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精华在线|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午夜福利免费区久久

  1. <style id="av6lj"><delect id="av6lj"><source id="av6lj"></source></delect></style>

    歡迎來到速發(fā)表網(wǎng)!

    關于我們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首頁 > 優(yōu)秀范文 > 線上教學的優(yōu)缺點及建議

    線上教學的優(yōu)缺點及建議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4-02-05 14:41:57

    序論:速發(fā)表網(wǎng)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線上教學的優(yōu)缺點及建議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chuàng)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lián)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線上教學的優(yōu)缺點及建議

    篇1

    國家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逾十年,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廣大教師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新修訂的課程標準已經頒布執(zhí)行,提出了更新的理念和更高的要求,要執(zhí)行好,必須落實于課堂教學,關鍵在于教師?!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課程和教學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目標。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已成為當前進一步推進和深化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面對新的形勢和挑戰(zhàn),廣大教師必須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立足課堂,加強學習實踐,提高自身專業(yè)化水平和實施課程的能力。

    近些年,為了推進教育的均衡發(fā)展,黨和政府尤其注重師資隊伍的建設,通過特崗教師計劃、錄用非師范畢業(yè)生等渠道充實了教師隊伍。這些新教師,由于專業(yè)基礎、好學程度、個人悟性、學校管理等主客觀因素,教學常規(guī)工作完成的情況有所差別。許多學校和部門針對這一實際開展了新教師培訓,把加強教學常規(guī)工作作為培訓的重中之重。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的確,一位教育戰(zhàn)線上的新兵,做好每一項教學常規(guī)工作是漫漫課改征程的起點,要服從安排,踏實認真,更要加強學習,積極實踐。在常規(guī)教學工作中,評課是促進教師成長的有效途徑之一,對新教師具有重要意義,新教師在評課中,會受到積極的啟迪和帶動,轉變教育觀念,促進教育教學水平提高。那么新教師如何進行評課呢?

    一、了解評課及評課的誤區(qū)

    評課,即教學評議,是教學研究活動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對一節(jié)課堂教學的得失進行透徹分析和綜合評估的過程。通過評課,可以幫助聽者與教者雙方認真分析這節(jié)課的優(yōu)缺點,總結經驗,提出意見,克服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新教師由于教學理論不夠深厚,教學經驗不夠豐富,往往抱著謙虛的學習態(tài)度,在評課中重聽輕評,參與程度不深,有不善學者,敷衍了事。又由于對如何評課不得法,使評課要么過于簡單膚淺,要么面面俱到,達不到評課的要求。

    二、把握評課的原則

    每一次評課的目的、內容、重點和標準會有所區(qū)別,必須把握一些基本原則。對新教師來說,要從研討的角度出發(fā),重在肯定和激勵,以虛心的態(tài)度善意提出建議或希望。要尊重教者,尊重差異,因人施評。評課中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在看到長處的基礎上,一分為二進行評析。評課時觀點要鮮明,有理有據(jù),圍繞一兩個中心,結合教學的主要特色,提出總體看法和對某些教學環(huán)節(jié)或細節(jié)的評析,切忌面面俱到,也不泛泛而談。評課時還要結合新課程理念,充分肯定教者的創(chuàng)新和嘗試。

    三、做足評課準備

    對于初出茅廬的新教師來說,評課前還得做足充分的準備。聽課前先認真閱讀教材,熟悉課標要求,對本課的教學目的、重難點等心中有數(shù)。要了解教者和學生的基本情況,使聽課更有針對性。聽課時,邊聽邊思,做好筆記,盡可能地如實記錄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及時把對某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感受記錄在對應地方,為評課準備好第一手材料。評課前,先對所聽的課進行較全面的回顧,查閱教材,翻看筆記,在認真分析的基礎上,擬出評課的提綱,包括本節(jié)課的主要特點、優(yōu)點或不足、問題及建議等,再通過書面評、交流評的形式與教者交流。

    四、了解評課內容,掌握評課方法

    評價一節(jié)課的內容可以涉及許多方面,新教師要評好課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1.評教學目標

    正確制訂教學目標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評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是否以課標為指導確定三維目標,目標是否體現(xiàn)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且符合學生認知特點,難易適度。從目標達成情況要分析每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是不是明確地體現(xiàn)教學目標,教學手段是否緊扣目標,并為實現(xiàn)目標服務。

    2.評教材處理和教學思路設計

    評課時要注意分析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尤其在聽課中要觀察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得到保證,是否通過一些適宜的手段和方法使重點知識和技能得到鞏固和強化,關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是如何實現(xiàn)的。聽課時要跟隨教學進程,理清教師的教學思路,看教學思路是否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設計,重點觀察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是否清晰獨創(chuàng),實際運作效果如何,包含教學方法編排、銜接過渡、詳略安排、講練組合等。

    3.評課堂結構

    課堂結構也就是教學環(huán)節(jié)或教學步驟,是評課的重要內容。在評課堂結構時側重分析教學過程各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順序和時間分配,是否表現(xiàn)嚴謹高效、環(huán)環(huán)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通過計算師生活動時間判斷授課重點、結構安排有無前松后緊或前緊后松現(xiàn)象,講與練時間搭配是否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

    4.評教學方法和手段

    評析教學方法和手段的使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聽課時既要觀察教師是否面向實際恰當?shù)剡x擇教學方法,又要斟酌教師在教學方法多樣性、靈活性上下的功夫。評析教學方法時,可以從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主體作用的發(fā)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等著手,也要注重評價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教學藝術風格的形成等,既不能忽視常規(guī)教學方法的實效,又要看創(chuàng)新和突破。

    5.評教師教學基本功

    評課還要評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教學基本功影響教學效果。一般可以從教師的板書、教態(tài)、操作能力甚至應變能力去評價。例如,板書設計要科學合理,精練扣題、工整藝術;教師的教態(tài)莊重樂觀、舉止從容、熱情自然、感染力、親和力強;教師普通話標準、語言準確清楚、精當簡練、語調高低適宜、快慢適度、富于變化、生動形象有啟發(fā)性;教師運用教具、多媒體、實驗操作是否熟練;處理課堂突發(fā)事件是否機智等。

    6.評教學效果

    篇2

    1.知道滑動變阻器的構造和作用,能改變電阻的原理.

    2.知道滑動變阻器所標規(guī)格的含義,會識別滑動變阻器規(guī)格,會把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使之改變電路中電流.

    3.知道電阻箱用途,會讀出電阻箱示數(shù).

    4.知道變阻器和變阻箱電阻變化的區(qū)別和特點.

    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2.培養(yǎng)學生依據(jù)物理事實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使用電學儀器的技能和良好習慣.

    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加強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從理論在實踐應用出發(fā),由一個實際問題的提出引入新課.

    本節(jié)的教學內容主要是滑動變阻器的構造及其使用,由于變阻器的部件較多,接法又有多種,因此變阻器是初中電學教學的難點之一,為此,九年義務教育物理教學方案已作過調整,在電學問題中不出現(xiàn)變阻器三個接線柱同時接入電路的情況,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也常加以注意.

    本節(jié)的另一內容電阻箱由滑動變阻器特點引出.

    教法建議

    本節(jié)宜采用聯(lián)系實際,注意觀察,對照和思考,仔細觀察變阻器,做到實物、結構示意圖和符號三者相對照.

    教師引導、啟發(fā)、示范,學生觀察、親自操作.師生共同討論分析,歸納出變阻器的使用規(guī)則.

    引入本節(jié)課題時,創(chuàng)設奇趣的物理情境很重要,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并突出變阻器的作用,有效地減小教學坡度,加深學生對變阻器的構造、原理的認識.可以由滑動變阻器特點引出電阻箱,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的特點等對比教學.

    教學設計方案

    引入新課

    演示1出示收音機,選擇某一臺,調節(jié)音量控制旅扭,音量發(fā)生變化.

    為什么調節(jié)音量開關時,喇叭音量會變化?

    1.旋電視機的亮度旋鈕,熒光屏上的圖像會變明變暗.

    2.一幕話劇開始了,劇場里的照明燈是怎樣由亮變暗?

    演示2出示滑動變阻器,告訴學生它叫滑動變阻器,實驗室中常用的儀器,將滑動變阻器、小燈泡串聯(lián)后接入電路,閉合開關,移動滑片,讓學生觀察小燈泡亮度,指出亮度變化都是由于滑動變阻器起作用.

    教師指出:上述生活中例子,都有一個相當于滑動變阻器的元件.

    這節(jié)我們就研究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構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一、滑動變阻器

    滑動變阻器的作用

    滑片移動可改變音量、亮度.收音機音量大小,燈泡亮度變化都是由于通過它的電流大小不同引起的,所以滑動變阻器是改變電路中電流的元件.

    我們知道,在電壓不變的條件下,要減小電流,應增大電阻,要增大電流,應減小電阻.

    滑動變阻器的構造

    滑動變阻器是靠改變電阻來改變電路中電流的,那么滑片移動是怎么改變連入電路成電阻的呢?

    讓學生觀察每組桌上的兩組滑動變阻器,看誰能說明滑動變阻器構造.

    教師出示觀察提綱.

    1.幾部分組成,每部分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2.這些部分是怎樣組合在一起的?

    3.有幾個接線往?連入電路后電流的路徑如何?

    4.它銘牌上標志有什么?

    學生觀察后,找同學表述,互相補充,后教師明確介紹滑動變阻器構造,明確各部分名稱.

    引導學生從構造入手分析滑動變阻器能改變電阻的原理,變阻器上繞的電阻線是固定不變的,那么怎樣改變連入電路的電阻呢?

    決定導體電阻大小因素是什么?

    根據(jù)這些因素,可以有哪些方法減小電阻.

    學生討論:

    總結出四種方法:減小導體長度,增大橫截面積,選用電阻率小的材料,降低溫度.

    這四種方法中,哪種從實踐的角度更簡便可行?(減小長度)那么怎么減少?

    演示實驗3.

    是根較長鎳鉻合金電阻線,其中是金屬做成的觸頭,當向右滑動,示數(shù)變小,當向左滑動時,示數(shù)變大.

    同學分析:

    這個實驗是靠什么來改變連入電路電阻的(靠觸頭在電阻線上移動,來改變連入導線長度),教師指出這就是最簡單的“滑動變阻器”.這種最簡單的“滑動變阻器”與我們手中的變阻器有什么不同?實驗中為什么用我手中變阻器,它有什么優(yōu)點?讓學生分析,總結(改變電阻效果明顯,節(jié)省空間,減小儀器體積)

    結構示意圖和符號

    概括上述分析,滑動變阻器原理是通過移動滑片與電阻線的接觸點來改變連入電路中電阻線的長度來改變電阻,從而改變電流的.

    根據(jù)上述分析,簡單地說滑動變阻器就是一個帶可滑動滑片的電阻,作為一個重要電學元件可用符號

    表示,其結構可以簡單示意為

    滑動變阻器使用

    滑動變阻器是一種重要的電學元件,如何使用呢?

    1.接法.如何把變阻器接入電路才能起到改變電流的目的?

    首先要使變阻器成為電流的必,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經之路,即變阻器要串聯(lián)連入電路.

    (1)要將兩柱接入電路,導線接在滑片上或支架上,都不能使它連入電路.

    (2)要串聯(lián)在電路中.

    讓學生實驗,每組按下圖連好電路,并根據(jù)你的連法說出哪部分電阻線連入了電路.在這里解決“想想議議”

    四柱變阻器有幾種正確接法?并總結規(guī)律“一上一下”.

    2.指導學生將滑片移到離下端接線柱最遠的一端閉合開關.

    (1)分析猜測滑片右移,表示數(shù)和燈泡亮度變化,再動手操作,觀察驗證.

    (2)分析猜測滑片左移,表示數(shù)和燈泡亮度變化,再動手操作,觀察驗證.

    (3)分析猜測移動滑片,使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最大的情況,再動手操作,觀察驗證.

    (4)分析猜測移動滑片,使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最小時情況再動手操作,觀察驗證.

    從上面實驗可以看出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同,閉合開關在電路中電流大小不同,電阻最大時,電流最小,電阻最小時電流最大.電學實驗為了閉合開關時防止電流的過大而燒壞元件,要求滑動變阻器在閉合開關前要將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的位置—即離下端接線柱最遠的位置.

    3.前面觀察滑動變阻器銘牌上標有什么?其含義是什么?“”是什么意思?

    滑動變阻器和一切電學儀器一樣有自己的規(guī)格參數(shù),每個電阻器都有規(guī)定的最大電阻和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即使用前要了解銘牌,電流不允許超過允許最大電流值.

    二、電阻箱

    說到這里我們可以告訴大家,前面聽收音機時,調節(jié)音量時,相當于滑動變阻器的那個東西,是無線電技術中常用的變阻器,叫電位器(出示實物,讓學生觀察)但這些變阻器有一個缺點,雖能改變電阻,但不能讀出電阻具體數(shù)值,有沒有能讀出阻值的變阻器呢?請同學們閱讀課本電阻箱相關內容后回答

    (1)電阻箱與滑動變阻器電阻變化有什么不同?(滑動變阻器電阻是一圈線一圈線地改變,逐漸改變電阻,電阻箱隨旋扭轉動是“跳躍式”的改變)

    (2)它們的優(yōu)缺點各是什么?

    (3)怎么讀數(shù)?

    學生回答后總結

    滑動變阻器

    電阻箱

    不同點1

    逐漸改變電阻

    跳躍式改變電阻

    不同點2

    不能讀出該電阻值

    能讀出電阻值

    讀數(shù)方法:各旋鈕“”所對數(shù)乘以倍率之和.

    學生總結讀數(shù)方法

    各旋鈕對應的指示點的示數(shù)乘以面板上標記的倍數(shù),然后加在一起.

    探究活動

    【課題】自制滑動變阻器

    【組織形式】個人或小組

    【活動方式】

    篇3

    引言:

    2000年,美國Maureen Lage等在論文《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中介紹了他們在美國邁阿密大學教授《經濟學入門》時采用“翻轉教學”的模式,以及取得的成績,但是他們并沒有提出“翻轉課堂式”或“翻轉教學”的名詞[1];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 的化學老師 Jonathan Bergmann and Aaron Sams 開始使用視頻軟件錄制PPT并附上講解聲音,他們將錄制的視頻上傳到網(wǎng)絡,以此為缺席的學生補課,不久他們進行了更具開創(chuàng)性的嘗試――逐漸以學生在家看視頻、聽講解為基礎,在課堂上,老師主要進行問題輔導,或者對做實驗過程中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并推動這個模式在美國中小學教育中的使用[2];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和普及,翻轉課堂的方法逐漸在美國流行起來并引起爭論;在國內,曾經有類似的教學方法,但被冠以“高效課堂”,典型的案例包括1998年山東的杜郎口中學所嘗試的“杜郎口教學模式”,與當前的翻轉課堂不同,這些模式中,學生并不使用微視頻和在線做題,而使用導學案,課本和習題冊[3]。

    目前的翻轉課堂的核心目的是讓學生逐漸成為學習的主角,主要利用豐富的信息化資源,這種模式的推動,要打破原有的由老師來評價學生學習狀況的傳統(tǒng)做法,亟需建立一種新型的評價機制。學生在跨校修讀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自主地選擇觀看所有老師的視頻來學習,只要能順利通過學習,就應該計算學分。這有利于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對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也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翻轉課堂的認識誤區(qū)和實質

    目前對翻轉課堂的普遍認識是:視頻取代面對面授課,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自主時間與教師參與各項學習活動,之所以叫翻轉課堂,是將過去的“講課”通過微課、視頻的模式由學生在課堂外完成,而“課外作業(yè)”卻被拿到課堂上共同探討完成。但是對于成功的翻轉課堂教師來說,以上的做法還不能夠代表實質的“翻轉課堂”。關于翻轉課堂是否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還存在爭論,翻轉課堂的常見誤區(qū)包括以下幾點:

    1.在線視頻的代名詞:現(xiàn)代的家長、同學一聽說翻轉課堂,第一個念頭就是在線視頻,其實富有成效的面對面互動學習活動才是翻轉課堂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2.用視頻替代教師:視頻不能替代教師在翻轉課堂上的引導作用,即使是名師的錄制視頻。

    3.在線課程:在線視頻相關的知識點、作業(yè)、練習,是為了充分考察學生的吸收效果,不能用在線課程這樣的方式表達翻轉課堂,只是學生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增加學生和教師互動和個性化溝通的方法。

    4.學生沒有教師指導:學生不但有老師指導,能得到更好地指導,翻轉課堂是直接指導和建議式學習的混合模式。

    5.學生整堂課都盯著電腦屏幕:在線視頻都是比較簡短的,甚至幾分鐘、十幾分鐘,強調的是知識點的濃縮和集中。

    6.學生孤立地學習:很多人認為翻轉課堂模式的學習,學生沒有社交和互動,事實上,在跨校修讀的過程中,可以隨意發(fā)帖提問,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師師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和溝通。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且都能獲得個性化教育。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特點

    多年前人們就利用視頻來實施教學,但并沒有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帶來多大的沖擊,而現(xiàn)在的翻轉課堂卻倍受關注,這是由于跨校修讀翻轉課堂模式有如下幾個鮮明的特點:

    1.教學視頻是知識點的濃縮。薩爾曼?汗的數(shù)學輔導視頻,以及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的化學教學視頻,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短小精悍,都是幾分鐘到十幾分鐘。每一個視頻都有較強的針對性,對應一個特定的知識點,學生查找起來也比較方便;教學視頻的長度控制在學生注意力能比較集中的時間范圍內,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征;通過網(wǎng)絡形式,具有暫停、回放等多種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及個性化學習。

    同時,用于翻轉課堂的跨校修讀教學視頻與傳統(tǒng)的教學錄像最大的不同在于,視頻中不會頻繁出現(xiàn)教師的頭像、教室里的各種物品擺設等嚴重分散學生注意力的鏡頭。

    2.學生重新建構學習流程。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習過程由兩個階段組成:第一階段是“信息傳遞”,是通過師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來實現(xiàn)的;第二個階段是“吸收內化”,是課后由學生自己來完成的。由于缺少教師的支持和同伴的幫助,“吸收內化”階段常會讓學生感到挫敗,喪失學習的動機和成就感?!胺D課堂”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了重構,“信息傳遞”是學生在課前進行的,老師提供視頻,還可以提供在線的輔導;“吸收內化”是課堂上通過各種互動來完成的,教師能提前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在課堂上給予有效的輔導,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進學生知識的吸收內化過程。

    3.復習檢測方便快捷。學生觀看了教學視頻之后,每一個視頻后面緊跟著的作業(yè)和練習,幫助學生及時進行檢測,并對自己的學習情況作出判斷,根據(jù)自己情況反復觀看。學生對問題的回答情況,也能及時通過平臺進行匯總處理,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缧>W(wǎng)絡修讀另外一個優(yōu)點,就是便于學生一段時間學習之后的復習和鞏固。

    三、《食品工程原理》教學實例的優(yōu)缺點

    優(yōu)點如下:

    1.打破傳統(tǒng)教育學生認為“課程枯燥、提問式互動”的痛點。

    2.課程質量方面有所改進,集中了不同的師資力量,是一大突破點。

    3.順應“互聯(lián)網(wǎng)+”形式下教育的機會,教育O2O互補模式,將在線教育與線下教育互補共存,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的力量,將線下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最大化的在線分享。

    4.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對于傳統(tǒng)教育的詬病在于,對待不同的孩子搞“一刀切”,教學、考試都是如此,這使很多成績一般的孩子不能按照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消化水平定制出符合自己的學習計劃。較之傳統(tǒng)線下教育的模式,更好地實現(xiàn)因材施教,利用大數(shù)據(jù),使教師借助在線教育,為每個學生提供個性化授課。借助人工智能、虛擬現(xiàn)實等IT新技術的變革,加上教育內容和教育模式的改變,有望推出智能化學習系統(tǒng)。

    5.建課老師、用課老師和學生是平臺上的關鍵三方,這種模式很新穎,同時也有望解決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更多地激發(fā)教師線上主動性和責任感;翻轉課堂是不是降低老師上課作用,新課老師不講,課上主要討論。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中國慕課專家吳志宏教授對此進行闡釋:“慕課強調的是課前的學習和課堂教學的結合,它能夠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并不是降低老師的作用,而是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p>

    6.通過提供手機app練題和知識點測評的“服務”,通過智能算法對學生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挖掘,一對一智能出題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如猿題庫。

    缺點如下:

    1.最大的困難是學生執(zhí)行力欠缺:從學生角度說,翻轉課堂的模式是否真正解決了因材施教的問題?從老師的角度看:翻轉課堂很重要的一點,是通過教師的引導和答疑來檢查學生學習的效果,在翻轉課堂中,要求老師能夠通過設問、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和完成作業(yè)、項目的情況來分析和把握學生的學習效果,相較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老師從主動變?yōu)楸粍?,從主導變?yōu)橐龑?,這對其職業(yè)素質有著更高的要求,而習慣了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老師群體,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自身的轉變。從家長、教學質量評價機構的角度看: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如何去量化?雖然有些家長及教學監(jiān)管部門對于孩子的教育有了更加新潮的觀念和更為開放的思想,但是有一點始終不變,就是如何量化老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過去通過考試來為學生排名次,為老師測評,但在素質教育觀念影響下,家長更看重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對于翻轉課堂來說,要翻轉的不僅僅是教與學過程中的順序,相對應的還要有最終的效果評估機制。

    翻轉課堂雖然將學習的掌控權給了學生,但是應該看清目前中國學生的情況:不擅于提問和主動性不強,這兩點直接影響了翻轉課堂的效果。

    2.某些建課方將線下授課內容和模式直接復制到mooc平臺,比較粗糙,需要針對在線教育的特征做深入的資源整合;翻轉課堂的第一步就是要求老師創(chuàng)建教學視頻,這對老師借用科技手段進行教學的能力是一大考驗。個人經驗,做一個視頻至少要花3個小時,做視頻是對老師來說十分耗費精力的一件事。

    3.教學內容和教學質量與平臺交互的門檻高,需要經過較多次數(shù)的使用培訓和適應,耗費時間。

    4.在線教育存在明顯的被動性,學生的注意力轉移至線上學習的動力不足,分為兩種極端,1/3―1/2的同學非常喜歡也相當積極,總有1/6―1/5的同學沒有興趣(即使課堂面授也同樣沒有興趣),這就導致了在線學習,很難在規(guī)定的時間所有人如約完成任務點,給作業(yè)批改、反饋、總結、歸納以及翻轉課堂帶來一定的難度。

    5.學生在家看視頻效果如何把握?回家看視頻學新知識點,上課則不講新課直接討論,翻轉課堂將教學由“教―學”模式變成了“學―教”模式,這對中國式課堂來說,可謂是“本末倒置”,因此也有一些教師、同學及專家提出質疑。比如,學生的自覺性和自主能力有差別,學生做作業(yè)可以有書面顯示,教師比較能把握學情,而看視頻學習的效果究竟如何呢?

    6.該模式的互評機制有待健全和完善。

    四、《食品工程原理》跨校修讀(翻轉課堂模式)進一步優(yōu)化的建議

    1.在線教育流程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卡機、提交不上作業(yè)、提交后作業(yè)消失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存在一定的作業(yè)互抄現(xiàn)象,不能按時完成任務點。

    2.要樹立教育變革的堅定信念。很多教師已經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教學范式和習慣。實施“翻轉課堂”,必然要打破自己和教育環(huán)境之間原有的平衡狀態(tài),讓自己處于一個新的教學模式之中。

    3.要有較高的教育信息化素養(yǎng)。多數(shù)的教師對電子產品了解不夠全面,平時使用電腦就是上上網(wǎng)、編寫一些文本和數(shù)據(jù)表格、制作PPT等,其他的軟件和技術涉獵較少。雖然視頻平臺可以是商業(yè)化模式的,但如果教師不具備與教學視頻編制相關的系列技能的話,要推動“翻轉課堂”改革是很困難的。

    4.要抓住翻轉課堂的關鍵。實施“翻轉課堂”,最重要的是如何支配課堂上的時間。課堂的對話和討論,需要教師做出精心的準備和細致的觀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翻轉課堂”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課堂討論所帶來的學生“吸收內化”學習過程效益的提升。

    5.做好角色轉換。首先,教師的角色從傳統(tǒng)的教、授角色轉變成引導角色;其次,學生的角色更加突出學習的主體性和必要的主動性,因為如果沒有一定的主動性,翻轉課堂中的學習無法進行,必須需要學生的主動操作和主動思考;

    五、總結

    跨校修讀中的在線學習主要體現(xiàn)的是一種微視頻及匹配知識點的練習題和作業(yè)題,老師把講的內容、知識點編制成微視頻讓學生在課堂以外自己看,這種自行觀看微視頻的最大好處就是形象生動、方便記憶。并且,學生在家里看的時候可以自己掌控節(jié)奏,不斷地看、反復看。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是不一樣的,在課堂上直接教學,老師需學進度與要求,不能兼顧到每一個學生。而跨校修讀中用視頻的形式在課前讓學生先去看,能很好地彌補這一缺陷,充分全面地起到了預習的效果,是個性化教學的體現(xiàn)。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課堂,可以使老師能夠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展開充分的互動交流、自主思考,課堂上會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留給學生,體現(xiàn)學生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同時提高了老師和學生對知識點的把握和認識。

    目前,通過對《食品工程原理》跨校修讀結合翻轉課堂模式的實踐及探討,發(fā)現(xiàn),每一門課都可以用翻轉課堂的形式教學,但是每一門課都必須有自己的教學特點和方式、方法。

    參考文獻

    [1] 曾明星,周清平,王曉波,國民,董堅峰. 軟件工程專業(yè)“翻轉課堂”云計算教學平臺探討[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3,23(08):26-31

    [2] 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30(04):46-51

    篇4

    一、幼兒英語教學的重要性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世界各國的聯(lián)系越來越密切,作為聯(lián)系媒介的主要語言――英語的學習越來越受到重視。有人說,學好普通話和英語,就具備了“世界公民”的條件。

    根據(jù)語言學家喬姆斯基(Chomsky)的心理學研究成果,“兒童天生有一種語言習得裝置(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學習語言的能力在生命的第一年就表現(xiàn)出來,兩歲的兒童就能通過語言開始和周圍的人交際”。開始學習語言的年齡愈小愈好,因為言語的發(fā)展有一個關鍵期,錯過這個關鍵期,以后要重新改變非常困難,兒童到9―10歲,語言的天賦就會消失。比如狼孩的故事,狼孩因為長期脫離人類社會環(huán)境,錯過了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據(jù)報道,狼孩被發(fā)現(xiàn)后,經過7年的教育,才掌握45個詞,勉強學會幾句話。

    1996年,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和加拿大神經生理學家潘菲爾德通過實證研究證明:幼兒具有對第二語言語音語調學習的敏感性,4~8歲是開始學習外語的最佳時期。在此基礎上,德國科學家施密德通過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雙語者在認知、智力和能力方面非但沒有受到影響,而且受益匪淺。加拿大的蘭伯特教授常年比較了雙語兒童和單語兒童外語習得的差異發(fā)現(xiàn):雙語兒童對其他民族和文化比較寬容,擁有開放的心理,而且他們的母語能力也強。我國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系周兢教授認為,在有條件的幼兒園開展英語教育,對促進幼兒的發(fā)展是十分有益的。

    為了使自己的孩子具備“世界公民”的條件,讓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擁有更開放的心理,作為獨生子女的家長們,望子成龍心切,對孩子的英語學習越來越重視,對處于英語最佳學習時期的幼兒園階段,提出更高的要求,很多家長對開設有英語教學的幼兒園感興趣。為了適應社會的發(fā)展,滿足家長們對英語教學的需求,取得更大的經濟收益,幼兒園進行英語教學日益成為一種趨勢。

    現(xiàn)在,由于幼兒園生源及教師英語素質的不同,不同幼兒園進行英語教學的形式是不一樣的。

    1. 有些高端的“雙語幼兒園”把英語作為交流媒介之一,要求幼教老師在各門課程都采用中英文教學,為幼兒營造英語氛圍,通過雙語教育達到英語學習的目的。這類幼兒園幼兒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強,對幼教老師的英語能力要求較高。

    2. 一些中等的幼兒園以興趣班的形式開展英語教育,園方往往以英語課程作為特色教育之一向家長收取一定的費用。有英語人才的園方由園內教師負責教學,作為提高教師收入的有效手段。如果沒有英語人才,迫于社會需求,一些幼兒園每周聘請外語學校的老師給幼兒上英語課。

    3. 一些低端的幼兒園也開設有英語課程,但受資金和教師英語素質的限制,英語課變成了看視頻課,英語教學效果甚微。

    為了提高本園的教學層次,提高入園率,當前幼兒園對英語幼教人才的需求很迫切。中技幼師專業(yè)如何順應社會的需求,培養(yǎng)適合幼兒園的綜合素質人才,特別是日益迫切需求的英語人才呢?

    二、幼師專業(yè)英語教學定位

    技校學生大都是中考、高考的失意者,是學習語數(shù)英基礎文化科目的失敗者。大部分學生都不喜歡英語,甚至是厭惡英語。幼師專業(yè)的學生也不例外,普遍對英語不感興趣。怎樣才能讓這批不喜歡英語的學生喜歡英語教學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對幼師專業(yè)的英語教學,我的教學思路是這樣的:

    第一,職業(yè)角色定位:讓學生們了解幼兒園對英語人才的迫切需求,讓學生們有想學好英語的意愿。目前幼兒園大都是采用“兩教一?!狈绞?,即一個主班老師、一個副班老師和一個保育員,通常從小班一直帶到大班,兩個老師負責整個班的所有課程。所以,這兩個老師必須是舞蹈、繪畫、鋼琴、英語全能手,是一個通才,但不必是專才。彈唱跳等專業(yè)技能幼師專業(yè)一直很重視,培養(yǎng)出了大批這樣的人才。但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因為之前重視程度不夠,在這方面的成效不理想,畢業(yè)的學生大都不能滿足幼兒園對英語能力的需求?,F(xiàn)在,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加大這方面的培養(yǎng)力度,提高學生的英語基礎和英語教學能力?;谖倚W生們的英語基礎,大部分人也許未能進入高端的雙語幼兒園,但可以定位在中等的幼兒園教興趣班,或者在所帶的班級活用英語,提高本班的英語氛圍。英語教學將會成為我校畢業(yè)生的特色,深受幼兒園園長們的青睞。

    第二,教學內容定位:結合其他如教育心理學等課程,充分分析及了解幼兒生理及學習的特點,讓學生們了解幼兒園幼兒的英語學習內容(參考吉林教育出版社的時代佳英幼兒動感英語系列 FUN WITH TPR 快樂英語動動動。該教材選用了日常的句子,如:Listen! Stand up! Sit down 等),讓學生們知道幼兒英語教學內容并不難,只要選好適合幼兒的教學內容就可以,讓學生們有學好該專業(yè)英語的信心。同時,明確幼兒園英語的教學任務:激發(fā)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提供適量的英語輸入,培養(yǎng)幼兒的英語思維; 培養(yǎng)幼兒初步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第三,信心確認:教會學生們如何進行英語教學,并充分提供鍛煉的機會,通過開展評價和自我評價,達到自我提升和總體提升。在不斷的鍛煉中,讓學生們知道自己具備了幼兒英語教學的能力。

    怎樣才能讓學生們學會“如何上好一堂課”?我喜歡的方式是: 提供幼兒需要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們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學生們可能提出自制道具或畫圖,通過視覺的效果來吸引幼兒注意;也可能提出用音樂、歌唱等聽覺效果來吸引幼兒注意。各抒己見提想法階段鍛煉了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思維能力。提出想法后,根據(jù)其他同學和老師的反饋,學生們需要運用分析決斷能力去取舍內容,撰寫教案;寫好教案后,還要制作道具,模擬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英語教學與其他科目是互相促進的,如制作道具,手工課程讓學生們制作道具成為可能;而通過英語課程,提高了手工作品的適用性,加強了學生們學好手工的愿望,更明確了手工學習的方向。

    根據(jù)幼兒好動、好奇的個性特點,幼兒英語教學常用的教學法有游戲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兒歌教學法等。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沒有哪個教學方法最好,只有哪個更適合教學內容和學生,更好地達到教學任務。比如:教幼兒學習英文數(shù)字1,2,3,4,可以用游戲法+兒歌法,也可以用交際法。

    以游戲法+兒歌法“Music Chair (聽音樂搶椅子)”為例。套用大家熟悉的聽音樂搶椅子的游戲,老師把幾把椅子排成一圓圈,挑選比椅子多一個的幼兒,一邊圍著椅子轉圈圈,一邊聽老師唱改編的英文數(shù)字歌:one, two,three,four;two,two,one,one,four…老師唱到“four”時幼兒馬上找椅子坐下,沒坐到椅子的幼兒表演一個節(jié)目。

    此游戲符合幼兒好動的個性,幼兒參與性很強。在游戲中,教師不斷重復幾個英文單詞,達到鞏固的效果。

    我們也可以用交際法:在學習了英文數(shù)字1,2,3,4的基礎上,隨機挑選幼兒,讓他們拿桌面的one 支筆給某個同學,拿two本書給老師等。然后再讓幼兒自由地相互表達,交換不同數(shù)量的物品。

    三、幼師專業(yè)英語教學實施

    游戲教學法和情景教學法是幼兒最喜歡的兩個教學方式,我把它們作為幼師英語教學法的教學重點。以游戲教學法為例:

    1.課堂形式

    1)采用分組教學的形式。

    2)在學習了基本的英語單詞后,把教學任務分配到每個組,比如有的組為顏色,red, yellow and blue;有些組是動物,cat, dog and rabbit 等。

    3)讓學生們發(fā)揮自身的聰明才智和小組的集體智慧,創(chuàng)造和借用合適的游戲來組織教學。

    4)由小組自主決定一位同學作為小老師,其他同學扮演幼兒,決定他們的授課方式。

    5)小組授課完畢,在班上展開欣賞和自我欣賞,批評和自我批評。

    6)老師總結:肯定學生們的觀點,從更廣、更深的角度來點評授課的優(yōu)缺點,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2.課堂氛圍

    分組教學的形式要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必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性。課堂上,盡量創(chuàng)設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沒有壓力地學習。由淺入深,讓學生們會說,愿意表達,不要輕易打壓學生們可貴的積極性。記得有一次,一組學生上來表演的時候,這組學生創(chuàng)造性很強,表演能力很強。他們用北京腔、湖南腔、廣東腔把自身創(chuàng)編的話劇演得惟妙惟肖,把班上的同學們逗得哈哈大笑,忘乎所以。雖然他們跑題了,離英語教育相去甚遠,但我不忍心打壓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在評價環(huán)節(jié),我在高度評價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的基礎上,只是輕輕提點“假如,北京腔和湖南腔里面的內容全部改用英語,那就更完美了”,既不打壓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在開心之余,又不忘英文教學目的。

    多采用鼓勵教育原則,借鑒幼兒園老師無論表現(xiàn)如何,每個幼兒都獲得小紅花的情形。根據(jù)具體教學內容,我會盡量創(chuàng)設更多的獎項,讓參與表演的組都獲獎,如“最佳表演獎”“最佳創(chuàng)意獎”“最佳外語獎”“最有進步獎”“最佳勇氣獎”“最佳人氣獎”。

    3.課外競賽

    采用以競賽促教學,以教學促競賽,賽教相長的方式去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

    在學習了游戲教學法的基礎上,我在該專業(yè)的4個班舉行了“幼兒英語授課比賽”。剛開始,學生對于授課一知半解,但由于比賽形式比較新穎,學生積極性很高。于是,學生們帶著疑問來聽課,我講解了什么是授課,怎樣組織英語授課,怎樣才算是一場好的授課,讓學生對最終的教學目標有了初步認識,以競賽促教學。接下來,讓學生自己選擇上課內容,選擇配合上課的同學扮演幼兒,自己撰寫授課教案,自己組織設計整個教學,當然,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灌輸競賽知識,以教學促競賽。將有意參加比賽的,無意參加比賽但需要扮演幼兒的同學都鼓動起來,課前課后,學生們都在討論競賽事宜,整個幼師專業(yè)彌漫著學習英語的濃厚氣氛。

    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分享競賽成果,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初賽定在各個班上舉行。采取自動報名參賽方式,我把評判標準給學生,讓全班學生做評委,每班推選出3位同學參加決賽。一人計短,兩人計長,我讓班上同學對參加決賽的同學提供改善的建議。為了班級的名譽,學生們很熱烈地討論,提供了很多有建設性的建議。

    游戲一舉贏得了評委老師們和同學們的好評。還有易觀蘭同學,在決賽時,她根據(jù)自己的特長,放棄了初賽時用的游戲教學法,改用情景教學法和兒歌教學法,突破了其他同學的常規(guī)教學,贏得了決賽的第一名。

    授課比賽只在幾個精英學生中,怎樣把比賽的成果應用于總體教學?在觀摩了兩場的授課比賽后,大部分學生都對授課比賽有了總體印象,我把幼兒英語授課作為期末考試的內容之一,要求每個同學都組織授課,最終達到了以競賽促教學的教學效果。

    讓學生們清楚自己要學什么(具體教學內容),確信自己能學會(自信心),愿意學(課堂藝術),教學就會變成一件很簡單很愉快的事情。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 特殊教育 接受教育 教育反思

    為貫徹《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①,其總目標是全面推進全納教育,使得每一個殘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適的教育。經過三年的努力,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學段銜接、普職融通、醫(yī)教結合的特殊教育體系,辦學條件和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作為廣東省特殊教育培智學校的一線教育工作者,結合國家、省特殊教育質量提升的要求,總結在教學過程中的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反思等做法與經驗。

    其中我反思最深刻的是如何看待“兩學”:一是如何看待學習這件事,對待學習需要有怎樣的態(tài)度,這是教師教學方向舵,指導教學方向;二是如何看待特殊學生,這是每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必須思考的基本素質。

    以下我主要從兩個方面分享看法與反思:

    一、明確學習目的,享受學習的過程

    1.關于學生學習的目的

    人為什么要讀書?特殊教育學生為什么要學習?學習的內容是什么?需要達到怎樣的目的?這是每一個教育者、家長、特殊學生都需要反思的,更是教育者需要明確的。因為不同的學習目的會導致不同的教育方向與態(tài)度,從而影響教育的成果。

    社會上一些人以異樣眼光看待特殊教育的對象,或認為他們身體的缺陷或智力的缺陷,難以學會什么,甚至覺得他們不需要學習,不需要讀書。現(xiàn)在隨著經濟文化的發(fā)展,人們的觀念逐步改變。新時代的特殊教育不再是個別仁人的樂善好施,也不再是“施舍”“同情”“粉飾太平”,而是真正關注這部分學生的特殊學習需要。

    特殊教育需要兒童是指因個體差異而有各種不同的特殊教育要求的兒童。這里涉及心理發(fā)展、身體發(fā)展、學習、生活等各方面,長期或一定時間高于或低于正常兒童的要求。它不僅包括對某一發(fā)展中缺陷提出的要求,而且包括對學習有影響能力、社會因素等提出的要求②。

    這是跟以前的觀念有了質的飛躍,從施舍人的角度,到了學生本身學習需要的角度。關注學生是獨立的個體,尊重其學習的需要,從而站在他們的角度,改變教育方法,調整教育內容,給予他們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這從特殊教育課程改革,國家修訂盲、聾和培智三類特殊教育學校課程標準中可以明確體現(xiàn)。在新課改中,更關注學生的學習特點,加強身心補償和職業(yè)技術教育,如勞動技能教育、職業(yè)教育、職業(yè)指導等。

    2.教育者對待教學的目的

    印度教育影片《三傻大鬧寶萊塢》中學院院長被稱為“病毒”,他對待學習與教育的態(tài)度用其經典臺詞概況:“人生就是賽跑,要么全速向前,要么徹底完蛋。”在目前這個競爭激烈的經濟社會中,不乏有人也持有這種觀念,最簡單的例子是家長讓孩子報許多興趣班,認為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但由于這樣的教育學習理念,影片中的院長導致一位名為拉朱的學生不堪面對自己作品不斷失敗,無法及格畢業(yè)而自殺。現(xiàn)實中一些孩子從小就輸不起,受挫能力低。部分特教學生的家長不愿意承認孩子的特殊情況,不斷地做診斷,一遍又一遍,而非及早進行早期干預。

    教育工作者更需要端正自己的心態(tài),不能一味追求分數(shù),需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與學習興趣,否則就如“病毒”一般,只是培養(yǎng)出讀書的機器,社會上投機取巧的人。

    如果按照“病毒”的教育學習觀念,特殊學校及特殊學生壓根就不存在。因為他們難以像“大流”所認為的考到高的分數(shù),上到好的學校。

    然而真的是這樣么?中國古代兩千多年前就“有教無類”的講法。2017年初,國家將“辦好特殊教育”寫進《國家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足見國家對特教及特殊孩子的重視。

    接受教育是特殊兒童的基本權利。根據(jù)現(xiàn)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45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和社會幫助安排盲、聾、啞和其他有殘疾的公民的勞動、生活和教育。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6條規(guī)定: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改善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并采取措施,保障農村地區(qū)、民族地區(qū)實施義務教育,保障家庭經濟困難的和殘疾的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教育者必須根據(jù)各級各類教育法律、行政法規(guī)、部門規(guī)章、地方法及重要政策的相關規(guī)定,尊重及保障特殊兒童的受教育權。

    二、尊重與鼓勵學生,等待鮮花的綻放

    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及教學的態(tài)度會造成極大的影響。而尊重每一位學生是老師的首要師德規(guī)范,特殊學生更需要我們的尊重。近半個世紀以來,世界的特殊教育理念不斷更新,從“關心”到“權益”,從“隔離”到“融合”,從“障礙補償”到“潛能開發(fā)”,從“早期干預”“個別化教育”到終身教育及計算機網(wǎng)絡教學的推廣,等等,這些都充分體現(xiàn)了對人本身的尊重,對個體差異的認同[1]。特殊教育一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尊重學生,具體體現(xiàn)為以下三點:

    1.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隱私。

    老師要清晰地知道如何尊重每一位學生,如包括尊重其人格,不侮辱學生,關愛學生。保護其自尊心,在學校不隨意拿學生作比較,不公布成績后進生的名單,更不透露學生家中的情況。要做到尊重其隱私,尊重名譽權,尊重其獨立人格。

    智力障礙兒童的人格特點本身就社會適應能力普遍較差,缺乏獨立性與主動性,喜歡依賴他人,部分兒童脾氣比較固執(zhí),行為習慣固定,存在缺乏自信、低估自己的傾向[2]。那么特殊教育教師如何做到尊重學生呢?首先要尊重其為獨立的人,尊重普通學生的具體行為,在特殊學生身上同樣適用。第二,必須更加理解與包容他們。特別是其人格與普通學生存在明顯差異,嚴禁侮辱或打罵學生。日常管理行為上不差別對待,不貶低特殊需要的學生。最后,要特別尊重學生的隱私權?!度荡篝[寶萊塢》電影中的一句話說得很好:“為什么要把缺點公之于眾呢?好比你缺鐵,醫(yī)生會給你開補鐵藥,但不會到電視上說你缺鐵?!崩蠋煵荒馨褜W生的情況、照片發(fā)到網(wǎng)上、朋友圈等,更不能對親朋好友或其他人談論學生的情況,必須做到對學生的情況保密。

    2.發(fā)揮每一個學生的專長,給予每一個學生均等的學習機會尤其重要。

    每個人都會有優(yōu)缺點,我們需要發(fā)揮學生的優(yōu)點,讓其有均等學習的機會。具體表現(xiàn)為不因學生的缺點而忽視優(yōu)點,如多動的學生,一些老師只是關注其缺點多動,坐不住,而往往把其放置在班上的“飛機位”,采取忽略的態(tài)度,導致學生沒有均等的學習機會,被老師放任,被忽略。然而這并不可取,其實只要細心留意,你就會發(fā)現(xiàn)多動的學生都十分積極。如在課堂上,他總是迫不及待舉手回答問題,老師可以把簡單的問題讓他回答,讓他成為小組長,協(xié)助派發(fā)作業(yè)本等,讓他為班集體做事情,發(fā)揮長處。注意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就可以揚長避短,為你所用,也能尊重到學生,給多動的學生學習的機會。其實這側面體現(xiàn)了對學生個別化教育需要的要求,由于特殊教育對象的個別差異大,教育權是一種基本的人權,所有兒童,不論其是否有障礙、障礙的程度如何,都有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機會。把學生放在“飛機位”就是不尊重學生平等學習的行為。需要根據(jù)每一個學生的特點,調整教育和管理的技巧,設置學生適合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方式,以促進其成長。[3]

    3.及時鼓勵學生,給予學生支持,增強其自信心。

    每個學生遇到挫折時都會挫敗,懷疑自己,甚至失去信心。特別是特殊學生的自尊心較低,缺乏自信。老師對學生的及時鼓勵尤其重要。學生總會遇到困難,有的會表現(xiàn)得悶悶不樂,不吭聲;有的表現(xiàn)得很焦慮;有的從此自暴自棄等。特教老師必須更加細心觀察學生,留意學生的表現(xiàn),對學生的異常行為表現(xiàn)做應用行為分析并做好記錄,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及時鼓勵學生,給予其支持。具體做法有:一是觀察與分析學生的不良情緒行為表現(xiàn),加強與家長溝通,醫(yī)教結合,必要時建議到醫(yī)院篩查生理性原因。二是進行心理治療,如行為治療,正強化法、行為契約法,幫助其排解不良情緒,學習調整學習心態(tài)。三是學習找到困難點,具體分析可以做到哪一步?哪一步需要幫助的?四是學會尋求幫助,在他人的幫助下,一步步克服困難,增強自信心。

    總而言之,老師需要正確對待學習,教會學生快樂學習,學會學習,享受獲得知識的快樂,而非盯著成績看,更重要的是在教W過程中尊重學生,給予更多的耐心,及時鼓勵學生,保護好祖國的花朵,等待其燦爛開花。

    注釋:

    ①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教育部等部門.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Z].〔2014〕1號,2014.

    ②樸永芯,主編.特殊教育辭典(第三版)[M].北京:華夏出版社,2014:2.

    參考文獻:

    篇6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15-0156-02

    Abstract: SPOC is small size limit online courses, as a typical paradigm of "post MOOC era". The article mainly expresses the SPOC cours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blended learning, and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POC curriculum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methods" aimed in better,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POC curriculum resources, promote the reform of college curriculum.

    Key words: SPOC; blended lear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method

    原先 MOOC所代表的是在線教育的一種初始形態(tài),如今形勢已經發(fā)生了變化,“后 MOOC 時代 ” 已 經 來 臨。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規(guī)模限制性在線課程,是MOOC的一種的深化與改革,克服了MOOC課程在實際應用中的諸多缺點,它作為“后MOOC 時代”的一種典型課程范式,在融合了MOOC教育思想的同時,也把微課、小眾教學、集約化教育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 SPOC 特有的教育教學模式?!督逃夹g學研究方法》SPOC課程的設計與開發(fā)結合了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在MOOC課程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的同時,設計并開發(fā)了SPOC課程,它不但能彌補MOOC在高等教育中的不足,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學習體系,全面促進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

    1 SPOC的起源與發(fā)展

    1.1 SPOC的起源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規(guī)模專有在線課程,這一概念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科學教授阿曼多???怂梗ˋrmando Fox)在2013年提出的。SPOC的本質是MOOC的改造與重塑,是針對小規(guī)模、特定人群,利用MOOC資源及在線評價、交流等功能來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現(xiàn)狀,融合在線學習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新的混合學習模式。

    1.2 SPOC的發(fā)展概述

    近年來隨著MOOC的不斷發(fā)展,MOOC的優(yōu)勢與不足漸漸顯露出來,SPOC這一概念作為MOOC的改造與重塑開始為人所熟知。針對MOOC存在的問題,一些在線學習新形式不斷涌現(xiàn),如 SPOC、Mata- MOOC、DLMOOC、MOOL、MOOR 和DOCC 等,其中,SPOC 以小規(guī)模和限制性準入的特點著稱,能顯著提升 MOOC 學習效果,是哈佛大學、伯克利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國內外名校當前都在嘗試的一種在線課程類型,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 MOOC 實驗室主任 Armando Fox 也較早提出了SPOC的概念。[1]

    2 SPOC 與混合式學習

    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即小規(guī)模、限制性的在線課程,其中 Small 和Private 是針對 MOOC 中的 Massive 和 Open 而言,Small 指學生規(guī)模一般在幾十人和幾百人之間,Private 是指對申請參加課程的學生設置限制性的準入條件,SPOC與 MOOC 相比具有前置的申請過程和嚴格的審批流程。[2]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習者的諸多限制保證了教學的效果和質量,避免了不必要資源的浪費,使得優(yōu)秀的課程資源能夠為更多有需求的人群使用,這是對傳統(tǒng)的MOOC的強有力的補充。近幾年來,SPOC在國內外刮起了一場教育改革的旋風,很多高校在MOOC的基礎上,開始進行小規(guī)模、針對性的SPOC教學模式。關于SPOC教學模式的特點和優(yōu)缺點,如表1所示:

    教育效率: 進行SPOC教學的教師需要投入比進行MOOC教學的教師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課程的學生人數(shù)卻往往只有后者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這樣算下來的效率自然是比較低的。

    收費與可行性:SPOC一般會以收費的形式存在,從教育的社會責任感上講,這樣只能惠及少數(shù)人,不如MOOC基本能夠兼顧所有的學習者。 ]

    混合式學習(B-learning)是在“適當?shù)摹睍r間,通過應用“適當?shù)摹睂W習技術與“適當?shù)摹睂W習風格相契合,對“適當?shù)摹睂W習者傳遞“適當?shù)摹蹦芰?,從而取得最?yōu)化的學習效果的一種學習方式。[3]它把傳統(tǒng)學習方式的優(yōu)勢和網(wǎng)絡化學習的優(yōu)勢巧妙地結合起來,既發(fā)揮了教師引導、啟發(fā)和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體現(xiàn)了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的原則。SPOC課程立足于小規(guī)模特定人群,易于服務高校教學,它包含的豐富的媒體資源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能夠吸引眾多學習者的參與?;旌鲜綄W習模式是以SPOC在線課程資源為依托,可以在原有的 MOOC 學習平臺或者現(xiàn)實的環(huán)境中展開,并融合了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合作學習、反思性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SPOC課程需要課程的開發(fā)團隊、教師以及學習者的多方協(xié)同,它具有動態(tài)性、開放性、復雜性以及多元性特征。

    3 《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SPOC課程開發(fā)流程

    3.1課程資源規(guī)劃

    為了保證SPOC課程的與學科內容的整體性,在設計SPOC課程時,要嚴格遵循主動性原則、社會學原則和系統(tǒng)性原則。教師在了解學習者特征和先備知識的基礎上確定教學的起始點,制定教學目標或者依據(jù)教材中原有的教學目標進行課程的設計與開發(fā),并根據(jù)教學目標劃分學習內容,區(qū)分適合線上線下學習的內容單元,以保證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教育技術學科的研究方法,能夠采取適當?shù)姆椒ㄌ骄繉W科規(guī)律、研究學科性質。本課程將《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中的知識點要點以微課等形式呈現(xiàn)在網(wǎng)絡平臺,學生在學習完成相關的知識后會設置相應的練習題來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知識點,學生將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時間安排,隨時隨地地學習相應的課程。

    3.2課程教學設計

    本課程的教學設計主要從學習目標闡述、重難點分析、學習者特征分析、教學策略制定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以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并為學生構建系統(tǒng)性、一體化的知識內容體系,以此來確保所開發(fā)的SPOC課程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根本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來改善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教學效果及質量,鼓勵學習者的主動參與、自主探究與協(xié)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體現(xiàn)了建構主義學習情境的作用以及學習反思的重要性。

    (1)學習目標闡述

    《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主要是為教育技術學專業(yè)的學生開展教育技術研究打下堅實的理論和方法基礎,以便于學生能夠系統(tǒng)地學習教育技術,并培養(yǎng)學生從事科研研究的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夠提高學生根據(jù)研究需要,通過訪談、文獻檢索、問卷調查、實地觀察分析、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實驗研究等多種途徑收集事實資料的能力,能夠利用計算機進行數(shù)據(jù)資料的處理與分析,能夠正確地選擇并應用運用專門的研究方法分析教育技術的現(xiàn)象和規(guī)律,從而更好地將技術應用于教學,改善學習績效。針對以上學習目標,我們將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來開發(fā)不同形式的《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SPOC課程。

    (2)重難點分析

    根據(jù)以往的教學經驗以及學生的反應情況得出,在《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課程的學習中,學生對于抽象概念部分的理解比較困難,學生的思路總是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思考的深度不夠而且理解的角度有偏差,而教材中的概念部分又屬于《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的重點內容,是學生掌握并應用專門的研究方法解決問題的基礎,對學生深入學習本課程起到了促進作用。對于該部分內容,在制作課程時盡量使用形象生動的動畫以及豐富多彩的圖片來幫助學生理解,或者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以具體的事物來代替抽象的概念,應避免簡單的文字呈現(xiàn)。

    (3)學習者特征分析

    本課程的學習對象主要是教育技術專業(yè)大三的本科生,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教育技術導論以及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對《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的學習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在設計SPOC課程時應考慮到學生的年齡、性別、興趣愛好以及已有的學術水平和學習能力,根據(jù)學習者的血洗特征尋找適合目前大學生學習的方法,并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教學策略制定

    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對提高教學質量和促進學生的學習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會發(fā)揮不同的教學效果,有效的教學需要有可供選擇的各種策略因素來達到不同的教學目標,本課程的SPOC課程以問題的引入為主,在課程的初始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景,引導學生融入情景,在不知不覺中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課程的教學策略的制定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為主,開發(fā)出適合學生在線學習的課程,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高效的方式掌握知識。

    3.3開發(fā)過程

    《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SPOC課程資源開發(fā)模式有三種,分別是引進、自建、改造,即引進優(yōu)質MOOC課程資源,建設自有的SPOC課程,自建資源以課程資源為主,在引進MOOC資源的同時要注意其課程內容與本課程的切合程度以及是否符合本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這是一種比較節(jié)約財力物力的方式且能夠使優(yōu)質的MOOC課程發(fā)揮其更大的價值。自建的SPOC課程以微課為主,還可以使用電腦錄屏、白板等形式,在開發(fā)的過程中要根據(jù)知識點的特征,靈活地選擇呈現(xiàn)方式,應盡量使用動畫來代替簡單的文字呈現(xiàn),避免在一節(jié)課中使用相同的視頻形式,使課程保持永久的靈活性,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持續(xù)性學習。本課程由教育技術學學生負責開發(fā)制作的過程,錄制好的視頻要添加字幕以及特效,以適應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最終的成果由專業(yè)的老師評定。

    3.4實施與評價

    如今網(wǎng)絡學習空間已經是學生學習環(huán)境的一部分,開發(fā)好的SPOC課程可依托現(xiàn)有的MOOC平臺或借助清華教育在線等網(wǎng)絡學習平臺進行實施,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時間安排以及興趣特點隨時進行在線學習,并在線提交作業(yè)、在線進行反饋等。在課程實施的同時要對課程的質量進行評審,評審的團隊由老師和學生共同組成,評審團隊要對課程資源進行形成性評價以及總結性評價,依據(jù)評審團隊給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課程內容的調整和課程資源的優(yōu)化,以達到更高的標準來指導和促進學生對《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課程的學習。

    4總結

    隨著網(wǎng)絡的不斷普及,在線學習是一個必然的發(fā)展趨勢,而SPOC課程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在未來的學習中將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以《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為例,系統(tǒng)地講解了SPOC課程的開發(fā)流程以及關鍵的步驟,其有效地推動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學術界在這一方面的空白,對于其他的研究學者有著較大的借鑒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篇7

    為了深入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確定的教育信息化的目標,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文件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2000年,教育部了《教育部關于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號),要求各中小學全面普及信息技術教育。此后,《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實施“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培養(yǎng)高素質教師隊伍。2015年,為了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教育部辦公廳頒布《關于“十三五”期間全面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

    一、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迫切性

    進入信息時代之后,信息化、全球化及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變革了人類世界的工業(yè)生產方式、交流溝通方式、學習教育方式。教育領域內,一方面,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利用科學技術處理問題的能力成為個體為未來更好地適應職場工作和社會生活的必備技能,中小學的課程設置中因此增加了關于信息素養(yǎng)的課程;另一方面,隨著科技進課堂的發(fā)展,教室內的多功能媒體逐漸增多,教師教學的輔助設備日益更新,新課程改革要求中小學教師利用新興技術教學的能力增強。[1]為滿足學生的需求,改善中小學教師的教學,提高廣大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促進中小學教師專業(yè)能力的發(fā)展,教育部于2004年頒布了我國第一個有關教師專業(yè)能力要求的標準——《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下文簡稱《標準》)。2005年,教育部啟動《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下文簡稱《計劃》),該《計劃》以提高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為宗旨,借此推進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為基礎教育、教育改革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為配合該《計劃》的執(zhí)行,同年,教育部頒發(fā)了《中小學教學人員(初級)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大綱》(下文簡稱《培訓大綱》),該大綱對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規(guī)定,建立了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基本制度。然而實踐中,由于年齡、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在面對計算機、互聯(lián)網(wǎng)、投影儀等現(xiàn)代教育技術時,中小學教師因職前培養(yǎng)中未接受相應的現(xiàn)代技術教育,年齡較大或地域偏僻的中小學教師并不具備相應的教育技術能力,青年教師雖然較老教師相比有更多的經驗,但仍未達到熟練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的要求。[2]因此,如何提高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成為全國中小學亟須解決的問題。

    二、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中的問題分析

    國家自2005年啟動《計劃》以來,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工作已在全國22個省、市展開。經過全國各省市學者的調研,參訓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有了顯著提高,對于教學設計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能力有了提升。[3]然而,在深入調研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行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仍存在諸多問題。

    (一)培訓方式過于單一

    根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當前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方式主要分為以下兩種:“骨干培訓”與“全員培訓”。“骨干培訓”采取的是從各個學校抽調一批骨干教師到培訓單位參與集中式的“面對面”培訓,骨干教師回到工作崗位以后,“以點帶面”地對該教師所在學校的教師進行培訓;“全員培訓”即學校內所有的教師都參與培訓學習,以彌補“骨干培訓”的不足,此種培訓方式多借助于網(wǎng)絡培訓展開。目前各省市網(wǎng)絡培訓硬件建設已基本滿足教師的需求,網(wǎng)絡培訓已逐步在全國范圍內展開。[4]無論是“骨干培訓”,還是“全員培訓”,都有著自身難以克服的缺陷?!肮歉膳嘤枴敝校环矫?,參與培訓的教師要脫產培訓,自身的教學任務受到干擾,長途奔波下的短時間的集中培訓效果遭到質疑;另一方面,參與培訓的教師因個體差異所接受到的信息量不同,回到學校后,培訓內容的二次轉述會部分折損,“以點帶面”培訓的有效性降低。“全員培訓”中,由于各地資源條件、學校硬件設施、學校管理方式、教師個體水平的差異,網(wǎng)絡培訓可能受到網(wǎng)絡速度的影響,培訓內容的更新、培訓內容的質量難以滿足不同水平教師的需求。

    (二)培訓內容未能滿足教師需求

    按照《培訓大綱》開發(fā)出來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教材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版本,已出版的兩版教材都采用“文字教材+配套光盤+網(wǎng)絡培訓平臺”的“三維立體化”的教材建設模式。然而,在教師實際操作中,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全球信息流動速度的提高,計算機技術普及程度的擴大,固化的、統(tǒng)一的教材難以滿足教師不斷變化的需求。再者,信息技術能力培訓的核心是學習應用某項技術,但是在網(wǎng)絡培訓中,這部分內容往往以文本式的材料呈現(xiàn),無技術指導難以滿足中小學教師參與培訓的需求,無法達到提高教師對教育技術與教學改革整合的能力。

    (三)培訓過程中缺乏教學交互問題分析

    網(wǎng)絡培訓中,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實現(xiàn)了遠距離的授課,節(jié)約了相應的資源,實現(xiàn)了規(guī)?;瘜W習。但是,培訓過程中的教學交互問題成為難以克服的缺陷。在教育技術能力的培訓中,一方面,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具備特定的理論基礎和專業(yè)的術語,如果教師不能將其理解透徹,將難以進行相應的操作;另一方面,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中,存在著大量的、繁雜的技術操作步驟。在培訓過程中,部分學員認為培訓中導師對于專業(yè)問題的解釋太少;技術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了缺乏技術細節(jié)指導而影響培訓質量的問題。即使設置了答疑環(huán)節(jié),因人數(shù)眾多、問題參差不齊、時間限制等原因,無法有效解決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5]

    (四)培訓后期缺乏繼續(xù)學習的支持系統(tǒng)

    職后培養(yǎng)中,中小學教師所面臨的問題之一是培訓后期缺乏繼續(xù)學習的支持措施和環(huán)境。面授培訓中,教師僅僅能在培訓期間接受專業(yè)人員的指導,短時間內,教師缺乏充足的反思與回饋時間,未能將學習內容完全內化,無法將自身的教學與培訓緊密結合起來。結束培訓之后,如果教師需要幫助與指導去完成后續(xù)的深入學習,則缺乏相應的專業(yè)人員或技術、設備的支持。網(wǎng)絡培訓中,由于培訓網(wǎng)站中關于教師學習內容的評價及反饋的更新速度較慢,教師無法及時獲取自身學習效果的反饋。培訓結束后,則會出現(xiàn)信息資源網(wǎng)站、相關軟件無法繼續(xù)使用的問題。此外,由于中小學教師自身獲取資源及信息渠道的限制,教師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遇到難以克服的技術問題或專業(yè)問題,學校及教育部門無法及時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與專業(yè)指導。缺乏完善的支持系統(tǒng)是導致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滯后的重要原因。

    三、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的優(yōu)化策略

    在“十三五”教育信息化的倡導下,為了解決上文中提到的問題,筆者結合其他學者的研究,嘗試性地提出了以下優(yōu)化策略:首先,針對中小學教師實踐中所面臨的問題,倡導相關培訓部門改革培訓模式;其次,從教師終身學習和專業(yè)發(fā)展的視角出發(fā),呼吁培訓部門及各教育區(qū)、學校完善支持系統(tǒng);最后,建議教師個體樹立“反思型”教師的職業(yè)生涯目標,制訂個人的專業(yè)能力發(fā)展計劃。

    (一)培訓部門改革培訓模式

    “骨干培訓”與網(wǎng)絡培訓的方式都有各自的優(yōu)點與缺點,為了改善單一的培訓模式所存在的問題,當前,部分培訓部門開始嘗試新的培訓模式。1.“翻轉培訓”的課程培訓模式。該培訓模式以近年來新興的“翻轉課堂”理論為基礎,提出培訓前針對教師進行調研,根據(jù)教師在實踐中的需要確定培訓的主題,而后以特定的主題劃分培訓的內容,并將此培訓內容制作成固定時長的教學視頻,將其上傳到培訓網(wǎng)站。因此,參與培訓的教師可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需要找尋相關內容的學習,培訓部門在固定時間內安排專業(yè)教師在線為參與培訓的學員提供相關學習內容的解答。完成培訓后,配套進行在線能力測試,檢驗學員的學習效果,并給予反饋。[6]2.“混合式”學習的培訓模式。深圳市羅湖區(qū)根據(jù)該區(qū)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發(fā)展現(xiàn)狀,嘗試了“混合式”學習的培訓模式。該培訓模式將網(wǎng)絡培訓和面授培訓結合起來,根據(jù)學員教育技術能力現(xiàn)狀設計培訓內容;培訓內容按照主題劃分為進階的單元,學員根據(jù)自身的情況,操作控制條,完成培訓內容的自主學習。在面授培訓過程中,主講教師可針對學員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集中式講授,有針對性地解決學員的問題。[7]兩種培訓模式都實現(xiàn)了滿足不同能力培訓者的需求,避免傳統(tǒng)培訓模式一刀切所帶來的問題。

    (二)相關部門完善支持系統(tǒng)

    無論是培訓過程中,還是培訓結束后,完善的支持系統(tǒng)是支持學員進行學習的必備條件。完善的支持系統(tǒng)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網(wǎng)絡培訓、自主學習中所涉及的硬件和軟件設備;二是學員學習過程中人際互動關系的支持,即學習小組或學習共同體。1.創(chuàng)新網(wǎng)絡學習空間。第一,相關部門要完善硬件、軟件設備支持系統(tǒng),滿足學員個性化的學習需求,著重完善網(wǎng)絡培訓多功能的個性化學習平臺建設,設計簡潔適用的網(wǎng)絡平臺。第二,技術部門要完善網(wǎng)絡學習平臺的功能,建立學習空間應集成網(wǎng)絡教學、資源推送、學習生涯記錄等功能,以便學員及時地監(jiān)測學習效果,復習、鞏固學習內容。2.人際互動關系的支持系統(tǒng)。近年來,隨著教師教育與教育管理研究的逐步深入,教育學界越來越重視“非正式組織”“學習共同體”“知識建構共同體”在學習中的作用。因此,學校及培訓部門應聯(lián)合各界的力量,建立相關的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及學習的共同體,通過線上服務或線下討論等方式為學員的學習建立軟性的人際資源,切實提升教育教學的現(xiàn)代化水平。

    (三)樹立反思型教師的職業(yè)目標

    上述方法都是從外部因素為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提升尋找優(yōu)化策略,但是事物的發(fā)展往往需要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兩方面的作用。因此,中小學教師自身的內驅力才是促使其教育技術能力提升的關鍵因素。在終身學習的時代,中小學教師自身應采納行動研究的方法,樹立反思型教師的職業(yè)目標。第一,基于個體日常的教學及學習,增加對于自身教育技術能力了解的環(huán)節(jié),認識自身的優(yōu)缺點;第二,在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培訓中,反思日常的教學活動與培訓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找尋改善自身教學行為的方法,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第三,培訓結束后,教師應嘗試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利用所學習到的教育技術,并測量教學效果,逐步改進教學方法,做到靈活自如地利用教育技術為教學服務,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在信息時代,計算機、互聯(lián)網(wǎng)等新興技術催生了后喻社會,而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必須走在時代的前沿,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質,以應對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挑戰(zhàn)。我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提升是一項長期的改革工程,單憑一己之力難以完成,必須強調政府、社會、學校、教師之間的合作,才能達到教育信息化的目標。

    作者:馬濤 單位:本溪市教師進修學院

    參考文獻:

    [1]InanFA,LowtherDL.FactorsAffectingTechnologyIntegrationinK-12Classrooms:APathModel[J].EducationalTechnologyResearchandDevelopment,2010,58(2):137-154.

    [2]袁同慶.安徽省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3]徐沖.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yǎng)研究——反思型教師的成長[D]:[碩士學位論文].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0.

    [4]岳宏偉.非正式學習視角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發(fā)展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09.

    篇8

    互聯(lián)網(wǎng)由于其簡便快捷且資源豐富的特點,應用在了當今社會的方方面面,已經開始滲透到社會技能培訓、學生的課外補習、大學生學習中,并且取得十分顯著的效果。

    最近幾年,從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很明顯的發(fā)現(xiàn),國家對于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重視,所以也就涌現(xiàn)出了許多新型的教育模式,在大學的綜合教育中,學校也結合互聯(lián)網(wǎng)的豐富資源,在圖書館和學校相關的資源搜索引擎中處處都可以發(fā)現(xiàn)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影子。在社會的各類培訓中,網(wǎng)絡教育也越來越成為非統(tǒng)招教學的主流之一,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網(wǎng)絡教育,而“微課”教學逐漸成為了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進入課堂。

    (一)缺點

    在目前微課的發(fā)展歷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制約著微課的推廣和實踐。本文認為主要問題有:微課的某些部門的組織管理能力還是有缺陷,很少有老師能接受微課,還處于比較排斥的態(tài)度,因此,能做微課的老師就少之又少了,從根本上說,微課現(xiàn)在的設備還是比較落后,技術處理手段處理比較單一。另外,微課教學雖然效果顯著,但是在高校中還未組織相關的活動,微課得不到推廣,一味的只靠宣傳,所以多數(shù)人還是持觀望態(tài)度。

    (二)優(yōu)勢

    微課雖然時間較短,但是也需要進行良好的教學設計,合理有效的微課應該是井然有序的,隨意性較強的微課教學,甚至會取得與其理念相反的結果。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不同學習階段的微課應應對不同知識能力的學生,微課不但應有學科學段的分別,同時還要有同一學科學段適應不同水平的學生,諸如同一個教學知識點,對于不同水平的學生,傳授的方法乃至內容應該有差異,進行個別化教學,對癥下藥,這樣才符合微課理念的基本要求。比如:在此背景下,農家樂的技能培訓的過程中,針對不同的種植植物、不同的農家樂風格、不同的地區(qū)差別、不同的消費人群等等,分別進行不同的微課制作,改變傳統(tǒng)教學籠統(tǒng)的教學內容,使其更具有針對性。

    本文重點講述的農家樂微課教學,由于農家樂屬于企業(yè)類型的技能培訓,所以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學習者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影響,并沒有多的時間去實地學習,所以這就是用微課來對于農家樂技能培訓所具有的巨大市場空間,克服了時間和工作的限制,有效的進行農家樂的技能培訓。

    二、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的微課教學及作用

    (一)從2009開始,微博由于其傳播范圍較廣,認知度較高的特點,迅速在全國掀開了一股微時代的熱潮。隨之,微課也就逐漸誕生了。簡單來說:微課是指在傳統(tǒng)教學的主要內容的背景下,使用多媒體技術對知識點進行視頻制作,然后由老師對于視頻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進行講述,且視頻時間較短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

    微課就是以視頻為主要傳播手段,然后在實際課堂中將老師講述的內容,尤其是針對某個知識點所做的闡述的過程,另外,還包括課前預習、上課期間的思考、課后的聯(lián)系和反思,在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候,將理論與實際結合,加深學生的印象,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微課逐漸成為一種既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但是又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逐漸發(fā)展的主流教學方式。

    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的微課教學與傳統(tǒng)的教學進行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基本相似:課前預習導引、結合課堂實例進行鞏固,但是針對性較強,對于時間的局限幾乎沒有,學習者可以根據(jù)自己時間來合理分配自己的學習時間。微課教學的主要類別有:講述課、實踐與理論結合類。對于農家樂的技能培訓,前期是對于投資的風險以及收入等方面的理論闡述,后期就是微課制作者將農家樂實際的運行進行講述,這樣就需要進行實踐,制作者必須進行與實例的分析來得出結論,三五分鐘的視頻將重點講述出來,然后讓學習者迅速的將獲得的運營經驗裝進自己的腦子里,在自己的農家樂建設中應用中去。

    (二)本文認為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微課教學主要具有以下作用,具體到農家樂的培訓中,主要分三個方面:一個是對于學習者本身的;一個是對于授課教師素質的提高;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對于我國目前教育的改革的實踐意義。

    1、對于學習者本身的意義:在實施微課教學的過程中,自己可以合理的去控制學習和生活的關系,合理的調配時間,達到最好的學習的效果;可以查漏補缺,針對自己農家樂建設的強弱項,進行針對性訓練;學習過程中,還可以不斷的去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去學習到相關的知識,激發(fā)自己的學習興趣;區(qū)別于傳統(tǒng)教學的最關鍵一點是,上課內容可以被永久保存,可以做好實時的溫習。在微課農家樂的技能培訓中,在農家樂人員遇到時間困難的時候,可以實時的去向微課平臺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或者合理的建議。

    2、對于授課老師來說:實施微課對于老師在選取課題的范圍上、在設計內容的新穎程度上、講解能力和總結課堂效果的能力上、在拓展老師的知識面上、都可以有效的促進教師教學專業(yè)水平的發(fā)展。而且,在實際的微課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鍛煉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分享資源的能力。在農家樂的微課教學中,教師可以與農家樂的人員交流農家樂培訓理論與實際結合相關問題,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3、對于目前我國的教育技能培訓形式的發(fā)展來說:現(xiàn)在的微課是對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一種挑戰(zhàn),以前即使是有視頻,但是也是時間過于長,重點不夠突出,容易使得學習者產生疲憊,長期以往,學習者將不再有學習的興趣。現(xiàn)在有了微課的平臺,又有互聯(lián)網(wǎng)作為有力的后盾,可以通過集中傳播然后資源共享的方式,向廣大的學習者提供良好的學習區(qū)域網(wǎng),實現(xiàn)平臺交流應用的目的。其中,農家樂的技術培訓的微課教學實踐也是為未來的技能培訓打開一扇門,對于未來的技能培訓有很強是借鑒意義。

    總之,無論是對于學生還是對教師和教育本身而言,微課無疑都是一次教育的改革,并且在目前來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這種自主學習模式,提供了教師自我提升的機會,促成了學習者學習和互聯(lián)網(wǎng)之間的關系,在教育上,最終達到教學相長的目標,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三、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下微課教學在農家樂技能服務培訓的應用與研究

    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除了奔走旅游,農家樂也成為了人們放松的一種方式,但是由于各地農家樂的基本條件不同,在農家樂的環(huán)境和安全等各方面技能還是存在欠缺。根據(jù)微課現(xiàn)在取得的良好效果,所以現(xiàn)在許多人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使用微課教學。而鑒于農家樂的從業(yè)人員時間有限、文化層次低、年齡層次參差不齊以及農家樂的經濟實力問題,用微課教學這新型的教育方式來來學習可以大大的增加經濟效益獲取更多的技能知識,下面本文就利用微課教學這新型的教育方式來講述農家樂技能培訓的相關問題。

    (一)微課在農家樂技能服務培訓中的好處。

    微課在農家樂服務技能培訓過程中可以說是大有裨益,不僅對員工、講師有著高效的促進作用,而且對于整個農家樂的發(fā)展都是錦上添花,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

    1、促進員工有效自主的學習

    微課一般都是靠短小的視頻講解課程,對于農家樂的培訓員工來說,他們不是學生,達不到學生那樣一節(jié)課集中精力聽講的效果,因此只能靠課堂上精彩的講說來吸引他們。而微課恰恰就抓住了這一點,在課堂上采用微課的形式可以有效的吸引聽課人的注意力,視頻短小有趣,可以促進員工主動聽課,自助的學習相關知識。除此之外,微課還可以根據(jù)農家樂從業(yè)人員的需求和時間安排,可以進行線下線上循環(huán)學習,這樣不僅促進學習還可以節(jié)約了資金。

    2、促進講師的專業(yè)技能的發(fā)展

    在微課的題材選取上,都是經過講師悉心的挑選,試想,如果講師沒有相當高水平的專業(yè)技能能不能夠制作出具有高水平的技能培訓視頻呢?答案可想而知。因此,微課在農家樂服務技能培訓課程上的另一點優(yōu)勢就是可以促進教師不斷的鞏固和發(fā)展自己的專業(yè)技能,以便教導自己的學員。

    (二)微課可以針對農家樂培訓的需求進行教學。

    在微課視頻的制作過程中,在了解視頻的制作方式后,針對不同的服務對象來說,內容的規(guī)劃就顯得十分重要了,農家樂是另一種的旅游生活,主要是為了吸引消費人群,那么在內容的設計上,主要是以生活中的實例為背景,主要去講述氣氛的營造,這樣才有穩(wěn)定的客源,穩(wěn)定的利益空間。規(guī)劃內容方面,涉及農家樂風格的裝修思想的培養(yǎng)、主題內容的確定、農家樂收入與投資的關系、收費與收入計算、消費人群的安全問題等內容,這樣學習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特點,進行不同的學習。

    既然是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背景下的微課教學,而且實踐又是最好的檢測微課教學效果的方式,那么本文認為去建立一個農家樂技能學習者交流的微課平臺,然后,眾多的農家樂投資人可以交流實際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總結的經驗,這樣也不失為另一種的微課教學,也將微課的學習理念進行了拓展。

    (三)微課有利于在農家樂的技能培訓過程中,微課還可以大膽的去創(chuàng)新,將實踐和微課教學進行結合,在農家樂的技能培訓中,由于涉及范圍比較廣,必須處理好利益與投資與安全三者之間的關系,所以在微課教學中,盡量去農家樂實際場地,結合理論,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講述,也使學習者更容易去接受,獲得良好效果。

    篇9

    一、緒論

    教育是一個繼續(xù)創(chuàng)造以求止于至善的無盡歷程,是要以有限的時間來追求及創(chuàng)造最高的價值。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把好的東西傳授給下一代。這幾年以來,翻轉課堂已成為新興網(wǎng)路學習系統(tǒng)的一員,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做個翻轉的動作,讓學習方式更加的有趣、有效率,不再是單一方向的教學模式,讓老師與學生能有互動的機會,可以激起更高、更遠的水花。本文旨在分析翻轉課堂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

    二、文獻綜述

    信念指引著人的思考與行動,若持有的信念不同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也不同。就教師而言,任何一種教學行為皆含有某種假定與價值,其背后也都蘊藏著某種的信念在指引著教師的教學觀點、設計的教學活動及教學行為等。教學本身就是一種理智、有意圖和傳遞價值的行動,Borgnakke認為教師會根據(jù)自己的理論或理想而形成“意圖實施的理念”是一種有目的、有系統(tǒng)的行動,然后再受到教育機構的限制而有所調整與修正,才能成為日后在教學現(xiàn)場實施的“實際落實的行動”。2000年,Maureen、Glenn和Michael在《經濟學教育雜志》中介紹了他們在經濟學課堂中運用翻轉教學模式的情形,并于文中提出翻轉教學可使差異化教學適合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同年,J.WesleyBaker于第11屆大學教學國際會議中發(fā)表了有關翻轉課堂的論文,且于文中介紹翻轉教學模式可通過網(wǎng)絡平臺和學習管理系統(tǒng)來發(fā)展。2007年,該教學模式被美國科羅拉多州洛磯山林地公園高中的化學教師JonBergmann與AaronSams兩人正式定名為“翻轉課堂”。

    當初JonBergmann與AaronSams兩人是為了要讓缺課的學生能夠順利補課并跟上課程進度,運用了翻轉課堂模式,將錄制好的教學影片上傳至YouTube網(wǎng)站,讓學生能在家自學,并于該模式顯現(xiàn)成效后,兩位老師開始將學生的上課方式改動,先讓學生在家觀看線上影片的講解,之后再設計課堂互動時間來完成作業(yè),或是利用課堂時間為遭遇困難的學生解惑來進行教學,也由于實施成效頗佳,再加上想讓更多從事教育工作者理解并接受翻轉課堂的理念和方法,該教學策略定名為“翻轉課堂”并宣傳推廣它后,它才逐漸于美國各層級學校中擴散茁壯。而SalmanKhan所成立的可汗學院則提供從事教育者翻轉課堂之教材資源,供其參考并運用在實際課堂之中,進而讓翻轉課堂迅速成為歐美教育界最流行的議題之一。基本上,學生學習的過程可分成兩階段作業(yè):(1)知識傳授的階段;(2)吸收與消化的階段,即內化知識的過程。而第一階段的知識傳授,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來完成;第二階段的內化知識,則是學生通過在課后作業(yè)練習、實作評量等來完成。第一階段相較于第二階段而言,是比較簡單的過程,可傳統(tǒng)課堂卻是將較為困難需協(xié)助的第二階段由學生自己回家獨立完成。然而,“翻轉課堂”的出現(xiàn)卻顛覆這種形式,對傳統(tǒng)教學型態(tài)進行變陏。翻轉課堂,可被稱作為翻轉教室、易位課堂、顛倒課堂、顛倒教室、翻轉教學、翻轉學習或反轉課堂等,有別于一般傳統(tǒng)課堂模式,指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前,先讓學生于家中通過電腦等科技輔具來觀看教學影片或閱讀、查閱學習資料,而學生如在家中碰到學習問題需解決時,則可通過網(wǎng)絡學習平臺與教師或同儕相互溝通來解決問題,或是回到學校課堂中進行討論,且學生也可于課堂中做作業(yè)或從事較高難度的學習活動。依據(jù)Bergmann和Sams(2012)兩人對于翻轉課堂所提出的幾個定義,本研究歸納出四點:(1)翻轉課堂不是網(wǎng)絡課程的代名詞,除了教學影片外,還有陎對陎的學習活動,是一種可于課后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互動的教學策略;(2)翻轉課堂不以教學影片取代教師,而是讓教師角色從講臺上的圣賢,轉變?yōu)閷W生身邊的引導者;(3)翻轉課堂不是讓學生無目的地學習,而是將課程內容永久存檔,讓學生可于課堂前后或缺課時,作為預、復習或補課之用;(4)翻轉課堂讓教師在課堂上能有較高的自由度,可通過觀察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情況,而給予學生差異化教學的協(xié)助。Zappe、Leicht、Messner、Litzinger和Lee(2009)強調學習者在具備先備知識的基礎下,可以通過主動學習及社會互動之動態(tài)歷程,建構新的知識內容,由此可知,翻轉課堂符合建構主義的精神。Bergmann和Sams不但認為實施翻轉課堂可提升學生學習的專注投入程度,還主張翻轉課堂能通過網(wǎng)絡平臺即時提供教師作業(yè)回饋,以協(xié)助教師減少實際批改作業(yè)的工作量。

    Kachka認為翻轉課堂是教師通過網(wǎng)絡學習教材及教學影片來打破時間、空間程度限制,使學生可在課前預習以節(jié)省傳統(tǒng)課堂的講述時間,讓教師能有更多的心力專注于有意義和有效的課程活動設計。根據(jù)對美國453位教師實施翻轉教室后的研究結果顯示,翻轉教室的教學成效顯著,有88%的受訪教師提高了教學工作的滿意度,67%的教師認為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所進步,80%的教師認為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明顯改善,更有99%的教師表示將繼續(xù)使用翻轉教室作為教學模式。在高等教育界,2014年發(fā)表的NMCHorizonReport指出,翻轉教室是目前高等教育階段發(fā)展中的重要教學科技,而除去以知的優(yōu)點外,翻轉教室尚能讓學習者精熟在工作職場上所需的知識與技能。

    三、翻轉課堂運用的優(yōu)缺點

    1.根據(jù)個人化系統(tǒng)教學部分,翻轉課堂教學系統(tǒng)的優(yōu)點有:(1)學生自我控速:學生可以有自行決定學習的進度,達到單元熟練所需的時間不同,但可以達到預期的目標。(2)百分之百的精熟標準:學生有通過單元考試,表示已經達到系統(tǒng)所設定的精熟標準;假如沒有通過,表示沒有通過熟練標準的要求,必須要重新學習單元教材,熟練之后,再參加單元的考試。(3)直接性回饋:學習的過程可以讓學生立即獲知自己成績的表現(xiàn),對于學習的成效,能有顯著的提升。

    2.翻轉課堂的缺點有:(1)缺少形成性的考核:并沒有每個單元皆具備形成性的評量,可以讓學生來做測驗,不能知道該單元之內容,學生是不是了解。(2)沒有總結性的評量:部分單元沒有總結性的評量,不能知道學習者對于整個單元的內涵,是不是全盤性的了解,哪一些部分不能夠了解,來做針對性的改進。

    四、翻轉課堂運用的建議

    1.教學教材階梯化:大學計算機教學翻轉課堂教學系統(tǒng)的教材,沒有編制得很完善,假如可以將教材編輯得更加有深度,按照編序化教學,由淺到深、由簡單到復雜,能有一層層的順序,以能讓學習者在使用該學習系統(tǒng),能夠一用就愛不釋手。

    2.增加對應的形成性評量和總結性評量:大學計算機教學翻轉課堂教學系統(tǒng)的評量方式,沒有編列得很完整,假如評量或是練習的單元,能夠接續(xù)在每個教學細目的后面,便可以清楚了解學習者該細目的精熟程度為如何,還有每個單元的最后,能夠有綜合的評量或是練習,通過該系統(tǒng)的精熟標準,讓學習者一百分之后才能繼續(xù)學習,確保其百分百學會了,才更夠前進。規(guī)劃完整對應的形成性評量及總結性評量,是該教學系統(tǒng)所需要改善的地方。

    3.增加貼近生活的相關教材:大學計算機教學翻轉課堂教學系統(tǒng)的教學內容,會出現(xiàn)一些生活應用題與該學習階段學生生活經驗背離的情況發(fā)生,系統(tǒng)設計者可能要留意這情況的發(fā)生,如果能夠將生活應用題更加地貼近學習者的生活,該學習系統(tǒng)便能夠讓學習者有一種熟悉的感覺,讓其會自覺性地學習,增加使用者的意愿。

    五、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計算機教學翻轉課堂的運用具有學生可以有自行決定學習的進度,具有百分之百的精熟標準,可以進行直接性回饋等優(yōu)點。因此,大學計算機教學翻轉課堂可以在現(xiàn)階段得到更有效的推廣與普及。

    參考文獻:

    [1]趙興龍.翻轉課堂中知識內化過程及教學模式設計[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02).

    [2]張鷙遠.“慕課”(MOOCs)發(fā)展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影響及其對策[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02).

    [3]張文杰.翻轉課堂在中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4,(04).

    [4]吳忠良,趙磊.基于網(wǎng)絡學習空間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中國電化教育,2014,(04).

    [5]潘燕桃,廖昀赟.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慕課”化趨勢[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4,(04).

    [6]張金磊,張寶輝.游戲化學習理念在翻轉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3,(01).

    篇10

    1 MOOC概述及對高校教育的影響

    MOOC(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通常譯作“大規(guī)模在線網(wǎng)絡公開課”,是一種從2012年開始迅速在全球流行的網(wǎng)絡教學模式。它由課程講座視頻(video lectures)、課程評測(assessments)、師生互動及生生互動活動(interactions with/among students)等組成,這些模塊將傳統(tǒng)教學課堂轉化成更碎片化、更適合在線學習的形式并移植到了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中,供學生學習。

    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以計算機本身作為學習對象,而MOOC的基礎也是一臺可以上網(wǎng)的計算機,兩者的結合將會產生獨特的優(yōu)勢。MOOC開放共享的教學模式,也將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帶來巨大的沖擊,只需通過聯(lián)網(wǎng)計算機,教師和全世界的學生就可以進行計算機課程授課、實驗、討論,而教師甚至可以在線監(jiān)控學生的實驗和作業(yè),在軟件的幫助下開展實時評估,授課教師面對全世界的學習者進行授課,與全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討論,自己的思想也會受益匪淺。因此,MOOC的發(fā)展將為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提出一種新的思路和方法,這將對未來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注入新的動力。

    MOOC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具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在我國MOOC平臺還處于起步階段,這就使得MOOC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教學優(yōu)勢尚未體現(xiàn)出來。然而,隨著MOOC平臺的不斷發(fā)展,將對我國高等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為:

    (1)優(yōu)質的課程資源。MOOC提供了名校、名師、名課、前沿技術、專業(yè)核心課等資源。(2)靈活的學習方式。MOOC使學生有更大的學習選擇和適合學生自己的學習方式。(3)完善的互動模式。MOOC提升了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和參與學習社群互動的機會。(4)批判思維的培養(yǎng)。學生借鑒MOOC,可質疑本校教師教學內容及方式。(5)教學質量的比較。MOOC帶來了全球范圍的教學質量評價、教學水平比較。

    2 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如何適應MOOC

    2.1 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

    MOOC課程多數(shù)來自知名高校的精品課程,由高校教師直接任教,很多教師所教科目是在其高校講授過若干年的內容,具有豐富的經驗,既能傳遞該領域最重要的內容,又能兼顧內容與學習者的聯(lián)系。憑借這些精品課程和優(yōu)秀教師,高校計算機基礎教育可以借用MOOC平臺共享優(yōu)質教學資源,提高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質量。

    2.2 靈活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果

    MOOC使用視頻的形式教學,具有直觀、信息量大、情感豐富等特點,進而強化學習者與媒體的交互,降低課程學習難度。計算機基礎課程是大多數(shù)學生的必修課程,在其傳統(tǒng)課堂上,知識是單向傳輸,學習是被動接受,教師常常用同一套教案面對計算機基礎知識參差不齊的學生,這樣教學效果沒有最大化。MOOC教學模式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因為一個完整的MOOC教學視頻像拍電影一樣,有制作人、攝制團隊、后期制作等工種,同時MOOC還可以把原來的課程內容分割成若干個5-10分鐘的短視頻,學生可以根據(jù)需求和興趣有選擇地觀看。如果學生在MOOC課程中對某一個教師的講解有未學懂的知識,可以通過回看或選擇另外教師的同門課程學習獲得兩個或多個教師對同一知識的比較學習,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即學生可以選擇教師。這種學習模式下,學生學的東西一定是自己主動選擇并感興趣的知識,從而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3 利用網(wǎng)絡平臺增強交互性

    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不僅要傳授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后續(xù)專業(yè)課程打下扎實的基礎。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主要也教師講解為主,教師與學生互動較少。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難免制約了學生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MOOC提供了在線討論模式,教師可以與學生實時交流,學生也可以與學生實時交流,教師可以拋出知識點讓學生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學習。MOOC還提供了機器判分和同學互評機制等完善的課后作業(yè)評價體系。機器判分在理工科類課程中得到大量運用,機器判分甚至能夠指出編程類作業(yè)中編碼的不當之處。而在課后作業(yè)互評機制中,學生之間需要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來互相評價。雖然互評者是系統(tǒng)隨機匹配的,但每次評價都會從3到5個人的評分中取一個平均的分數(shù)來保證評分公正性,學生在批閱其它學生的作業(yè)時也可以學習其它同學的優(yōu)點。通過MOOC提供的討論和作業(yè)評價體系,學生不僅可以加深對課堂講授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還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和困難,并不斷尋求解決辦法,同時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計算機基礎課程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學生可以通過實驗,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驗證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但是在傳統(tǒng)計算機基礎課程實驗上,學生玩游戲、上網(wǎng)聊天、看電影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盡管任課教師三令五申地強調,但這種現(xiàn)象總是屢禁不止。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是缺乏監(jiān)督,二是缺乏交互性。MOOC教學模式的網(wǎng)絡化能夠使教師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與學生一起進行計算機操作、編程等實驗,直接將課堂教學和實驗練習相結合,讓教師在MOOC平臺的幫助下實時監(jiān)控學生的實驗過程,檢查學生實驗結果,根據(jù)實時反饋指導學生實驗情況。

    2.4 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

    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特點是:內容范圍廣、知識更新快、應用要求高,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拓寬知識面、掌握計算機發(fā)展趨勢從而改變教學思路,提高教學質量。然而在傳統(tǒng)計算機基礎教育模式下,有些教師缺乏對計算機知識的更新,不能很好地將計算機基礎知識與現(xiàn)有計算機發(fā)展技術相結合,無形中制約了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但是MOOC教學模式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因為一旦課程成為MOOC課程,教師很快會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不再是課程的唯一建設者了,而只是課程組的一員,唯有與技術員、傳媒顧問、視覺專家等一起,才能制作出一期MOOC課程。這就使課程成為一種合作產品,無形中也促進了現(xiàn)實課堂教學中的平等關系,由于課程是全程錄像,也使教師能回頭觀察學生學習情況,在線反饋教學效果。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授課效果只能依靠測驗、考試或論文考查學生。但現(xiàn)在不同了,放在網(wǎng)絡上,所有人都能評論,由此一來,教師必須要清晰地認識自身的優(yōu)缺點,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拓寬知識面,掌握計算機發(fā)展趨勢,及時反省自己的教學及其效果,才能吸引學生選擇該門課程。這對教師能力的提高,對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樣具有積極作用。

    2.5 MOOC大數(shù)據(jù)下的數(shù)據(jù)挖掘

    由于MOOC課程參與人數(shù)多,可以從MOOC教學課件、學習檔案、交互過程中提取海量數(shù)據(jù),如從一個學生看過多少次課程視頻,哪一個課程視頻點擊率最高,到一個題目有多少人答對等基礎數(shù)據(jù)。利用這些基礎數(shù)據(jù)可以進行數(shù)據(jù)挖掘,提煉出很多有用的信息。如在數(shù)據(jù)挖掘課程中,如果采用了MOOC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利用MOOC本身的規(guī)模性讓學生來做本門課程的數(shù)據(jù)挖掘,讓學生在課程研究中學習。這樣不僅掌握了該門課程的知識,還可將知識及時用于實際操作,從而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對于教師而言通過這些反饋能分析出課程設置的問題,讓網(wǎng)絡課程成為一個可以反復修正的“電子課本”,而高校也可以通過這些信息及時掌握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情況,對高校學評教、教學改革提供幫助。

    3 關于高校計算機基礎MOOC課程建設的思考與建議

    篇11

    作者簡介:倪敏(1979-),女,河北保定人,冀北電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訓中心(保定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河北 保定 071000)魏向國(1979-),男,河北衡水人,神華國華定洲發(fā)電有限責任公司,工程師。(河北 定州 073000)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編號:Z2011331)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4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22-0098-02

    “電廠化學儀表”是一門典型的儀表類課程,主要介紹火力發(fā)電廠及其他工業(yè)生產過程中常用的化學分析儀表組成、結構、工作原理、安裝、使用、維護、優(yōu)缺點、工程應用等,其中包含很多儀表的結構圖、流程圖、面板圖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儀表的安裝、使用和維護等實踐環(huán)節(jié),具有教學內容涵蓋面廣,知識點繁多、瑣碎,需要分析和掌握的圖片多,實踐環(huán)節(jié)占比大等特點。

    一、傳統(tǒng)考試模式的弊端

    通過對課程內容和特點的介紹可以看出,儀表類課程若采用傳統(tǒng)的“筆試+平時成績”考試模式,難以全面、真實反映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也難以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課程內容涉及繁多、瑣碎的知識點,而且需要分析和掌握的圖片很多,單靠期末筆試來考查,在試題類型和數(shù)量上很受限制,往往造成“顧此失彼”。

    第二,此類課程實踐環(huán)節(jié)占比大且很重要,因為儀表的安裝、使用、校驗、維護等內容,只有通過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才能掌握,印象也更深刻。而實驗室的硬件條件往往難以保證學生人手一臺,在分組操作過程中,常有學生存在依賴心理,以看代做,甚至以玩代做,蒙混過關。對于實踐環(huán)節(jié)的考查,僅靠實驗報告和教師在實驗過程中的掌握情況真實反映學生的水平和學習態(tài)度往往很困難,需要一種更加直接的考核方式。

    第三,目前普遍采用的“筆試+平時成績”考試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期末筆試的比重,但仍然有一部分學生抱著“能過就行”的心理,向期末筆試“押寶”。這部分學生即使上課出勤率很高,作業(yè)和實驗報告也都能按時完成(一般情況下并非獨立完成),但由于學習主動性差,學習只是為了應付期末筆試以達到“不掛科”的目的,而不是真正學會知識、掌握技能。采用傳統(tǒng)的考試模式,很難從根本上解決這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問題。

    二、多元考試模式的提出

    鑒于傳統(tǒng)考試模式的弊端,對本課程進行了“筆試+口試+操作考核+平時成績”的多元考試模式改革,四者分工明確,互為補充。筆試主要針對瑣碎的理論知識點,通過筆試題型的改革,大幅度降低“機械記憶題”的比重,引導學生在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注重理解,靈活運用;口試主要針對大量的圖片分析,通過對儀表結構圖、流程圖的考查,使學生掌握儀表的組成、結構和工作原理;操作考核主要針對實踐環(huán)節(jié),考查儀表的安裝、使用、校驗和維護等,通過單人操作考核,引導學生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切實提高動手能力;平時成績包含作業(yè)、實驗報告、階段測驗、出勤、課堂表現(xiàn)等,主要考查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積極性。

    三、多元考試模式的實施

    本課程的多元考試模式采用“4+2+3+1”(筆試40%+口試20%+操作考核30%+平時成績10%)的權重分配比例。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1.筆試(40%)

    對傳統(tǒng)的筆試題型進行了改革,將常規(guī)的填空題、單項選擇題和判斷題加以拆分并重新組合,去掉單純的簡答題,將相關知識點融入分析題中。改革后,筆試試卷包含選擇填空題、判斷改錯題和分析題三個題型:選擇填空題除設置選項外還預留填空處,學生如果認為幾個選項均不正確,則在空白處填寫正確答案;判斷改錯題,學生先判斷正誤,如論述錯誤,則需對其進行改正;分析題綜合考查學生的識圖、繪圖、分析、簡答等能力,每個題目均包含若干個小問題。

    筆試采用“教考分離”的出卷方式,授課教師和出卷教師非同一人,出卷教師依據(jù)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課程的教學大綱出卷,以保證對課程主要知識點的考查不偏離教學大綱,同時也降低了教師授課過程中的主觀因素。

    筆試采用A/B卷制度,考試時每個學生與其周圍學生的試卷均不一樣。筆試用時為1.5~2小時。

    筆試閱卷采用“流水線”方式,至少3名閱卷教師參與,每人負責一個題型,其中客觀題由非授課教師評閱,主觀題由授課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答案酌情評分。

    2.口試(20%)

    編制口試題庫,題庫中大約有20套題。每套題針對2~3張圖片進行分析,并設置小問題。小問題包含3~4道必答題和1~2道選答題,必答題是和圖片相關的基本知識,考查學生對大綱要求的重點知識的掌握情況;選答題是一些延伸知識,涉及范圍廣,有一定難度,考查學生對知識的自學和拓展能力,屬于區(qū)分學生層次的題目。

    口試題庫的編制至少有2名教師參與,題庫中的題目和評分標準初稿確定后,由1~2名資深教師審核。

    口試過程至少有2名教師參與,其中1人負責組織學生現(xiàn)場隨機抽題并提問,1人負責記錄學生的回答情況、語言組織和表述情況、儀態(tài)等,口試結束后2名教師共同整理學生的口試記錄單。每個學生的口試時間為10~15分鐘。為了節(jié)約時間,口試分多組同時進行。

    口試的評分至少有3名教師參與,其中必答題由2名非授課教師依據(jù)評分標準評閱,選答題由授課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酌情評分。

    3.操作考核(30%)

    操作考核編制操作試題庫,題庫中大約有10套題。每套題包含1道儀表安裝題、1道儀表校驗題和1道排除故障題。試題的形式和難度與學生在實驗課中練習過的操作項目相當。

    操作試題庫和評分標準的編制、對操作考核過程的要求與口試基本相同,只是每個學生的考核用時較長,為1小時左右。操作考核的評分由監(jiān)考老師依據(jù)評分標準和學生的操作過程及完成情況酌情評分。

    筆試、口試和操作考核均安排在課程結束后進行。

    4.平時成績(10%)

    平時成績包括作業(yè)、實驗報告、階段測驗、出勤率和課堂表現(xiàn)五項,由授課教師根據(jù)各項的平時記錄來評分。

    四、考試改革的效果分析

    本課程的多元考試模式改革經過兩屆學生的實踐,達到了全面、真實考查學生水平,鍛煉學生多種社會能力,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由于對筆試題型進行了改革,學生必須“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才能作答,杜絕了傳統(tǒng)筆試題型靠“瞎碰”也可以答對的現(xiàn)象。這樣一方面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法,從機械的記憶轉向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分析和靈活運用,另一方面,也培養(yǎng)了學生嚴謹認真的做事態(tài)度。例如在做選擇填空題時,雖然題目要求中寫明了“沒有正確選項則在括號里寫‘無’,并把正確答案寫在后面的橫線上”,仍然有個別學生只寫正確答案而忘記在括號里寫“無”,等試卷返還學生后,學生便會意識到是自己的粗心大意導致了丟分。

    第二,通過口試,一方面加大了對大量且重要的圖片知識的考查力度,加之選答題對知識的延伸,更加全面考查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自學能力。另一方面,口試給學生提供了一次展示自我的機會,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述能力,幫助學生緩解了在重要場合容易產生的緊張情緒。有的學生心里知道答案卻難以用清晰流暢的語言表述出來,有的學生則能表達得簡明扼要,還有的學生心理素質差,看見別人回答問題自己就緊張,后經過老師、同學的鼓勵和自我調節(jié),自己在口試時反而不緊張了。這些都是筆試無法實現(xiàn)的。

    第三,由于操作考核是單人考,每個學生在實驗課上練習得都很認真,這和以往有些學生在做實驗時依賴本組同學、自己不動手的現(xiàn)象形成了鮮明對比。而且學生在獨立完成一兩次實驗操作后,增強了自信心,便會對動手操作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學生不僅很容易就掌握了知識,也提高了實踐技能。這些靠筆試和實驗報告是無法實現(xiàn)的。

    五、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本課程的多元考試模式在方案的設計和具體實施上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一,筆試、口試和操作考核在總成績中所占的比重值得商榷,但要注意三者不可有一項過重或過輕,否則容易引導學生顧此失彼。

    第二,注意對筆試題量和各題型所占比例的控制,建議適當加大客觀題的比重,而且要嚴格執(zhí)行A/B卷制度。

    第三,注意口試題庫和操作試題庫中題目難易程度的均衡,否則難以真實考查學生的掌握情況,還容易給學生造成考試不公正的主觀印象。

    第四,參與編制和審核試卷、試題庫、評分標準的教師以及組織考試的教師,應該是對本課程比較了解的教師,并與授課教師進行充分的溝通。

    六、結論

    針對高校儀表類課程傳統(tǒng)“筆試+平時成績”考試模式存在的諸多弊端,提出了“筆試+口試+操作考核+平時成績”的多元考試模式,并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案。經過實踐驗證,改革后的考試模式全面真實考查了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激勵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和提高了學生的社會能力,達到了考試的目的。最后,分析了多元考試模式在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給出建議,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

    參考文獻:

    [1]錢兵羽.高校工科專業(yè)課程考核方式的科學化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3,(5):99-100.

    [2]姚勇.高校素質教育與大學考試改革探析[J].教育與職業(yè),2012,(3):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