短小的旋律,都必須遵守審美的原則,要求發(fā)音的音質、音高、音色悅耳、準確并富有變化。一切形體操練和動作、舞蹈,也必須符合審美的要求。朗誦或歌唱中的語言聲調塑造和詞曲結合等,也必須瑯瑯上口、流暢自如、妥貼結合。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和具體細節(jié),如果違背了審美原則,都是對音樂藝術的侮辱,對音樂教育的背離。審美要求的高度和深度是永無止境的。不講究精益求精,力求盡善盡美,就達不到音樂藝術學習和創(chuàng)造的最終目的。
(三)音樂審美教育對開發(fā)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特有功能
根據(jù)本人的教學經驗,我認為音樂審美教育,不僅是講音樂學院或音樂專業(yè),以培養(yǎng)音樂專業(yè)人才為目標的狹義音樂教育。而是廣義地指,在普通高校開設音樂選修課,舉辦文藝會演、主題性音樂會或經典音樂作品和名家演唱、演奏的音像資料欣賞,不同民族、時代、地域的音樂比較、音樂作品或音樂流派評價等音樂專題講座,組織大學生參加校園音樂社團和音樂文化下鄉(xiāng)、下廠、下杜區(qū)的多種音樂活動。對大學生施以音樂審美教育的目的,不是強制性地要求所有大學生都成為音樂愛好者,而是希望盡量多的大學生從中逐步樹立科學的審美觀念、培養(yǎng)健康文明的審美情感,提高審美能力,進而完善人格。并在此基礎上,把通過音樂審美教育所獲得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能力觸類旁通,拓展為終身學習和從事各種職業(yè)的創(chuàng)新能力,成為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人才。例如16世紀的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在研究行星運行規(guī)律之初,囿于著名前輩哥白尼的“日心說”,一直認為行星是按正圓的軌跡圍繞太陽轉的,但運算結果一直不通。有一天,他在苦思而不得其解時,不經意間欣賞了一段故鄉(xiāng)巴伐利亞民歌《和諧曲》,隨著和諧流暢、強弱快慢多變的旋律,他不知不覺地兩個手臂劃出了相應圓弧的指揮動作。當他發(fā)現(xiàn)自己劃出的圓弧并不總是規(guī)矩的正圓,而是橢圓時,他突發(fā)奇想:行星運行軌道會不會是橢圓的?他立即按照正圓和橢圓的兩種軌道,反復計算對照,結果證明:按照正圓軌道計算總是不通,而按照橢圓軌道計算就吻合。進而他又探索出,原因在于行星在接近太陽時的運行速度,比遠離太陽時的速度快。從而發(fā)現(xiàn)了行星運行軌道并不是正圓,而是按照橢圓軌道圍繞太陽運行的新規(guī)律。由于這一重大發(fā)現(xiàn),他被世界天文界譽為“天空立法者”。
二、音樂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所采取的教學方式、途徑和手段。它既包括了教師“教”的方法,也包括了學生“學”的方法。音樂教學法離不開具體的、特定的人作為對象,教誰學習音樂,是現(xiàn)在或將來的專業(yè)音樂工作者還是業(yè)余愛好者;是幼兒、青少年還是成年人;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是一般的、健康的智者還是弱智者;是有一些音樂基礎的,還是音樂白丁等等。音樂教學的對象有兩方面:一是接受教學的學生,二是所要學習的音樂。前者是人、特定的人,后者是物、廣義的物。從教學的角度來說,這二者都是客體,從學的角度來說,學生應當是學習的主體。如果教師不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題,不把音樂作為學習的本體,那就談不上因材施教了,也無法達到使學生真正領悟和掌握音樂的目的。
普通教育的音樂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通過音樂教學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教學的內容(領域)包括歌唱、器樂、律動、欣賞、創(chuàng)作和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音樂教學的目的和內容,決定了音樂教學方法的特殊性。我國學者徐碧輝在《美育:一種生命和情感教育》一文中認為“審美教育既是一種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其方法就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知識教育”,“審美教育的方法從根本上說應是既非純感性的,也非純理性的,而是二者的融合”。“現(xiàn)代美育提倡的是‘融合式教學’,“課堂教學的任務不僅僅是單一傳授某種知識,而是有機地把知識性、趣味性、審美性和道德性融合起來,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中全面地掌握知識,開啟智慧,陶冶心靈,培養(yǎng)高尚人格,得到美與善的滋養(yǎng)”。當今,我國音樂教育界在教學方法上有“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的音樂教學方法”的提法,實際上是突出了教學方法的方向性。
三、音樂審美體驗與教學方法的關系
(一)引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教學策略
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通過對學生節(jié)奏感、音色感、和聲感以及調式、調性感等感官刺激來完成。而要實施這些因素憑單一的講授形式肯定是達不到的。因此,要求有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新穎多樣的教學方法。
1.選擇模仿的教學方法。授課時有目的的選擇一些音樂作品先由教師進行示范模仿,然后引導學生從曲調、歌曲、風格、音樂情感表現(xiàn)等方面進行模仿學習;通過這樣的模仿活動,不僅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讓學生主觀地進入音樂情景,直接接觸音樂要素。
2.設計感知音樂的輔助手段。在課堂教學中,借助樂譜以外的視覺符號可大大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如:演示型的多媒體課件能將文字、圖像等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色彩繽紛、聲像同步的教學情境,這不但可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器官的功能,而且可讓學生直觀地去感知音樂,強化音樂表象與記憶。
3.采用基礎理論相互滲透,基本技能交叉運用的教學方法。掌握專業(yè)知識的相互貫通和交叉融匯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智能的有效途徑。把學生所學過的音樂知識與技能交叉運用,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思維和綜合理解能力。比如上“合唱課”時融人“和聲”的知識,上“音樂欣賞課”時增加“視唱”的練習.練習“視唱”時增加鋼琴曲的“旋律”等。這樣使學生在學習中,增加了多元的思考和多維的視角,進而提高了音樂知識的廣度和深度。
(二)提高學生審美情趣離不開好的教學方法
音樂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是潛移默化的,它可從培養(yǎng)學生興趣、選擇教材和營造教學環(huán)境等這幾個方面來綜合實施。針對學生的興趣,向學生傳授音樂語言 音樂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聽覺藝術,是用音高、節(jié)奏、力度、速度、音色等諸方面的信息來表現(xiàn)音樂語言,使人從音響感知中產生審美體驗。據(jù)調查,當代大學生大都喜愛通俗歌曲和現(xiàn)代流行音樂,這是因為它們的淺顯性和易接受性,欣賞它們不需要太多的音樂知識和音樂理論。其實不管是嚴肅的古典音樂還是通俗的流行音樂,每個音樂作品都由表現(xiàn)內容、曲式結構、曲詞關系、旋律表現(xiàn)特征等音樂要素構成。因此,教師在授課時,一定要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作品,并將作品的音樂要素講清,從而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讓學生逐漸找到學習音樂的基點,逐漸熟悉并掌握音樂語言,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
轉貼于
選擇好授課教材,選用具有情感高尚、立意美、情景美、形式美的音樂作品為教材,不要拘泥于某一范圍或形式。因為學生審美趣味培養(yǎng)是通過這些音樂作品來實施的。其實在中外音樂史上,有許多古今傳唱的優(yōu)秀作品。選擇具有欣賞價值,能夠喚起美感的歌曲和樂曲為音樂教材是極其重要的,它是實現(xiàn)音樂教學以審美為核心的基礎和前提。營造教學環(huán)境,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需要一個良好的審美環(huán)境。審美環(huán)境的營造需要教師的精心組織和誘導,《音體美報》曾報道,“100%的學生喜歡音樂,80%的學生并不喜歡音樂課”。究其原因,可以說跟音樂教學有很大關系。在學生和音樂溝通之間,教師起到主要的中介作用。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除了創(chuàng)造一個雍容典雅、清靜優(yōu)美的校園和互動、有趣的課堂氛圍來誘導學生之外,教師還應適時開展如播放音樂,舉辦音樂欣賞或演奏會、音樂畫廊和音樂講座等活動,使學生處在一個音樂美的環(huán)境中。
(三)強化學生審美情感需要恰當?shù)慕虒W方法
審美情感的培養(yǎng)是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來營造感悟音樂的氣氛和創(chuàng)造性體驗活動的過程;通過這一過程來期待并努力促使學生以心靈與音樂溝通,激發(fā)他們的情緒,從而領悟音樂的情感內涵,讓他們逐漸由生理的向理性的美感深化。具體方法如:情景導入。在分析音樂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選擇直接通過自身的表演或播放音樂來創(chuàng)設情景,或通過相關的媒體資源(如多媒體等)創(chuàng)設與音樂表現(xiàn)內容相關的情景,或將音樂與背景資源通過文學表述創(chuàng)設情景等手段來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強化學生的審美情感。
1.引言
新課改要求初中教學能夠摒棄以往陳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轉而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經過新課改洗禮的音樂教學也一改以往沉悶的教學氛圍,呈現(xiàn)出多元化、深層次的特點。音樂不僅是人們表達情感和思緒最好的方式,同時成功的音樂還可以凈化聽眾的心靈。因此初中音樂教學要深刻抓住這一特點,通過音樂課讓學生感受音樂本身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生們的審美與鑒賞能力。另外中學音樂教材挑選不僅包含了基本的音樂知識,同時也蘊含了豐富的審美特征,音樂教師要深刻意識到這一點,爭取通過音樂教學達到新課標對初中音樂教學的要求。
2.音樂教學的重要性
人們經常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fā)現(xiàn)美眼睛”。一切美好的因素只有經過人的審美心理的相互作用才能被人感知??梢妼徝涝谌粘I钪姓紦?jù)著重要的作用。初中生是國家新生的希望,新課標要求初中教育要能夠從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感,審美能力出發(fā),幫助學生建立審美觀和價值觀。而音樂教學就是審美教學的重要通道,縱觀整個音樂教學過程可以發(fā)現(xiàn)中學音樂教材中的審美特征無處不在,無論是歌曲的演唱舞蹈動作在舉手頭投足之間表現(xiàn)的優(yōu)雅無不突出了“審美”主題。若教學者能夠充分利用音樂教材,采用正確的音樂教學方式,利用音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如何利用音樂教學來進行審美教育?采用審美教學方法才能夠吸引住學生,讓其愿意真正的去學習用自己的眼睛發(fā)現(xiàn)美?
筆者以為可以采用以下幾個方面實現(xiàn)初中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3.中學音樂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的方法
認識到中學中開展審美教育的重要性,我們就要利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將審美教育付諸實踐。通過研究方法,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能夠快速有效的實現(xiàn)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3.1 引起學生對審美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開展審美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引起學生對審美的注意力并激發(fā)其對審美的興趣。網(wǎng)絡的流行讓很多初中生在接觸初中音樂課程之前就形成了自己的審美觀,且其審美觀主要是針對流行類音樂。由于教師和學生屬于兩個不同群體,因此音樂教師與學生存在審美差異很正常。要想縮小這種差異性,音樂教學在授課之初應當積極了解學生的音樂審美,并結合學生的審美需求來合理安排音樂課堂,讓學生能夠在接受音樂課程之初就對音樂這門課程引起充分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才能夠和學生融成一片,為日后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不同類型音樂欣賞的敏銳度打下基礎。
3.2 增強學生的音樂體驗,讓學生的音樂教學中獲得美的體驗
音樂是一門藝術,它不是靠教師的口口相授,而是學生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和體會。因此要想在音樂教學中讓學生接受良好的審美教育,就應當引導學生自己去感受音樂的美,在美的體驗中提高自己的審美觀。當然雖然音樂教學并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教授方式,教師在音樂課中還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和啟發(fā)也起著很大的作用。而只有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在音樂的學習中獲得真正的愉悅和良好心境,才能保證初中音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3 加強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
初中音樂教學是在學生已有的審美基礎上展開的,要想讓學生進一步提高審美能力,教師應當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利用理性思維對課堂中的音樂作品進行認識和評價,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藝術的組成及形式結構,還要讓學生掌握音樂的基本技術理論知識,通過這種方面的同步學習讓學生的了解音樂的同時對如何欣賞和評價音樂有一定的認識。長此以往的不斷積累和學習,學生的審美能力一定能夠得到發(fā)展。
4.結語
美隨處可見,音樂僅僅是美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初中的音樂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欣賞音樂,發(fā)現(xiàn)音樂中的美,還要通過音樂審美切實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從而學會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筆者相信中學教師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教學方法就能夠將學生引入音樂的魅力天地,就能夠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一、利用完美的結構,感染和熏陶學生
所謂結構就是教師所布置的課堂教學過程。課堂教學的合理性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如果我們能夠讓結構更加完美,就會給學生帶來強烈的求知欲望,并且在知識獲取的過程中收獲喜悅、體驗幸福。更值得稱贊的是,這樣完美的教學結構有著巨大的感染和熏陶作用,能讓學生輕松愉悅地被音樂知識吸引和感染。教師想要設計出完美的結構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開頭和結尾一定要別出心裁
俗話說得好:“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設計教學結構時需要仔細斟酌和思考,根據(jù)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大綱的要求揣摩出適合的教學方式,特別要重視開端的設計,一定要做到具有特色、富有情趣、形象生動,以便能夠在課堂的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眼球,讓學生的精神全部集中在音樂知識的學習上。例如我們在學習《真情的呼喚》這一節(jié)課時,可以先讓學生欣賞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這首歌曲的旋律非常動聽,所唱的內容又非常凄涼和感人,學生很容易被這種韻律感染,教師便可輕松地將學生帶入這節(jié)課的主題,牢牢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欣賞歌曲的同時感受到音樂凄美的境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也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保護環(huán)境、熱愛動物的高尚情操。結尾也需要教師特別設計,避免虎頭蛇尾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教師應通過氛圍的渲染讓學生能夠無限地遐想和回味,從而給學生留下深刻的教學印象,便于學生掌握知識和對音樂美的感受及體驗。
(二)恰到好處地運用情感教學
音樂是一門藝術,教學更是一門藝術。不同的是教學這門藝術根據(jù)教師的設計不同而有所不同,共同點就是這門藝術從頭到尾都會貫穿著感情線索。對學生審美能力的教育,主要是從學生的心靈和情感出發(fā),通過音樂的內在美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影響。想要更好地運用情感教學,讓其發(fā)揮最大的作用,教師就必須在教學之前首先進入角色,拋掉所有與課堂教學無關的情感和思維,以最旺盛的精力進入教學狀態(tài),用最真誠的情感和學生進行交流,并看清楚每一個學生的聽課狀態(tài),及時發(fā)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并用巧妙的方式將其拉回課堂。教師還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把所有的不滿和反感都表現(xiàn)在面部。如在課堂中學生沒能將歌曲唱好,沒有按照教師的指導去做,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肯定都非常生氣,但是我們要學會抑制這種不滿情緒,心平氣和、面帶笑容地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誘導,針對每一個學生的缺點和不足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導,并應用鼓勵教學法鼓勵學生。這樣就避免了教師的嚴厲呵斥對學生心理造成的陰影,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營造唯美的氣氛和情調,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氛圍和情調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營造的符合教學情景和教學內容的特殊氛圍和情趣。這種特殊的氛圍和情趣能使作為知識接收者和探索者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學習音樂知識,并且能夠和教師所傳授的音樂知識達到思想上的共鳴。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理想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這種理想的氛圍中形成良好的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使我們的音樂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那么什么樣的課堂氛圍才能夠達到如此有效的教學效果呢?筆者認為音樂教學應該在活躍、安靜、緊張、愉悅的教學氛圍中進行,讓學生能夠輕松地學到音樂知識,牢固地掌握音樂技巧與技能。當然這種良好的、理想的教學氛圍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配合來營造,只有師生之間和諧融洽才能打造出高雅舒心的學習環(huán)境。
在創(chuàng)設理想的氛圍和情調時,我們還需注意培養(yǎng)學生扎實穩(wěn)重的學習態(tài)度。假如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沒有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即使教師營造的環(huán)境多么適合學習也會使得學生的學習過程只是嘩眾取寵、濫竽充數(shù)了。唯美的課堂氛圍能夠有效地傳遞藝術的力量,在無形中幫助教師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顯著的教學效果。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較高的教育理論水平和知識總結的能力來駕馭課堂,能夠積極有效地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討論;利用較為寬廣的知識面解決學生在知識探索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在心理上得到滿足,并對教師產生敬畏之情。
三、用教師的言語美,激起學生的熱情和喜愛
一、 小學音樂教學方法要根據(jù)師生特點靈活運用
小學音樂教學方法是小學音樂教師和小學生共同參與的活動。它包括“教”的方法和“學”的方法,并且都要以適應學生和教師為前提。所以教師和學生的特點,不僅影響著教學方法的選擇,還影響著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
我們知道每位小學音樂教師都有與別人不同的性格、愛好和特長。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個人優(yōu)勢,結合自身的特點運用教學方法,教學才會達到理想的效果。
案例:小學四年級唱歌教學《小鳥請到這里來》,三位教師分別用音樂情境法導入新課教學:
第一位教師對電腦很熟,制作了一部短小的音樂動畫片。小鳥隨音樂在有小溪和草地的樹林里自由飛翔和歌唱。
第二位教師笛子吹得很好,于是他邊在多媒體上播放小鳥和美麗的自然環(huán)境融為一體的幻燈片,邊吹了一段《小鳥請到這里來》。
第三位教師有舞蹈特長,隨著《小鳥請到這里來》這首歌,她讓幾位同學帶著小鳥的頭飾跟著她跳了一段舞蹈。
三位教師都發(fā)揮了個人優(yōu)勢,采用音樂情境教學法,并以其他教學法為輔助,導入新課教學,效果非常好。第一位教師利用小學生愛看動畫片的特點,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欣賞,成功導入新課。第二位教師用優(yōu)美的笛聲,把學生帶入了畫面,使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第三位教師用舞蹈的形式,讓同學參與進來,使他們很快進入角色。
小學音樂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出發(f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遵循學生的生理、心理及審美認知規(guī)律,讓學生感受音樂、表現(xiàn)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及學習音樂文化知識。小學生喜歡做游戲、喜歡模仿,愛參與活動表現(xiàn)自己,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思維方式多以形象思維為主,對感興趣的事物,喜歡問“為什么?”教學方法的運用要結合小學生的這些特點,才能靈活起來,才能真正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案例:《過新年》教學設計:
1.組織教學,播放《春節(jié)序曲》的第一部分,把學生帶入到歡樂喜慶的氣氛中。
2.新授。
(1)感受音樂作品。
①放歌曲錄音,并播放有關新年景象的課件,初步感受歌曲。(體驗歌曲歡樂喜慶的氣氛。)
②再放音樂,教師跟著歌曲跳起歡快的舞蹈。欣賞音樂、欣賞舞蹈。(進一步熟悉歌曲曲調,體驗歌曲的美感。)
③聽音樂,指導學生用最美的動作表現(xiàn)音樂。(培養(yǎng)學生音樂表現(xiàn)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④放音樂,教師帶學生做簡單動作。(加深學生印象,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歌曲,培養(yǎng)其審美能力。)
⑤讓學生跟伴奏音樂小聲唱歌曲旋律。(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歌唱激情。)
⑥帶領學生邊做簡單動作邊唱歌詞。
(2)師生互動,學習表現(xiàn)作品。
①指導學生跟琴以中弱的力度,緩慢的速度練唱歌曲。
②放合唱團小朋友演唱錄音,提出歌唱方法:歌唱的嘴放在胸口;張開小嘴;有表情地演唱。(培養(yǎng)學生聆聽、感受、分析音樂的能力。)
(3)用形體表現(xiàn)音樂作品。
①指導學生說出并表現(xiàn)過年時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
②各小組匯報演出,演唱、表現(xiàn)歌曲。(探究與創(chuàng)作活動。)
3.提高升華
師生共同表演,演唱歌曲,跳舞。(發(fā)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和審美能力。)
4.結課 (略)
用豐富的音樂情境支持學生音樂體驗的形成,教師在課堂中抓住了過新年喜慶、熱鬧的特點。用《春節(jié)序曲》創(chuàng)設的音樂情境,結合節(jié)日的各種圖片、過新年的道具、喜氣洋洋的音樂,進行欣賞、學唱學跳,使學生感受到新年喜慶的氛圍。本節(jié)課,教師采用先感受體驗、后隨感受學唱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了使學生善于表現(xiàn)和創(chuàng)新的目的。
二、 小學音樂教學方法要根據(jù)時間、空間特點靈活運用
小學音樂教學方法運用于小學音樂教學活動當中,而教學活動是在具體的時間和空間里進行的,教師要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里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才能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教學方法貫穿始終,并對完成教學任務和實現(xiàn)教學目標,起著重要作用。所以教學方法的運用同樣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影響。
為了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小學音樂教學方法的運用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就縱向而言,小學音樂教學方法,要隨小學生的成長和小學音樂教學的發(fā)展需要,靈活運用。在小學低年級教師應注重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而高年級在直觀、形象的基礎上,教師應注重采用挖掘學生想象空間的教學方法。第二,就橫向來講,小學音樂教學方法要根據(jù)教學活動中的有利時機和音樂教學能夠維持的有效時間,靈活運用。每種教學方法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只有抓住有利時機和掌握好有效時間段,才能靈活運用。第三,小學音樂教學方法,要根據(jù)教學活動的空間條件靈活運用。這里所說的空間條件,主要是指教室、場地、實驗室、活動室等。教學空間對教學方法的使用有著一定的制約作用。教師運用教學方法時,要最大限度地運用和發(fā)揮教學空間條件的功能與作用。比如: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表現(xiàn),要根據(jù)空間大小,確定參與人數(shù),以便于每位參與同學的動作都能做開、做到位,互不影響,這樣才會有效果。
案例:不同時期的教學對比。
上世紀90年代初小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教案《我向黨來唱支歌》片段:
1.導入新課。
請學生回憶學過哪些具有民歌風格的歌曲。教師小結:例舉以前學過的民歌,介紹《我向黨來唱支歌》這首歌曲。
2.學唱曲調。
告訴學生混合拍子,輕聲哼唱曲調,注意四度、八度音程的音準和兩種拍子的節(jié)奏與強弱規(guī)律,然后放聲唱曲調。
3.學唱歌詞。
首先有表情地朗讀歌詞,要求咬字、吐字準確。然后在學生熟練掌握歌詞的基礎上,有表情地演唱新歌。
4.鞏固新歌。
采取集體唱、小組唱、領唱、齊唱等形式反復練習,鞏固新歌。
5.小結:教師根據(jù)本課的學習情況,表揚優(yōu)點,指出不足之處。
現(xiàn)在的小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教案《長江我的家》片段:
1.導入。
(用多媒體小聲播放《話說長江》片段。)
教師:什么是“母親河”?(學生回答。)
教師:對,被稱為母親河的就是長江和黃河。
2.欣賞《長江之歌》。
教師:同學們對長江有多少了解呢?請說一說在你心中長江是怎樣的?
(學生交流。)
教師:長江全長六千三百多公里……
(播放媒體課件介紹長江。)
教師:《話說長江》的主題曲,后經填詞,與曲調完全吻合,具有較高的藝術性。
3.學唱歌曲《長江我的家》。
教師:歌唱母親河的歌曲有很多,今天再學唱一首,就是《長江我的家》。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08-0249-01
在小學教育中,音樂教育是一種重要的教學。音樂教育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發(fā)展,音樂更是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音樂成為各種電視,廣播和商業(yè)廣告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音樂教學影響著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十分重要。
然而,一直以來,小學音樂教學的地位沒有得到重視。很多學校將學生的主要精力放在語數(shù)外等學科上,而忽視音樂教學的地位和作用。學校不重視音樂課教學,抹殺了學生學習音樂的欲望?!靶聲r代的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因此,學校和教師要對小學音樂教學足夠重視。
一、小學音樂課的重要作用
首先,小學音樂在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通過音樂教學,學生能分辨什么是好的音樂,什么是不好的音樂。學生們能夠樹立自己的遠大理想,養(yǎng)成良好的品格,培養(yǎng)高尚的情操。
其次,小學音樂教育能夠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音樂能夠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小學音樂教學是引導學生健康心理發(fā)展的好手段。學生們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開闊自己的思路。這些都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
二、小學音樂課堂中有效的教學方法
筆者從事小學音樂教育已有數(shù)十年。在過去的教學過程中,筆者一直試圖研究如何將小學音樂課上的生動有趣,也運用了一些教學方法。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嘗試,總結出以下幾種有效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方法,分別為情境法,游戲法,互動法和創(chuàng)新法。
(一)情境教學法
所謂情境教學法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扒榫呈且粋€人的內在感覺與外部因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音樂教學所特有的情感境界”。很多情況下,學生對所學習的音樂曲目不熟悉,如果直接教唱的話學生一時間難以學會。此時,要創(chuàng)設一種輕松的情境讓學生很快融入到愉悅的音樂課堂中。比如在教唱《小紅帽》這首歌曲的時候,首先我用故事導入這堂課,然后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可以對學生說“現(xiàn)在老師把眼睛閉上數(shù)數(shù)數(shù)到10,你們用什么方法能把自己變成小紅帽呢?”說完老師閉上眼睛數(shù)數(shù),偷偷觀察學生的表現(xiàn)。筆者看到學生先是興奮的討論,然后他們摘下自己的紅領巾系到頭上,把自己變成了小紅帽。通過這樣的導課吸引學生對本堂課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的熱情。這樣,在后來的演唱和表演環(huán)節(jié)學生們都會融入進去,積極參與。
(二)交互法
所謂交互法就是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傳統(tǒng)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現(xiàn)代教育的要求和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要求。教師必須創(chuàng)設民式課堂教學,營造交互環(huán)境。教師應給予學生更多的機會表達自我,提高他們課堂的參與度。如在教唱《大雨和小雨》這首歌的時候,可以先播放雨中情境的視頻。這首歌的教授對象是四年級的學生。這個年齡的學生看到過電閃雷鳴,感受過狂風暴雨,當然也有在雨中嬉戲玩耍的經歷。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說一說自己在雨中發(fā)生的故事。說完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聲音或器材來模仿雨的聲音。在這樣的基礎上學生能充分理解大雨的聲音即嘩啦啦,小雨的聲音是淅瀝瀝。學生在表達的時候教師要給予適當?shù)狞c評和鼓勵。這樣學生對該堂音樂課的興趣會被充分調動起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游戲法
游戲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在音樂課堂中適當?shù)拇┎逯恍┯螒颦h(huán)節(jié),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熱情,效果非常良好。“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把小學生感興趣的游戲引入課堂,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演唱游戲是筆者經常試用的一種游戲教學法。在課堂中,筆者經常采用釣魚游戲。每個學生取一個魚的名字,一個學生扮演釣魚者的角色。充當釣魚者的同學先唱到,“我是釣魚者,我要張開網(wǎng),捕捉魚,魚兒在哪里?”。然后扮演魚的同學們齊聲喊道“我們在海底,在海草里,你的網(wǎng)破了,捉不到我們”。捕魚者又說道“漁網(wǎng)已修好,我要捕金魚”。這時取名為金魚的同學必須立刻拋開。如果他沒脫險被捕魚者捉住,就需要演唱所學歌曲。通過這種游戲的方法吸引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熱情,使全體同學都參與進來。
三、結語
正確的音樂教學可以凈化和熏陶學生的心靈。小學音樂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采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也有助于學生記憶力的提高。教師應重視音樂教育,積極探索音樂教育的有效之路。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29-0121-01
音樂教育是小學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陶冶兒童情操、培養(yǎng)兒童心靈美起著積極的作用。加強音樂教育還能促進其它文化學科的學習,因此作為音樂教師,要充分發(fā)揮音樂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從小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讓他們從小會欣賞音樂,懂得音樂、理解音樂。我從音樂教學方法入手提出幾點個人見解,為小學音樂教學提供參考。
一、講授法
教學方法有很多種,基本方法之一:就是講授法。教授法又稱“口述教學法”。它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教學方法。教授法包括講述法、講解法兩種。它的優(yōu)點是使音樂教師有較充分的主動性,易于把握所傳遞的音樂教學大綱及教材中的所有的音樂知識及音樂常規(guī)(包括樂理、音樂表現(xiàn)手段、作品的分析處理等),使學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較多的系統(tǒng)的知識和技巧。但它要求教師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在運用時要與其他教學方法配合,靈活變換講授的具體方式。如果運用不當,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可能就會受到壓抑,甚至形成一講到底的“滿堂灌”,并將影響講授效果。教師在運用講述法時,教師的語言要生動形象在敘述和描繪教學內容時可以穿插一些與講述內容有關的趣聞,以增強講述的效果。講述法一般用于基本樂理的定義,含義等。教師在講解時,可穿插直觀的掛圖、音響及練習法等,使講解更明了、透徹。
二、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師展示實物、圖片等教具進行示范性演唱或采用現(xiàn)代化視聽手段,指導學生獲得感性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演示法直觀性強,能使學生獲得具體、生動、真實的感性知識,對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集中注意力,發(fā)展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思維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對教材進行范唱或范奏;配合教學內容出示相應的掛圖及實物(如:樂器),運用錄音、幻燈、錄相等視聽電化教具。但是在演示前要按照教學任務與教材內容,事先有明確的目的與要求,并做好充分的準備。范唱、范奏一定要熟練,最好能不看譜進行,能完整地準確地表現(xiàn)作品的思想性與藝術性,真正起到示范的作用。用來演示的教材要能夠突出所學內容的主要特征,如音樂欣賞的錄音帶要將主旋律部分重新制作,在演示時能進行重點分析、欣賞,使學生對主題能加深記憶。
三、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為教學中的某一問題,各抒己見,展開討論,直至問題解決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討論法能更好地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能促進他們靈活地運用知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對歌曲演唱的處理分析、音樂欣賞作品的理解、形體律動的動作分析、旋律創(chuàng)作的研究等等,都可以采用討論法。運用討論法事先要有充分的準備。教師提出問題,并做好一定的知識準備,以便不失時機的啟發(fā)、引導、解答學生的有關問題。討論的題目要具體、明確。教師要引導學生圍繞問題中心討論,并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意見,積極參與討論。討論后要有小結。教師對學生討論中的各種意見,要進行辨證的分析,作出科學的結論和評價,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意見。
四、情境法
一、音樂課堂教學方法探索的理論依據(jù)
1.學生實情依據(jù)
我校的學生大多數(shù)沒有經過專業(yè)的音樂素養(yǎng)訓練,所以通過課堂教學來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是音樂教學的主要途徑和手段,所以有效的課堂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2.教育理論依據(jù)
現(xiàn)代教育理論當中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創(chuàng)造教育理論都認為學習過程不是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只有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才能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把課堂知識轉化為自我的創(chuàng)造力。在音樂課堂中教師要嘗試用各種方法和不同的教學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3.學科特點依據(jù)
音樂學科是以興趣愛好為學習的動力,面向的是全體學生,學科特點決定著課堂教學要注重音樂實踐和創(chuàng)造,以達到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活躍學生思維。弘揚民族文化的目的,是在教學中更要加強教學方法多樣化、實效化的研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合作學習的熱情。
二、音樂課堂教學方法的實踐
為了構建有效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方法,使學生真正地能在有限的課堂學習中,掌握欣賞、唱歌、演奏等基本音樂能力,并在此基礎上發(fā)展音樂的體驗感悟能力、培養(yǎng)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創(chuàng)造力,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我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1.加強課堂常規(guī)訓練
古代藝人們有這樣一句話流傳下來:“臺上三分鐘,臺下三年功?!比魏我豁椝囆g的成功都需要辛勤的汗水,對音樂的感知能力也是一樣的。我教的班級里有幾個特殊的孩子對音樂較為敏感,稱得上比較有天賦,可是大多數(shù)孩子對音樂的感知能力還要靠不斷的訓練來培養(yǎng)。所以我在日常教學中,對于音樂基礎知識采用的是常規(guī)訓練法,首先教師引領示范要到位,帶領學生反復訓練、試唱等等,為了避免訓練課堂的枯燥和勞累,我平時上課就注意面帶微笑、多用鼓勵性語言,對于學困生單獨輔導,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對同一首歌曲進行不同方式的表達,讓孩子快樂歌唱的同時因為個人的一點小創(chuàng)意而有了成功的喜悅和創(chuàng)造的。
2.創(chuàng)造課堂情境教學
近幾年來,各科教學都在倡導情境教學法,我個人認為這種方法在音樂課堂上更有效果。我主要嘗試三種情境設置法:
(1)冥想法
上課時先讓學生身體和情緒放松,然后閉上眼睛聽樂曲,
邊聽變用心感樂曲表達的情感或者帶給自己的情感變化,如《東海漁歌》中唱歌內容《趕海的小姑娘》,學生從樂曲速度、力度、節(jié)奏、節(jié)拍、等方面就很容易感受出小姑娘“趕?!睍r的愉快心情,從而感染聽者的情緒。
(2)用多媒體展現(xiàn)樂曲情境
兒童大多數(shù)都喜愛動物,在學習第一冊第四單元“音樂中的動物”,時,可以利用兒童對動物的喜愛之情,講各種可愛的小動物制成幻燈片或者直接播放他們喜歡的動畫片,激發(fā)他們對這一單元內容的學習熱情。
(3)表演情境法
將一些簡單的曲目帶領孩子學唱之后,引導學生豐富故事情節(jié),編排動作,比方說讓學生模仿一些動物的動作:大象、獅子、小蜻蜓等等。學生在參與中得到快樂,同時也在無形中將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密切聯(lián)系起來,既做到了對教材內容的情景交融、深化理解,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3.歌舞穿插教學法
在音樂課堂上,師生盡興盡情之時,總覺得心中有一種熱情無從表達,總有一些孩子忍不住要站起來或者手舞足蹈地訴說心中的感受,這時我就恰當?shù)毓膭顚W生用簡單而有特色的舞蹈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或者對樂曲的理解。在學習第一冊第五單元動畫城時,根據(jù)學生對動畫片的興趣講他們的注意力引向音樂,帶領學生按照音樂節(jié)奏走步,鼓勵學生模擬不同的動畫人物、動作,編排簡單的舞蹈,可以采用先歌后舞、先舞后歌或者載歌載舞的不同形式,調動學生歡快活潑的情緒,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加強連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發(fā)展了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力,而且通過在舞蹈編排和表演過程中與其他同學的合作,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與交流能力。
每位音樂教師對于新教材的內容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把握,怎樣做到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最大限度地調動我們的教育潛能、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還需要我們全體同仁去竭力探索,用時下一個流行詞語形容一下就是“在路上”,但我堅信,只要憑著我們對教育事業(yè)的一顆顆熱忱的心,我們將會在教育改革的路上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關鍵詞:音樂課;民間音樂;全球化;情操培育
一、中學音樂課程中民族民間音樂的價值
民族民間音樂的價值包括歷史價值、文化價值、民俗價值和審美價值。
1、歷史價值。民族民間音樂體現(xiàn)一個地區(qū)一個種族的風情特色,題材取于當?shù)貏趧由睿瑢趧尤嗣竦娜粘I钋槿ひ砸魳返男问接涗浵聛?,對考古學家的音樂考古提供足夠的素材。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汲取了歷史知識和文化背景,對中國民族音樂文化有深刻的體會。
2、文化價值。民族民間音樂,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音樂信息易于進行交流傳播,音樂元素滲透交融,逐漸形成了姊妹藝術,相互推進發(fā)展,共同進步。
3、民俗價值。民族民間音樂,是受地理因素,文化因素,生活生產方式,環(huán)境等方面的影響,從而形成獨特的民族特色與特征。民族民間音樂傳承當?shù)氐拿袼椎赜蛭幕?,來源于人民的民俗生產活動,其中包括物質民俗生產和精神上的民俗生產。內容大部分于取材于當?shù)氐纳钌a民俗,表演上借助于社會、節(jié)假日等民俗活動;藝術表現(xiàn)和民間的文化藝術同根。
4、審美價值。從人文性、情感性、實踐性等方面,體現(xiàn)了民族民間音樂的審美價值。
民族民間音樂歷史悠久,意蘊豐富。長期的演變發(fā)展中,反映著人民生活的變遷,反映著每一個個體的價值觀念,是我們寶貴的文化財富。
二、新課標改革下的民族民間音樂教學
我國的音樂基礎教育從1949年―2009年共經歷八次改革。從八十年代開始,我國進行了基礎音樂的教學反思。這八次中小學音樂教育改革,在教育領域中,都有重大的意義作用。
中小學音樂是音樂教育體系的重要部分,對學生的智力促進、智能的提高、興趣愛好的萌發(fā)、正確審美情趣的培育,起著關鍵的作用。新課標之下的民族民間音樂,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民族音樂的感受理解以及鑒賞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形成正確的藝術價值觀,最終目的是身心受益,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品質。
三、教學對策與方法探索
課程內容有四個領域,分別是感受與欣賞、表現(xiàn)、創(chuàng)造、音樂與相關文化。我們在弘揚發(fā)展傳承民族音樂文化之時,應遵循如下原則:
1、主體優(yōu)先原則。繼承與傳承規(guī)律,可以有效保護其原生態(tài),尊重原生態(tài)藝術家的藝術心血,對其藝術技能和藝術價值予以充分的肯定,讓學生從原生態(tài)作品中深刻體會其內涵意蘊。
2、發(fā)展性原則。在尊重傳統(tǒng)、尊重傳承的同時,也尊重民族民間音樂的發(fā)展。世界是日益變化發(fā)展的,在肯定原生態(tài)作品之時,對創(chuàng)新的民族音樂實踐同樣予以尊重。
3、實踐性原則。有體會才會有心得,有實踐才能夠有領悟。帶領學生領悟民族民間音樂的真諦,感受中國國粹之璀璨。
中學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是主導。教育工作者應該具有較強的實踐教學組織能力,將民族民間音樂文化轉化為實踐成果,發(fā)揮現(xiàn)代化教育資源的優(yōu)勢,弘揚民族音樂文化,結合新課標,傳承、挖掘、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推進中國素質教育,以此提高促進學生的審美能力,豐富中學生課外音樂活動。引導中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提高他們音樂素養(yǎng)、審美能力,甚至可以增加樂器演奏的活動等等。
教師在教授學生民族民間音樂知識之時,應采用以下幾個原則:
1、鼓勵性原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與學習興趣,給予學生繼續(xù)學習民族民間音樂的動力,在他們有疑惑不解的時候進行具體的指導講解,讓學生體驗成功。
2、及時性原則。當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問題,抓住時機,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動力和興趣,嘗試進行探索性學習。
3、循序漸進的原則。由于中學生年齡的局限性,未變能夠領會民族民間音樂的真諦,所以,教師要耐下性子,由易漸難,逐漸引導,使學生在民族民間音樂的探索上有全面和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