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精华在线|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午夜福利免费区久久

  1. <style id="av6lj"><delect id="av6lj"><source id="av6lj"></source></delect></style>

    歡迎來到速發(fā)表網(wǎng)!

    關于我們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首頁 > 優(yōu)秀范文 > 古詩教學思考

    古詩教學思考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3-06-22 09:12:43

    序論:速發(fā)表網(wǎng)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jīng)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古詩教學思考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chuàng)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lián)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古詩教學思考

    篇1

    古詩的語言是詩人反復推敲的結晶,是較為精練的,因此在古詩的教學中,強引導學生比較辨析古詩中的重點詞句,感受語言的準確性。如《泊船瓜州》中的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詩人曾反復斟酌,先后選用了“到”“過”“入”“滿”等詞。最后才確定用“綠”?!熬G”字描述了江南綠草茸茸,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通過比較辨析后,學生便能感受到古詩用詞的準確性。又如《鹿柴》中的詩句“返景入深林”,“入”字用得較為恰當,形象地寫出了西下的陽光復照著茂密的森林,透過密林又照射到深秋的青苔上面的情景。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把“入”字換成“射”“照”等含義相近的詞,讓學生比較,通過比較,理解“入”字的意思,一步理解詩句意思。比較辨要的教學使學生懂得動用語言應仔細推敲,錘煉了學生準確的用詞能力。

    二、通過品味推敲,理解語言的精煉性

    古詩以其精煉的語言,表達豐富的內容。在教學中應緊扣句中的字詞、引導學生品味體會,感受語言的精煉性。如《江畔獨步尋花》中的詩句,“千朵萬朵壓枝低”?!扒А焙汀叭f”兩個字就寫出了花開得非常多,“低”字寫出了花開得很旺盛,一句詩七個字就把花開的情形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通過朗讀品讀;感受詩人高超的語言表現(xiàn)力。

    三、引入情境,激發(fā)學生語言的想象性

    在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引入古詩情景交融,神形兼?zhèn)涞乃囆g境界中,要激發(fā)學生語言的想象力,可以達到如見其物,身臨其境的要求,教學中采用情景教學法,采用音樂、畫面來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在這種情景中挖掘古詩的意境。如《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斑b知兄弟登高處”中“兄弟”指的是誰的兄弟?“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一人”指的是誰?為什么會少一個?這樣一步步激發(fā)學生,引導學和想象作者獨自一人在他鄉(xiāng)的情景,體會作者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四、擴補描述,訓練語言的豐富性

    詩句中經(jīng)常動用夸張、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展現(xiàn)一幅幅生動的畫面。為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結合插圖,用現(xiàn)代的語言擴充描述,以此來訓練學生語言的豐富性。如《贈汪倫》一詩,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汪倫的感受怎樣?汪倫帶著鄉(xiāng)親踏歌為李白送行時,李白的感受又是怎樣的?他會怎么想?通過讓學生用現(xiàn)供的語言,通過回答問題來理解詩意。又如《鋤禾》一詩用20個字。詩句精煉。教學時引導學生邊看邊思考,“日當午”是什么意思?“汗滴禾下土”說明了什么?通過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理解詩意,體會農(nóng)民的辛苦,既受到教育,又在擴補描述中訓練語言的豐富性。

    五、通過朗讀背誦,體會語言的音韻美感

    古詩有獨特的音韻美,以它的音韻美著稱,最適宜朗誦。在古詩教學中,教師應在學生理解詩意,領悟古詩意境和體會詩人感情的基礎上,能正確、流利、自然地朗讀,讀出詩的意境和詩的感情,體會詩句的音韻美感,如《宿建德江》詩中,“移舟泊苦”?!叭漳骸薄俺钚隆笨煽闯稣迭S昏時候。作用者有說不盡的愁思。而面對此情此景,舊愁未解,又添新愁。詩的后兩句,“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描繪出是野曠和江上的優(yōu)美景色,寫景寫得很美,其實地烘托抒發(fā)詩人的孤寂情懷。教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要把握此詩較為深沉的基詞,讓學生在多讀、讀準的過程中,體會詩人的愁悶的心情。

    六、擴展想象,體驗語言的情感性

    古詩無論敘事、抒情、詠物或寫景,字里行間都滲透著詩人的情感。為了讓學生從詩中的詞句入手,擴展現(xiàn)象,想象詩句里面所蘊含的情感。如:學習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讓學生擴展思維想象,詩人在黃鶴樓送友人孟浩然時說了些什么話,孟浩然又是怎么說的?讓學生表演,體會當時兩人的感情。并啟發(fā)學生產(chǎn)想象、孟浩然去到揚州后的情景。通過一系列的思維想象,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詩句語言的情感性。

    七、抓住詩中的數(shù)字,體會語言文字的貼切性

    小學語文教材的幾十首古詩中,近半數(shù)以上用到了數(shù)字,使得古詩文辭生輝,情趣盎然。如:《夜宿山寺》中的詩句,“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以“百尺”作虛指,形容山樓高峻,聳人云際的景象,這樣數(shù)量上的夸張,能突出景物的特色,使情境添增。又如:《早發(fā)白帝城》中的詩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千里”虛指白帝城至江陵路途遙遠,“一日”說明時間較短,兩者形成懸殊的對比,既寫出了舟行速度之行,又反映了詩人遇赦東歸時的喜悅興奮之情。

    篇2

    (老師通過自由讀、范讀、齊讀、指名讀、男女生交叉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后提問)

    師:你讀了這首詩,眼前出現(xiàn)了什么樣的景象?

    生:讀了這首詩,我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棵綠色的柳樹,它的葉子碧綠碧綠的。

    生:我讀了這首詩,眼前出現(xiàn)了一棵高大的柳樹,它的枝條上長出了嫩綠的葉子,在春風中搖擺著。

    師:哇,真美!

    生:讀了這首詩,我的眼前仿佛看到從遠處駛來一輛馬車,馬車上,幾位踏青的游人來到湖邊,當他們看到綠油油的草地上,碧綠的柳樹在湖邊搖擺著枝條,真是美極了。其中,有一個叫賀知章的詩人禁不住吟誦起來:碧玉妝成一樹高……

    師:你太有想象力了!

    教學片斷二

    師:我這里還有一首詩,也叫《詠柳》,作者就是我。

    (生作驚奇狀。師出示另一首《詠柳》)

    師:誰來讀給大家聽聽?

    生:(大聲朗讀)

    柳葉青青柳枝長,

    千條萬條隨風揚。

    柳條拂面人心醉,

    人間處處皆春光。

    師:讀得好!這首詩和賀知章的《詠柳》比,哪首詩寫得好?請大家自由朗讀,對比體會。

    生:兩首詩都寫得好。

    師:你更喜歡哪首詩一些?它好在哪里?

    生1:賀知章的《詠柳》寫得好。他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柳樹寫得十分形象、逼真。

    生2:我覺得沈老師的《詠柳》寫得好。這首詩既寫了柳樹的動態(tài),又寫了柳樹的靜態(tài),語言很美。

    生3:我覺得賀知章的《詠柳》寫得好。它寫出了柳樹的顏色、形狀和姿態(tài),讓我們覺得好像親眼所見。

    生4:我覺得沈老師的《詠柳》寫得好。這首詩不僅寫了柳樹,還寫了人,把景和人結合起來寫,顯得更高明。

    生5:我覺得賀知章的《詠柳》寫得含蓄些,不像另一首詩那么白。

    師: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你們能不能把剛才體會到的讀出來呢?

    (師指名)

    師:你讀哪首詩?

    (幾位學生各自選擇自己喜歡的詩高聲誦讀。)

    師:其實,你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寫詩。你們課后把寫好的詩貼在教室里展示給大家看,好嗎?

    教學片斷三

    師:讀了課文,你覺得《詠柳》這首詩詩人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

    生:詩人贊美、歌頌了柳樹。

    師:既然是歌詠、贊頌,我們就來唱一唱,好嗎?

    生:好!

    師:請大家給這首詩譜曲,自由吟唱。

    (學生紛紛唱起來,有的是自己譜的新曲,有的是老歌換上詩作歌詞。)

    師:誰愿意唱給大家聽一聽?

    (老師指名,學生搖頭晃腦地吟唱。)

    教學思考

    1.感悟之新

    古詩詞往往用字凝練,意境深遠,學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難。傳統(tǒng)的古詩教學中,老師在講解字詞的意思上要花很多時間,把每個詞、每句話的意思全部嚼爛了喂給學生。結果,一首優(yōu)美的詩詞被支解得支離破碎、索然無味?!墩Z文課程標準》中對古詩文的學習作了新的要求:“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yǎng)語感?!币虼耍瑢W生學習古詩詞,重在于讀,而不在于“講”,在讀中去感悟,去想象,讓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具有個性化。沈老師在《詠柳》的教學中充分注意到了這一點。他不拘泥于文字的考證、詞語的講解和詩意的分析,而是讓學生反復吟誦,發(fā)揮想象,把詩的語言轉化成為的圖畫,將詩的韻律、節(jié)奏與情境所展示的形象結合在一起,使學生的頭腦中再現(xiàn)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感悟到語言文字之美妙。

    2.比較之新

    篇3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192-02

    小學階段的古詩詞難度較低,如果教師掌握了合適的教學方式,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式便能很容易攻克“古詩詞”的難關。當然,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目的也不單純局限在提高整體成績上。因為無論是哪一種詩境,都能讓我們領悟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遠意境。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古詩詞教學,盡全力讓學生喜歡古詩詞,背誦古詩詞。

    一、小學語文重視古詩詞教學的新意義

    1.能夠弘揚民族文化

    古詩詞不僅體現(xiàn)古人對社會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認識,更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古詩詞教學可以汲取古代思想精髓,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它能讓學生珍惜新生活,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以及思鄉(xiāng)惜友之情,同時教給學生闡明事理,為人處世之道,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2.能夠起到審美教育的作用

    古詩詞把意境美、音韻美、哲理美融合一體,有著特殊的審美功能,學生可以從中受到美的熏陶。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審美體系,對于好與壞、美與丑、善與惡往往憑借外部表象去感知,而不能分析其內在的美和價值。通過古詩詞教學正好可以彌補這一點,因為古詩詞往往反映一種內化的、含蓄的感情,詩人把自己的意志和感情寓含在詩詞中,正所謂“詩以明志”。教師可以通過對古詩的講評,擴展學生的審美視野,讓學生獲得更高層次的審美感受,得出正確的審美標準。

    二、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新方法

    1.分層教學法

    要注意教學內容的層次性。新課標中指出,第一學段學生只要學會生字詞,扼要理解詩句的意思,能背誦和默寫就可以了;第二學段學生在達到低年級要求的基礎上,還要能夠理解詩句的含義,根據(jù)詩情想象出畫意,還應扼要懂得一些古詩詞的常識,諸如:了解古詩產(chǎn)生的時代及作者的姓名;認識古詩的體裁(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認識古詩的押韻(絕句和律詩的雙句押相同的或大致相同的韻);知道一些通假字,如《鹿柴》的“柴”通“寨”,返景入森林的“景”通“影”,“返景”即指陽光反射等。高年級階段,學生已有較厚的學習古詩詞的基礎,其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記憶能力等都有較大提高。為此,教師可以適當提高要求,表現(xiàn)在具體教學中應體現(xiàn)出一定的難度和綜合性。教師可在中年級的要求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定難度,提出“初步領悟詩歌意境”的新要求。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問題引入法

    小學生初學古詩,對古詩沒有什么概念,如果直接拿出作品來讀來背,學生勢必一頭霧水。這時,最好找一個問題作為切入口,這個問題要適合古詩的情境,又貼近學生的生活。在學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一課時,我問學生:“你們離開爸爸媽媽時會想念他們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想?!蔽矣謫枺骸叭绻胨麄冇忠姴坏?,怎么辦呢?”有的同學沉默了,有的學生說:“可以看照片?!蔽医又鴨枺骸肮艜r候的人,有時候因為某種原因。也會遠離家人,也會想念家人,那時候又沒有照片,他們會怎么辦呢?”這下,學生開始思考了,我便順勢提出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中找找答案。

    這樣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古詩的情境,邊讀邊思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種導入方法從學生可以理解的情感入手,教他們從生活中去體會。在這首詩中,核心的情感就是思念家鄉(xiāng)想念親人,我的導入是先導入了情感,呼喚起他們對親人的情感,盡管思念時的表現(xiàn)形式不同,但無論是看照片還是登高望遠,其對家人的情感則都是完全一樣的。這樣,他們在理解上就沒有了障礙,同樣的思念還能拉近他們和詩人之間的距離。

    3.適當采用圖片教學法

    有些古詩的意境比較深遠,學生難以想象出,這時候可以借助多媒體,放映一些畫面。如在學“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兩句詩時,由于學生生活在平原,對大山?jīng)]有什么概念,不能理解山間小路無人蹤跡的景象,于是,我給學生們放映了兩幅圖畫,畫面上,山高路遠,到處是白皚皚的山,山上小路時隱時現(xiàn),沒有飛鳥,也沒有其他的人,只有詩人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舟中遙望。

    這樣一來,不僅古詩中深遠的畫面展現(xiàn)在眼前,詩人的情感也凸顯出來。我們的古詩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能夠體會出詩的意境,通過視覺輔助,這個問題就變得簡單了。同時,美麗的畫面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古人評價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可見詩和畫的緊密聯(lián)系,用畫來詮釋詩是對詩詞最好的注腳和說明,既能夠鍛煉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也能夠鍛煉學生描述畫面美景的描述能力,對于理解用詞和造句具有積極的作用。使用圖片,不僅僅是利用多媒體,還可以運用其他課本插圖,或者其他資料里的插圖,也可以鍛煉著讓學生讀完詩之后,通過想象來描述,或者畫出頭腦中的意境。這對于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和把握具有深遠意義。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只有重視古詩詞的教學,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正確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才能使學生熱愛古詩詞,熱愛祖國優(yōu)秀的文化,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它的美,欣賞它的美,享受美感的體驗,以此豐厚孩子們的人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建偉.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1.

    篇4

    一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之所以隨性,是因為對小學古詩教學的目的認識不清。而課程標準反映了國家對學生學習結果的期望,是對學生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應該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與表述。因此,可以回到語文課程標準,從課程標準的學段目標中厘清古詩教學的目的,明晰小學古詩教學的基本方向。

    縱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詩歌教學目標在第一學段的描述是“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1]。描述的重點詞語是“誦讀、想象、獲得體驗、感受優(yōu)美”,從描述的順序來看,“誦讀、想象”是具體做法,而“獲得體驗、感受優(yōu)美”則是在這樣的做法下應獲得的結果。第二學段的描述是“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像,領悟詩文大意”[1]。關鍵詞是“誦讀、誦讀過程、體驗、想像、領悟”,可見誦讀既是方法,也是目的,體驗情感、展開想像和領悟大意是誦讀要達到的三個目標。第三學段的描述是“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作品的情感”[1]。這個目標的描述較具體,把握詩意、想像詩境、體會情感是閱讀詩歌要完成的三個目標和任務。

    通過以上梳理,可以看出詩歌教學目標是“誦讀、想像”――“誦讀想像,領悟詩意”――“閱讀并把握詩意,想像意境,體會情感”,具有層次性和邏輯性,并且每個學段的教學側重點不同,即第一學段以誦讀和想像為主要目標,第二學段以誦讀、想像和理解詩意為主要目標,第三學段則以想像意境、體會詩情為主要目標。這樣的層次性、邏輯性以及不同的教學側重點,說明了詩歌的教學是從帶著學生讀詩到讓學生自己讀詩,是一個逐步帶領學生學習閱讀詩歌、走向詩歌深層閱讀的過程。由此可見,小學古詩教學是一個古詩學習經(jīng)驗不斷累積、能力不斷發(fā)展的過程,教學不僅是為了讓學生讀懂每一首古詩,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累積閱讀古詩的經(jīng)驗、發(fā)展閱讀古詩的能力。

    二、 設計能力發(fā)展的層級,重構古詩的學段目標

    既然教學古詩就是兒童累積經(jīng)驗、發(fā)展能力的過程,那么,古詩教學就應當“教”經(jīng)驗、“教”能力。這樣的經(jīng)驗和能力是哪些呢?從上述對古詩教學意義的梳理中,我們大致可以歸結為“誦讀能力”“翻譯能力”“想像能力”和“情感體驗能力”等四個方面。而“經(jīng)驗在課程中是生成的”,并“在課程中通過理解不斷改組和不斷更新的”[2],“每一階段的課程都是以前一階段的課程所形成的經(jīng)驗為基礎,并且以引導學生經(jīng)驗的發(fā)展為目的”。因而,明晰“誦讀能力”“翻譯能力”“想像能力”和“情感體驗能力”發(fā)展的層級,有助于突出能力訓練的重點,使教學能真正促進學生能力和經(jīng)驗的發(fā)展。然而,由于課程標準中的學段目標對此缺乏具體的描述,使得一線教師很難把握每個學段能力發(fā)展的重點,以致古詩教學常常游離于學生能力的發(fā)展之外。因此,設計古詩閱讀能力發(fā)展的層級,建構古詩教學具體的學段目標,能突出學段的特點和兒童發(fā)展的主體地位,使教學重點突出、課程推進清晰化,利于學生有效地累積經(jīng)驗,形成和發(fā)展閱讀古詩的能力。

    1.設計誦讀能力發(fā)展的層級,建構兒童誦讀能力的學段目標

    “詩歌、音樂、舞蹈原來是同源的。它們的共同命脈是節(jié)奏?!盵3]當三種藝術分化后,“詩歌所保留的詩、樂、舞同源的痕跡后來變成它的傳統(tǒng)的固定的形式”[3]。誦讀則是感悟古詩節(jié)奏最傳統(tǒng)、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只有通過誦讀感受到了古詩節(jié)奏的變化,才能借助想像走進詩境,體會出古詩中流露出的情感,進而獲得對古詩深層次的理解。因而,誦讀是古詩學習的一項基本能力,更是一種童子功。而對于詩歌的誦讀而言,朱光潛先生在《詩論》中認為詩歌語言的節(jié)奏由三種影響合成,分別是發(fā)音器官構造的影響、理解的影響和情感的影響??梢姡b讀古詩能力的發(fā)展應該經(jīng)過“誦讀出語音的節(jié)奏――誦讀出理解的節(jié)奏――誦讀出情感的節(jié)奏”三個層級。所以,在培養(yǎng)學生古詩誦讀能力方面,可以將學段目標相應地設計為:第一學段能正確誦讀古詩,并能誦讀出古詩的語音節(jié)奏;第二學段能較為熟練地誦讀古詩的語音節(jié)奏,并能用誦讀表達出自己對古詩的理解;第三學段能誦讀入境并能用誦讀表達出古詩中所蘊含的情感。

    2.設計翻譯能力發(fā)展的層級,建構兒童翻譯能力的學段目標

    詩意既包括古詩的字面意思,即所謂的詩歌大意,也包括古詩的內在意蘊。要真正讀懂詩意,則不僅要讀懂古詩的字面意思,翻譯出詩歌的大意,更要領悟古詩的內在意蘊。翻譯詩歌大意是理解古詩的基礎,悟出內在意蘊則是理解古詩的目標。對于小學生來說,翻譯詩歌大意是他們理解古詩的橋梁,翻譯能力影響著他們對古詩的理解程度。而兒童翻譯詩歌大意的能力首先是理解字詞的能力,其次是將字詞意思組合成詩歌大意的整合能力??梢?,兒童翻譯能力的形成是以理解字詞的能力為基礎,不斷提高整合能力,由不熟練到熟練的一個發(fā)展過程。因此,在培養(yǎng)兒童翻譯能力方面,可以將學段目標設計為:第一學段能借助圖畫或故事大體理解古詩字詞的意思,并能初步感受古詩語言的優(yōu)美;第二學段能借助注釋、圖畫理解古詩字詞的意思,并能連起來大體說出詩歌大意;第三學段能借助注釋較為熟練地說出詩歌大意,基本把握詩歌的內容。

    3.設計想像能力發(fā)展的層級,建構兒童想像能力的學段目標

    詩是想像的表現(xiàn)。寫詩是詩人運用想像將形象與情感融合而創(chuàng)造詩境的過程;讀詩則是讀者利用想像將文字還原成形象,再造出詩境,感受詩歌情感的過程。因此,從閱讀的角度來講,想像意境是一種有意想像,是閱讀古詩的一項重要能力。由于知識經(jīng)驗的不足、認知水平和言語水平的不高,不經(jīng)過訓練的小學生還不能自主地從古詩精煉的語言中想像出古詩的意境??梢?,學生意境想像能力的發(fā)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要教給學生想像的方法,讓他們由能從詩句想像出畫面,到由詩句想像出情境,最后再到由詩句想像出詩歌的意境,不斷地累積經(jīng)驗,習得方法,提高能力。因此,在想像能力方面,可以將學段目標設計為:第一學段能借助故事、圖畫等媒介想像古詩描寫的情境;第二學段能借助古詩的語言想像詩歌的畫面并能簡要描述;第三學段能扣住關鍵的詩句和詩歌意象想像古詩的意境并能具體描繪。

    4.設計情感體驗能力發(fā)展的層級,建構兒童情感體驗能力的學段目標

    古詩是以極其凝練的語言來表達詩人豐富的情感,而“思想、情感和語言是一個完整連貫的心理反應中的三方面”[3]。所以,古詩的語言就是詩人的情感。但兒童因為生活經(jīng)驗、理解能力和想像能力等不足,會將古詩的語言與情感割裂開來。所以,對于兒童來說,體驗古詩情感的能力就是從詩歌語言主動感悟出情感并展開體驗活動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要經(jīng)過“能感受到詩中的情感”――“能感悟出詩中的情感”――“能體驗詩中具體的情感”三個階段。因此,在培養(yǎng)兒童情感體驗能力方面,可以將學段目標設計為:第一學段能借助故事、圖畫等媒介大體感受到古詩中的情感;第二學段能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反復的誦讀感悟出古詩所表達的情感;第三學段能借助意境和資料,扣住關鍵的詞句體驗詩情,并能用一定的方式表達出來。

    綜上所述,厘清小學古詩教學的目的,能讓我們明白古詩教學的意義所在,而從古詩教學的意義出發(fā)重構古詩教學具體的學段目標,則能清晰地呈現(xiàn)出學生古詩閱讀能力發(fā)展的層級,使每個學段教學目標的指向更加凸顯。有了這樣清晰的目標指向,教師教學古詩的學段意識就會得到增強,從而使古詩教學呈現(xiàn)出學段性,以求最大成效地促進學生古詩學習能力和閱讀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篇5

    小學語文是小學生建立漢語語言及文字系統(tǒng)的基礎,是簡單也是最重要最關鍵的部分。初入學的小學生還未建立起成熟的語言和漢字系統(tǒng),小學語文學習的好壞可以直接影響到人的一生。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方式都達不到成年人的水平,因此在講授語文課程尤其是古詩詞時一定要避免枯燥乏味,要結合生活實際在有趣的情境中讓孩子能理解記憶。本文就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進行分析總結。

    一、課堂講解簡單化

    小學生還處在智力發(fā)展階段,理解力、注意力、記憶力等都未達到成年人水平,對詩詞的理解和記憶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小學語文課本里的古詩詞的內容故事都是非常簡單的,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古詩的研究意義更加在于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所以,在更高教育級別的中的研究,通常會研究詩詞作者的時代背景,會研究當時是發(fā)生了怎樣的歷史事件。同樣,在小學的教育中,由于學生的思想認知還無法達到所應有的深度,但是教師同樣可以將時代背景加以利用,加以介紹。例如在講述《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篇古詩的時候,可以講解作者實在怎樣的情況之下創(chuàng)作的這首詩。接著引申出作者王維當時為何對被貶,同時向學生提及當時的歷史小故事,增加學生對于這篇古詩的熱愛度,這樣就可以使學生更加細致的掌握這首古詩的含義,同時方便背誦記憶。在為小學生講解這些內容時,一定要化繁為簡,通俗易懂,給他們舉生活中常見的小例子,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把古詩詞的意境和魅力帶給小朋友,把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中華文明傳承給下一代,讓中華文明的根深深扎下去。

    二、教課方式避免生硬刻板

    我國雖然近年來一直提倡素質教育,可是中國式教育仍然存在著許多弊端,為提高學生成績和學校的升學率,一些考試只能全身心的投身于備考知識的講解和強化,一味地讓學生背誦和默寫,可是死記硬背卻不能深刻理解知識的內涵。只注重應試考試成績,而不注重學生是否真的會靈活作用,活學活用?!鞍堰@些都背熟了”,這是中國學生經(jīng)常能聽到的話,老師們總是把它掛在嘴邊。對于諸如此類的教學方式,只會增加小學生的厭煩感,尤其是小學生,就更加不愿意去背誦。教師可以設計比賽的形式,同樣是布置作業(yè),但是告訴同學們明天會是一個趣味比賽,這樣的效果就不會只是增加了學生大腦的記憶負擔,讓學生死記硬背,而不去理解古詩詞的意境和情懷,而是學生會從內心愿意接受并背誦這首古詩了。

    三、聯(lián)系生活,再現(xiàn)情節(jié)和趣味

    小學古詩詞讀者是小學生,因此要啟發(fā)學生體會詩歌中的童趣,最好的辦法就是幫助他們將詩歌中的內容和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比如,在教授《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這首古詩的時候,其中在講述“接天蓮葉無窮碧”的時候,可以配合幻燈片的放映,讓學生通過眼睛的直觀感受來理解詩文中所描述的精彩畫面。同樣,教師的在課堂的具體教書過程中,還可以提問學生“有誰見過荷花”,“在什么時候”等問題,通過聯(lián)系生活的實際,讓學生自己闡述對于荷花的理解,同時可以講解荷花的花語,同時與本詩向對應。呆板的教學,學生不會引起共鳴,通過聯(lián)系生活的實際呈現(xiàn)給學生,學生會認真閱讀,仔細思考,對照反思,努力接受。

    四、開動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畫畫遠比寫字要容易的多,他們能更容易的用畫筆來描繪自己心中理解的詩的樣子,老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畫出來的畫向他們解釋詩的含義,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也可以要學生根據(jù)理解的詩歌內容進行舞臺表演,充分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不僅可以將課本知識活動形式話,避免了課堂教學的死板,增加了課堂教學的多元化形式,也增加了學生與老師的交流與互動,同時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教師與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下學習詩詞,更加有助于學生對于中華古詩詞的熱愛。

    五、結語

    對于小學的古詩詞教學來說,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太寬松就沒有了紀律性,過于呆板又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所以這就需要每一位教師在教學上認真對待,傳承繼續(xù)綿延已久的古詩歌教育傳統(tǒng),因為“詩歌是對人類情感記憶的表達”。只有在文化和詩歌的不斷繼承流傳中,才能在中國這片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上,讓我們未來的接班人、正處于花季的兒童、少年們,盡情的與傾聽詩歌傳統(tǒng)對話,與未來交流。正如托爾爾泰所言,詩人是舉著心靈的火炬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人。讓這盞照亮靈魂的火炬,給兒童和少年以人文的關懷和美學的慰藉。

    參考文獻:

    [1]涂培源.在古詩教學中引導小學生展開想象[J].教育評論,2001,(02).

    篇6

    初中語文誦讀教學的教材基本都是古詩詞,且這些詩詞是經(jīng)過精心篩選的名家之作,感情豐富,非常具有閱讀、欣賞和審美價值,極具有教育意義。而傳統(tǒng)意義的古詩詞教學卻出現(xiàn)一些教學誤區(qū),過于專注課文內容、音韻音律,忽略了古詩詞的誦讀。古詩詞的誦讀也是一種能力,是感受藝術的方式之一。新課標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誦讀能力都有明確的要求,不能局限于能書面表達的淺顯層次,所以,研究古詩詞的誦讀教學,對中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啟示和指導作用。

    一、誦讀教學的定位與思考

    1.誦讀教學能讓學生積極主動的體驗學習過程

    古詩詞的人文內涵十分豐富,特別是古詩詞的誦讀,它是一種精神體驗,學生作為誦讀的主題,對于課文中的內容,反應是多元化的。誦讀是品味古詩詞的一個過程,是誦讀者獨特的審美體驗,所以在誦讀教學中,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性積極參與進來。在傳統(tǒng)的古詩詞教學中,教師總是過分注重詩詞中的藝術特色、分析其修辭手法,介紹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藝術特色等,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

    誦讀教學可以引導學生融入古詩詞中,體驗作者的情感,整體把握古詩詞的思想。我們可以從如下案例進行分析,比如在學習《望江南》這首詞時,(1)班老師自己不帶任何感情和語調的誦讀這首詞,然后介紹作者以及流派。老師讓學生講述《望江南》整體內容的理解,作者的情感,這直接關系到老師對該詩詞的拓展,此時學生對作者情感把握不到位。(2)班老師飽富深情的誦讀《望江南》,之后,請幾個同學深情的朗讀,師生一起討論詞中的內容,之后再請學生表達詞中的情感,此時,學生基本能夠準確表達。但這是一首飽含思念之情的詞,在這種活躍的氛圍之下,很多學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情感。(3)班教師首先播放《望江南》的錄音,讓學生跟讀,學生被現(xiàn)場氣氛所感染,自覺融入到詞中體驗作者情感,最后進行課文內容的分析,學生也就自然全面的把握了這首詩詞。從案例中可以看出,富有感彩的誦讀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把握作者情感,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感受體驗詩詞。

    2.誦讀教學體驗了語文的人文性

    語文課程教學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同時豐富自身知識和修養(yǎng)的一個過程,語言是用來交際的,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成果,可以說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語文是社會化的,是人類情感的載體,而古詩詞更是中國的一種特色文化的積淀,是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誦讀古詩詞也是學習和傳承傳統(tǒng)中華文化的途徑之一,在反復的誦讀中,我們的思想和思維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王昌齡的《出塞》中有這樣一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作者巧借古代名將來諷刺邊疆將領的無能,情感深沉、語意含蓄,滿懷愛國之情。又如《南園》中的“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就表現(xiàn)了了一種“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豪情。

    誦讀的方式不僅讓學生學習古詩詞,領略漢語的文字魅力,更是了解古人和中國歷史的有效手段和途徑。誦讀古詩詞,也是學生情感和志向內化的過程,有益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誦讀在現(xiàn)在的教學中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意義。

    二、誦讀教學的依據(jù)

    我國古詩詞都非常具有音律性,它們的發(fā)展總是伴隨著音樂和歌舞。從李白的《送友人》中的“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中的“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李益的《塞下曲》中的“燕歌未斷塞鴻飛,牧馬群嘶邊草綠”等等,都體現(xiàn)了詩歌中蘊含的音律美,音樂美。

    因此,通過誦讀的有效教學手段,全面的理解和鑒賞詩詞,不只是學習漢語的語言藝術,還能品味其音樂美、意向美、融入到作者深沉的情感之中。誦讀詩詞可以從其音調、韻律、節(jié)奏等方面入手,體會詩詞的音樂美,加深學生對文義的理解。對詩詞意象和情感的體驗,需要讀者自身的聯(lián)想和想象,以及自身情感修養(yǎng)的累積,在這一過程中,誦讀仍然是有效途徑之一。誦讀有助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而在學生誦讀時,能夠有效調動思維,在大腦中形成相應的意向,快速進入詩歌的意境中,體味其情感。

    如兩漢詩歌《行行重行行》中的“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睂懗鰱|漢末年動亂時代的相思、離亂之情。它就需要讀者在誦讀時,深刻理解“遠”、“緩”、“老”、“晚”這些詞眼所表達的情感,從而能夠理解詩人在戰(zhàn)亂動蕩時期的一種凄苦、無助、漂泊之感。

    初中語文古詩詞的誦讀教學,可以引導學生體會詩歌的音樂美、意境美,讓學生更好的體驗古人的情感和事項,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誦讀的作用,讓學生體會到古詩詞的韻律之美,加深對詩詞的影響,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意義上理解和學習古詩詞。

    【參考文獻】

    篇7

    (一)案例原因探尋

    經(jīng)調查了解,這種現(xiàn)象并非筆者所教的學生如此,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于是,筆者想:現(xiàn)在從小學甚至幼兒園就已興起了讀背古詩之風,為何到了高中階段學生的古典文學底蘊反而變得如此貧乏?到底是誰傷害了我們的學生?到底是什么導致了高中生對古典詩詞學習興趣的減退?如何才能重新喚起學生學習古典詩詞的興趣呢?

    由此,在教學實踐中筆者開始了深一層地思考。

    造成現(xiàn)狀的客觀原因 :

    1課本中所選的某些詩篇確實與學生有一定距離,不能吸引學生。

    如《離騷》,就有不少學生反映這首詩古奧難懂,提不起興趣?!峨x騷》雖然是我國古典詩歌浪漫主義風格的源頭,距離學生的時代比較久遠。雖然前面學生已經(jīng)接觸了《詩經(jīng)》,但對于楚辭,無論是形式上還是內容上仍然是陌生的。從字面上看,障礙特別多,學生也就沒有了讀下去的欲望。

    2、呆板的教學方式一定程度上槍殺了學生的學習古詩詞的激情。

    不少教師平時教上古典詩詞,篇篇逐字逐句串講,老師講的多,學生自己體驗的時間反而少;或者似乎把一堂古典詩詞鑒賞課上成了一般的文言文教讀課。而事實上古典詩歌不同于文言文,把教文言文常用的方法放到欣賞古典詩歌的課堂上來,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失敗,也難怪學生不喜歡。古典詩詞鑒賞課要充分考慮文體的特點,既要有利于學生理解詩歌內容,又要有利于學生鑒賞能力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

    (二)造成現(xiàn)狀的主觀原因

    現(xiàn)在有一部分高中生對古典詩詞學習的認識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偏差:

    1、"長一點的詩歌,學起來費時費力,又難懂,學了就忘"

    這是一種畏難心理。學生生性好動,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他們注意力保持集中的時間比較短,記憶深度不夠。許多同學看到課后"背誦"兩個大字就頓生反感,讓他們自覺靜心背背古典詩歌是不容易。而實際上要想在嘻嘻哈哈的笑鬧中輕松學好語文同樣也是不太現(xiàn)實的,要想在學習中取得成效,本身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2、"為了考試,我愿意在語文課堂上讀讀古典詩詞,在課外我從來不讀這些詩詞"

    這些學生很實際也很純粹,他們學習古典詩詞就是為了考試時的得分。抱著這種應試心理,學生就變得功利、浮躁,不肯靜下心來多讀多背,至多背幾句"名句""考點句"。

    案例描述

    具體古詩詞的教學操作中我選擇以下幾個方面實踐:

    一、 導入新課:

    借助流行歌曲來營造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音樂中展開想象,感受作品的魅力。

    教讀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聽聽徐小鳳演唱的《別亦難》,教讀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教師可以播放鄧麗君演唱的《幾多愁》《胭脂淚》;教讀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教師可以讓學生聽聽王菲演唱的現(xiàn)代版的《明月幾時有》;通過"聽"的形式,在悠揚旋律的伴奏下,誘導學生不再拒絕古典詩詞,沉浸于詩詞,牢牢抓住了學生的心。

    二、比較鑒賞:

    在鑒別中,借助流行歌曲有效做到了學生與詩人和作品的感性溝通,加強了詩詞的理性體悟。

    1,學習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并且展示了電視劇《三國演義》的插曲《滾滾長江東逝水》(楊慎《臨江仙》)歌曲和歌詞,借助音樂體味和感受這首詞和蘇軾的詞異曲同工,同為詠史懷古,也各有千秋。

    2,學習蘇軾的的《卜算子·缺月掛疏桐》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并且展示了臺灣的周傳雄演唱的《寂寞沙洲冷》比較不同意境,蘇軾的詞所要傳達的是經(jīng)歷烏臺詩案之后、貶居黃州,抒發(fā)其個人幽憤寂苦之情;而周傳雄化用詞中一句的意境表達的卻是詠嘆愛情的緣分,人世德悲歡,在愛與愁之間的傷痛。

    這些案例說明,教師一定要具備課堂開發(fā)的意識與能力,增加課本知識容量和密度。只有具備了這種意識與能力,以往那些充斥我們耳膜的被我們忽視的流行歌曲,才會被拿來當作語文教學的素材,從而為語文教學開辟出一片新天地。

    篇8

    古詩詞是中國文化典籍的百花園中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資源。然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教學也是一座山,很難逾越,更難爬上峰頂。在小組課題展開研究的同時,對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方面發(fā)現(xiàn)了諸多問題。我試以自己的觀察與思考談談自己的見解。

    一、問題之我見

    由于古詩詞距今年代久遠,寫作背景復雜,而且內容高度凝練,情感含蓄深邃,不少教師缺乏對其教學方法的探究,常常采用“解釋題目―讀通詩句―分析字詞―串講詩意―總結思想”的五步教學法,使古詩詞教學僅僅停留在“解釋”的層面上,以致原本完整和諧、充滿活力的詩詞藝術在教師逐字逐句的解說中成了枯燥的文字符號。而在這充斥大部分語文課堂中的五步教學法中,讀通詩句無疑是所有環(huán)節(jié)中最重要的,也是問題最多的。

    1.朗讀的時間不夠充分

    一節(jié)課40分鐘,學生朗讀的時間卻不到5分鐘,朗讀練是趨于形式。如預習性的朗讀,要求學生讀通課文,讀準生字新詞,但實際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學生連一遍課文都未讀完,教師總會讓學生停下,馬上轉入下一程序,朗讀成了教學中的一個過渡環(huán)節(jié)而已。

    2.朗讀的目的性不夠明確

    形式多樣的朗讀齊上課堂,看似熱熱鬧鬧,其實讀前沒有要求,讀中沒有指導,讀后也沒有及時評價反饋,學生只是被教師驅趕著為讀而讀,沒有用心、用情去讀,而是有口無心地“念著經(jīng)”。

    3.朗讀指導單一

    朗讀教學指導方法單調、機械,常見教師在分析、理解之余來一句“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讀讀這部分。”或“把×××語氣讀出來?!敝T如此類。

    4.朗讀只求形式

    據(jù)觀察,一般一節(jié)課朗讀安排了三四次,但有安排卻未到位,有形式卻無多大實效,往往是朗朗書聲驟然響起,不到1分鐘,又在教師的示意下戛然而止,朗讀成了課堂教學的一種點綴。

    二、名師引路見陽光

    正當茫然困惑之際,援疆教師推薦翻閱《小學語文名師古詩詞課堂實錄》,發(fā)現(xiàn)里面收錄著許多名師的古詩詞教學實錄、教學心得等。深入地解讀這些經(jīng)典的古詩詞教學實錄,名師們高超的教學設計給我們以啟迪,他們精湛的古詩詞教學藝術著實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1.創(chuàng)設詩境,在朗讀對話中感知

    古詩詞言簡意賅,卻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隔甚遠。教師在教學時特別需要創(chuàng)設與古詩詞相和諧的情境,帶領學生穿越時空,如臨其境深入感受。

    2.在對比欣賞中品味

    古詩詞燦爛輝煌的寶藏,不應止于課本、課堂學習的局限。在小學階段的古詩詞教材中,不少的古詩詞雖然作者、背景不同,但表達的情感主題卻是相同或相近的。在教學時,可整合同一題材的作品,以題材為橋梁,帶領學生對比體會,加深理解。此外,還可拓展同一詩人的作品,不僅可增加學生對不同語言風格的感受力,還可加深學生對古詩內容的理解和對該作者寫作風格的把握。

    3.咬文嚼字,在研詞磨句中升華

    詩歌是最精煉的語言藝術,因此,學習古詩不能浮光掠影。而需要沉下來,覓詩眼,品佳句,感受詩歌的意趣和含蓄。貫通生活與詩句的問題,激活學生言語活動的創(chuàng)造性,使得整個學習過程有情有趣,學生的思維、想象、情感始終在文本語言的內部快樂進行。

    4.聯(lián)系生活,模仿創(chuàng)造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詩歌的特點,以景與情的觸發(fā)點為語言轉換樞紐,充分利用已有的語文知識和生活實踐經(jīng)驗,引導學生進行模仿創(chuàng)造,讓學生通過轉換語言完成對古詩詞的體驗、感悟、積累和運用,激感,提高活用語言的能力。

    篇9

    古詩詞是訴諸心靈的、內心精神世界的文學形式,是人類美好情感體驗的結晶。它們是通過讀者的感悟、咀嚼、體味、深思、積累而慢慢地內化為自己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古詩詞賞析作為語文考試的又一大亮點, 是學生學習的一大難點, 也是教師在教學中最為頭疼的。

    新編《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誦讀古詩詞,不僅要有意識地積累,而且要有自己的感悟、理解,要能靈活的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特別強調要“突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體現(xiàn)時代要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而且在詩詞教學中,教師要向學生滲透人文精神的教育,引導學生認識人的價值,強化生命意識,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個性、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诖耍P者結合近幾年來在在西安市臨潼區(qū)油槐初級中學校的教學經(jīng)歷,從我校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結合目前中學生了解與掌握中學生古詩詞現(xiàn)狀嘗,試在中學生古詩詞教學過程中進行教學改革,以期提高中學生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

    一、目前中學生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古詩詞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毋庸置疑,然而其教學現(xiàn)狀卻不盡人意,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中小學古詩詞鑒賞教學的理論的缺失

    我國優(yōu)秀的古典詩詞作品浩如煙海,對其的鑒賞和研究不可謂不豐富,但是,但這些研究大多在文學的層面上,對中學古一詩詞教學卻很少有系統(tǒng)的研究,連語文課程教材專家也不得不承認“文學鑒賞能力如何具體化,理論界還缺乏研究"的結論。

    2、現(xiàn)代中學生對經(jīng)典古詩詞的賞析現(xiàn)狀不容樂觀

    主要體現(xiàn)在多數(shù)中學生因閱讀與積累太少,學生學習興致不高, 閱讀賞析時間不夠充裕,閱讀范圍較為狹窄,閱讀方式有待進一步提高,學習被動, 效率低下。很大一部分學生缺乏對古詩詞的基本審美、想象能力和賞析方法, 難以感受其魅力,不知道如何學習古詩詞而排斥古詩詞。學生感覺古詩詞太難,理解不了,平時考練中古詩詞鑒賞類題目得分較少,逐漸對古詩詞失去興趣。任課教師在古詩詞的講授過程中也缺乏一些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另外,家長重視程度不夠,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沒有時間誦讀都是影響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因素。

    二、改進的方法與措施

    1、以新課標為依據(jù),及時轉變對古詩詞閱讀觀念

    要改變現(xiàn)今古詩詞課外閱讀不容樂觀的現(xiàn)狀,就要樹立新的理念,真正在思想上明確古詩詞課外的閱讀對提高學生語文素質,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追求和理解,陶冶學生美育情操,從而對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重要性。尤其要落實《語文課程標準》,走出新課標,樹立大語文觀念,而且要加大對閱讀的宣傳指導力度,向學生和學生家長提出具體的古典詩詞課外閱讀目標,使閱讀的活動在中小學蓬蓬勃勃地開展起來。

    2、教師應該從學生及學校實際出發(fā),整合教學大綱

    新課標對中學古詩詞教學也作了明確要求:“理解作品思想內涵,探索作品豐富內蘊,領悟作品藝術魅力,用歷史眼光和現(xiàn)代觀念審視古代詩文的思想內容,并給予恰當?shù)脑u價”?,F(xiàn)在的語文教師所面臨的授課對象大都是2000年前后出生的學生,與“80后”和“90后”的學生相比,生活和物質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學生思想非?;钴S,自我意識比較強。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這些學生的實際狀況,再經(jīng)過詳細的調研之后才能結合新課標去制定教學大綱,與時俱進的備好每一節(jié)課,讓學生感覺教學能真正貼近自己的生活,能真正調動起自己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3、學生主體參與教學活動

    認知心理學認為,學生學習的本質不是被動地形成刺激一反應的聯(lián)結,而是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自身的認知結構。無論是把人類的認識成果轉化為學生的知識、能力,還是把社會經(jīng)驗、規(guī)范轉化為學生的觀念、情感、意志、習慣,都要通過學生自己的思考和實踐活動,學習活動只有在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下才能進行和完成。

    4、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鑒賞古詩詞的興趣

    語文老師不僅要注重課堂的古詩詞閱讀訓練,更要關注學生的課外興趣和習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猶太人世代傳言:書本是甜的。對孩子們而言,能夠從小就體味到讀書是一樁快樂的事情,從而終生享受書籍所帶來的無窮樂趣也許就是社會、學校與家長所共同給予他們的最好禮物。現(xiàn)在的初中生,大部分都有愛表現(xiàn)的欲望,他們強烈地需要別人對他們能力的贊揚與肯定,所以給學生營造一個良性的競爭環(huán)境很重要。古詩詞一般篇幅短小、朗朗上口、易于背誦,可根據(jù)古詩詞的這一特點和學生的興趣進行朗讀比賽、背誦比賽、默寫比賽等。這樣,學生賽得開心,古詩詞背誦、默寫的效果明顯。

    5、引導學生學會品析名言名句,感悟古詩詞的形象美

    古詩詞中作者把萬千心緒都凝聚其中。抓住關鍵字、詞、句賞析詩詞,可直接劈文入情,品味作者當時迸現(xiàn)的情感,體會煉詞煉字之妙境。師生在研讀過程中,不妨滲透“以詩解詩”的方法,學生既能快速入境,亦能提高鍛字、煉詞、用句等寫作能力,更能縱橫聯(lián)系,加強古詩之間的相互理解。因此,教師要在引導學生進行審美實踐的過程中, 有意識地讓學生不斷積累相關知識和有效的生活和閱讀經(jīng)驗,提高他們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

    篇10

    一、古詩的魅力所在

    一首古詩,寥寥數(shù)十字,短短幾句,詩人就會描繪出一種意境,或借景抒情,或借物喻理。在古詩的世界里,忽而氣勢磅礴、雄渾激蕩;忽而柔和細膩、委婉纏綿;忽而蕭瑟蒼涼、孤獨寂寞;忽而忘情阡陌,韻味悠長。嚴肅與詼諧,生動與質樸,含蓄與明了,委婉與豪爽,直讓人幾經(jīng)磐涅,蕩氣回腸。古詩——中華文學藝術中的一支奇葩,它博大精深,燦若繁星,千百年來,以其精湛的語言,深邃的意境而膾炙人口、吟唱千古,滋潤了無數(shù)代中國人。

    二、造成小學生學習古詩困境的原因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中則明確要求誦讀、背誦優(yōu)秀詩文,小學階段不少于160篇(段)。讓學生從小就接受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以獲得終身受益的古詩文經(jīng)典的基本修養(yǎng)。但就目前來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教學的現(xiàn)狀卻不甚理想。學生古詩掌握量寥寥,主要是課本中要求的幾首;內容較單一,五絕為主;學生對古詩普遍缺乏興趣。導致這種不容樂觀的現(xiàn)狀產(chǎn)生的原因何在呢?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和平日觀察,歸結一下,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教師和學校、社會因素:

    1.一些教師和家長自身就沒有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愛好,對學習古詩詞的重要意義認識不清,缺乏引導小學生從小學習古詩詞的意識,平時對學習古詩詞所作的宣傳力度不大,不能充分激發(fā)起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2.學校沒有專門的古詩詞課程設置,學生所學習的古詩詞散見于各冊教材之中,學時分散,教學缺乏系統(tǒng)性,不利于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和迅速提高他們的古詩詞修養(yǎng)

    3.當今社會少影視作品種類甚多,如動畫片、漫畫書,以及各類電視劇,尤其是武打、槍戰(zhàn)片的沖蝕孩子的心靈,卻鮮見有自發(fā)誦讀古詩詞的現(xiàn)象,整個社會環(huán)境彌漫著一種浮躁而低俗的氣息。

    其次,學生自身的原因:

    1.古詩詞的內容比較深奧,字、詞、句的意思不容易讀懂。

    2.有一些字不認識,句子的結構也比較復雜,誦讀的困難較大。

    3. 由于缺乏文學和歷史知識,不了解詩人的生活簡歷及寫作背景,很難真正理解詩意,只會死記硬背,缺乏感情。

    4. 由于不會運用,背過以后,當時能記住,時間一長就淡忘了。

    三、開展古詩教學的方法

    1.運用故事強烈的感染力,幫助學生理解古詩深刻的意境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作為老師都會有這樣的發(fā)現(xiàn)許多上課不專心聽講的學生,聽故事卻聽得聚精會神、津津有味,惟恐自己少聽一句。足可見故事對學生影響之大、感染力之強。在教學古詩前,可以把詩人的心態(tài)、所處的時代背景、古詩中的科學知識、古詩意境編成一個趣味盎然的故事,用一個個精彩的故事叩響學生求知的心靈大門,以故事導入式來學古詩。如教學古詩《鵝》時,利用作者生平的小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覺之中把學生引入詩的意境中,起了一箭雙雕的作效果。

    2、結合古詩意境,豐富學生想象力,體會古詩情感。

    每首古詩都著力表現(xiàn)一種意境。因此,在理解了詩的大意后,還必須深入挖掘,細細品味,發(fā)揮想象力,把學生引入詩的情境,使詩中描寫的景象在頭腦中浮現(xiàn)出來,這樣,就會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就會對詩意理解得更深刻,對感情體會得更深入,同時又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發(fā)展空間思維力,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所以,教學時教師要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去想象,去領悟古詩中的意境美??梢宰寣W生配樂朗讀,可以讓學生畫一畫、演一演,也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古詩去想象、豐富相關情節(jié)等等。

    3、融合詩人情感,聲情并茂,放聲朗讀

    古詩具有獨特的音韻美,通過朗讀才能彰顯這種音韻的美,使之產(chǎn)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從而給人一種美的享受。我在教學古詩時,就采取了多種形式地讀,如:自由讀、小組賽讀、男女賽讀、教師配樂朗讀等多種形式,聲情并茂地讀,并指導學生對情感明快的詩,讀的時候應當語調高昂、輕松,語速輕快。對感情抑郁、悲憤的詩,讀的時候應當語調低沉、鈍重,語速較慢如《示兒》。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庇绕涑浞掷贸孔x時間要求學生放聲朗讀,讓他們反復聲情并茂地朗讀,讀出氣勢,讀出感情。這樣加深學生對古詩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4、注重學以致用

    古詩的表達往往是言近而旨遠,景近而情深。不論是寫人、敘事、寫景或狀物的詩,也不論是抒情和敘事的詩,無一不是社會生活高度集中的概括,是詩文思想感情升華的結局。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積極拓展對古詩的教學,啟發(fā)學生自己去創(chuàng)作詩歌,開展佳詞絕句欣賞會與讀書筆記等形式的教學活動。老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學習詩人的寫作方法和技巧,把所學的古詩真正運用到今后的寫作上,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當然,誦讀古詩,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情操,又能使學生感受我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也能增強小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傊?,小學古詩課,必不可少,上好小學古詩課,更是至關重要。

    篇1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要想提高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效果,首先就需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雖然中國古詩無論是在形式、意境還是抒情上都充滿了美感與藝術感。但是考慮到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可能無法深刻地了解詩詞美。這樣一來,不僅會加大學生的學習難度,同時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嚴重的甚至會讓學生對整個語文課程的學習失去興趣和耐心。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讓學生對古詩有充分的了解。出于這一點,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先采取客觀的形象幫助學生了解古詩的含義,通過更加直觀的感受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這樣一來,加深學生對古詩了解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學習《詠柳》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走到戶外去觀察那些柳樹,讓學生了解柳樹的形態(tài),同時也可以向學生介紹柳樹相關的知識或者小故事,并且讓學生對柳樹的形態(tài)與特征進行觀察。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通過直觀的形象和感受讓學生更加詳細地了解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边@一句詩的含義。除此之外,輕松愉悅的課堂活動也更加符合小學生的天性,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

    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語文課程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對于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效果的提高有著巨大的幫助。同時,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也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之一。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改良和創(chuàng)新,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從筆者自身的經(jīng)驗來看,認為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來進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

    首先,要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可以采取提問教學的模式,在前一課堂上給學生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在課后查詢資料進行解決。這樣一來,既可以起到課前預習以及課后復習的作用,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情景的創(chuàng)設,教師讓學生在課堂上朗讀或者是背誦古詩,加深學生對古詩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