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精华在线|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午夜福利免费区久久

  1. <style id="av6lj"><delect id="av6lj"><source id="av6lj"></source></delect></style>

    歡迎來到速發(fā)表網(wǎng)!

    關于我們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首頁 > 優(yōu)秀范文 > 科學教育方法

    科學教育方法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4-01-29 17:33:33

    序論:速發(fā)表網(wǎng)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jīng)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科學教育方法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chuàng)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lián)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科學教育方法

    篇1

    1.科學方法的界定

    什么是科學方法?不同研究者界定科學方法的角度雖不盡相同,但均認為科學方法是學習者或研究者解決問題的途徑或手段,而且都強調手段的有效性。周光召院士認為科學方法是在嚴格的科學條件限制下,通過嚴謹?shù)挠^察實驗,嚴格的邏輯推理,去偽存真,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內(nèi)部各部分以及事物與外部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中相互作用,確定有相互作用產(chǎn)生的結構,運動變化和因果關系,形成規(guī)律認識。

    2.科學方法的功能

    教育家杜威重視科學方法教育,認為科學本身是不斷發(fā)展、更新的,因此,教育主要不是去傳授那些現(xiàn)有的知識,而應主要培養(yǎng)學生掌握科學方法。

    (1)科學方法促進學科的發(fā)展

    從物理學的發(fā)展史看,伽利略的實驗法拉開了近代實驗物理學的序幕。洪堡和李特爾就指出,使地理科學理論化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人們對于地理學方法論的認識水平。洪堡將比較法引入自然科學中帶動自然地理學的發(fā)展。

    (2)科學方法構建獲得科學知識的橋梁

    知識是在一定方法上形成的,而一定方法又是知識發(fā)展的產(chǎn)物。較早關注科學方法教育的教育家洛克(J.Locke, 1632―1704)認為良好的方法有助于掌握知識、領會事物。伏爾泰(Voltaire, 1694一1778)從唯物主義感覺論出發(fā),強調感覺和經(jīng)驗,認為觀察、實驗和實際鍛煉是學習科學知識的最重要的方法。

    (3)科學方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

    現(xiàn)代教育家布魯納提出:能力=知識+技能+科學方法。在教學中靈活恰當?shù)剡\用類比、模型法、假說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英國科學教育家阿姆斯特朗(H. E. Armstrong, 1840一1937)指出:“理科的教學目的之一:使他們掌握社會生活中必要的基本能力,而培育這些基本能力要靠科學方法的訓練”。

    (4).科學方法培養(yǎng)科學的世界觀和辯證唯物主義觀

    科學方法是聯(lián)結哲學和自然科學的紐帶,哲學對自然科學的指導作用是通過科學方法這條紐帶來實施。皮爾遜強調:“科學方法是通向絕對知識或真理的唯一入口”和“唯一道路”。在赫特納看來要揭示地理知識中所蘊涵的辯證法,并向學生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也要通過科學方法這條紐帶來實施。

    二、我國中學地理科學方法教育的現(xiàn)狀

    我國地理科學方法教育的研究起步較晚。使得目前關于科學方法教育的目標及內(nèi)容還沒有系統(tǒng)的理論。但就目前的教學實際,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我國的科學方法教育存在很多的問題,較為突出的問題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地理學科科學方法知識的缺乏

    很多地理教師把科學方法等同于學習方法,一些地理教師對除觀察、實驗、和比較方法外的地理學科特殊科學方法了解較少,如區(qū)域比較和區(qū)域綜合分析法、地理實驗法、空間定位法等。

    2.教育觀念未轉變

    由于受“高考指揮棒”的指導, “雙基”教育也幾乎成了教育界上下一致的共識。部分教育工作者把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割裂,缺乏對科學教育的整體認識,甚至完全拋棄了探求科學知識中運用的科學方法,科學方法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得不到體現(xiàn)。

    3.科學方法教育目標難把握

    美國著名的認知派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認為教學的組織不能只考慮學科知識的邏輯,也要考慮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發(fā)展特點。美國國家地理程標準根據(jù)k一4,5一8,9一12年級三個階段分別對學生所應知道地理技能做了詳細制訂標準,對4、8、12年級學生劃分了“不達標”、“達標”和 “超標”。和美國相比,a.我國地理科學方法目標過于抽象、籠統(tǒng)。b.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其思維和心理發(fā)展特點都不相同,選擇適合學生思維和心理發(fā)展特點的科學方法進行地理科學方法教育,更有利于學生理解教材認、識地理特點及專門科學方法。

    4.科學方法教育的內(nèi)容不明確

    地理課程標準雖提出“過程與方法”為地理教學三個目標之一,但地理科學方法教育培養(yǎng)什么;教育應達到何種層次的目標等都沒有作出具體的規(guī)定和要求。在實踐上也遠沒有像科學知識教學那樣,教學內(nèi)容具體、明確。在教學實踐中完全依賴于教師的自覺性去把握科學方法教育的內(nèi)容,因而科學方法教育一直還處于較盲目和隨意狀

    態(tài)。

    三、中學地理科學方法教育的重點領域

    1.地理觀察法

    地理研究主要在野外進行。新課程改革中強調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讓學生通過對生活的觀察,了解地理。新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很多活動題在這方面都有體現(xiàn)。如湘教版地理I中第一章第三節(jié)地球的運動部分有個活動題是,用觀測日影的方法,粗略測定學校所在地的經(jīng)度,所用的道具是一跟細竹竿和一快空地,學生通過觀測不同時期的日影長度,運用相關知識計算得出該學校大概的經(jīng)度;通過地理觀察,使學生對地理知識和地理現(xiàn)象有更直觀的了解和認識,將書本知識聯(lián)系到實際中,既增加了知識的趣味性,刺激學生的學習動機,同時也鍛煉了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理解能力。

    2.區(qū)域分析綜合法

    在地理學中,地理空間定位是解決問題的前提,通過空間定位,根據(jù)該地區(qū)的相關要素的特征,綜合分析該區(qū)域的特征。區(qū)域分析綜合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性思維能力。

    如分析歐洲西部的氣候特征,這是一道經(jīng)典的區(qū)域分析綜合題,首先確定影響氣候的因素主要為下墊面、降水、氣溫。

    ① 區(qū)域定位:歐洲西部,位于北大西洋的東岸,北緯40-60之間,地形平坦,南部有東西走向的阿爾卑斯山脈。

    ② 分析:北緯40-60之間且位于北大西洋的東岸,所以降水豐富;北緯40-60為溫帶氣候;歐洲西部地形平坦,氣流可以深入大陸內(nèi)部。

    ③ 綜合:由以上分析可知,歐洲西部的氣候特征為溫帶海洋性氣候顯著,且深入大陸內(nèi)部。

    3.地理實驗法

    地理學科的知識及體系本身是人類實踐的結果,實驗教學是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方面,通過實驗高效率、高質量地掌握地理科學理論體系的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與現(xiàn)代教育追求的在教育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高效率地完成教學任務是一致的。實驗在設計時應該簡單可操作性強,且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啟發(fā)性。如湘教版地理I中第三章第二節(jié)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中一個活動如何保持土壤不被沖刷,該實驗設計為自己用土壤堆積成個圓錐狀,并在其中一個土堆上覆蓋一層草皮,要求學生自己設計方法(紙片、樹葉、麥稈)當無草皮覆蓋時,怎樣保持水土不被流失,并觀察最佳方法。通過實驗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及動手能力,能有效地促進創(chuàng)新教育。

    四.地理科學方法教育的模式

    在進行地理科學方法教育中,主要有個兩個模式,既顯形模式和隱性模式。顯性科學方法教育是指在教學明確要進行科學方法及具體的方法,在進行教學前告訴學生關于該方法的知識,在教學中應用該科學方法,并告訴學生應用該方法的步驟。隱性科學方法教育模式主要是指在教學未明確要進行科學方法教育,但是教學中,運用科學思維及科學方法引導學生思考,從而讓學生了解該方法的使用。

    參考文獻:

    1. 馬藹乃.思維科學與地理思維研究[J] .地理學報.2001,(3).

    2.金姝蘭,毛尚俊,毛漢玉.中學地理實驗課的開設對中學地理教學目標的影響[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6,(6).

    篇2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3)4(S)-0047-4

    仔細研究物理學理論體系的建立過程。不難發(fā)現(xiàn)。每個知識點或者物理規(guī)律的獲得都伴隨著一定的科學研究方法。對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研究,我國是從八十年代開始的。新課程理念提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用知識武裝自己。還要掌握一定的物理科學方法,并向學生滲透科學方法教育,以知識和技能為載體,讓學生經(jīng)歷探究過程,掌握科學探索的方法。形成科學探究精神,提高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眾多物理教育工作者在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過程中不斷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教學實效,但是也存在很多問題。

    1 我國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研究歷程及成果

    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主要以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主,科學方法教育并沒有受到社會的普遍重視。

    1978年我國制定八年全國科技規(guī)劃時把“自然科學史和科學方法論研究”列為重點研究項目之一。教育工作者才開始對中學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具體環(huán)節(jié)進行較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還缺乏相對比較完善的物理科學方法教育體系。

    1995年,中國教育學會物理教學專業(yè)委員會在西安召開“全國首屆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研討會。會議引導物理教育工作者在后期工作中對物理科學方法教育進行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的研究,對中學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實質、內(nèi)容、體系、途徑等做一些嘗試性的總結。

    自此以后。關于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研究論文和各種論壇層出不窮,圍繞“用什么方法研究物理現(xiàn)象”“怎樣描述物理現(xiàn)象”“怎樣探索并總結物理規(guī)律”“如何檢驗物理規(guī)律”等話題的爭論引起了物理教育界的高度關注。不難看出。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1教學目標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將“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養(yǎng)成良好思維習慣,能運用物理知識和科學探究方法解決一些問題”作為課程總目標之一。將課程具體目標劃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并且在課程實施上注重自主學習,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與技能,引導其掌握科學研究方法,培養(yǎng)其科學探究能力,使學生逐步形成科學態(tài)度與科學精神。

    1.2教科書的編寫

    隨著課程理念和教學目標的不斷改革,教科書的編寫在不斷革新科學內(nèi)容的基礎上。越來越多地突出了“學習科學方法”的相關內(nèi)容。

    教材內(nèi)容倡導科學探究。關注科學探究活動。注重科學探究質量,重視科學的發(fā)生過程,為學生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創(chuàng)造條件。現(xiàn)行教科書已然成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范例,并且巧妙科學地為學生開展探究活動提供指導和幫助,旨在讓學生從物理學習中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為其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做好鋪墊,以適應社會的快速發(fā)展。

    1.3教學實施

    教師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以教科書為藍本實施教學工作的過程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為了突出物理科學方法教育,各種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應運而生,其中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呼聲最高。而教師在探究式教學中采用的物理科學方法很多,包括設疑提問方法、觀察方法、實驗方法、數(shù)學方法、比較與分類、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演繹、理想化方法、類比方法、物理假說、科學想象等,其中,數(shù)學方法是核心,觀察實驗方法是基礎。

    例如,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實驗方案來驗證對自由落體運動快慢的猜想,提高他們制定科學探究計劃的能力:可以用打點計時器研究自由落體運動。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提高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能力:可以討論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方法,體會科學研究方法對科學發(fā)展的意義:可以展示人類在月球上所進行的有關實驗照片,激發(fā)學生探究科學的熱情。領略自然規(guī)律的普適性:還可以通過對打樁機的重錘下落和高臺跳水運動員等自由落體運動實例的討論,增強學生將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和生產(chǎn)的意識。這些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意識到物理科學方法的重要性,促使其主動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1.4教學評價

    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是高中物理課程評價的依據(jù)。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重視學習過程的評價,不以考試的結果作為唯一的評價依據(jù);把學生在活動、實驗、制作、探究等方面的表現(xiàn)納入評價范圍,不以書面考試為唯一的評價方式:倡導客觀記錄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具體事實。不過分強調評價的標準化:教師要轉變在學生學習評價中的裁判員角色,要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合作者,學習評價的指導者,學習潛能的開發(fā)者。

    2 我國物理科學方法教育存在的問題

    有了上述政策性的理論指導,實際教學中的物理科學方法教育落實得怎么樣呢?

    調查顯示。實際教學中。知識與技能目標落實得比較好,過程與方法目標的教學效果非常一般。為什么新課程理念的實施沒有取得我們預想的效果?

    2.1教師在開展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關于方法論的系統(tǒng)性研究。只能在研究生課程中學到。現(xiàn)在的大部分教師只能通過教材、教參、教輔書或其他參考資料中了解、研究,由此造成教師的科學研究方法理論知識不清晰、不系統(tǒng):教學設計無法做好科學研究方法的滲透:而且現(xiàn)今科學方法教育的具體評價標準不夠明晰,不能很好地監(jiān)督、促進教師在科學方法教育的專業(yè)能力上取得長足進步。

    (1)大部分教師認為物理科學方法就是觀察實驗法;

    (2)學校的常規(guī)教學檢測中對科學方法教學的考查力度不大。考試評價機制不夠完善;

    (3)教師備課時,比較注重知識與技能,對科學方法的重視程度略顯不足;

    (4)物理科學研究方法在教材以及教學案例中體現(xiàn)得還可以。但在教輔用書的習題訓練以及考試中體現(xiàn)得比較弱;

    (5)只有一部分教師能在教學過程中科學地設置問題,注重思維訓練,其余教師仍然主張要多講多練。因為現(xiàn)在高考還是指揮棒。而且大多數(shù)教師都還是應試教育模式培養(yǎng)出來的;

    (6)教師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不能很好地調控時間,探究過程用時過多,教學任務無法完成;

    (7)實驗器材陳舊或者欠缺,給學生的實驗探究造成困難;

    (8)大部分青年教師知道新課程理念,但是不知道如何將它與教學實踐很好地結合。

    2.2學生在接受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比較低,而科學方法具有很強的抽象性。給教學的實施帶來一定的困難。

    現(xiàn)在的中學生課業(yè)負擔比較重。還要在課余時間上各種培訓班、興趣班,沒有時間深入生活進行社會實踐、獨立地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或者參加一些科學探究活動。這些都導致了學生的思維面比較窄,不利于科學方法的掌握。

    3 實施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原則

    3.1要符合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的心理認知水平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科學方法教育的一個重要依據(jù)。

    3.1.1初中學生的認知不夠成熟

    初中學生的形象思維占據(jù)主導地位,抽象邏輯思維水平較低,辨證思維剛開始萌發(fā)。處于從經(jīng)驗型向理論型過渡的時期,所以,思想方法上帶有很強的片面性及表面性:人格特點上。比較缺乏成人那種深刻而穩(wěn)定的情緒體驗。缺乏承受壓力、克服困難的意志力,社會經(jīng)驗比較欠缺。

    因此,物理教師必須幫助初中學生形成正確的物理表象,培養(yǎng)他們在充分直接感知(觀察)或間接感知(接受描述)的基礎上準確概括物理表象的能力。學生在學習物理之前已由其他科目的學習和生活經(jīng)歷形成了大量所謂的“物理表象”。我們稱之為“前概念”,而這些“前概念”大多是片面的或不準確的,甚至是錯誤的。

    鑒于此,教師應盡可能正視而不是回避學生頭腦中的“前概念”,在比較科學的物理表象和“前概念”的差異的基礎上,糾正學生錯誤的“前概念”,幫助其克服思維定勢。

    3.1.2高中生認知結構趨于成熟

    高中學生已經(jīng)形成較強的分析綜合能力、推理判斷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等。這為開展科學方法教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他們的辯證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有了很大發(fā)展。已具備以理論模型為主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具體表現(xiàn)在:高中學生可以通過假設進行思維,按照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做出猜想和假設、驗證假設的途徑,進行較為完整的探究活動。也就是說,他們已經(jīng)能夠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充分發(fā)揮想象。盡可能多地突破原有思維的限制,對不同的問題進行全方位思考。同時,高中學生認知活動的目的性增強,學習的動機更加強烈,能給自己確立學習目標,制訂達標的措施,也會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不斷地修正學習策略。鑒于此。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較大的空間和自主學習的機會,提高其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3.2要依據(jù)物理教學要求

    物理科學方法教育不能孤立于學科內(nèi)容之外,如果脫離物理知識單獨介紹科學方法,學生很難真正理解科學方法的內(nèi)涵。更不利于學生應用所學的科學方法解決問題。所以,在物理教學中進行科學方法教育。要依據(jù)物理課程標準。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逐步深入地推進科學方法教育。

    4 對實施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建議

    4.1加強科學研究方面的學習

    實際教學中,重難點知識背后往往隱藏著很多科學方法,大部分教師都采取多講習題、讓學生熟能生巧的方法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因此錯過很多給學生進行科學方法教育的機會。

    教師就要加強科學方法研究方面的系統(tǒng)性學習,以敏銳的視角及時捕捉一切能夠進行科學方法教育的因素,做好學生在科學方法研究道路上的引路人。

    4.2課堂教學中挖掘科學方法教育資源

    當今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物理教師在設計教學程序時。都是從傳授知識內(nèi)容的角度來考慮的。這樣學生也能學到一些科學方法,但他們對科學方法的理解比較膚淺,并且是零星的、不連續(xù)的,收效甚微。

    科學方法往往隱藏在知識背后。所以不易學習,又不易掌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按照科學方法所展示的思路去挖掘教材資源,安排教學進程。把方法教育作為教學活動的核心。則情況可能會不一樣。按照學生的認知模式進行教學,引導學生經(jīng)歷科學思維過程。使學生真正領略科學方法和物理知識的內(nèi)涵和本質,提高綜合能力。

    4.3業(yè)余時間給學生提供發(fā)現(xiàn)、學習科學方法的機會

    學校也可以為學生提供多種多樣的能接觸到科學方法的途徑,例如開放實驗室。讓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索性實驗研究,在探索中體驗成功的樂趣。找到失敗的原因,感受科學方法在探索中的魅力;給學生提供各種社會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復雜多變的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研究性課程學習中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專題講座等。

    4.4合理安排各種物理科學方法的滲透和教學

    4.4.1對出現(xiàn)頻次比較多的科學方法進行重點教學

    科學方法的掌握比物理知識的學習困難。它不是經(jīng)過一兩次教學就能讓學生理解和掌握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出現(xiàn)頻次比較多的科學方法,教師要進行明確的、有計劃的教學,循序漸進地講解。逐步深化。隨著同一科學方法的多次出現(xiàn),學生才能領會、運用。

    比如說“等效法”。學習串、并聯(lián)電路時,學生知道串聯(lián)電路的總電阻等于各部分電阻的阻值之和。這里所謂的總電阻就是與原來所有的電阻等效的阻值。學生學習“等效法”,為他在后期學習“二力合成”知識做了很好的鋪墊。學力合成時,在教師的分析、引導下,學生很快就能明白在這個知識點的學習中也是用到了“等效”的方法。

    因此,物理科學方法教育是一個長期的、有計劃的、逐步深入的過程。

    4.4.2對出現(xiàn)頻次比較少的科學方法也要給予足夠重視

    中學生的形象思維較強。抽象思維型較弱。進行科學方法滲透時要充分考慮其思維特點。采用符合其認知規(guī)律的教學方法。既不能滯后于學生的思維水平。也不能操之過急。拔苗助長,應在現(xiàn)有思維水平的基礎上適當提高要求,遵循維果斯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

    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了解學生的思維特點。使科學方法內(nèi)容的設置與傳授有一定的層次,當然也不能忽略出現(xiàn)頻次比較少的科學方法的應用教學。

    例如,對抽象思維能力的要求比較高的科學方法,比如“歸納與演繹法”“物理假說”“科學想象”“理想化方法”等。只能讓學生進行滲透式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下接受分析、比較、概括等思維方法的訓練。教師要在物理知識的教學過程中,適時、恰當、多次地引出獲取知識所采用的科學方法的程序及方式,通過對這些方法的反復體驗與訓練,讓學生深刻理解、熟練掌握。

    4.5注重習題教學和考試中的科學方法教育

    實踐表明,教師的講述,只能幫助學生對知識達到理解的水平,只有讓學生本人參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才能使其達到運用的水平。

    教師要站在科學方法論的高度。認真研究題型、精選典型習題或試題。創(chuàng)設情景。強化習題教學,對其進行思維方法的訓練,重視學生領悟、體驗、形成思維習慣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運用科學方法解決具體的物理問題,實現(xiàn)知識向能力的轉化。

    在教學中有些習題明顯要運用科學方法來求解,教師要點明這種科學方法,讓學生學會這種方法的應用。

    4.6學校要給予必要的硬件支持

    如前所述。物理科學方法中。數(shù)學方法是核心,觀察實驗方法是基礎。而在以課堂教學為主的現(xiàn)行教育模式下,觀察實驗方法要正確實施,必須要給學生提供較好的觀察實驗環(huán)境,所以。學校要給此方法的施行提供大力支持。例如投建設備齊全的實驗室、及時更換該淘汰的設備、給學生提供課外實踐的機會等。

    篇3

    化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承擔著化學基本概念、化學基本原理和規(guī)律、元素及化合物知識等知識的教學,在這些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都可以進行科學方法教育。

    首先,在元素和化合物知識教學中進行科學方法教育。如在學習“堿金屬元素”、“鹵族元素”時,可采用事實―分析一雅論―實驗驗證一^結論的科學方法模式進行教學。即通過實驗和觀察,將實驗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等資料力卩以分析,找出一些規(guī)律性知識,并根據(jù)這些規(guī)律性的知識和物質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等進一步對一些物質的性質作出推論和預測。當這些推論和預測經(jīng)過實驗多次驗證后,便可將其中的正確部分上升為理論。

    又如:在學習元素周期律時,可以通過課題講座或教授與實驗相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對大量數(shù)據(jù)和事實進行分析、總結歸納出元素周期律;再如學習酸、堿、鹽性質時,可以先研究單個物質的每一個具體性質,然后再綜合為物質總的性質而得出該類物質的通用性質,在這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分析與綜合、歸納和演繹的邏輯推理能力。

    其次,結合化學概念進行科學方法教育?;瘜W概念是從大量同類化學現(xiàn)象和化學過程中抽象出來的,所提示的是客觀事物的共同性質和本質特征,是構成化學理論的基礎。因為每一化學概念的形成都必然包含著科學方法的因素,形成概念的過程就是應用化學科學方法思維的過程。所以,教師在概念教學中應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教給學生形成概念的科學方法。即化學概念的形成一般經(jīng)過這樣的過程:提出問題-觀察實驗-分析、比較、抽象、概括、演繹-化學概念。同時,可以根據(jù)化學概念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融入科學方法教育。如:在許多意義相近或相反化學概念的教學時,就應用對比方法教學,像分子與原子、原子與元素、同位素與同素異形體等意義相近,而像氧化反應與還原反應、化合反應與分解反應,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溶解與結晶等概念意義正好相反。

    最后,在化學理論和化學規(guī)律的教學過程中進行科學方法教育?;瘜W規(guī)律是化學現(xiàn)象或過程內(nèi)在的本質聯(lián)系,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發(fā)展和變化的必然反映,是構成化學大廈的磚石和框架結構。和化學概念教學一樣,在探索、總結化學規(guī)律時,也應重視科學方法的傳授。即教會學生:①提出問題-觀察實驗-歸納、演繹-化學規(guī)律;②已有概念和規(guī)律-建立假說-實驗驗證-化學規(guī)律;③已有概念和規(guī)律-數(shù)學或邏輯推理-得出化學規(guī)律。

    2剖析歷史案例,進行科學方法教育

    化學家們在取得偉大成就的過程中,所運用的科學研究方法和實驗構思精妙絕倫,為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科學方法教學素材。結合教學內(nèi)容介紹化學科學發(fā)展的史料,將化學概念、定律的歷史發(fā)展過程展現(xiàn)給學生,使之熟悉化學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思維過程和科研方法,作為學生學習的范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接受科學方法教育,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科學的思維模式。

    科學思想的邏輯行程和歷史行程對學生的科學方法教育是非常有益的。在學習化學時,我們對科學家們開始為何會’’古怪’’地思考問題疑惑不解。如盧瑟福在當時無法驗證的條件下,怎么會想到原子的模型是中心有一個帶正電荷的核,它質量幾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質量,電子在它的周圍沿著不同的軌道運轉,就像行星環(huán)繞太陽運轉一樣;羅蒙諾索夫何以會向當時化學家權威們都相信了80多年的斯塔爾的燃素說提出疑義;凱庫勒怎么將夢見的幾條蛇的纏繞現(xiàn)象與苯分子的結構聯(lián)系起來;在100多年前發(fā)現(xiàn)了幾十種元素時,人們就開始尋找元素性質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并提出了將元素進行分類的各種學說。先是德貝萊納提出”三元素組”,緊跟著是邁耶爾提出”六元素組”和紐蘭茲提出”八因律”,最后在此基礎上,門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他們是如何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質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了在科學技術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規(guī)律,有力的促進了化學科學的發(fā)展。教師在教學中經(jīng)常這樣聯(lián)系曲折發(fā)展的化學史實,介紹化學家的研究方法以及他們成功和失敗的經(jīng)驗教訓,并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訓練,就能使學生從化學家的成功和失敗后面獲得方法論的啟示,并通過訓練,形成科學的研究方法。同時在這個追根溯源、回顧觀念更替的過程中,學生們的觀念也不知不覺地發(fā)生了改變,這比直接從理論和規(guī)律入手去學習當然要生動形象得多,而且印象也深刻得多。

    化學史的資料來源主要有兩個方面:(1)根據(jù)教材課文中提供的事例。金屬鉀的發(fā)現(xiàn)、氯氣的發(fā)現(xiàn)、苯的發(fā)現(xiàn)、元素周期律的形成、何氏制堿法的建立等化學史內(nèi)容在教材中均有介紹,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些材料來介紹科學發(fā)現(xiàn)的歷程,也可以查閱一些資料來補充和豐富教學內(nèi)容。(2)根據(jù)教材中提供的關于科學發(fā)現(xiàn)的閱讀材料。例如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過程、勒夏特列原理的形成等。

    3借助實驗探究,強化科學方法教育

    所謂實驗探究是指通過實驗來進行的一種探究活動,它是科學探究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具體化,是化學教學中最常見、最主要的探究法,如“探究氯化鈉、硝酸銨、氫氧化鈉等三種物質在水中溶解時的溫度變化”、“探究酸溶液、鹽溶液分別跟金屬發(fā)生轉換反應的規(guī)律”“用簡單的實驗方法區(qū)分棉纖維、羊毛紛紛和合成纖維(如腈綸)織成的布料”等。實驗是科學研究過程的一個縮影,是科學研究方法得以應用的一種體現(xiàn),在實驗教學中滲透科學研究方法是科學方法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很多的科學研究方法在實驗教學中都有所體現(xiàn)。

    在新課程中,把實驗探究作為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手段。與之相應地,在教材內(nèi)容設置方面給予充分地體現(xiàn)。

    在初三化學教材中不僅特意安排實驗探究的專門章節(jié),而且還在每一學習主題里都嵌入了實驗探究的內(nèi)容。所以在實驗探究中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例如,初中化學教材(上教版)第194頁“活動探究2”的實驗探究中,就涉及到了觀察法、假說法、比較法、實驗法、推理法等;在物質反應前后變化情況的實驗探究中,實際上就嵌入了科學假說、邏輯推理、數(shù)學方法、觀察等基本方法,第152頁的食用油在洗潔精的溶解實踐,則要運用到實驗的一般方法。這一系列做法由于脫離了教學內(nèi)容的束縛,在一定程度上擴展了科學方法教育的自由度和靈活性。由于科學方法的培養(yǎng)在具體的活動中進行,學生就能在運用科學方法的實踐中體驗和領悟科學方法,這些科學方法知識也就能動態(tài)地存儲在學生的意識中。

    4設計化學習題,夯實科學方法教育實踐內(nèi)容

    化學習題也是實施科學方法教育的一條有效途徑。設計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習題要堅持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科學性原則,這里的科學性原則要求在設計化學習題時要融入科學方法的要素。通過讓學生在解決這類化學習題過程中,體驗和學習科學方法。

    例1:請根據(jù)混合物、純凈物、單質、化學合物、氧化物等概念的含義,用圖表表示各概念間的關系,并將下列物質列入相應物質屬類。①鐵礦石;②冰水混全物;③清新的空氣;④鐵粉;⑤氧化鎂;⑥液氧;⑦干冰;⑧氖氣;⑨汽水

    例2:把一只新鮮雞蛋入入水中,雞蛋深入水底。加入濃鹽酸后,雞蛋會出現(xiàn)上浮、下沉、再上浮、再下沉的現(xiàn)象,反復多次。

    (1)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用化學和物理知識解釋雞蛋上浮、下沉多次的原因。

    自己在家里用食醋代替鹽酸試一試(先雞蛋后放醋),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與雞蛋和稀鹽酸反應的現(xiàn)象比較。

    篇4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1-0270-03

    物理學是一門基礎的自然學科,它提供給人們對物質結構和物質運動形式及其相互轉化的最基本的認識,物理學在發(fā)展的過程中,積累了許多物理科學方法,物理學得理論體系和理論架構的形成都來源于實驗手段和物理科學方法。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實施科學方法的教育是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近年來,我國正處于產(chǎn)業(y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產(chǎn)業(yè)結構調整和生產(chǎn)方式的變革加大了對技術應用、開發(fā)、創(chuàng)新人才的需求,因此,對物理基礎課程的教學賦予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學生掌握物理學中的現(xiàn)象、概念和規(guī)律,達到深刻地理解和靈活的應用,是廣大物理教師必須深入研究的問題。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通過提升專業(yè)水平、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提高教學技能、改進教學方法外,還必須在教學中融入物理科學方法教育,使學生掌握物理學中豐富的物理科學方法,加深對概念的理解、規(guī)律的掌握和知識的應用。

    一、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內(nèi)涵

    所謂方法,就是人們在生活實踐及理論研究中為了解決某一具體問題所采用的一般思維手段和操作步驟的總和。[1]科學方法是人們在生活實踐及理論研究中總結出來的正確的思維方式和操作方式,是人們認識世界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是總結規(guī)律、獲取科學知識的程序或過程,是在特定的學科中所運用的典型手段模式和途徑。

    物理科學方法是主要包括物理學研究方法、物理學理論體系的建立方法、物理學理論的學習與傳播方法。它是人們在進行物理現(xiàn)象的觀察、物理實驗的驗證分析、物理規(guī)律的總結和檢驗等過程中所運用的各種手段與方法。[2]

    物理科學方法教育,就是在進行物理學科教學中,為了使學生受到科學方法的熏陶和訓練、逐步地掌握最基本的、最主要的物理科學方法,物理教師挖掘物理學中蘊含的豐富的物理科學方法,有計劃、有目標、有規(guī)律地傳授和滲透物理科學研究的方法,以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掌握物理科學方法,掌握學習物理學的本質,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應用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2]

    二、在物理教學中進行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意義

    1.有利于優(yōu)化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學習物理知識離不開物理方法,只有掌握了物理科學方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正確地認識物理概念、理解物理定理、掌握和運用物理定律。在教學中,只要我們的物理教師能夠有意識地以科學方法為線索組織教學過程,運用必要的物理科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學生對物理知識就會有扎實的理解,并能在科學方法層面上理解和體驗學習過程,掌握了物理科學方法可使學生整體構建物理知識框架、熟練地應用物理規(guī)律解決具體問題,并把學過的知識融會貫通。

    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物理學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基礎科學,作為基礎學科的物理教育,對于培養(yǎng)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的科學思想和科學素養(yǎng)起著十分突出的作用。物理科學方法是介于一般哲學方法和物理學本身的學科研究方法之間的中間層次的方法,對于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加強物理科學方法教育,對于弘揚科學精神、培養(yǎng)和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使他們能夠應付現(xiàn)代社會和未來發(fā)展的挑戰(zhàn),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3.有利于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茖W觀點、科學態(tài)度的培養(yǎng)是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通過進行物理科學方法教育,使學生逐步掌握物理科學方法,養(yǎng)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以及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尊重證據(jù)、堅持真理的科學作風,就可以使科學的思想逐步扎根在學生頭腦之中,更好地理解唯物論和辯證法,促進科學世界觀的形成。

    4.有利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所謂研究性學習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學習活動。它強調的是一種開放、主動探究式的學習,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方法,研究學習活動才能順利地進行下去。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加強物理科學方法教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科學方法,學生才能夠針對各類物理現(xiàn)象選定研究問題、確定研究方向,才能夠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才能夠主動地收集信息、處理信息,才能夠通過動手實驗進行探究論證,最后得出結論。

    三、進行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基本原則[3]

    1.一致性原則:由于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了物理科學方法教育,原來的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形式、手段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變化,進行物理科學方法教育時,我們的教學目標應該與常規(guī)的教學目標相適應、教學設計應與原來的教學設計相融合、教學檢測也要與原來的教學檢測有機結合,即保證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檢測與課程要求保持一致性。

    2.系統(tǒng)性原則:物理科學方法教育作為科學素養(yǎng)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應在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總目標下系統(tǒng)規(guī)劃。因此,在進行物理科學方法教育時,即不能貪多求快、違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也不能在學生已理解掌握某種方法時還在低水平上重復。在物理科學方法教育滲透課堂教學時,要系統(tǒng)地考慮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教學內(nèi)容、時間和層次;要系統(tǒng)地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選擇適當?shù)目茖W方法作為科學方法教育的內(nèi)容;要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層次上要求進行系統(tǒng)考慮,恰當?shù)貪B透物理科學方法教育。

    3.階段性原則:物理科學方法的學習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因此,在教育的程序上,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按隱性熏陶階段、顯性指導階段、模仿內(nèi)化階段進行科學方法的教育,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分階段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滲透教育,使學生按照認知的規(guī)律從初步掌握到逐步形成、從反復理解到應用發(fā)展,進一步達到內(nèi)化來進行科學方法教育。

    4.融合性原則:物理科學方法教育是物理教學的一個基本要求,物理教學以知識教學為主要內(nèi)容,物理科學方法教育應結合知識教學、能力訓練的過程長期、分散地進行。但是,物理科學方法的內(nèi)容在教材上不是條條框框的教條,也不會單獨成章成節(jié),因此,必須把科學方法教育融合到具體的物理知識傳授、學習活動,尤其是科學探究等過程中,通過隱性滲透和顯性提煉的方式將科學方法教育融合到學科知識傳授中。

    四、進行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基本策略[4]

    1.巧用課程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物理科學方法因素:在教學過程中開展物理科學方法教育,離不開物理課程教材。物理教材一般以物理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為線索、由淺入深地遞進展開的,物理科學方法一般都是蘊含在物理知識線索中。這就要求我們的物理教師要熟悉教材、掌握物理科學發(fā)展史,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深入分析、挖掘教材中的科學方法因素,例如研究和描述物理現(xiàn)象應用了什么物理科學方法;建立物理概念時體現(xiàn)了什么物理科學方法;設計物理實驗突出了什么物理實驗思想;探討、總結并檢驗物理規(guī)律時滲透了什么物理科學方法,只有靈活地使用教材,在教材中找到科學方法教育的素材,才能有效地在教學中進行物理科學方法教育。

    2.根據(jù)課程標準,制定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具體目標:物理教師在課堂中滲透物理科學方法教育時,要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要根據(jù)課程標準,在確定知識教學目標、保證知識目標實現(xiàn)的同時,制定課程中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具體目標,使課程目標具體化。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明確不同階段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重點,對每一節(jié)課、每一個階段制定具體的、與教學內(nèi)容相適應的教學目標,使得在課程實施中能適應學生的學習特點,具有可操作性,使物理科學方法的教育更具有針對性、計劃性。

    3.依托課程具體內(nèi)容,確定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重點內(nèi)容:要根據(jù)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基本原則,依托課程具體內(nèi)容,按計劃每一節(jié)課突出一二個重要的科學方法,以具體的實例重點講授。因為物理科學的研究方法很多,通常包括分析、比較、觀察、實驗、演繹、分類、綜合、歸納等系列方法,進行教學時應該是具體的科學方法教育的內(nèi)容有所不同、有所側重。要認真地分析教材中科學方法因素,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在物理學科教學規(guī)律的基礎上,確定每節(jié)課具體的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重點內(nèi)容,有效地實施教學。

    4.課堂教學中滲透物理科學方法教育[5]。

    (1)結合物理學史的教學進行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物理學史記錄了物理學發(fā)展的歷史,包含了物理科學方法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物理學史上每一個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均包含有物理科學方法,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將物理學史滲透到物理教學過程,把講授物理學史與傳授物理科學方法結合起來,使學生在了解物理學家科學發(fā)現(xiàn)之路,認識物理學知識體系形成的過程的同時,對這些物理科學方法理論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例如,我們可以結合物理史實,在介紹經(jīng)典物理學的形成過程時,闡述亞里士多德的邏輯方法包括歸納法、演繹法、類比法等方法,介紹伽利略的理想實驗方法以及牛頓創(chuàng)立的實驗哲學的分析綜合方法。只要我們的物理教師能夠做教學的“有心人”,充分挖掘物理學史中科學方法素材,有效地滲透到物理教學中,就能夠幫助學生領悟和掌握物理科學方法并在今后的學習中達到實際應用。

    (2)在概念、定律、定理的講授中融入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物理學中包含了許多概念、定律和定理,這些概念的引進、定律和定理的形成過程均蘊含著物理學家思考和分析問題的物理科學方法,如形成概念的過程就包含著“提出問題―觀察實驗―分析、比較、抽象、概括、演繹―形成物理概念”的科學方法思維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理解概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善于向學生提示其中蘊含的科學方法,使學生逐步領悟并學會包括觀察、實驗、分析、綜合、歸納、演繹、比較、分類等物理科學方法;要加強概念或規(guī)律的推導訓練,使學生體驗并運用數(shù)學演繹、邏輯推理等科學方法。

    (3)發(fā)揮物理實驗的功能,在實驗教學中融入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物理學中許多概念規(guī)律、定理定律都是通過物理實驗引進、驗證、歸納總結出來的。物理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實驗課程包含有豐富的物理科學方法,具有知識綜合性和技術性的特點,它對于學生學習物理科學方法和實驗操作技術、豐富學生的物理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為幫助學生理解概念規(guī)律,進一步掌握物理科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科學素養(yǎng)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進行物理實驗教學時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還應該讓學生通過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實驗結果的比較、物理量之間的相互關系類比、實驗測量誤差的分析等形式,掌握物理實驗中的諸如觀察法、分析比較法、類比法、科學推理法等實驗方法,掌握物理實驗中常用的等效法、轉換法、控制變量法、模型法、理想化方法等實驗設計思想。要將科學方法教育融入實驗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實驗教學的作用,使學生通過實驗能分析物理實驗現(xiàn)象、驗證實驗原理、解決實驗數(shù)據(jù)、推導實驗結果,達到知識和應用能力的提高。

    (4)精心設計習題,在應用教學中融入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習題教學是物理教學過程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習題教學能夠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所學習的理論知識,達到深刻理解和靈活應用。在物理習題教學中,我們可以精心設計例題、練習、及課外習題來訓練學生的智力技能,通過習題的實際解題應用,使學生掌握分析、綜合、歸納、演繹、比較、分類等物理科學方法,提高應用的準確性和靈活性,避免學生出現(xiàn)解題不得其“法”、見了題目就套公式、只為做題而做題、答案正確就了事、搞題海戰(zhàn)術等現(xiàn)象

    (5)改革考核方式,在考核評價中融入物理科學方法教育??己艘彩俏锢斫虒W過程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掌握了知識、是否掌握了物理學方法,往往通過課程考核來實現(xiàn)。改革考核方式,在考核評價中融入物理科學方法教育,必須要求我們的物理教師改變過去重記憶性理論知識的考核,輕方法、能力、思維、觀念等內(nèi)容考核的形式,避免學生出現(xiàn)死記硬背、對定律定理一知半解、機械套公式計算、不能靈活應用的現(xiàn)象,在課程考核內(nèi)容上應盡量減少標準化題目,增加論述型、應用型的試題,突出考查學生方法是否掌握、能力是否提高、思維是否得到鍛煉。重視課堂過程的考核,巧設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有充分的機會表達對問題的看法、對定律的理解說明、對規(guī)律的評價論證、對結論的分析探討,即讓學生能充分地體現(xiàn)自己的學習程度,以考查學生綜合分析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通過這種模式的考核,使學生突破常規(guī)思維模式,提出自己的見解,養(yǎng)成對知識進行整理、分類、歸納的習慣,逐步掌握物理科學方法。

    總之,21世紀的人才培養(yǎng)已經(jīng)從“專業(yè)知識型”轉向“能力創(chuàng)新型”,教育的重心已經(jīng)從知識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及能力的培養(yǎng)中,科學方法的掌握對于學生科學世界觀的形成與構建起著重要的支柱作用,對培養(yǎng)科學探究能力和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更是不可或缺。在物理教學中進行物理科學方法教育,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理解知識、應用知識的能力,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增強學生的科學認知能力,充分體現(xiàn)物理課程的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憲魁.李曉林.陰瑞華.物理學方法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2]張憲魁.物理科學方法教育[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0.

    篇5

    一、化學教學中應重視科學方法教育的必要性

    (一)化學教學中應重視科學方法的運用,促進學生知識和能力培養(yǎng)的雙向發(fā)展。在實踐生活中,形成能力的基礎就是科學的知識以及方法。所以說,如果沒有知識就不可能具有能力,這一種必然的因果關系。而科學的方法可以作為搭建知識和能力之間的橋梁。一般而言,如果學生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那么學生就具有了處理問題的能力,所以,科學的方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在基于科學方法的條件下,才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學的質量,同時,也是學生能力提高的基礎條件。在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中,教師因為找不到知識與能力的交叉點,找不科學的方法,所以,導致學生的知識和能力不能有機地結合,學生也就沒有實踐操作能力。為此,教師要加強科學方法教育,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要以實驗的方法為入手點,結合實驗的原理和目的,確定實驗的裝置和器材,進而來完成實驗過程,這就是一個完整實驗的基本程序。

    (二)化學教學中應重視科學方法的運用,使得化學教學的境界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我國現(xiàn)行的化學教材的知識體系,科學方法大多蘊藏在教材知識的發(fā)展中,所以,教師必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知識和方法,從而有意識地將學科的方法導入化學教學中。比如,對于教材中一些重點知識的講解,教師可以模擬一些研究過程,使得教學過程基于科學方法的指導下,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教學方法教學,讓學生可以切實地體驗到知識的獲得,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和鞏固了學生的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明白了知識的來源以及過程,進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因此,化學教學中科學方法的教學讓學生掌握了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從而使得化學教學的境界得以提高。

    (三)化學教學中應重視科學方法的運用,發(fā)揮了教學的長遠意義。人類幾千年的文化積淀,是人類最為寶貴的財富,為人類探索新的知識提供了最為重要的基礎。因為,人類知識的全部,不僅包括知識知識本身,同時,還包括了學習知識的科學方法。對于教學而言,學生在學校里所學到的知識是非常有限的,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知識也在不斷地進步和發(fā)展,這就要求學生要有不斷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能夠自主地學習和思考,使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提高,順應這個時展的需求。而科學方法的引導可以保證學生快迅地發(fā)現(xiàn)新的知識和技術,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教授了學生基本的化學知識的基礎上,還要教授給學生獲取知識的的科學方法。從某種意義上說,科學方法本身不只局限于化學學科本身,而且還可以應用到其他科學領域。比如:實驗、觀察、歸納、分析,總結等等,這些都是比較基基礎的方法,其適用范圍比較普遍,是人類終身學習不可缺少的素質??傊?,化學教學中應重視科學方法的運用,使得學校教育具有了生命力,更具有長遠意義。

    二、化學教學中應重視科學方法教育的相關策略

    化學學科注重實驗教學,這就決定了化學教學和學習過程中分析和觀察以及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瘜W中的學習方法有很多,比較觀察、歸納、分析以及綜合等等,教師在教師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合理地運用科學方法,來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茖W的方法有、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和應用,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化學教學的成敗。法國科學家笛卡爾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就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所以,教師在化學教學中要滲透科學方法的教育,具體可以采用以下策略來實施:

    (一)教學過程中的科學地模擬與示范。科學方法對于學生來講,還是具有一定的難度的,因此,學生在應用過程中就比較陌生。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利用一些探究的教學活動,做好科學方法的模擬和示范,這樣,學生就可以對科學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并了解了相關的應用規(guī)則。

    要做好教學過程中的模擬和示范,教師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教師要掌握足夠的科學方法知識,并且領悟其中的奧妙;二教師在了解了科學方法的規(guī)律的基礎上,并要保證教學方案的針對性和典型性;三是要強化學生對科學方法應用的練習。總之,教師對科學方法的不間斷的模擬和示范,可以讓學生了解到科學方法的精髓,同是,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因此,教師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不斷的示范,讓學生從中感受和領會,并對學生做巧妙的引導,進而提高學生的良好的應用科學方法的素養(yǎng)。

    (二)教學過程中的科學方法的滲透和練習。我國現(xiàn)行的教材中往往滲透了科學方法的內(nèi)容教學,因此,教師要實施科學方法教學就必須要深入研究教材內(nèi)容,尋找教材中科學方法的教育,進而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為此,教師要通過有效的途徑和方法,讓學生明白科學方法的作用價值。而且,對于不同的學習階段學生的能力水平不同,那么教師就要選用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比如,在教學的初期過程,要注重以實驗的教學方法為主,讓學生通過觀察,來掌握更多的知識,當教學進入到中期過程,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這個時候 可以適當?shù)夭捎梅治鲱惖乃季S方法,來鞏固學生的知識,到了教學的后期則可以運用綜合,類比等一定的思維方法,加強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總結

    總而言之,化學教學中重視科學方法的教育有其必要性,因此,教師一定要在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與之相適應的科學方法,從而達到教學效果的顯著性。

    參考文獻:

    [1]劉裕晗.面向21世紀教育改革研究[J].教育研究,2010,(2).

    篇6

    《指南》是指導幼兒教師開展工作的指導性綱領。幼兒科學教育的核心目標就是激發(fā)幼兒參與科學探究的興趣,發(fā)展幼兒初步的探究能力?!吨改稀分嘘P于科學探究的目標分為橫向目標和縱向目標,橫向目標主要是三維目標,即“親近自然,喜歡探究”“具有初步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認識周圍事物和現(xiàn)象”。這個目標從情感態(tài)度、方法能力、知識經(jīng)驗三個維度來闡述。在解讀時,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如幼兒科學探究中的首要目標和前提性目標“親近自然,喜歡探究”就是讓幼兒能在學習生活中主動去探究,如和父母散步或外出時,能對一些動植物、自然現(xiàn)象等進行探究,而這個探究的過程可以停留在感性的認識階段,并不需要幼兒知道具體的科學概念,也不需要對幼兒進行科學概念的原理分析,它主要強調讓幼兒產(chǎn)生興趣,能認識周圍的事物或現(xiàn)象?!吨改稀逢P于科學探究的縱向目標,緊扣幼兒的年齡特點,詳細地描述了科學探究的具體目標。例如3-4歲的目標是:喜歡接觸大自然,對周圍的很多事物和現(xiàn)象感興趣;喜歡問各種問題,或好奇地擺弄物品。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主要是興趣的培養(yǎng),讓他們產(chǎn)生主動探究的欲望。

    教師如何根據(jù)《指南》引導幼兒開展科學探究?如動植物的探究,幼兒階段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動植物,《指南》提出要讓幼兒在探究中認識周圍事物和現(xiàn)象,因此,教師就要根據(jù)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開展不同的探究。如3-4歲就可以引導幼兒認識幼兒園常見的一些植物名稱和特點,還有平時一些常見的小動物的名稱和特點,教師要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幼兒問各種問題時,要耐心地解答。5-6歲幼兒在認識周圍的事物和現(xiàn)象時會有很多為什么,如螞蟻的家在哪里?它喜歡吃什么?螞蟻長什么樣子?螞蟻有觸角嗎?螞蟻生活在哪里?螞蟻是如何分工的?下雨了,螞蟻為什么要搬家?等。而且有些幼兒會就某個動物或植物問許多問題,這時,教師就要巧妙引導,既保護幼兒的探究興趣,又讓幼兒能主動探究。

    二、緊扣日常生活中滲透科學教育,讓幼兒親歷探究過程

    《指南》明確指出:“經(jīng)常帶幼兒接觸大自然,激發(fā)其好奇心與探究欲望”“支持幼兒在接觸自然、生活事物和現(xiàn)象中積累有益的直接經(jīng)驗和感性認識。”為了在日常生活滲透科學教育,教師和家長要注意日常生活中蘊含的適合引導幼兒進行科學探究的生活因素,讓幼兒在活動中培養(yǎng)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并積累相關的科學經(jīng)驗。

    如“有趣的水滴”,不少幼兒都接觸過水,如在家里刷牙、洗手、洗澡等會用到水,下雨天能見到天空落下的雨滴,也能看見房子上滴落下的水滴,于是,幼兒容易產(chǎn)生疑問:水滴是哪里來的?水滴會流到哪里去?幼兒科學探究并不是要讓幼兒記住一些科學概念和科學術語,也不是要將探究引入很深的內(nèi)容里面,而通過一些生活現(xiàn)象,引導幼兒獲取一些感性的生活經(jīng)驗,促進他們獲取周圍事物和現(xiàn)象的一些關鍵性經(jīng)驗。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觀察水滴的顏色、水滴的味道、哪里會有水滴,進而了解水往怎樣的方向流動。當幼兒對水滴有了一定的感性經(jīng)驗之后,教師還可以趁機引導幼兒做一些簡單的探究活動,如水是怎樣流動的?如何讓水往不同的方向流動?如何控制水流動的速度?水滴在不同材料和質地的物體表面運動一樣嗎?這些探究活動就是將日常生活現(xiàn)象引導到了科學探究上,而且操作過程又不會很難,適合幼兒的活動特點,他們?nèi)菀自诳鞓返幕顒又懈惺芴骄康臉啡ぁ?/p>

    三、緊扣幼兒年齡特點,支持幼兒親歷探究過程

    幼兒由于年齡小,知道的東西比較少,對一些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喜歡擺弄物體,容易犯錯,注意力容易轉移,因此需要教師耐心地引導,并能鼓勵幼兒持續(xù)探究?!吨改稀分赋觯?ldquo;真誠地接納、多方面支持和鼓勵幼兒的探索行為。”在一些探究活動中,有可能幼兒會將活動的場所弄臟、弄亂,甚至有些幼兒會不小心破壞一些物品,教師要用包容的心態(tài)去面對這些行為,但教師要在幼兒探究完之后,引導他們收拾、整理好。只有這樣,幼兒才會用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后面的探究活動,獲得探究的信心。

    如在引導小班幼兒開展科學探究“冷和熱”時,如何讓幼兒通過觸覺感知物體熱和冷的同時,產(chǎn)生好奇的探究心理?如何讓幼兒探索簡單的降溫方法,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在開展探究時,教師在上課前先將兩杯水提前一杯放在室內(nèi),一杯放在室外,然后帶領幼兒去比較,為了驗證兩杯水溫度不一樣,教師可以讓幼兒去觸摸,從而讓幼兒感受溫度,然后在與幼兒的討論中初步理解是室內(nèi)室外溫度不一樣造成的。當幼兒對探究的活動產(chǎn)生興趣時,教師應該及時引入活動主題:“如何讓熱水變冷?”教師在幼兒的桌上放了一杯溫水,然后對他們說:“一杯熱水要放上好一會兒才能變冷,有沒有辦法讓它快一點變冷呢?”幼兒紛紛說出了方法,有的幼兒往杯里吹氣,有的幼兒拿起了扇子往杯里扇了起來,有的幼兒將旁邊的冷水往熱水里倒了進去……課堂上熱鬧了起來,同時,有些幼兒直接玩和主題不相關的活動了,桌子上不時有水流出來,此時,教師并沒有讓探究活動停止,而是提醒一些幼兒不做其他無相關的活動,同時,對幼兒的一些操作方法進行指導,并和幼兒認真地做探究活動,觀察實驗結果,在教師的幫助下,幼兒提出了很多有趣的問題,也說出來生活中爸爸媽媽讓熱水變冷的方法。

    篇7

    【中圖分類號】H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057-01

    1.初中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意義

    科學方法的主要意義是指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通過一系列的實驗活動而得出的正確的行為和思維模式。世界上的科學方法有很多種類,其中的一個分支就是物理方法,物理科學方法主要是指在通過分析一些物理現(xiàn)象后進行物理實驗,從而通過總結得出物理規(guī)律,還包括檢查物理規(guī)律時所需要使用到的一些手段和方法。傳統(tǒng)的科學方法并沒有區(qū)分具體得專業(yè)以及學科類別,這就造成了在傳統(tǒng)的科學方法中,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并不能清晰的認識到獲取知識過程所使用的方法,而教學活動物理科學方法通常是直接套用,并不具有很清晰區(qū)分,導致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理想。與此同時,由于缺乏對教育方法的領悟,提煉和總結的學科框架也不是非常完善,從而導致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物理科學方法必須與我國當前的教育現(xiàn)狀分析相結合,從而研究出符合我國國情的教育理念,以此來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前景。

    2.確立初中物理科學方法教育途徑的確立依據(jù)

    2.1科學方法教育的重要價值

    采用科學方法進行教育與物理教學中的一些基本問題的實質是相同的,這是伴隨著人們對事物本質的具有了越來越深的了解后逐步發(fā)展而來的。作為認知物理知識的一個重要媒介,科學方法作將物理知識與物理現(xiàn)象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重要橋梁,一般來說,整理和組織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都需要使用科學的方法來進行,這樣才能使其能夠真正的上升成為知識的形態(tài),這就從根本上說明了物理知識與物理科學方法的教育史是緊密結合在一起且不可以分開的。在人類今天的生活中,科學方法已經(jīng)具有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效果,這是因為它不但是人類獲得物理知識的方法和途徑,也是深入了解物理知識的綱領和脈絡[1-2]。通過知識的結構以及形態(tài)進行分析,不論何種知識網(wǎng)絡,都具有非常復雜的縱橫交錯的結構,其中通常包含了很多學科的知識內(nèi)容,信息量非常豐富。所以,只有根據(jù)科學的方法和科學的手段,我們才可以將本就存在的客觀物理知識傳授給學生,使他們能夠在大腦中形成認知知識的結構,同時,這也表明了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我們的教學活動需要具備層次感和順序性??茖W方法可以被比擬成智能,對于培養(yǎng)學學生學習的能力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2物理知識的方法論

    物理知識本身就具有著非常豐富的意義,其包含的每一條定律和概念都著可以推導得出的原理與依據(jù)。因此,要搞懂一條物理概念是怎樣產(chǎn)生的,一條物理定律具有怎樣的內(nèi)涵以及一個物理知識在什么情況下能夠延伸運用都非常重要,這些都必須使用物理科學的教育方法進行,這樣才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構建出系統(tǒng)學習知識的結構體系[3]。

    2.3初中學生的思維方式

    一般來說,初中學生還不具備比較成熟的思維,他們通常處于思維正在發(fā)展的轉型過程。這是由于初中生的主要思維正處于定向思維模式上,同時也處于從想象性思維過度到抽象性思維的階段。學生具有的思維方式通常決定著一個時期內(nèi)其在認知物理方面的知識過程中由經(jīng)驗型轉變成科學概念。而過往的教育經(jīng)驗使我們體會到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必須充分尊重教學規(guī)律,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所以,在準備向學生傳授新的物理知識以前,需要通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經(jīng)驗出發(fā),使學生能夠總結和回想出一些與科學概念相關的生活經(jīng)驗。因此,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根本目標就是要求我們能夠從實際生活中存在的規(guī)律、生產(chǎn)實踐得出的經(jīng)驗以及大自然規(guī)律等幾個方面入手,用最恰當?shù)姆椒▉硎箤W生促進思維發(fā)展,更好地服務于學生。

    3.初中物理科學方法教育途徑

    3.1初中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基本手段

    作為學生基礎教育的重要部分,物理學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理論部分,另一個是實驗部分。以此來區(qū)分教學方式,通常我們又能夠把物理教學分為物理實驗教學、物理理論教學和科學方法教學三類教學,而物理理論教學還能夠分成物理概念教學和物理定律教學。相比較于科學方法教學,實驗教學和理論教學能夠使用物理知識進行直接性表達。所以,在背后支配物理知識的獲取方式和應用方法一般都是科學方法。因此,實施物理科學方法的基本手段是如何教授物理定律、物理實驗以及物理概念,而其具體的形成過程則是實施物理科學方法的途徑[4]。

    3.2初中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策略

    怎樣學習物理知識和科學方法是具有直接聯(lián)系的。所以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在對學生傳授具體的物理知識時,還需要重視一些方法的滲透,從而能夠幫助學生將一些復雜的知識轉變成簡單且直觀的知識,使學生能夠大膽探索和想象,做到循序漸進地學習物理知識,從而能夠對科學方法的價值和內(nèi)涵具有充分的了解[5]。

    3.3實施初中物理科學方法教育途徑的基本結構

    徹底地了解和掌握一種科學方法并不簡單,所以,為了能夠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科學方法,就需要物理老師在以后的物理教學中,給學生打造出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尊重教學規(guī)律,能夠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結合實際生活中發(fā)生的現(xiàn)象,引起學生學習物理科學的興趣,與此同時,積極引導學生自主的觀察、探索以及解決一些物理問題。這個過程中,物理老師作為引導者,還需要指引學生借鑒科學合理的方法來討論??偟膩碚f,實施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基本結構主要分為:第一,設計教學情景;第二,指引學生尋找問題;第三,指引學生能夠獨立使用科學方法解答問題;第四,重視將所學的知識轉變?yōu)槟芰Α?/p>

    4.結語

    對于提高學生主動學習來說,科學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以后的物理教學過程中,物理老師必須充分利用科學方法,將科學方法逐步滲透到今后的教學活動中,使學生能夠良好的掌握科學方法,讓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體會到科學方法具有的實用性,從而使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得到更進一步的發(fā)展,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把握。

    參考文獻:

    [1]李正福,李春密,邢.從隱性到顯性:物理科學方法教育方式的重要變革[J].課程?教材?教法,2010 (12).

    [2]陳清梅,邢,李正福.論物理課程改革背景下的科學方法教育[J].課程.教材.教法,200 9(8).

    篇8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進行科學方法的顯化教育是近年來科學方法教育的重要取向。但就目前來看,對在物理教學中如何落實科學方法顯化教育這一問題的探討尚且不多,特別是實證方面的研究鮮有見到。本文在科學方法顯化教育指引下,結合初中物理力學部分的內(nèi)容,開展了教學實踐,得到一些研究結論,以期為科學方法教育提供有益的啟示。

    一、科學方法顯化教育實踐的研究設計

    1 研究方法

    將同一物理概念或規(guī)律編寫成兩套不同的教案并在兩個平行班分別實施教學。對照班按照教材的處理方式教學,實驗班則將對應的科學方法顯化并在教學中重點突出該科學方法邏輯含義。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邀請了5位初二年級物理教師和從對照班和實驗班各選出的5位同學全程聽課,課后分別對他們進行訪談。

    2 研究對象

    北京市海淀區(qū)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隨機分配的兩個普通平行班作為合作對象:初二(1)班作為實驗班,初二(11)班作為對照班。這兩個班都由筆者進行教學。

    3 研究素材

    北京市海淀區(qū)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初二年級使用的教材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紀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8年級上冊)。力學重點物理概念有:質量、密度、速度、勻速直線運動等,在此不一一敘述。所用的主要科學方法,如比值定義法、實驗歸納法、控制變量法等。教學中,盡量本著“以點帶面”的原則來進行教學。

    4 研究思路

    由于科學方法涉及的不是物質世界本身,而是人們認識物質世界的途徑與方式,是高度抽象的。從學生心理特點來說,初中學生思維規(guī)律的第一個特點是處在由形象思維轉向抽象思維的過程,是思維發(fā)展的轉型期。第二個特點是以定向思維為主要形式。學生的這個思維規(guī)律的特點決定了初中學生學習物理的認知活動特點是從經(jīng)驗型概念到科學概念的轉變。基于以上兩點原因,筆者在科學方法顯化教育實施過程中,調整了教材中科學知識的教學順序,先講《第三章物質的簡單運動》,對比值定義法進行教學,為《密度》這節(jié)課做了鋪墊。

    二、科學方法顯化教育實踐的實施過程

    為了使教育實踐順利進行,特制訂如下計劃,計劃分為3個環(huán)節(jié):編寫“案例”、實施“案例”和訪談分析。

    1 編寫“案例”

    在編寫教案時,一方面考慮到科學方法與物理知識之間的關系以及學生的認知程度與生活經(jīng)驗。科學方法要體現(xiàn)在物理知識的認知過程中,依照學生的認知模式推進教學,將科學方法顯化出來;另一方面,讓學生經(jīng)歷物理概念或規(guī)律形成的過程,使學生真正領略到科學方法和物理知識的內(nèi)涵,理解科學方法的本質,最終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學設計以初中物理重點知識,密度、功、阿基米德原理和液體內(nèi)部壓強規(guī)律等為切入點,分別顯化比值定義法、乘積定義法、實驗歸納法等科學方法的內(nèi)在邏輯,從而給初中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實踐以有益的啟示。

    (1)密度――比值定義法

    比值定義法就是用兩個或多個物理量的比值來定義一個新的物理量的方法,在初中力學部分的內(nèi)容如密度、速度、壓強、功率等概念的引入都使用了比值定義的方法。應用比值定義法定義的物理量,依據(jù)其意義的不同,還可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兩個或多個物理量的比值是個常數(shù),如密度等,比值反映的是物質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是由物體本身所決定,與定義式中出現(xiàn)的其他量沒有關系;另一類基于控制變量的思想,如速度、壓強、功率等,比值反映的是效果,它的大小受定義式中出現(xiàn)的其他量的影響。但無論哪一類,比值定義法的本質都是選取相同的標準進行比較。

    《密度》教學設計是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導揭示比值定義法的本質,再通過學生的探究實驗和相關計算分析以及對恒量的解釋最終引入密度的概念。

    (2)功――乘積定義法

    乘積定義法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理量的乘積來定義一個新的物理量的方法,乘積定義法的本質是一種數(shù)學累積的思想。在初中力學部分的內(nèi)容如功、杠桿平衡條件、動能、重力勢能等概念的引入都使用了乘積定義的方法。用這種方法定義的物理量與定義式中出現(xiàn)的其他物理量有關系,它受這幾個物理量的影響,會隨這幾個量的變化而變化。以功為例,功是力的作用效果對空間的積累,所以它的大小由力和距離共同決定。

    (3)阿基米德原理――實驗歸納法

    所謂實驗歸納法是在對物理現(xiàn)象和過程進行大量的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對取得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概括和歸納,從中找出有關物理量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得出結論或建立假說,再通過觀察和實驗進一步驗證。這樣就可建立與發(fā)現(xiàn)物理規(guī)律。

    《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學設計是將教材所提供的演示實驗加以改進,只用一個步驟就可以定量的演示出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這樣既使演示實驗的結果更加一目了然又符合初中學生的物理認知水平。

    (4)液體內(nèi)部壓強規(guī)律――演繹推理

    所謂演繹推理法就是指人們以已知的客觀規(guī)律為依據(jù),推知未知規(guī)律的方法。是由一般推出個別的過程。

    《液體內(nèi)部壓強規(guī)律》的教學設計是采取先通過例題進行壓強計算而推導出液體壓強公式的方法,再將液體中想象出“液柱模型”具體化,用金屬絲制成一個長方體框架,在框架底面貼上帶色的薄塑料片,使框架上底與水面相平,借助長方體框架,幫助學生建立理想液柱的物理模型。最后再指導學生從液體中想象出“液柱模型”。然后可以按照教材,引導學生一步步討論如何計算出液柱的體積、質量、液柱重、對底面的壓力、底面受到的壓強,每步的計算結果同時用字母表示出來,最后得出計算液體壓強的公式。這樣將抽象問題具體化,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可以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

    由于文章篇幅限制,本文采取的是“以點帶面”的方式,后面的實施“案例”部分只選取了實驗班《密度》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思路和案例中應用的主要科學方法的教學設計的摘要,來重點講解“比值定義法”。

    2 實施“案例”

    《密度》教學設計是從問題“木頭一定比鋁輕嗎?”引發(fā)學生思考與討論,為了使學生更好理解,先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導揭示比值定義法的本質:爸爸買了兩斤蘋果花了5元錢;媽媽在買了3斤相同的蘋果花了6元錢,誰買的蘋果更便宜?學生很自然地想到比較每斤的售價更公平合理!教師引導思考這樣的做法是用總價與質量做比后再比較,其合理的原因是選取了相同的標準。由這個例子思考剛才的問題,學生很輕松地就說出比較時需要選擇相同的質量或相同的體積木頭和鋁進行

    比較。接著教師再追問:“如果木頭和鋁的質量和體積都不相同時,如何比較誰更輕”,學生能順理成章地說出用質量與體積做比后再比較。教師引導學生得出不論是質量與體積做比還是體積與質量做比,只要比較時選取了相同的標準,都能得出正確的結論。接著通過學生的探究實驗和相關計算分析討論出不同物質質量和體積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相同物質質量和體積的比值總是相同的――是個恒量;教師解釋“恒量”的意思是說這個比值是個定值。不論組成這種物質不同物體形狀與體積如何不同,但是最終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樣的,它能夠反映這種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從而引入了密度的概念。

    3 訪談分析

    通過對教師的訪談發(fā)現(xiàn),科學方法教育得到了教師們的共識,并且很渴望對科學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時被訪談老師都認為在初中階段將科學方法顯化是有必要的。掌握科學方法是獲取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學生只有掌握科學方法,才能更快捷地獲取物理知識。雖然科學方法很抽象,不容易理解,教學上會有一定難度,但是把那些意義明確、應用廣泛、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科學方法,作為典型的、主要的科學方法,在初中的重點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教學中加以滲透、顯化,具有真實性和可操作性。

    通過對部分學生的訪談發(fā)現(xiàn),針對我的問題,學生回答的內(nèi)容略顯膚淺??梢?,科學方法對他們來說,還是太抽象。但是,大部分學生還是認為把科學方法講出來更便于物理概念的理解。所以,在教學時,更要注意分析并掌握中學生學習物理的心理特點與思維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選擇更適合初中學生物理認知水平的那些典型的科學方法進行科學方法的顯化教育,這樣才更有實效性和針對性。

    三、科學方法顯化教育實踐的研究結論

    基于科學方法的教學實踐,以及對教和學生的訪談,通過分析研究,得到如下的結論:

    1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該將科學方法教育的內(nèi)容加以確定

    在物理學的范疇之中,科學方法與科學知識是相互平行的。與科學知識不同的是,科學方法涉及的不是物質世界本身,而是人類認識物質世界的途徑與方式,是高度抽象的,隱藏在知識背后。因此,初中物理的各種教材和教學參考書,都應該依據(jù)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從物理知識與科學方法相對應的角度,將科學方法的內(nèi)容具體化,具有可操作性。教師在進行科學方法教育時,也應把“隱藏”在物理知識背后的科學方法挖掘出來,向學生揭示科學方法,幫助學生借助科學方法獲取知識。

    2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科學方法教育的方式應該采取顯性的教育方式

    科學方法所涉及的不是物質世界本身,而是人們認識物質世界的途徑與方式,所以,科學方法往往隱藏在知識的背后,既不易學習,又不易掌握。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不顯化科學方法的話,學生就更難感受到科學方法的妙處,更體會不到學習科學方法對學習物理知識和物理規(guī)律的實際用途。

    3 在進行科學方法顯性教育時,要把握住科學方法的本質

    教師在進行科學方法顯性教育時,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必須要把科學方法的本質顯化出來。通過本文的研究發(fā)現(xiàn),顯化比值定義法的本質就是比較的思想,即選取相同標準的思想;顯化乘積定義法的本質就是積累的思想等等。在教學中都應該應用各種教育手段把科學方法的本質顯化出來,把它講透。

    四、結束語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有意識地加強科學方法的顯化教育,逐漸得到越來越多的物理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在中學進行科學方法教育,是實現(xiàn)學生增長知識、發(fā)展能力、提高素質的一個有效途徑。應把科學方法的顯化教育作為物理教學的重要目標和內(nèi)容,牢牢把握住科學方法這條主線組織教學,以科學方法教育引領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教學,使學生不但掌握了物理知識,而且學會了用科學的方法去研究、解決問題,從而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篇9

    我園承擔了由中國人民總政治部立項批準的一項課題《培養(yǎng)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策略研究》。我作為一名教研組長,不僅要有扎實淵博的基礎知識,堅實、系統(tǒng)的教育理論基礎,而且要有強烈的改革意識和較強的教育科學研究能力。而在這些方面,我深感自身存在的不足,所以,我利用業(yè)余時間學習了《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為了弄懂書中的理論知識,我反反復復地閱讀,了解大概內(nèi)容與各種科研方法。以下是我的閱讀心得:

    一、認真學習教育科學研究基本理論  本書第一章,教育科學研究基本原理。主要論述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類型、方法的歷史發(fā)展及方法應遵循的基本原則等有關理論問題。教育要改革,教育要發(fā)展,就必須加強教育科學研究。作為新一代的教師,我們應該能用科學的研究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學研究程序,通過觀察、調查和實驗,分析和綜合,將教育教學與科學研究相結合,將教育教學研究提升為科學研究,將豐富的教育實踐經(jīng)驗提升為理論,從而探索促進教育發(fā)展、促進少年兒童生動活潑主動發(fā)展的科學規(guī)律。因此,學習和掌握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論知識,對于提高我的教育研究水平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因此,我要認真學習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理論。理論是行為的先導,通過認真學習,獨立思考,掌握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識,這樣才能指導教研活動的開展。

    二、掌握教育研究的操作技能  在教學研究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具有一定的理論分析能力,而且要具有進行教育科學研究的實際操作技能。諸如會查閱文獻資料,會進行課題論證,懂得如何設計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研究,會收集和分析研究數(shù)據(jù)資料,會評價分析教育實驗報告,會撰寫研究報告和學術論文等。  書中第二章,教育科學研究的構思與設計。集中介紹了科研課題的選擇、文獻檢索、理論構思及制定研究計劃的基本原則及常用方法。第三、四、五、六、七章為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這一部分較系統(tǒng)詳細地介紹了歷史研究、觀察研究、調查研究、實驗研究及理論研究的方法特點、分類以及運用的具體要求。第八、九、十章為教育研究結果分析與評價。這部分簡要介紹了定性研究資料、定量研究資料的整理與分析,教育研究報告的撰寫與研究結果的評價。

    三、提高自身教育研究能力

    通過閱讀《教育科學研究方法》這本書,我學習了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在此基礎上,我參與了幼兒園教研活動的全過程,通過對教育實際問題的研究,領悟到了科學研究中的真諦:只有積極主動參與實際課題的研究,才能不斷提高自己應用教育科學理論研究和解決教育實踐問題的能力,即教育科學研究能力,并進而形成自己的研究風格。

    通過對本書的學習,我不僅了解了當前國內(nèi)教育改革信息以及相關領域的前沿研究課題,激發(fā)了做好一名教研組長的熱情,而且還了解了教育研究的基本過程與環(huán)節(jié),掌握了適合學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與技能,形成了科研意識和科研精神,培養(yǎng)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養(yǎng)成了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為我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幼兒教育思想史

    主編:杜成憲單中惠

    推薦理由

    本書分為兩部分,“上篇”即中國部分,立足于中國教育的傳統(tǒng)和發(fā)展特點,既反映民族的幼兒教育思想的一般內(nèi)容,也重點表現(xiàn)有代表性教育家的有關胎教、家庭教育和兒童教育的思想主張?!跋缕奔赐鈬糠?,以歷史為主線分別論述古希臘羅馬時期。文藝復興時期、17世紀、18世紀、19世紀、20世紀的幼兒教育思想。

    老師,你在聽嗎?

    作者:(美)波曼著汪寒鷺等譯

    推薦理由

    本書向幼兒教師介紹了傾聽兒童、與兒童進行言語互動所需的一系列知識技能,包括科學的兒童觀和兒童學習觀,把握對話時機、創(chuàng)設對話環(huán)境的策略以及促進、收集、解讀和應用對話的支能與技巧。全書深入淺出,實例豐富,有助于幼兒教師更好的了解兒童,反思師幼互動存在的問題。糾正自己的不適宜言行,從而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

    蒙臺梭利幼兒教育著作精選

    作者:單中惠等編譯

    推薦理由

    《蒙臺梭利幼兒教育著作精選》是匯集蒙臺梭利關于幼兒教育的名著。全書闡述了蒙臺梭利的“兒童之家”教育實踐以及幼兒教育方法、對“幼兒之謎”的探索和解答、展現(xiàn)了蒙臺梭利兒童教育的重要觀點、對幼兒的獨特心理能力進行了詳細的闡述。這是蒙臺梭利論述幼兒和兒童早期發(fā)展的全景式圖書。

    幼兒教育教學活動設計

    篇10

    事物發(fā)展的無限性與復雜性,決定著每一個物理現(xiàn)象或過程都是具有多樣屬性的矛盾統(tǒng)一體,因而每一個具體物理事件的發(fā)展,不但是一個分解的過程,而且也是一個綜合的過程,由此在物理學研究中要不斷地運用分析與綜合方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與綜合方法,并使他們能夠逐漸理解、掌握和運用這種方法于物理學習的探究過程中,將會使他們的思維水平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二、 在教育物理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物理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從實際的事物出發(fā),然后認識清事物的本質,總結出規(guī)律,最后再通過規(guī)律了解事物,這就形成了一個循環(huán),通過這個循環(huán),讓學生鍛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一種思維,這才是教育的目的,只是用科學的方法將培養(yǎng)能力的形式賦予物理的教育過程中,這樣不僅僅是傳輸了知識,更是達到“育人”的目的。

    埃德加?富爾在《學會生存》一書中深刻地指出:“未來的學習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題,手腳眼的人必須成為教育他自己的人,別人的教育必須成為這個人自己的教育,這種個人同他自己的關系的根本轉變是今后幾十年內(nèi)科學與技術革命中教育所面臨的最困難的一個問題。”在物理可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師生的生命性,同時最重要的是:“別人的教育必須成為這個人自己的教育?!?/p>

    那么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怎么實施呢?讓學生腦海中形成結構群和結構思維的方法。

    1.將教學內(nèi)容轉向學生生活經(jīng)驗和發(fā)展的需要

    將結構化后的以符號為主要載體的書本知識重新“激活”,實現(xiàn)與三方面的溝通:書本知識與人類生活世界溝通,與學生經(jīng)驗世界、成長需要溝通,與發(fā)現(xiàn)、發(fā)展知識的人和歷史溝通。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使知識恢復到鮮活的狀態(tài),與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關,使它呈現(xiàn)出生命態(tài)。具有內(nèi)在生命態(tài)的知識,最能激活、喚起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需要、興趣、信心和提升他們的主動探求的欲望及能力。教師在尋找這三方面聯(lián)系的同時,也拓展了自己的認識領域,并把注意力從研究教學內(nèi)容轉向學生的前在狀態(tài)、潛在狀態(tài)、生活經(jīng)驗和發(fā)展的需要,這是實現(xiàn)由“教書”為本轉換到通過教書來“育人”的十分關鍵的一步。

    2.彈性化的教學方案

    在教學設計方面要完成的最后一個綜合,就是將每節(jié)課具體要教學的內(nèi)容與教學過程的事先策劃結合起來,構成“彈性化的教學方案”。在教學過程中強調課的動態(tài)生成,但并不主張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信馬由韁式的展開教學,而是要求有教學方案的設計,并在教學方案設計中就為學生的主動參與留出時間與空間,為教學過程的動態(tài)生成創(chuàng)設條件。

    物理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老師是生活的藝術家,學生是生活的藝術家,只是老師經(jīng)歷的比學生多一點,知識多一點,年齡大一點。而課堂則是師生生活的第一線,也應該是師生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老師和學生都應該認真地對待生活,對待他們自己的課堂,課堂教學留給學生的不光是知識,更多的應該是生存的技能,對待生活的樂觀的態(tài)度,勇于進取的精神,人生美好的回憶,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和他們生命價值的體現(xiàn);留給老師的是美好的回憶,成功的體驗,自己人生的豐富,對生活的更加熱愛,對生命的更加熱愛和其自身生命價值的體現(xiàn)。

    三、實驗在科學方法中的關鍵作用。

    實驗是學生唯一的可以自己操作自己探索的機會,看到了現(xiàn)象才會去追求原因,這樣就成功的引起了興趣,同樣,等通過實驗搞清楚了事物發(fā)生的原因及結果后,才會慢慢的形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習慣。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物理教科書中有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還有每章都安排的小實驗。通過這些小實驗,可以開發(fā)學生智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

    1、學生動手實驗的重要性

    學生動手實驗是是物理教學的學科要求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在當前的物理教學中,普遍存在著這樣一種教學模式:“教師的理論講授(也做少量的演示實驗)+學生的大量筆頭練習”,實驗是極其薄弱的環(huán)節(jié)。這種狀況將影響學生的知識能力結構和非智力因素的發(fā)展。在物理教學中,通過學生動手實驗,更接近人類認識客觀規(guī)律的過程,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具體的、明確的認識,理解概念和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從而逐步掌握物理學習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即“學會學習”。同時,學生動手實驗對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將一些演示實驗改成學生動手實驗

    篇11

    皮亞杰說:“知識來源于動作,而非來源于物體?!边@是說動手操作對于幼兒的科學探索的重要性。動手操作可以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又能讓幼兒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獲得科學知識,還能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和理解能力。

    對于幼兒來說,大自然中的科學應該是最簡單的。這是由于大自然中的科學比較直觀,能讓幼兒直接體驗到,感受到。教師帶著孩子們一起探索大自然。讓每個幼兒去觀察探索周圍的世界,大自然的世界。大自然里有什么,有哪些昆蟲,哪些植物,它們都長得什么樣,有什么特點。幼兒對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現(xiàn)象都很好奇,他們會一遍又一遍地觀察這些有趣的現(xiàn)象,提出問題。幼兒探索科學的特點是面對一些具體的事物時才能提出相關的問題。幼兒探索科學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需要動手操作,親自動手去感受事物的變化。通過動手操作,讓幼兒自主學習科學知識。

    對于幼兒的科學探索來說物質環(huán)境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它能給幼兒最直觀的觀察。所以幫助幼兒提供動手操作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而不同的科學活動需要提供不同的材料和相對的環(huán)境,根據(jù)不同的科學活動以及幼兒的發(fā)展水平提供不同的材料,增加幼兒的動手操作機會。

    在“物體怎樣能移動”的科學活動中,首先我將收集來的各種形狀的積木、鐵塊展示出來后向幼兒提問:你們有什么好方法能讓它們動起來嗎?提出問題后,請幼兒自己動手操作,自己去發(fā)現(xiàn)。在操作中,有的幼兒用手推,有的幼兒用嘴巴吹等等,都想出了很多不同的方法。接著請幼兒上來說一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讓東西動起來的,通過講述以及動手操作,讓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用力大時東西動得快,移動得遠,用力小就移動得慢而近,用力很小時重的東西不動”這個科學道理。通過不同的材料,讓幼兒動手操作,從而懂得了其中的科學知識。

    在科學活動中,教師應進一步解放思想,真正地走下講臺,到孩子們“后面”,讓孩子們在活動中主動地探索,教師要當好引路人。不要只關心孩子學到了多少現(xiàn)成的知識,不要忙于帶幼兒對知識進行條理化、系統(tǒng)化歸納,要引導幼兒大膽地參與、大膽地學習、大膽地思考,引導他們的科學品質均衡發(fā)展。

    在科學教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獨立操作、獨立思考的能力十分很重要。比如在“有趣的葉子”科學活動中,請幼兒把撿來的葉子一起分類比較,用表格的形式,請幼兒完成分類,并進行分享,是用什么方法分類的等等。幼兒的分類方法是非常多的。有的按不同的形狀分類,有的按大小分類,有的按不用的顏色分類。幼兒的思考和想象力是非常棒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獨立思考,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

    在進行科學活動時,運用實物、圖片等多種不同類型的材料創(chuàng)設情景,讓幼兒在動手操作中學習科學知識,既有利于幫助幼兒理解科學知識,又增加了幼兒學習的興趣。

    在科學活動“食物鏈”中,就是運用電子設備和多媒體技術與傳統(tǒng)教育相結合。首先利用電子設備觀看視頻了解食物鏈,接著利用教具卡片,讓孩子通過觀察視頻中的圖像以及動手操作老師制作的教具來了解食物鏈,學習科學知識。讓幼兒知道人類要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讓幼兒動手操作,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 “水與冰的關系”的科學教育活動中,可讓幼兒在離園時,將水缸里倒入一定量的水,并且放一個圖案在水中,再放一根毛線,把水缸放進冰箱,第二天幼兒來園后,我將水缸從冰箱里拿出來,讓幼兒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水變成了冰。在隨后的時間里,我請幼兒先摸摸敲敲看看這個冰堅不堅固。冰拿到教師后開始慢慢融化,慢慢地變成了水。為什么會這樣呢?針對這個現(xiàn)象,我們和幼兒一起進行了討論。讓幼兒都知道“由于冰箱里氣溫低,水變成了冰。室內(nèi)溫度高,冰又融化成為水”的道理。此項活動,全班幼兒都參與進來了,都能積極參與到科學活動中來。使幼兒的學習更主動,更積極,能夠積極地思考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