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7:17:36
序論:速發(fā)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中外藝術史論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chuàng)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lián)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前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精神需要和物質生活水平正在不斷提高,在低碳經濟和集約發(fā)展的大輿論環(huán)境中,人們對能源的有效利用和環(huán)境保護等可持續(xù)發(fā)展觀點有了嶄新的理解和認知。反應在建筑方面,新時期,人們對建筑物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別在國家倡導的科學發(fā)展的大背景下,實現(xiàn)建筑節(jié)能已經成為社會和建筑企業(yè)的共同要求。目前,建筑物能耗依然占據著社會總體能源消耗的主要位置,建筑物實現(xiàn)節(jié)能還有漫長而艱巨的道路要走。新型材料和新產品應用于建筑物外墻保溫施工,是當前主要的建筑施工形式,是從建設階段就實現(xiàn)建筑節(jié)能的主要技術和方式,建筑行業(yè)應該充分挖掘建筑外墻保溫技術的潛力,提高建筑外墻保溫技術運用的水平,以高品質的建筑外墻保溫技術運用,提升建筑節(jié)能的水平,進而實現(xiàn)建筑外墻保溫技術的示范、節(jié)能的綜合效益,推進建筑外墻保溫技術的普及。建筑外墻保溫施工技術的合理運用應該結合建筑外墻保溫施工的具體工作和各方面實際情況,在認識到建筑外墻保溫施工技術價值的基礎上,把握建筑外墻保溫施工中常用材料的質量關口,以技術為手段和突破口,說明運用建筑外墻保溫技術的要點,達到在細節(jié)上和技術上推進建筑外墻保溫技術運用,達到擴大建筑外墻保溫技術發(fā)展?jié)摿Φ哪康摹?/p>
1、建筑外墻保溫施工技術的價值
建筑外墻是建筑物的主要結構,也是建筑施工中一項重要的工程,建筑外墻對熱能的隔離效果不但影響建筑物內部的熱環(huán)境維持和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有著重要的作用。建筑外墻保溫施工技術還是建筑外墻抵御外環(huán)境各種損壞和侵蝕的重要保證,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損害的發(fā)生,降低建筑維護和修繕的成本。建筑外墻保溫施工技術會使建筑外墻和保溫層形成統(tǒng)一的整體,有利于建筑物保持良好的使用功能,并達到裝飾的目的。
2、建筑外墻保溫施工常用的材料
建筑外墻保溫施工材料以巖棉板、聚苯乙烯膨脹泡沫板和擠塑板為主體,以玻璃纖維絲網布作為連接和支撐材料,并有粘結和固定功能的粘結劑、膨脹劑和固定劑為主的輔助材料。建筑外墻保溫材料應該選擇熱工性能良好的材料,并通過對建筑墻體的熱損失度計算選擇適合施工的材料。
3、建筑外墻保溫施工工藝的要點
3.1建筑外墻保溫施工的工藝流程
建筑外墻保溫施工技術的工藝流程為:基層墻面清理吊垂直找水平做灰餅復驗墻面平整度界面處理磚墻面澆水濕潤并配制保溫漿料汁分遍抹保溫漿保溫層驗收彈分格線開分格槽嵌貼滴水槽抹ZL水泥抗裂砂漿并隨即壓入耐堿網格布抗裂防護層驗收涂刷ZL高分子乳液彈性底層涂料刮ZL抗裂柔性耐水膩子面層裝飾涂料。
3.2建筑外墻保溫施工漿料的制備
建筑施工企業(yè)在進行房屋建筑外墻保溫技術施工時,要注意房屋建筑外墻保溫技術保溫漿料的施工,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業(yè)在強制式砂漿攪拌機中先加入34~36kg水(可視具體情況調整)加入一袋凈重為25kg的ZL保溫膠粉料,攪拌35min形成均勻的膠漿后,加入體積為200L的聚苯顆粒輕骨料(一袋),再繼續(xù)攪拌4min左右形成均勻的漿狀體即可進行施工。漿料的拌制質量可以通過觀察其可操作性、抗滑墜性、骨料狀態(tài)以及其濕表觀密度等方法判斷。依據保溫層厚度將拌制好的保溫漿料用鐵抹子分遍抹在墻上,第一遍抹灰厚度一般為25mm左右,面層(最后一遍)抹灰不能太厚,一般為8~10mm,中間每遍抹灰厚度宜為15~20mm。
3.3建筑外墻特殊部位施工的工藝要點
在房屋建筑物外墻分格線與滴水線均可采用嵌貼成品塑料線槽的方式形成,所以在施工中分格線與滴水線槽做法基本相同。在抹好的保溫層上按設計要求彈出分格線與滴水槽的控制線,用壁紙刀沿線劃開設定的凹槽,槽深15mm左右,用抗裂砂漿填滿凹槽,將塑料線槽嵌入凹槽與抗裂砂漿粘結牢固,去浮漿。
3.4房屋建筑外墻抗裂砂漿施工的要點
主要課程:藝術概論、古代漢語、中國通史、世界通史、考古學概論、繪畫基礎、美學原理、世界美術史、中國美術史、西方設計史、中國古代美術史研究專題、西方現(xiàn)當代美術史研究、美術史專業(yè)論文寫作、中國現(xiàn)當代美術研究、世界美術史研究專題、美術理論與美術批評等。
藝術史論專業(yè)就業(yè)方向
藝術史論專業(yè)培養(yǎng)具備中外藝術史與藝術理論等方面的基本知識,能在各級文化部門、美術館、博物館,以及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出版機構、文化公司等單位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藝術史論(美術史與美術理論)專業(yè)一直是美院中比較冷僻的專業(yè)。近幾年,隨著美術院校的擴招和美術考生隊伍的擴大,美院史論系才逐漸被越來越多的考生注意并引起他們的興趣。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fā)展,作為經濟發(fā)展的“晴雨表”,與國外相比,國內設計藝術行業(yè)起步的時間比較晚。
畢業(yè)生可以在文博系統(tǒng)、高考、美術研究院所、出版社等行業(yè)從事具有專業(yè)知識的鑒定、研究人員、教師和編輯等工作。其中相當數量的畢業(yè)生通過研究生學習之后,進入了高等院校、職業(yè)學院和中學擔任藝術課程教師。
1.掌握藝術學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熟悉各個藝術門類的基本知識,掌握藝術學綜合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能力;
3.具有藝術鑒賞和藝術批評的基本能力;
4.熟悉黨和國家關于文化藝術和文化產業(yè)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法規(guī);
藝術設計與藝術設計史論教學的契合模式
“設計”這一詞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被用到,諸如“服裝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工業(yè)設計”、“環(huán)境藝術設計”等。本文結合許多有關藝術設計著作對設計概念的闡釋,將設計的概念試圖從設計專業(yè)的角度對其進行一番再梳理,使得對設計的概念有更深入的認識。
藝術來源于生活,同時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而藝術設計作為藝術、技術和科學的結合,更是與生活息息相關。隨著藝術設計專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全國各大高?;径奸_設了藝術設計專業(yè),隨著國家對素質教育的加強,藝術設計史論課程越來越受到重視,開設了藝術設計類專業(yè)的高等院校也根據自己的學科專業(yè)特點,都開設一定數量的藝術設計史論課程,但是還是普遍存在一些問題。結合整體的分析研究數據,總結出藝術設計史論課程的整體問題和藝術設計史論課程的未來發(fā)展趨勢。
藝術設計史論課程初探
藝術設計史論課程是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學生必修的專業(yè)理論課程,其中包括了有中外藝術設計的發(fā)展歷程、藝術設計理論的萌發(fā)、分支及其在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的貢獻率等等。藝術設計史論課程自20世紀90年代起陸續(xù)在全國的藝術院校和綜合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yè)中開設。據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80%以上的院校開設了藝術設計史論課程,此類課程在開闊設計專業(yè)學生的視野,提高其人文素養(yǎng)、樹立創(chuàng)新的設計理念,提升設計的品位,形成個人風格等方面意義深遠。因其滯后于藝術設計實踐,其研究內容和教學方法尚有許多不足的地方,當今國內更是如此??傊?,高校藝術設計史論教材田圃中,已由過去的一枝獨秀,發(fā)展到今天的百花競放。中國的藝術設計史論研究也將邁進一個較快發(fā)展時期。
事物具有兩面性,有好的一面,同時也有不足的一面。在藝術設計史論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1)藝術設計史論課程觀念需要更新;(2)教學課程設置不夠合理;(3)教學方式方法亟待創(chuàng)新;(4)理論教學與設計實踐需要更好的對接。
藝術設計史論課程概況以及發(fā)展趨勢
1.教材的使用
在藝術設計史論課程剛剛興起的時候,對于藝術設計史論的教學還處在基本的發(fā)展階段,教材有一枝獨秀到目前的百家爭鳴。在當時只有尹定邦教授著《設計學概論》,尹定邦教授在書中重點介紹了設計學研究的范圍、現(xiàn)狀,設計的多重性,設計的類型,設計師的職能,中外設計史的源流,設計批評理論的發(fā)展、嬗變與多元化等,特別著重強調了設計理論對設計發(fā)展的必要性。
經過十多年的發(fā)展,藝術設計史論教材層出不窮。李硯祖教授著的《藝術設計概論》得到眾多高校的青睞。該書主要介紹了設計的方法、程序與管理、設計的哲學、設計與文化的關系等,提出“設計是科學技術與藝術的統(tǒng)一結合”的觀點。目前,高校設計史論的版本逐漸增多起來,如趙農著的《中國藝術設計史》、李立新著的《中國設計藝術史論》、朱和平著的《中國藝術設計史綱》、王受之著的《世界現(xiàn)代設計史》等,都是比較權威的藝術設計史論教材。
2.加強師資力量
當前,我們一些高校藝術設計史論課程教師師資力量基礎相對有些薄弱。很多時候,有一些畢業(yè)生畢業(yè)后選擇出國或者到科研機構,能夠進入高校的人員較少??梢姡囆g設計史論教師的供不應求和教學質量提高速度慢是現(xiàn)代設計教學中面對的直觀問題。
3.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國內藝術設計史論課程尚屬于發(fā)展初期,規(guī)模相對較小,因而在教學方法上還需要加大創(chuàng)新。目前基本上是沿襲美術史的教學方法,即:授課+圖片+(參觀)+論文+部分閉卷考試=結業(yè)。藝術設計史論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與國內迅猛發(fā)展的藝術設計教育之間還存在著一些差距。因此,盡快改善藝術設計史論教學的現(xiàn)狀已是當今藝術設計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改善藝術設計史論課程教學的設想
1.制定統(tǒng)一的教學規(guī)范和教學理念
制定統(tǒng)一的教學規(guī)范和方法要求教育部有關部門組織全國已設有藝術設計學專業(yè)博士、碩士點的院校的專家編寫供全國高校藝術設計專業(yè)教學用的藝術設計史論方法和規(guī)范研究,明確該課的教學目標、內容及各章節(jié)的教學目的、基本知識點、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課時要求、課后習題、必讀書目、必看圖錄、參閱書目、參閱圖錄等指導教學,使各地方高校藝術設計史論課教學有綱可循;教育管理部門檢查、評估該專業(yè)教學狀況有“法”可依,就會對迅速提高全國高校藝術設計史論課程的教學水平有很大的幫助。
2.定期組織藝術設計史論課程骨干教師展開研討會,提高教學質量
鑒于目前一些高校藝術設計史論課程師資力量不足,教學經驗和研究能力整體水平需提高的情況,借鑒在該領域取得顯著成就的理論課教師,借鑒成功的經驗,結合教學實踐,組織任課教師探索和交流教學改革經驗,對迅速提高藝術設計史論課教師的人文素養(yǎng),教學能力會很有幫助。
3. 師資力量的儲備
藝術設計史論課程按照“高起點、厚基礎、寬口徑、善創(chuàng)新、高素質”的人才培養(yǎng)方針,培養(yǎng)具備藝術設計學教學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從事藝術設計理論的研究,高等院校藝術設計理論教學以及有關文博、新聞出版、藝術市場管理、企業(yè)形象策劃、藝術傳播與營銷等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
根據專業(yè)發(fā)展的需求而不斷調整和優(yōu)化教師結構,建成一支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專業(yè)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組建以老教授指導青年教師的傳、幫、帶團隊,幫助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參與我專業(yè)各項教學專項建設,充分發(fā)揮學科帶頭人和中青年骨干作用,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水平,以骨干教師為核心,以專業(yè)方向作為紐帶,形成具有良好協(xié)作精神的教學團隊。
要以藝術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等高學科平臺為支撐,爭取學校進一步政策傾斜,加大扶持力度,多層次、多渠道培養(yǎng)與引進高層次專業(yè)人才,增強梯隊實力。取得以“梯隊建設”、“成果建設”為標志的專業(yè)建設成果。
自20世紀60年代后。港臺地區(qū)逐漸開始譯介出版大陸及歐美等國學者的畫論研究成果。尤其是大陸學者的一些重要論著,幾乎均有出版,有的甚至后來還被多次再版發(fā)行。1964年,臺北藝文印書館將黃賓虹、鄧實編選的《美術叢書》1947年全四集增訂本影印出版,同時,又有《百部叢書集成》的編者嚴一萍加入,將《美術叢書》增加至五集,1975年又增加至六集。1967年9月,臺灣中華書局對余紹宋的《畫法要錄》初編二編分別以精裝2冊和平裝4冊的形式做了影印發(fā)行。1980年11月。又以平裝二冊的形式再版。進入70年代后,像俞建華的《中國畫論類編》、沈子丞的《歷代論畫名著匯編》、于安瀾的《畫論叢刊》等著作又先后受到重視。1972年,臺北京華書局將俞建華的《中國畫論類編》影印出版,1982年又再次發(fā)行:而1975年,華正書局也分別于1975年和1984年影印出版了兩卷本的《中國畫論類編》。至于沈子丞的《歷代論畫名著匯編》,則分別有臺灣世界書局1974年和1984年影印本。1978年,香港中華書局將于安瀾的《畫論叢刊》翻印出版,風行東南亞各國,1984年,臺灣華正書局也翻印出版了于安瀾的《畫論叢刊》(兩卷本)。1991年。臺灣學生書局出版了陳傳席的《六朝畫論研究》。
與大陸不同的是,港臺地區(qū)的藝術史論學者,多半都有留學或游學歐美的經歷,因此,譯介歐美學者的相關成果不僅增強了彼此間學術聯(lián)系,也是對學界學術視野的拓展,從而進一步促進繪畫理論研究。這里姑且擇其要而述之。1982年。臺灣學者姜一涵、張鴻翼選譯卜壽珊《中國文人論畫:從蘇軾到董其昌》書中的第一章、第二章,并以《北宋文人的繪畫觀》為題發(fā)表于《國立編譯館館刊》第11卷2期:1988年。童元方翻譯了卜壽珊的《山水為題:宋人繪畫所辟的途徑兼論詩與畫的關系》,登載于香港《九州學刊》第2卷第2期:1984年,張保琪翻譯了高居翰的《中國文人畫理論中的儒家因素》,發(fā)表于《美術史論叢刊》總第11期。
二、港臺地區(qū)的古代畫論研究
與日本、歐美等國及大陸地區(qū)一樣,中國港臺地區(qū)的畫論研究者多為大學或研究機構的人員。像臺灣省立師范學院、東海大學、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都扮演了重要的研究角色。
1.臺灣的畫論研究
(1)溥儒《寒玉堂畫論》《論畫》
被譽為“渡海三杰”之一的畫家溥儒(1896-1963)赴臺后,曾著有《寒玉堂畫論》和《論畫》二書。溥儒出身皇族,有深厚的傳統(tǒng)學養(yǎng)基礎,工詩文,精書畫,又曾飽覽宮內舊藏書畫,無論其創(chuàng)作還是繪畫思想,都對傳統(tǒng)體悟甚深。根據他在《寒玉堂畫論》一書前的自序可知此書寫于1952年9月,所論多為具體的繪畫技法問題,但溥儒行文時,常喜引經據典,觀點也多沿襲古人,謝巍稱其“文字古奧玄虛,乃借論畫發(fā)揮”?!罢撚霉P”和“論敷色”兩篇。則有獨到之見解,體現(xiàn)了溥儒個人的獨到認識和感悟。根據謝巍《中國畫學著作考錄》中所述,《寒玉堂畫論》最初發(fā)表于1956年6B臺北刊行的《學術季刊》。1966年,安國鈞編選的《寒玉堂畫集》由臺灣中央書局影印出版,該書除了選錄“溥心畬遺作展”(臺中圖書館1964年舉辦)中40幅精品外,還在書后附有《寒玉堂畫論》。1975年,學海出版社輯印《寒玉堂畫論》一書。書后附有溥心畬授徒畫稿十四種,原為其門人胡文琮珍藏。
1958年,臺北世界書局影印出版了溥儒的手寫本《寒玉堂論書畫?真書獲麟解》(752頁),書中收錄《論書》《論畫》和《獲麟解》三文?!墩摦嫛芬晃膶懹凇逗裉谜摦嫛分?,即1957年中秋,系“經數年深思熟慮而作,乃其繪畫理論之精蘊”。文中對于傳神、寫意、氣韻、筆墨、設色等均有所闡發(fā),更似為闡述畫理之作。1974年,世界書局又進行了再版。
1994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了溥儒的《寒玉堂詩集》,書中不僅收錄其詩作。還將《寒玉堂畫論》和《寒玉堂書法論》列入其中。而《寒玉堂書法論》。包括“論書體流變”和“論書畫相通”兩篇。實為《寒玉堂論書畫?真書獲麟解》中的“論書”和“論畫”二文。
(2)莊申《論中國山水繪畫的南北分宗》
1959年6月。臺灣中正書局出版了《中國畫史研究》一書,全書收錄了莊申撰寫的13篇畫史研究論文,其中《論中國山水繪畫的南北分宗》一文,后被張連和古原宏伸主編的《文人畫與南北宗論文匯編》收錄。通過剖析董其昌、莫是龍的“南北宗論”的理論缺陷,繼而提出了對中國山水畫的新的分宗法,他認為,中國山水畫可以分為李派、院派、唐宗派和元明派。其中,元明派自“四王”以后“遂分為虞山、婁東二大派,前者宗王原祁,后者宗王暈。其勢至今仍勝于前述三派(指李派、院派、唐宗派)”。
(3)徐復觀《中國藝術的精神》《石濤之一研究》
在臺灣地區(qū),最享譽海內外的成果當屬徐復觀的《中國藝術的精神》。這部由臺灣中央書局1966年首次刊行的著作共有十章,除了前兩章論述孔子、莊子所代表的藝術精神外,另外八章均是關于古代畫論的探試他認為:“歷史中的大畫家、大畫論家,他們所達到、所把握到的精神境界,常不期然而然的都是莊學、玄學的境界?!彼€說:“中國藝術精神的自覺,主要是表現(xiàn)在繪畫與文學兩方面。而繪畫又是莊學的‘獨生子’”。這一觀點,固然失之偏頗,卻也體現(xiàn)了它對于中國文化、中國哲學和中國藝術深入而獨到的見解,尤其是他對于歷代畫論的解讀,不僅令人耳目一新,也給人無限啟發(fā)。此書后改由臺北學生書局出版,迭經多次再版重印。而在大陸地區(qū),則分別有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華東師大出版社2001年版和廣西師大出版社2007年版三種。
1968年,臺北學生書局出版了徐復觀《石濤之一研究》一書,他從對“一畫”的解釋入手,在闡釋石濤畫論的同時,也批駁了以往一些有關石濤畫論的錯誤觀點,同時,他還探討了石濤的生年以及其晚年棄僧入道的問題,此書堪稱石濤研究的專論。1973年,臺北學生書局又出了此書的增補版。在將原書中《石濤簡譜》刪掉的同時。又加上了《石濤與問題》。
(4)姜一涵《石濤畫語錄研究》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正是海內外學者對石濤及其《畫語錄》均給予更多關注的時期?;蛟S是受學界這一研究風向的影響,1964年,臺灣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的姜一涵(Chiang I-Han)完成了碩士論文《苦瓜和尚畫語錄研究》,其后,他對于石濤的《畫語錄》用力頗勤,在臺灣《藝壇雜志》連續(xù)發(fā)表了《苦瓜和尚畫語錄研究》、《苦瓜和尚畫語錄研究》(續(xù)一至續(xù)十三)、《苦瓜和尚畫語錄研究后記――怎樣閱讀畫語錄》等系列論文。1981年10月,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又將其結集出版,書名為《石濤畫語錄研究》。1982年8月,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又將該書再版發(fā)行。在再版“序”中,姜一涵對這些研究中存在的得與失做了檢討。
(5)高木森的畫論研究
曾于20世紀60年代末就讀于臺灣中國文化研究所的高木森(Arthur Mu-sen Kao,1942-),70年代后又赴美國堪薩斯大學,師從美國中國美術史泰斗李鑄晉教授學習藝術史,并獲得博士學位。后先后任教于美國及中國香港、臺灣等地。1982年,他在《美術學報》16期上發(fā)表《論氣韻生動》一文,在辨析中外學者對“氣韻生動”釋義的同時。認為“‘氣韻生動’只是六法之一,也許比其他五法重要一點,但絕不是五法精備之后才出現(xiàn)的境界”。至于他所理解的“氣韻生動”。則是“畫家不論是畫人像、動物或鬼神,若能表現(xiàn)豐厚的肉體,使之充滿活潑的生命力。而且使肉體的舉止高雅和諧。便得其法”。至于“氣韻生動”的西文譯法。他贊同艾威廉的譯法,即“Reverberation of the life breath,that is,the creation of movement”,“這個譯文譯成中文便成‘生命氣息之回響,也就是動的顯像’。也許我們可以把它略作修飾使之更近于謝氏原意‘the vital life breath and elegant movement’”。高木森的觀點。角度新穎,有自己的創(chuàng)見。該文后被收入其名著《中國繪畫思想史》第三章中。題目是《畫論的啟蒙――論氣韻生動及其衍化》。而在這部由臺灣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出版的著作中。高木森側重從文化史、思想史的角度觀照畫論的發(fā)展,闡述了從先秦至20世紀的中國繪畫思想歷程。1995年,高木森又在《美育》66期上發(fā)表“文人畫理論之集大成――生熟巧拙爭辨識,心性妙理費文章”一文,進一步顯現(xiàn)了他對于明代后期繪畫理論的興趣。該文認為從嘉靖到萬歷時代,正是唯心畫論高漲的時代,而“‘返璞歸真’(回歸真樸的本心――良知)正是此期畫論的重心”。同時,這一時期的“畫論有下列五大要點:唯心論、情趣論、生拙論、興趣論和分宗論。皆帶有濃厚的禪宗色彩,為下一世紀前五十年的人文思想和繪畫奠定堅實的基礎”。到了萬歷和天啟時代,固然是畫論家輩出,但是“這里出現(xiàn)的有趣現(xiàn)象是人們一方面要為文人畫建立正統(tǒng)地位,一方面要加速文人畫的分化”。該文后來則被收入其另一部著作《明山凈水:明畫思想探微》中。本書著重探討了明代繪畫思想的發(fā)展過程。
(6)白適銘的《歷代名畫記》研究
1995年。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的白適銘(Pai Shih-Ming)完成了碩士論文《張彥遠的成書與士人繪畫觀之形成》,作者“循著《歷代名畫記》的記敘,聯(lián)系唐代文化背景和知識分子的境遇,探討了濫觴于晚唐時期的‘士人繪畫觀’的形成過程、精神旨趣。并說明其理論架構”,而經過這一番探討,作者認為?!皬垙┻h作為士人階層之一員,其所著《名畫記》蘊含著新興的‘士人繪畫觀’”。該文后被收入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朵云》雜志“《歷代名畫記》研究”專集。1999年,白適銘又撰寫了《那個時代:圍繞于張彥遠的政治?士人?著作三者之關系》(《s代名畫記》とその時代:張彥遠たぉける政治?士人?著作三者のがりふげべて)。該文發(fā)表于《京都大學文學部美學美衍史學研究室研究紀要》20號,體現(xiàn)出了作者對《歷代名畫記》研究的延續(xù)性和濃厚興趣。
2.香港的畫論研究
在香港地區(qū),中國古代畫論同樣也受到了一些學者的關注,這其中,又尤以國學大師饒宗頤和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前講座教授高美慶博士為最。
(1)饒宗頤的畫論研究
作為國學大師,饒宗頤(1917年8月9日-)的學問幾乎涵蓋國學的各個方面。都取得顯著成就。在古代畫論方面,雖然所撰寫多為論文,但所涉及的均為畫論中的重要問題,從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到明清文人畫。從書法與繪畫的關系到詩歌、詞與畫論的關聯(lián),他均有所涉獵。
在《札移》一文中,針對前人多注意《歷代名畫記》有關寺觀壁畫中人物、經變部分的記載,他則專注于其中關于山水的記載,“略舉之,加以疏說,以補唐代畫史之不及”,此文曾連載于1987年8月10日和19日的香港《大公報?藝林》版。在1986年所撰寫的《張彥遠論畫分疏密二體》一文中。他提出“從張彥遠的理論,不管密也好、疏也好,必須從‘用筆’方面著力,這是中國畫的特色”。而在其1988年所撰寫的《從明畫論書風與畫筆的關聯(lián)性》一文中。他認為“明代各家。深有悟于書、畫一揆之理,故造詣往往突過前人。此一關捩,至為緊要”。在《詩畫通義》中,他從“神思”、“圖詩”、“氣韻”、“禪關”、“度勢”、“行恕鋇確矯娣直鷴凼雋聳歌與繪畫的關系,不僅如此。在原載于1973年八卷三期《故宮季刊》上的《詞與畫》一文中,他進一步認為,“畫和詞也有彼此相需的密切關系”。因此,“現(xiàn)在我們要討論的是曲子詞和畫的關聯(lián)之突出的地方,畫人如何運用詞意以入畫。畫的原理與技法又如何被詞人加以吸收作為批評的南針”。1975年,他又撰寫了《方以智畫論》一文,對于這位生活于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饒宗頤深刻地意識到了其繪畫思想的重要性,他說:“以上若干見解。在明季畫論中應有其獨特重要性,不亞于董(其昌)、莫(是龍)之說。尚有待于抉發(fā)耳?!痹凇洱徺t“墨氣說”與董思白之關系》文中,他說:“有人認為半千這種強調黑白明暗的處理方法,是受到西洋鏤刻版畫的影響,卻很難說?!贝送?,他所撰寫的《明季文人與繪畫》《晚明畫家與畫論》等文也均是發(fā)前人之所未發(fā)的研究專論。充分體現(xiàn)了這位國學大師對于明清文人畫、遺民畫的真知灼見。成為從事藝術史論相關問題研究的重要參考文獻。
(2)陳仁濤《金匱論畫》
古錢幣收藏陳仁濤(1906-1968)于1946年后移居香港,隨即又開始了書畫收藏,閑暇之余。著有《金匱論畫》《故宮已佚書畫目校注》《金匱藏畫集》《金匱藏畫評釋》《中國畫壇的南宗三祖》等書籍多種。特別是《金匿論畫》(香港東南書局,1956年版)一書,所收均為其鑒余隨筆,包括論畫宗南北、論院派、論文人畫等文,特別是其中的“論畫宗南北”一文,又被收入張連和古原宏伸主編的《文人畫與南北宗論文匯編》一書。文中,陳仁濤在辨析董其昌“南北宗”論的基礎上,進而認為“畫宗南北之說,乃一時之激言,而非千古之定論,尤非玄宰持論之本旨。學者取其長而去其短以會其通可耳”。
一、問題緣起、界定與研究意義
設計史課程是我國高校各類藝術設計專業(yè)指定的必修基礎理論課,它對于藝術設計學科的各個專業(yè)方向而言是重要的知識背景,具有基礎性的作用。抓好教材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要上好這門課,選好教材十分重要。
然而,隨著藝術設計學科招生規(guī)模的迅速擴大,出現(xiàn)了設計史教材編撰多管齊下的局面,教材的編撰問題亦日益凸顯。具體來說,主要存在三種狀況:第一,原有的工藝美術史作為專業(yè)理論的調整,著重挖掘曾經被忽視的內容,突出工藝規(guī)范與工藝加工的內容;第二,把工藝美術與藝術設計對應不同的歷史階段,只注重西方設計史而忽略了中國設計史,將設計史視為一種完全工業(yè)化之后形成的學科歷史;第三,各類院校設計史教材選擇的基礎知識體系未經嚴格慎選,總的說來以通史型教學為主,部分高校稍涉門類史、斷代史的教學。這些狀況具體到各高校開設的設計史課程,更是名稱不一、內容不一、教材體例不一等。①由此可見,將上述狀況列舉出來,很能說明設計史教材編撰探討的意義和價值。從正式出版的現(xiàn)有教材來看,設計史教材的編撰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便是論題探討的緣起。
本論題主要界定兩點:
第一,隨著學科設置的不斷擴展,設計史教材使用的名稱不一,包括中外工藝美術史、中外設計史,以及諸多直接產生于我國從工藝美術到設計藝術觀念變革背景中的設計門類史,如工業(yè)設計史、室內設計史、平面設計史等。這里為了論述的方便,統(tǒng)稱設計史,并分成三類:通史、門類史、斷代史。在本文討論中,以通史型教學的設計史教材編撰為主。
就設計史教材而言,由于設計藝術與工藝美術是一個有機體的不同階段的產物,研究設計史教材編撰,必然離不開對工藝美術史教材編撰的研究,由此把工藝美術史的教材編撰納入設計史教材編撰研究的范圍。本文研究的為設計史教材1960—2012年間文獻綜述編撰的發(fā)展,在此領域中,諸多專家學者都做出了很大的成績,囿于篇幅,同時也為突出重點,筆者選擇有代表性的設計史教材作為主要研究對象。
第二,教材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本文所討論的教材主要是指狹義的教材概念,是指教科書。
本文通過對20世紀60年代以來設計史教材的搜集、整理、分析,通過對相關研究文獻的梳理,從而對設計史教材發(fā)展脈絡進行歸納,有如下幾點現(xiàn)實意義:
1.選題的針對性。關注設計史的研究現(xiàn)狀,是近年來設計史學界持續(xù)關注的研究課題,但關注設計史教材的編撰卻鮮有深度研究。通過梳理可幫助我們理解高校設計史教材的面貌,尤其是教材內容的革新、充實、推展,這也是對設計史教材資料留存的一項重要補充。同時,筆者力圖依據高校設計史教材編撰的事實來揭示問題、分析問題,將呈現(xiàn)出來的主要問題,切入到相應的編撰案例之中加以論述,對下一步的教材編撰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2.設計史教材內容及知識結構的針對性。文章通過研究,以期探尋適合分層次教學的適用版本編撰體例。
3.為設計史教學實踐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參考。
本文對既是歷史的又是現(xiàn)實的設計史教材編撰問題進行思考,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性。
二、論題的研究現(xiàn)狀
基于論題的資料論述比較零散,筆者把查閱的資料(包括直接或間接的論述資料)分為四類:
(東南大學 戲曲小說研究所,江蘇 南京 210018)
摘 要:中國戲劇史和中國戲曲史不是一個概念,中國戲劇史的正式形成和戲曲史的正式形成同樣不是一個概念,前者只要符合一般意義上的戲劇本質即可,漢代百戲"東海黃公"即可作為一個鮮明的標志,因為它已符合了扮演故事的最基本要求。后者則必須符合戲曲本質即"以歌舞演故事"的要求,其正式形成應以宋代南戲的出現(xiàn)為標志,而且在嚴格意義上也不包括儺戲等民間儀式性戲劇以及少數民族傳統(tǒng)戲劇。一句話,戲劇史的概念要比戲曲史的概念寬泛得多。其次,整體上中國戲劇發(fā)展與社會形態(tài)轉型密切相關,在此框架內戲劇發(fā)展有自身規(guī)律,必須辨證地看待社會分期與戲劇分期的關系,完全將二者等同或割裂皆不科學?;诖耍袊鴳騽≡诤暧^上可分為古典和現(xiàn)代兩部分,各自內部還可分為醞釀、成型、成熟、繁盛以及轉型與新生、分化和發(fā)展諸階段。以此展開,中國戲劇史方能真正談得上名副其實。
關鍵詞:中國戲劇史;中國戲曲史;古代;現(xiàn)代;分期
中圖分類號:J802文獻標識碼:A
緣起
迄今關于中國戲劇歷史發(fā)展研究已基本上理清了中國戲劇史的發(fā)展脈絡,奠定了中國戲劇史的學科地位,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也存在著明顯不足。主要表現(xiàn)為:
(1)描述性居多。貫穿史實的線索要么按社會性質(古代、近現(xiàn)代)或朝代(宋元明清等)先后,要么按戲曲類型發(fā)生先后(南戲、雜劇、傳奇、京劇和地方戲等),缺少充分的宏通,缺乏真正意義上的歷史分期。
(2) 古典和現(xiàn)代割裂,漢族和少數民族割裂,沒有將中國戲劇真正作為一個整體藝術看待。由于未能打通古代和現(xiàn)當代、漢族和少數民族,現(xiàn)代戲曲及少數民族戲劇研究力度均覺不足,前者且與話劇研究互相脫節(jié), 話劇和現(xiàn)代戲曲研究之間存在著價值觀沖突。
(3)戲曲和戲劇界限模糊?!皯騽∈贰焙汀皯蚯贰苯换ナ褂枚茨苡兴鶇^(qū)分,顯示出編纂者對相關概念的理解和運用尚有進一步厘清之必要。
基于此,中國戲劇的歷史發(fā)展有必要在概念的重新闡釋基礎上進一步深入。
首先應當表明,戲劇和戲曲的概念之間有聯(lián)系也有區(qū)別,中國戲劇史和中國戲曲史不是一個概念,中國戲劇史的正式形成和戲曲史的正式形成同樣不是一個概念,前者只要符合一般意義上的戲劇本質即可,漢代百戲“東海黃公”即可作為一個鮮明的標志,因為它已符合了扮演故事的最基本要求。后者則必須符合戲曲本質即“以歌舞演故事”的要求①,其正式形成應以宋代南戲的出現(xiàn)為標志,而且在嚴格意義上也不包括儺戲等民間儀式性戲劇以及少數民族傳統(tǒng)戲劇。一句話,戲劇史的概念要比戲曲史的概念寬泛得多。其次,整體上中國戲劇發(fā)展與社會形態(tài)轉型密切相關,在此框架內戲劇發(fā)展有自身規(guī)律,必須辨證地看待社會分期與戲劇分期的關系,完全將二者等同或割裂皆不科學。第三、思想解放和中外文化交流對于中國戲劇的宏觀發(fā)展具有決定性意義,15世紀鄭和下西洋和20世紀初中國門戶開放決定了中國戲劇史由古典向現(xiàn)代轉型的基本走向,戲劇史研究必須考慮全球化的因素。基于上述認識,中國戲劇在宏觀上可分為古典和現(xiàn)代兩部分,在各自的內部還可進一步劃分。
具體而言,中國戲劇史可分為上下兩部七階段:
上篇:中國古典戲劇
第一階段:醞釀期(先秦)
“醞釀”者,即指戲劇的基本要素此時期皆已具備,但仍未結合成形。
眾所周知,“扮演”和“故事”為構成戲劇的兩大基本要素。在先秦,以“優(yōu)孟衣冠”、“大武舞”、楚辭、巫儺和敘事詩、歷史散文、寓言故事為代表,構成戲劇的兩大基本要素(扮演技藝、建構故事才能)已經具備,并得到長足發(fā)展,但二者之間尚未有機結合,只是分別發(fā)展:“扮演”并非故事的展開,“故事”亦非扮演者的代言。
第二階段:成型期(秦漢至唐)
“成型”者,成形也。構成事物的諸要素有機結合,該事物亦即正式形成了。我國自秦漢角抵百戲開始,經過南北朝參軍戲、歌舞戲,“扮演”和“故事”得到了初步結合,出現(xiàn)了相對固定的兩個演員。另一方面,受梵劇等異域文化影響,以藏戲為代表的我國少數民族戲劇此時期也已開始醞釀成形。表現(xiàn)形態(tài):
① 以“東海黃公”“慈胡忿爭”為代表的角抵戲與“百戲”;
② 以“談容娘”“蘭陵王”“撥頭”“蘇莫遮”為代表的歌舞戲與參軍戲;
③ 以《舍利弗傳》《彌勒會見記》等為代表的梵文、吐火羅文、回鶻文戲??;
④ 少數民族戲劇(藏戲,白面具派)開始醞釀并形成。
第三階段:成熟期(兩宋)
成熟戲劇應具備戲劇的全部特征:相對復雜劇情結構的劇本,相對固定的劇場舞臺,面向市場觀眾的職業(yè)演員。兩個演員的即興演出注定了中國戲劇尚未進入成熟層次。宋代以后,在面向世俗觀眾的表演場所――勾欄瓦舍中,“扮演”和“故事”進一步結合,劇情更趨復雜,演員由兩個變成五個,文人開始參與,出現(xiàn)了將故事情節(jié)用文字形式固定下來的劇本表現(xiàn)形態(tài):
① 城市勾欄瓦舍和鄉(xiāng)村廟臺為代表的劇場體制;
②以“目連救母雜劇”為代表的宋雜劇與金院本;
③ 以“溫州雜劇”“永嘉戲曲”為代表的南曲戲文
④ 宋真宗、蘇軾、黃可道及九山書會等參與雜劇詞和戲文創(chuàng)作
⑤《張協(xié)狀元》、《王渙》、《蘊玉傳奇》等劇本出現(xiàn)。
第四階段:第一繁盛期(元至清乾隆末)
戲劇進入繁盛期的標志:一大批一流的劇作家和劇作,一大批一流的演出團體和一流演員,遍布城鄉(xiāng)的固定劇場,形成了相對穩(wěn)定的風格流派。所有這一切都是空前的,然而在此時期均已實現(xiàn)了,其特點是以劇作家和著名作品為中心:出現(xiàn)了一大批一流的劇作家及其代表作品,風格流派并已形成;以曲牌聯(lián)套體為其音樂特征的劇場演出已形成規(guī)模,出現(xiàn)了城市和鄉(xiāng)村兩個劇場藏?。ò⒓?、青海安多)等少數民族戲劇正式形成與成熟表現(xiàn)形態(tài):
①以勾欄瓦舍、鄉(xiāng)村廟臺為代表的北曲雜劇全民劇場;
②以家樂和職業(yè)戲班為代表的昆曲傳奇城市劇場及文人戲曲;
③以祠堂、社戲、節(jié)令演出為代表的弋陽腔鄉(xiāng)村劇場及民間戲曲;
④ 以關漢卿、湯顯祖、洪升為代表的劇作家群體;
⑤ 以沈Z、李漁為代表的戲劇創(chuàng)作及演出理論;
⑥ 以元曲本色派、文采派和傳奇臨川派、吳江派、蘇州派為代表的風格流派;
⑦以湯東杰布、洛珠嘉錯、次仁旺堆、洛桑益西為代表的古典藏劇作家;
⑧ 以《卓娃桑姆》、《洛桑法王》、《頓月頓珠》等為代表的藏劇名作。
第五階段:第二繁盛期(乾隆末至“五四”前)
以雜劇和傳奇名家名作為代表的古典戲曲創(chuàng)作進入此時期后轉入低潮,但中國戲劇繁盛期并沒有就此中斷,只是讓位于以演員及舞臺表演為中心,作為一個新的繁盛期到來標志,是以改編前代戲曲名作為主,出現(xiàn)了一批一流的表演藝術家及其表演風格流派,板式變化體取代曲牌聯(lián)套體成為本階段戲曲音樂主流特征。與此同時,少數民族戲劇由藏劇進一步向其他民族戲劇拓展表現(xiàn)形態(tài):
① 花雅之爭為其轉變動力;
② 梆子腔、高腔、皮黃腔奠定了本階段戲曲發(fā)展的基礎;
③京劇前后三鼎甲、四大須生、四大名旦的出現(xiàn)標志著中國古代戲曲最后一個繁盛期的出現(xiàn);
④貴州侗戲、布依戲,云南的白劇、傣劇,廣西、云南兩省的壯劇等少數民族戲劇陸續(xù)興起。
中國古典戲劇與中國古代社會相終始,它以古代社會制度、思想觀念為背景,反映的是古人的道德情操、審美觀念、生活習俗,而最能體現(xiàn)其本質特色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是戲曲。
下篇:中國現(xiàn)代戲劇
第六階段:轉型與新生期(“五四”以后至40年代末)
五四促使中國社會開始出現(xiàn)根本性變革,中國社會開始了近代意義上的全球化進程。一方面,作為主流,倡導變革的社會精英對傳統(tǒng)文化的猛烈沖擊使得中國在帝制終結后整體上進入了現(xiàn)代社會,話劇等標志現(xiàn)代西方的思想文化迅速進入并被精英階層乃至主流社會所接受,狹義的中國戲劇拓展為廣義的中國戲劇,傳統(tǒng)開始向現(xiàn)代轉變。另一方面,由于數千年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根深蒂固,戲曲在下層社會及廣大農村仍有深厚的基礎,五四對古典戲曲的激進批判并未能動搖其根基,正因為如此,本階段中國戲劇基本特征――話劇等以作家作品為中心和戲曲以演員為中心并行不悖表現(xiàn)形態(tài):
① 話劇等外來戲劇形式的傳入并迅速為精英階層所接受;
② 京劇、昆劇的破與立,戲曲導演制的確立;
③ 歐陽予倩、和梅蘭芳;
④ 越劇、黃梅戲、歌仔戲等近代地方戲。
第七階段:分化與發(fā)展期(50年代初至今)
以為標志,統(tǒng)一的中國戲劇及其舞臺發(fā)生了分化,大陸、港臺和海外華文戲劇三大塊平行發(fā)展,大陸戲劇受蘇俄斯氏體系影響,強調話劇民族化和戲曲現(xiàn)代化,導演制在戲曲中得到確立,現(xiàn)代戲曲地位因而在體制上得到廣泛認同。另一方面,港臺戲劇繼續(xù)承續(xù)民國時期的傳統(tǒng)。20世紀80年代起隨著整個社會改革開放和文化交流的加強,以大陸劇壇布氏體系取代斯氏體系的權威開始,戲劇觀念在全球化進程中不斷更新,三大塊戲劇有加強和交融的趨勢,經典和現(xiàn)代并存,并逐步向世界戲劇靠攏。
表現(xiàn)形態(tài):
① 話劇民族化與戲曲現(xiàn)代化,戲曲改革及其意義;
② 唱劇、彝劇、苗劇等少數民族戲劇的扶持和發(fā)展;
③ 焦菊隱、阿甲和黃佐臨等戲改型導演;
④“革命樣板戲”及其文化意義;
⑤ 探索性戲劇及其文化意義;
⑥ 沙葉新、姚一韋、魏明倫和徐曉鐘;
⑦ 中國戲劇的危機與機遇。
中國現(xiàn)代戲劇以中國現(xiàn)代社會制度、思想觀念為背景,直接或間接表現(xiàn)現(xiàn)代中國人的道德標準、審美觀念、生活習俗,傳統(tǒng)戲曲和外來話劇等相互競爭而又相互依存是其主要表現(xiàn)特征。
余論
對中國戲劇歷史發(fā)展的總體研究還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戲劇屬于綜合性藝術,中國戲劇史為中國藝術史的組成部分,傳統(tǒng)上為了抬高戲劇的地位將戲劇史作為文學史一部分的做法存在著片面性。換言之,構成文學史一部分的應為戲劇文學史。唯有如此,才能恢復學科和專業(yè)的嚴肅性和邏輯性,從根本上改變戲劇史完全以劇作家和劇本文學為中心的弊??;
(2)戲劇概念的闡釋為戲劇史研究展開的基礎,所以在談論中國戲劇史的論題之前必須首先弄清戲劇的定義和本質,避免出現(xiàn)將戲劇因素等同于戲劇本體、戲曲等同于戲劇的簡單化傾向和習慣性做法;
(3)戲劇史研究應借鑒藝術史的基本模式,目前世界藝術史研究存在著生物學、進化論、形式主義等多種模式,必須予以參照,但也沒有必要為西方是從?!安荒芊穸ㄒ话闼囆g史和門類藝術史的區(qū)別。對于有著具象實體的藝術種類(如西方的豎琴樂、芭蕾,中國的國畫、昆曲等)來說,研究其發(fā)生、發(fā)展、、衰落以至嬗變的過程還是必要的,在這方面,不能簡單拒絕生物學模式和進化論模式。”②中國戲劇存在著一個完整的生長過程,不能僅滿足于按朝代先后或簡單社會分期的方法,對中國戲劇史的把握可以借助于生物學和進化論的方法把握其自身的發(fā)展軌跡;
(4)思想解放和中外文化交流對于中國戲劇的宏觀發(fā)展具有決定性意義,戲劇史研究必須考慮全球化的因素。15世紀鄭和下西洋和20世紀初中國門戶開放決定了中國戲劇由古典向現(xiàn)代轉型的基本走向。
① 徐子方《關于當前戲曲研究中的幾個問題》,《戲曲研究》(京)第69輯,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版。
② 徐子方《藝術定義與藝術史新論》,《文藝研究》,2008年第7期。
On the New History of Chinese Drama
XU Zi-fang
(Institute of Drama and Fic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18)
一、復試內容
復試包括以下項目:
1. 線上復試考生資格審查:
考生需按照《遼寧師范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調劑錄取工作方法》中的要求準備復試用的資格審核材料(須合成一個PDF文件,圖文要清晰),于3月28日前將上述材料發(fā)送至學院指定郵箱:yy_yjs_jm@163.com 。PDF文件命名規(guī)則:專業(yè)+準考證號+姓名,如 音樂學10165000009999王成。
2.綜合能力水平測試內容:
見附件《遼寧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21年碩士研究生線上復試科目》。每生復試時間一般為20分鐘。
3.推薦免試生無須再復試。
推薦免試生在入學時,各學院要對其進行資格復審,通過審核方可被錄取,未通過者,將被取消錄取資格。資格復審的主要內容是:
(1)須完成本科培養(yǎng)方案規(guī)定的所有課程及實踐環(huán)節(jié)(含畢業(yè)論文或實習)的學分要求;
(2)畢業(yè)論文或實習成績應在“良”以上;
(3)在取得推薦免試錄取資格后,本科必修、限選及公選課程不得出現(xiàn)不及格成績;
(4)至入學復審之日未受過任何處分。
二、復試方式
我校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主要采取網絡遠程面試方式進行。正式的網絡遠程面試將在模擬演練后進行,模擬演練的時間擬在3月29日進行,具體安排:
序號
專業(yè)方向
模擬演練時間
1
音樂與舞蹈學(舞蹈學方向)
3月29日9:00
2
音樂與舞蹈學(音樂學方向)
3月29日10:00
3
學科教學(音樂)
3月29日15:00
4
藝術碩士(音樂)
3月29日16:00
考生須在3月29日前仔細閱讀《遼寧師范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網絡遠程復試考生須知》,并按照要求準備好正式復試時使用的設備和環(huán)境。
1. 提前準備和調試好硬件設備:電腦、高清攝像頭、話筒、音箱等。如果電腦本身配置的攝像頭、話筒效果較好,可直接使用;如果效果不理想,需要額外配備話筒、攝像頭;
2. 提前熟悉復試流程和軟件操作,確保復試時網絡穩(wěn)定、暢通,視頻畫面清晰,音頻傳輸流暢。具體要求另行通知;
3. 場地要求安靜、無干擾、光線適宜、網絡信號良好、相對封閉的獨立房間。不得選擇網吧、咖啡室、商場、輔導機構等影響音視頻效果和有損復試嚴肅性的場所。復試過程中,復試房間內除本考生不能有其他人員;
4. 因考生個人原因不能按規(guī)定時間參加復試的,取消復試、錄取資格。
5. 復試是研究生招生考試重要組成部分,屬于國家級考試,按照研究生招生考試相關保密管理規(guī)定,任何人員和機構(學校授權除外)不得對復試過程錄音錄像、拍照、截屏或者網絡直播,不得傳播試題等復試內容,否則將依據相關規(guī)定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三、時間安排
序號
專業(yè)方向
時間
1
音樂(民族唱法)
3月31日9:00
2
音樂學(聲樂表演教學與文化研究)
3月31日9:20
3
音樂學(合唱指揮與教學)
3月31日10:20
4
音樂學(藝術哲學與音樂文化研究)
3月31日11:00
5
音樂學(音樂史學與文化審美研究方向)
3月31日13:00
6
舞蹈學(舞蹈編導與教學研究)
4月1日9:00
7
音樂學(鋼琴演奏教學與文化研究)
4月1日10:20
8
音樂學(音樂教育學方向)
4月1日11:00
9
學科教學(音樂)
4月1日13:00
四、關于錄取
1.成績計算方法為:總成績=(初試總成績/5)*0.7+(復試成績/1.5)*0.3。
復試結束后,同一學科、專業(yè)、方向的考生按總成績排序,從高到低確定考生是否錄取。如排名末位考生總成績并列,則按初試總成績、初試專業(yè)課總成績、復試成績順次排序,即總分相同時,先看初試總成績、再看初試專業(yè)課總成績、再看復試成績等。
2.不符合報考條件、考試違紀、作弊、身體或思想品德不良等不符合錄取要求的考生,不予錄取。
3.綜合能力水平測試成績低于90分,或同等學力加試科目中的任何一門成績低于60分的同等學力考生,或政治理論加試不合格的不予錄取。
4.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及體檢不作量化計入總成績,但考查結果不合格者不予錄取,以及其他不符合我校復試規(guī)定的考生不予錄取。
5.復試結果將于音樂學院網站公布,請考生實時關注。
五、關于體檢:
參照教育部、衛(wèi)生部、中國殘聯(lián)制訂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和教育部辦公廳、衛(wèi)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號)執(zhí)行,體檢工作由學校在入學后統(tǒng)一組織。
六、咨詢電話
辦公電話:0411-82158537
教學秘書:于老師 18042675269
復試咨詢郵箱:yy_yjs_jm@163.com
音樂學院
2021年3月25日
附件:遼寧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21年碩士研究生線上復試科目
學科、專業(yè)
復試科目
音樂學
聲樂表演、教學與文化研究
美聲:演唱中國作品、藝術歌曲、歌劇詠嘆調各一首。
民族:演唱歌劇、民歌、古曲各一首
說明:
1、由于疫情原因,現(xiàn)場鋼琴伴奏自備。
2、限時15分鐘,如超時需刪減,由現(xiàn)場考官決定,不影響成績。
鋼琴演奏、教學與文化研究
練習曲必彈,其他三首作品自選,演奏時間為15分鐘。如超時需刪減,由現(xiàn)場考官決定,不影響成績。
鍵盤和聲與視唱練耳教學研究
1、視唱:單聲部兩升兩降、三升三降、變化音; 2、練耳:音程、和弦、調內和弦連接、雙聲部節(jié)奏、單聲部三升 三降旋律聽寫; 3、為指定旋律編配和弦并在鍵盤上演奏。
藝術哲學與音樂文化研究
1.藝術概論2.藝術哲學3.中西藝術史論(音樂史、美術史)
音樂史學與文化審美研究
1.中外音樂史常識;2.民族音樂學基本概念;3.專業(yè)英語基礎知識;4.音樂美學基礎知識。
音樂作品分析與音樂史論教學研究
音樂分析與寫作:1.作品綜合分析2.作曲家及其創(chuàng)作述評
口頭表達本專業(yè)研究方向相關問題
鋼琴即興伴奏與自彈自唱教學研究
1、自選鋼琴練習曲(車爾尼 740 及以上程度)、奏鳴曲快板樂章各一首; 2、自選聲樂作品演唱一首(鋼琴自彈自唱); 3、口述分析歌曲鋼琴正譜伴奏(五線譜例,現(xiàn)場抽簽)的調性、調式、和聲、伴奏織體、曲式結構及終止式; 4、歌曲鋼琴即興伴奏配彈(現(xiàn)場抽簽,三升三降及以下)并以自彈自唱形式進行演唱(五線譜或簡譜可任選)
作曲技術理論與視唱練耳教學研究
1.視唱練耳2.樂理3.和聲4.曲式
在此范圍之內做口試表達
音樂教育學
1、專業(yè)面試
2、器樂演奏(作品一首,樂器種類不限)
3、聲樂演唱(作品一首,唱法不限)
電子管風琴演奏
1.自選一首復調作品 2.自選一首中國作品或交響樂作品 3.自選一首現(xiàn)代作品 。三首作品演奏時間為15分鐘。如超時需刪減,由現(xiàn)場考官決定,不影響成績。
合唱指揮與教學
1. 自選曲目兩首,自備音樂;
2. 視唱兩條,兩升兩降及以內帶升降音,隨機抽取。
舞蹈學
舞蹈編導與教學研究
1、自選劇目3---5分鐘2、教學教法實際操作3、即興編舞(抽簽)
專業(yè)碩士
學科教學(音樂)
1、專業(yè)面試2、器樂演奏(作品一首,樂器種類不限)3、聲樂演唱(作品一首,唱法不限)
民族唱法
民族:演唱歌劇、民歌、古曲各一首
說明:
1、由于疫情原因,現(xiàn)場鋼琴伴奏自備。
2、限時15分鐘,如超時需刪減,由現(xiàn)場考官決定,不影響成績。
美聲唱法
美聲:演唱中國作品、藝術歌曲、歌劇詠嘆調各一首。
說明:
1、由于疫情原因,現(xiàn)場鋼琴伴奏自備。
2、限時15分鐘,如超時需刪減,由現(xiàn)場考官決定,不影響成績。
鋼琴
練習曲必彈,其他三首作品自選,演奏時間為15分鐘。如超時需刪減,由現(xiàn)場考官決定,不影響成績。
論文內容摘要:高師音樂專業(yè)的鋼琴教學有些偏重技術,而忽視鋼琴理論文獻及其應用技術的學習,造成學生有高技術、低技能的現(xiàn)象。文章著重探討高師鋼琴課程結構的調整,以尋求鋼琴教學應用型、適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最佳途徑。
高師音樂專業(yè)的鋼琴,是一門專業(yè)性、基礎性、適用性、應用性很強的技能技術課程,在專業(yè)必修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鋼琴教學的成敗,關系到學生整體專業(yè)素質的提高、進步和長遠發(fā)展,對此,課程教學的研究及其方法、內容的實施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一門學科專業(yè),高師音樂專業(yè)鋼琴教學直接影響整個音樂學科專業(yè)的建設與發(fā)展。
長期以來,音樂學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合格的中小學音樂教師。中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需要素質全面、綜合能力強的優(yōu)秀教師,要駕馭中小學課堂授課實踐,教師具有嫻熟的鋼琴彈奏技術就顯得更為突出。鋼琴作為中小學音樂課堂及其課外音樂活動的主要工具,無時不在發(fā)揮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高師音樂專業(yè)的鋼琴教學,長期受教學方式、教學方法的影響,使得學生學習鋼琴學科專業(yè)知識的口徑比較窄,尤其是只重技術而忽略專業(yè)理論及應用技術理論基礎的學習,學生有些高技術、低技能,應用能力就相對較弱。面對如此困惑,筆者認為,調整鋼琴課程的結構,合理設置學科專業(yè)內容,改變教學模式和方法勢在必行。
一、現(xiàn)階段高師鋼琴教學的狀況分析
我國高師音樂專業(yè)的鋼琴教學從上世紀80年代經歷了改革和發(fā)展的漫長過程,在學術界、教育界對于高師鋼琴教學的模式、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課程目標、課程結構上展開了全方面的討論和艱辛的探索,尋求適合中國高師鋼琴教學的合理課程體系和教學手段,已成為廣大高師鋼琴教育者和學術者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圍繞高師鋼琴教學研究曾先后舉辦了“全國高等師范院校鋼琴改革座談會”“全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yè)鋼琴學術研討會”“第二屆全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yè)鋼琴教學研討會”等系列的鋼琴教學研討會議,在高師鋼琴教學的方式、方法、課程設置等方面為高師鋼琴教學提供指導。高師音樂專業(yè)鋼琴教學為適應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實際,需要從教學內容上進行了擴充,以突出本課程的師范特色,在鞏固鋼琴彈奏技術的基礎上,增加了鋼琴伴奏這一實用技術的內容,這一教學模式在高師得到推廣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經過20多年的改革和發(fā)展,高師音樂教育的主體作用發(fā)揮到了極致,為中小學音樂教育和社會音樂教育培養(yǎng)輸送了大批人才。進入21世紀,社會對教師教育的素質要求更高,不僅要求音樂教師具備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理論知識,過硬的專業(yè)技術技能,更要具備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和人文素質。因此,傳統(tǒng)的鋼琴學習模式必須要進行調整,鋼琴教育僅僅圍繞技術訓練和技能訓練,不能滿足鋼琴教學的實際需要,現(xiàn)行的課程結構,如:鋼琴彈奏技術學習、鋼琴伴奏技術學習這兩大模塊的內容更應該充實和拓展,增加鋼琴理論課程學習的教學內容迫在眉睫。
二、鋼琴課程、教學內容設置的構想
圍繞高師鋼琴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問題,專家、學術界已廣泛地研究和探討,傳統(tǒng)培養(yǎng)模式提出的“一專多能”與“多能一?!敝皇悄芰ε囵B(yǎng)的問題,不論是“一專多能”還是其他“多專多能”,最為實際的是高師鋼琴教學使學生學到什么、學會什么、能做什么的問題。高師的鋼琴教學與音樂院校專業(yè)鋼琴教學既有聯(lián)系又有本質的不同。從中小學音樂的實際及普及性音樂教育的目標出發(fā),為了將來的實用和運用,高師的鋼琴教學課程的設置應包括:鋼琴技術課程、鋼琴伴奏課程、鋼琴教學法課程、鋼琴文獻及史論課程、鋼琴鑒賞課程等幾大模塊的學習內容,使培養(yǎng)的學生既有良好的技術技能,又具備全面的學科專業(yè)的人文素養(yǎng),從而形成以鋼琴基礎知識為支撐,以過硬技能為核心的鋼琴教學課程綜合體系。應該從觀念、教學手段及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中心諸方面進行合理的改革、調整和設置,以長遠的目光,關注未來鋼琴教育的發(fā)展,把學生的能力、專業(yè)素質、人文素養(yǎng)有效結合,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1.鋼琴基礎理論課程的設置
鋼琴理論課程應包括:鋼琴彈奏理論基礎、鋼琴文獻研究、鋼琴藝術史論、鋼琴編配理論等方面的內容,此部分內容的開設適宜在大一至大二階段。而今,音樂專業(yè)學生普通存在的問題是只會彈不會用語言表達,只會做而不能寫,學生的音樂理論知識缺乏,音樂表情語匯空洞不豐富。因此,開設此類課程的目的使學生既能很好地演奏,又能采用科學的方法施教,并能在教學中用豐富的音樂語言表述作品和闡釋作品,采用啟發(fā)式、探討式、研究式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2.鋼琴技術課程的設置
鋼琴技術課程的設置內容主要包括:鋼琴基礎技術訓練、鋼琴伴奏訓練、鋼琴編彈寫作訓練等方面,鋼琴技術是學科專業(yè)發(fā)展的前提,是學生能力形成的基礎,它具有技術性很高、應用性很強的特點。在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要充分根據學生的條件,因材施教,科學實施,有效施教,積極調動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主動參與、自由體驗的學習;變“老師要我學”,成“我要主動學”,在教學的每一環(huán)節(jié)上都要求學生認真思考、敢于探索、不斷進取,特別是在伴奏課程中,要充分運用已有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如:和聲、視唱練耳、作曲理論、作品分析等課程的知識,以科學的學習方法達到準確、快捷、有音樂表現(xiàn)力的鋼琴伴奏能力。此類課程的開設適宜在大三至大四階段。通過四年的學習真正使學生具有過硬的專業(yè)技術和技能。 轉貼于
3.鋼琴教材與教法的課程設置
鋼琴教材與教法的學習對于師范院校音樂專業(yè)學生十分重要,其課程的主要內容為:鋼琴教學法、鋼琴作品賞析、鋼琴文獻研究等,此課程內容的學習適宜安排在大三至大四階段。鋼琴教材教法的研究與學習是教師教育的一種必備素質,是每一位有志于成為一名鋼琴教師及鋼琴教育工作者的合格與不合格的標準所在。因此,教材的研究學習與教法的研究學習,不僅要納入鋼琴學科課程建設之中,而且應選配在此方面經驗豐富、能力很強的鋼琴教師來擔任此課程內容的教學,在教學中要把中外鋼琴文獻有機地結合,從多角度、多層面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了解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鋼琴音樂,通過相關文化知識的學習,使學生的藝術底蘊,文化修養(yǎng)得到整體提高。
三、鋼琴課程考核方法的構想
高師鋼琴課程內容的增加,勢必關系到課程的考核方式和方法,高師鋼琴技術課程的考核,普遍采用的是表演考核,學生在學期末集中在舞臺上或者教室里演奏一至兩首中外作品,教師根據學生彈奏的完整性、技術性、表現(xiàn)力等諸方面評定成績。這一方法沿用至今,對于鍛煉學生的舞臺表演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演奏心理起到很好的作用。面對鋼琴理論課程的考核,如:鋼琴文獻研究、鋼琴名作賞析、鋼琴藝術史類的課程,考核的方式可以靈活多樣,諸如撰寫鋼琴研究論文,鋼琴作品分析報告等形式相結合給予考核評分,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他們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使兩者有機結合,既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又發(fā)揮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對于鋼琴技能類課程考核,如:鋼琴配彈與編配等課程內容,應以實用性的考核為主,學生在聲樂考核中互相伴奏、器樂演奏考核伴奏、合唱伴奏等實踐活動中,由主科教師及相關學科教師來綜合評定學生的成績,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的精神。筆者認為,此類課程的考核形式應靈活多樣,可以視教學需要來進行,不論采用哪一種方式,都不能脫離實踐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
高師鋼琴課程的改革與發(fā)展,是事物發(fā)展的必然,不論是主動的或是被動的,教育的發(fā)展總是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筆者認為,高師鋼琴教學要發(fā)展,就應以發(fā)展的眼光去多審視、思考,并以此來構建高師鋼琴教學更為合理的課程體系。
參考文獻
[1]王昌逵.21世紀高師鋼琴教學研究熱點回顧.中國音樂教育,2008年第8期.
[2]馮存凌.“學校應用性鋼琴演奏”的課程構想.中國音樂教育,2008年第6期.
絲綢之路是世界最早開通的連接亞、歐、非3大洲的交通大動脈,也是一條最古老、最輝煌的人類“文化大運河”。但正式命名其為“絲綢之路”則是在19世紀70年代,由德國歷史地理學家RICH-THOFENFVR[1]首次提出,他將古代中國從長安經西域到希臘、羅馬的陸上交通網絡稱為“絲綢之路”(即德語“dieSeidenstrasse”),其著作被譯成英文版本后,“絲綢之路”(TheSilkRoad)這一代稱被廣泛使用?!昂I辖z綢之路”的概念是陸上絲綢之路的延伸,最早由國學大師饒宗頤[2]提及。
在漢語中,“絲綢”一詞是“由含蠶絲纖維織成的紡織品的總稱”,而英文中的“silk”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它囊括了“蠶絲纖維”“絲線”“絲綢面料”及最后的“蠶絲面料制成品”。作為商品或者流通貨幣的“silk”(絲綢紡織品),在經由海、陸絲綢之路的運輸、交換、行銷之后,大多會被進一步加工處理,最終成為穿在人身上的服飾,是絲綢之路沿線各國人們從物質流通到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廣義的“服飾”意指裝扮身體所用具體可見物品的總稱,包含穿衣服、佩戴飾品、美容化妝等。絲路沿線各國的服飾藝術交流,不僅是簡單的物質交換和藝術借鑒,其背后有著極其復雜的社會動因,體現(xiàn)出一定區(qū)域族群內的社會制度和風俗習慣,集中了科技、文化、藝術、經濟、政治等諸多因素。將中國服飾文化的發(fā)展史置于絲綢之路視域下進行觀察,可以清晰發(fā)現(xiàn):正是由于絲路沿線各國在歷史上頻繁密切的服飾文化交流互動,促使中國服飾文化在傳承、發(fā)展、演化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地吸收大量優(yōu)秀的異質文化因子,使中國服飾在形制、款式、面料、紋樣等方面都呈現(xiàn)了不同以往的新面貌。因此,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絲綢之路服飾藝術交流”是絲路研究和中國服裝史論研究中值得特別關注的課題。
由于以往諸多條件的限制,中國服裝史多注重對本土服裝的斷代研究、民族區(qū)域性研究和個案分析,普遍缺乏國際化的視野和跨文化研究的理論框架體系。自“TheSilkRoad”的概念提出以來,世界范圍內關于“絲綢之路”的綜合研究已成顯學,國內學者對這一課題的研究更是方興未艾。尤其自2013年“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等建設戰(zhàn)略構想提出以來,國內外社會對于絲綢之路的關注度直線攀升,學界也迎來了絲路文化藝術研究的新機遇與新熱潮。
筆者檢索了中國知網有關論文篇目(截至2018年9月10日):共有絲綢之路各類綜合研究成果論文信息24781條(1972—2018);絲綢之路文化研究成果2107條(1985—2018);絲綢之路交流研究成果518條;絲綢之路藝術研究成果193條(1981—2018,1981年前未見);絲綢之路紡織研究成果81條(1997—2018);絲綢之路藝術交流研究成果10條(1997—2018);而絲綢之路服飾藝術相關研究成果僅有5條(2011—2018)。盡管以上統(tǒng)計存在一定誤差,但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目前關于絲綢之路的各類研究成果雖多,而針對中外服飾藝術交流的專門研究尚未引起國內專家學者的廣泛重視。
2絲綢之路中外服飾藝術交流相關文獻綜述
通過梳理絲綢之路相關研究成果中提及“服飾”和“文化藝術交流”的內容可知,自20世紀以來中外學界有關絲綢之路服飾的研究大致經歷了個兩個階段。1)中外服飾藝術交流研究的鋪墊階段,其又可細分為兩個時期:①20世紀60年代以前,這一時期主要是完成對絲綢之路概論性、整體性的研究,其特點是較為全面但深度有限,而以服飾為視角的研究成果鮮有發(fā)表;②20世紀60—80年代,這一時期的絲路研究向著縱深方向拓展,出現(xiàn)了更多斷代史類研究和專題、案例研究成果,以服飾為視角的研究成果發(fā)表量開始持續(xù)上升,服飾的國際化交流研究開始被學界注意,比較性研究類的成果開始陸續(xù)出現(xiàn)。2)中外服飾藝術交流研究的崛起階段,其時間為20世紀90年代至今的近30年,絲綢之路中外服飾藝術交流的相關基礎研究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迎來了全新的學術契機,研究成果呈現(xiàn)多元化的趨勢。
2.1早期絲路歷史研究成果中有關服飾和對外交流的部分
100多年以來,中國、德國、法國、瑞典、日本、俄國、英國、美國、印度等國家的專家學者陸續(xù)對絲綢之路進行研究,他們分別從不同角度切入,共同拓展著絲路研究的國際視野。早期有關絲綢之路或者中外文化交流、文化比較的研究論著中,一些學者對絲綢之路的服飾給予了篇幅不等的關注,為研究絲綢之路中外服飾文化交流進行了鋪墊。
自1877年RICHTHOFENFV提出“絲綢之路”以后,西方掀起了一股發(fā)掘中亞腹地地理歷史的探險熱。RICHTHOFENFV的學生、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率先對“絲綢之路”沿途諸國,特別是對中國新疆、西藏地區(qū)進行了一系列的考察,并在20世紀30年代出版了著作《絲綢之路》。英國籍匈牙利探險家、地理歷史學家馬爾克·奧萊爾·斯坦因自19世紀末開始,先后在印度、克什米爾、伊朗、敘利亞、阿富汗及中國新疆、甘肅等進行了4次考古探險考察,重點研究了絲綢之路蔥嶺古道一線,出版的《古代和田》《西域考古圖記》等詳細記述了他的探險考察研究成果,其中《西域考古圖記》[3]第22章翻譯了斯坦因發(fā)現(xiàn)藏經洞繪畫、刺繡、織物等的詳細記錄;第24章記錄了千佛洞的織物。法國的東方學家保羅·伯希和,于1906年開始前往新疆喀什、圖木舒克、阿庫爾、克孜爾等地對佛寺和石窟進行考古發(fā)掘,其間發(fā)現(xiàn)了大批健陀羅藝術品及古梵文、龜茲文寫本;1908年掠走敦煌藏經洞出土文書、珍貴繪畫3000多卷,還有大量紡織刺繡藝術品,拍攝了數千卷文獻照片。保羅·伯希和一生著作等身,所出版的《馬可·波羅行記注》《伯希和考古文獻》等,即便是對當下學者開展古絲綢之路服飾文化交流研究仍具有極高的學術參考價值。
1975年,日本學者加藤九祚和前島信次聯(lián)合編寫了《絲綢之路事典》,是亞洲學術史上較早的絲路研究著作。此后的中國學界也陸續(xù)出版了多部絲綢之路古代資料匯編類文獻,例如張星烺[4]集中梳理了17世紀中葉(明末)以前中外史籍中涉及中國與歐洲、非洲、亞洲西部、中亞、印度半島等地往來互動的珍貴文獻史料,并對其中部分地名和史實加以詳述考釋,書里匯集了諸多介紹域外國度服飾風土人情的史料。此外,吳豐培編纂的《絲綢之路資料匯鈔》、牟實庫主編的《絲綢之路文獻敘錄》等,均收錄了與服飾相關的資料。
早期“絲綢之路與對外交流”的專題研究成果中,也有很多對研究絲路服飾文化交流具有極大參考價值的信息。向達[5]從文化交流的角度概述中國與歐洲各國的交通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物館等[6]編輯出版的圖集有詳細的文物介紹,圖版質量較好;馮作民[7]對羅馬與東方進行紡織服飾貿易交流的詳情進行了介紹;日本學者書上誠之助[8]對日本古典服用狩獅紋的絲路源流展開詳述考證;沈光耀[9]在著作中介紹了絲綢之路海上與陸地貿易線路的形成及變遷,分析了中國與絲綢之路沿線貿易國的經貿關系,對于了解絲路貿易歷史背景有重要意義;常任俠[10]介紹了香料和裝飾藝術在絲綢之路上的傳播史。此外,周一良的《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國文化書院講演錄編委會編寫的《中外文化比較研究》、繆良云的《中國歷代絲綢紋樣》等,均有論述中外服飾交流背景、軌跡及藝術表現(xiàn)的內容。另外,還有許多零星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如日本學者高橋健自的《古代遺物所見大陸文化的輸入》、陳竺同的《漢魏以來異域色料輸入考》、李均祥的《中日羽衣傳說之比較》等,對體現(xiàn)絲路服飾文化交流的案例進行了論證分析。
1987年以前有關絲綢之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陸上絲綢之路范疇。1987年為了強調中西相遇時所產生的復雜文化交流,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對“絲綢之路”進行國際性的全面研究,啟動了“對話之路:絲綢之路整體性研究”項目,激發(fā)了全世界對絲綢之路的興趣,也標志著絲路研究進入了“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新階段。國內隨即出版了一大批相關研究成果,如彭德清[11]、莊為璣等[12]、姜培玉[13]、吳家詩[14]及廣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15]、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16]等學者和單位出版的專著,對古代絲綢之路中外服飾交流的海上傳播路徑及情況展開概述性、整體性的研究。
2.2近30年來絲綢之路中外服飾藝術交流相關研究成果
中國服飾文化在不同歷史發(fā)展時期呈現(xiàn)出不同特點,其所體現(xiàn)的文化對外交流、設計創(chuàng)新等都與中國本土文化軟實力建設發(fā)展有著密切聯(lián)系。近30年來,以服飾為視角的絲綢之路文化交融研究呈現(xiàn)出更加多元化的特點。
2.2.1通論性研究。絲綢之路的開通和建設推動了中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且無論從內涵還是從外延上都遠超其本意。近30年來,學界有許多關于絲綢之路的通論性研究,其中有一些涉及到服飾文化的部分。
《中國絲綢之路交通史》梳理了絲綢之路公路交通網道的歷史文獻記述,以及各個時期交通與經濟的因果、主從關系的變化情況,對研究服飾文化交流的地理路徑提供參考[17]。李明偉[18]從絲路貿易史的角度展示了先秦、兩漢至明清時期中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向和多向交流的相關史實,為研究絲綢之路的紡織服飾商貿活動以及由參與這些活動的外國商人所帶來的異域服飾文明提供了直觀素材。
還有一些中外學者在其專著中介紹了部分絲路沿線服飾史料的相關歷史記載情況。例如:楊蕤[19]以10—13世紀陸上絲綢之路為研究對象,統(tǒng)計了中外歷史文獻所載中國五代、宋、遼時期諸蕃的朝貢情況和朝廷的回賜情況,對唐、五代、宋時期絲路所貢物品及外來物種進行統(tǒng)計及對照分析,其中涉及大量服飾品;薛愛華[20]引據古代漢文典籍,列舉了唐代舶來服裝及紡織材料、用以制作服飾品的寶石和金屬、絲綢染料和化妝顏彩。服飾藝術交流的研究不同于概念假設和邏輯推演的純理論研究,它是以具體服飾品對象為物質依托,建立在多方、多樣、多層次交互的外延之上,從研究方法到學術視域都具有極強的專業(yè)性、學科交叉性與綜合性。對此,劉瑜[21]指出絲綢之路中外服飾藝術交流研究宜分作3個層次進行推進:①從服飾的物質性角度出發(fā),考察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及地區(qū)具體的服飾款式、造型、設計、工藝等特點;②研究人與服飾共同構成的服飾穿著體系,包括人穿戴、搭配服飾的方式,以及服飾對人體的表現(xiàn)和規(guī)訓等;③從服飾的社會性角度出發(fā),著重研究各種體現(xiàn)服飾藝術交融的服飾現(xiàn)象與政治、經濟、宗教、環(huán)境、生產力、藝術審美等社會因素的相關性。
這些通論性的研究成果,向人們展示出絲路沿線的異質服飾文化之間具有相互理解、吸納、互鑒、衍生及創(chuàng)造發(fā)展的可能性。開展絲路服飾文化交流的系統(tǒng)性研究,旨在探求絲綢之路視域下,服飾裝扮這一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行為方式,如何通過這條古代世界東西方之間最為重要的貿易和文化交流通道,在不同的地域、民族、宗教等條件下相互交流和影響;及“服飾”這一具體藝術形式在絲綢之路所涉的民族、國家、地域之間的異同和關聯(lián)。
2.2.2專題性研究。絲綢之路服飾藝術的交流融合具有多向性和流動性。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服飾交流通過款式互仿、紋樣互鑒、工藝互促、文化互融,互通有無,生成了一系列繽紛且獨特的藝術表達形式。一些學者對體現(xiàn)在服飾上的綜合藝術表達形式進行了專題性研究。
絲綢之路敦煌服飾藝術一直是學界持續(xù)關注的研究熱點,是世界范圍內敦煌學研究的分支。筆者在中國知網中檢索“敦煌服飾”,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多達405條。西北邊陲的敦煌莫高窟,地處中原王朝與西域少數民族政權的中間地帶,自古就是絲路上重要的商品貿易和文化集散地,歷史上此地居民和往來人員的國別及民族成分十分復雜,敦煌本地服飾藝術與外來文化的交融十分明顯。
敦煌莫高窟擁有從北朝至宋元時期的壁畫、文書、帛畫等文化珍寶,其中包含著豐富而珍貴的服飾圖像和文字史料。盧秀文等[22-23]對敦煌壁畫中體現(xiàn)文化交流的服飾進行了系統(tǒng)的比較分析。鄭炳林等[24]從少數民族服飾角度對敦煌地區(qū)的少數民族、統(tǒng)治過敦煌的少數民族和在敦煌營建過石窟的少數民族的服飾形象進行了專題研究,所整理的服飾圖像及資料主要涉及匈奴、吐蕃、回鶻、鮮卑、黨項、蒙古6個少數民族。2016年敦煌研究院出版了總計26卷的《敦煌石窟藝術全集》,其中第23卷“服飾畫卷”按照供養(yǎng)人服飾、世俗人服飾、佛國人物服飾3大類,對敦煌石窟的服飾圖像進行了整理和研究[25];同類書籍還有敦煌研究院的樊錦詩、譚禪雪編著的《中世紀服飾》。
7—14世紀時期,中國是世界上最富強的帝國之一。唐朝與海外有官方往來的國家和地區(qū)達70余個,與宋元帝國有交往的國家和地區(qū)有140多個,針對這一時期絲綢之路中外服飾文化交融的專題研究熱點較多。7—8世紀,是中國唐代海上與陸上絲綢之路最為興盛的時期,異域風潮推動了中原服飾審美及款式結構等的變革,引領了當時的服飾風潮。針對這一時期的代表性文獻主要有:王若詩[26]從《全唐詩》的角度切入,通過研讀唐詩中對當時服飾的描述,分析了唐代在絲綢之路影響下發(fā)生的諸如胡服盛行、時世裝對胡服元素的吸收、異域舞蹈服飾的流行及民間服飾潮流變遷、新服裝材料的引入等服飾新變。馬勒JG[27]在其著作中較為充分地利用了世界各地發(fā)現(xiàn)的具有所謂西方人(胡人)特征的唐代塑像,并結合繪畫以及文獻記載,對塑像的類型、特征、年代、族屬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其中涵蓋了大量胡人服飾信息,對于研究唐時西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及當時胡人在社會生活中的服飾形象有較高參考價值。
10—14世紀,宋元服飾對胡服元素進一步加以改造,建立起中原服飾體系的新樣式。張飚雪[28]認為胡服元素在宋代已經逐漸融入了宋人漢族服飾文化之中,部分胡服元素還成為朝廷官服的組成部分或者融入官服服飾設計之中;宋代服飾之中的上領、靴鞋、幞頭、銙帶均為經過宋人吸收創(chuàng)新之后形成的漢化胡服。李詠[29]針對民族文化交流對宋代服飾演變產生的影響及相關的知識內容進行了分析研究。13—14世紀朝鮮半島高麗時期與蒙元王朝建立了密切的聯(lián)系。金文淑[30]論述了高麗時期服裝中的蒙元元素,討論了這些服裝在款式和稱謂上對當今韓國常服的影響。位于伏爾加、頓河流域北高加索地區(qū)的游牧貴族墓葬中出土了一批13—14世紀中葉的服飾和絲織品,茲維思達納·道蒂[31]對這一地區(qū)出土的服飾品、紡織品進行了組織結構分析,發(fā)現(xiàn)所出土的織物運用了中國傳統(tǒng)的絲織工藝,認為其代表了蒙古時期較高級的絲織工藝水平。
當某種服飾符號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時,其會逐漸升級成一種社會服飾現(xiàn)象,而每一種服飾現(xiàn)象又可以被分解為具體實物、行為表現(xiàn)。學界對絲路沿線所出現(xiàn)的服飾現(xiàn)象也有很多專題性研究成果,如對希臘化時期絲路服飾流行“希臘風”現(xiàn)象的專題研究。幾個世紀以來,絲綢之路沿線地區(qū)不斷受到希臘風格東傳的深刻影響,形成了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獨特希臘風藝術,并在紡織服飾品、壁畫和造像雕像方面都有體現(xiàn)。藝術史家稱公元前323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去世到公元前30年羅馬征服托勒密王朝為“希臘化時期”,也是馬其頓希臘文明的“東方化”時期。這一時期希臘藝術文明沿著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草原絲綢之路)在北非和西亞廣泛傳播。李京澤[32]指出,“亞歷山大的東征開啟了‘希臘化’時代,為古波斯與古希臘百年來的纏斗劃上句號,但卻是東西方文明下一輪更強烈的碰撞與交流的開始”。王蘊錦[33]對阿富汗希伯爾罕“黃金之丘”(Tillyayepe)出土的一系列服飾配件進行了研究,認為其屬于希臘化晚期,所出土的日月星辰金垂飾、龍形飛翼雙馬神守護國王金垂飾、格里芬混合中國獅虎造型的金扣飾等黃金飾品體現(xiàn)了中國、波斯、西亞、中亞草原等的多元藝術要素,顯示了當時高度發(fā)展的物質文明、技術手段和審美,并反映出深層次的傳統(tǒng)民族文化信仰之間的交流。
被希臘化的西亞人給印度西北部一小塊邊界地區(qū)帶來了希臘式佛教藝術,在犍陀羅地區(qū)許多服飾都留存有模仿希臘羅馬式樣的痕跡。希臘文化隨犍陀羅藝術繼續(xù)向東傳播,最遠一直傳播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西域城邦諸國,且在同時期的中國佛教壁畫、雕塑中也有體現(xiàn)。早在19世紀末,西方探險家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古城就發(fā)現(xiàn)了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2世紀的希臘風格壁畫和藝術品。陳曉露[34]、趙艷[35]、滿盈盈[36]等對“絲綢之路佛教服飾的希臘化”這一專題展開較為詳細的分析論證。
17—18世紀歐洲服飾流行“中國風”的現(xiàn)象,當時的歐洲服飾藝術表達呈現(xiàn)出對于中國文化極大的好奇和向往。修·昂納[37]針對這一現(xiàn)象考察了從中世紀至18世紀西方藝術家和工匠對東方的認識以及他們的表達方式。王洪斌[38]從全球史視角出發(fā),以東方奢侈品為代表的物質文化“西進”現(xiàn)象為切入點,對東方文明在英國文明轉型發(fā)展進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進行了分析。王洪斌認為來自東方的絲綢等奢侈品經由海上絲綢之路大量運輸進入英國市場,逐漸為英國人所接受,改變了英國人的服飾觀念,由此掀起的“中國熱”對英國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尤其在紡織和服裝制造等行業(yè)。IMPEYO[39]認為“中國風產生于歐洲人對東方的幻想,對相關物品的收藏始于好奇心,后來才逐漸轉變?yōu)閷γ赖年P注”。邁克爾·蘇利文[40]指出:“對18世紀歐洲藝術品味的研究已經表明,當時歐洲人受到中國藝術的影響比他們自己意識到的要深刻得多?!痹迹?1]對這一服飾現(xiàn)象以及體現(xiàn)當時中國風與巴洛克、洛可可服飾紋樣設計相融合的典型實例進行了分析,指出歐洲人利用中國元素進行服飾表面裝飾以追求異國情調的表達,但缺乏對這些元素的深層研究。
透過對這些專題研究成果的深入考察,能夠深切感受到絲路服飾藝術互聯(lián)互通、和而不同的文化共生精神。
2.2.3案例性研究。除了上述專題性的研究成果外,還有一些研究是從服飾品的物質性角度切入,結合文獻記載與新的考古發(fā)現(xiàn),考察并分析某一具體服飾品上所體現(xiàn)的絲路文化互動。
韓香[42]以波斯錦與鎖子甲為例,指出這兩樣物品均產自西亞波斯一帶,是隨著中西交通絲綢之路的展開,傳播并且影響到內地的服飾文化。陳習剛[43]以唐代胡騰舞者“葡萄長帶”的服飾裝扮為研究對象,探討了“葡萄長帶”的絲路源流及與宗教間的關系等。趙胤宰[44]通過高句麗的“鳥羽冠”捕捉其與絲綢之路的交流信息。古代朝鮮半島國家的冠飾材料在沿著絲綢之路的古代遺跡中多有發(fā)現(xiàn),趙胤宰認為高句麗的“鳥羽冠”為研究服飾史提供了一個具體的線索,“鳥羽冠”作為證明當時朝鮮半島和絲綢之路之間聯(lián)系的證據,透過它可以了解到絲綢之路沿線各地區(qū)和古代朝鮮半島之間的交流情況。茅惠偉等[45]針對絲路沿線不同時期、不同地點多次出現(xiàn)的百衲織物進行研究,采用文獻結合實物的方法,從形制與類別、材質與技藝、起源與蘊意、流變與兼容4個方面,對絲路沿線考古出土、民間使用、文獻記載和博物館收藏的各種百衲織物進行了比較分析,認為:百衲織物很可能是在東西方各自獨立的文化體系下產生的,但隨著絲綢之路的延伸和文化交流的深入,絲路沿線各文明有了復雜聯(lián)系,各自獨立的百納織物共同朝著形式美的方向發(fā)展,最終成為絲路織物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阿米·海勒[46]通過對拉薩大昭寺藏銀瓶上的人物服飾、紋樣以及工藝進行探討,認為其是吐蕃王朝時期(但在松贊干布統(tǒng)治期之后)藏族藝術家融合西亞、中亞及唐朝的多種藝術風格而制作的杰出作品。
這些服飾品案例看似細小瑣碎、零星四散、相互獨立,但若將其置于絲綢之路文化視域下進行考察,就能夠發(fā)現(xiàn)其產生、流行與演變都有著內在的關聯(lián)。這些已發(fā)表的案例性研究成果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實驗性探索,提供了多種可以借鑒的研究路徑和論證體例,為進一步研究絲綢之路中外服飾藝術交流打開了新的視野。
3以往研究的不足與展望
從國內外已發(fā)表的服裝史論相關研究成果來看,學者們對于“絲綢之路”上“silk”的關注更多集中在“蠶絲原材料”和“絲綢紡織品”上,而對“絲綢服飾品”的關注度則相對較弱,基礎研究呈現(xiàn)出“重紡織、輕服飾”的現(xiàn)象;同時,較之海上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的研究成果來看,學界對于陸上絲路服飾藝術交流的研究成果遠超海上絲綢之路,系統(tǒng)研究“海上絲綢之路與服飾文化交流”的學術成果鮮見,基礎研究總體上呈現(xiàn)出“重陸絲、輕海絲”的現(xiàn)象。
如文中第2節(jié)所述,目前國內外學界以“服飾”為視角的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研究成果多以論文的形式散點出現(xiàn),或者穿插在其他學科研究論著的間隙被提及、帶過。這些成果為開展絲綢之路中外服飾藝術交流的深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學術基礎和理論支持,但迄今為止,尚缺少圖文并茂、邏輯嚴謹、學理性強的絲綢之路服裝史論綜合研究體例,絲綢之路中外服飾藝術交流這一研究領域中比較系統(tǒng)化的服裝史專著暫付闕如。絲路沿線許多國家可以用于服飾研究的出土和傳世的服飾實物、雕塑、典籍、古代繪畫等珍貴資料還沒有被充分的挖掘和利用,許多獨具絲路特色的服飾文化交流路徑和交融歷程等尚且眉目不清,這些都有待進一步梳理和完善。
近年來,絲綢之路藝術研究已經上升為中國社科類新一輪的學術研究熱點,這一領域未來或將形成新型交叉學科———“絲綢之路藝術學”。而中國作為古代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起始和途經國和現(xiàn)代世界范圍內“一帶一路”框架體系建設的發(fā)起國,有望成為這一研究領域的中堅力量,并開創(chuàng)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藝術學研究新領域。
立足前人的研究基礎之上,未來學界對以服飾為視角的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的研究有往更縱深方向拓展的趨勢。例如以圖文互鑒的方式重新發(fā)現(xiàn)歷史信息間的有機聯(lián)系并對其進行服裝學學理闡釋,開展以圖像、圖解和圖示的方式補充國內外現(xiàn)有文字和實物資料的圖志研究等。通過廣泛搜集國內外相關圖、文及實物資料,發(fā)掘體現(xiàn)中國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服飾藝術相互交流與相互影響的各類服飾品與服飾現(xiàn)象并對其進行系統(tǒng)整理及剖析,加強國際間相關的學術交流,逐步建立起絲綢之路服飾藝術研究資料數據庫,逐步開展按照服飾藝術門類進行的系統(tǒng)化比較研究,逐步勾畫出絲綢之路中外服飾藝術交流的歷史圖志。
文章編號:1003-9104(2011)05-0260-03
適值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宣布將原隸屬于文學門類中一級學科的藝術學升格為獨立的學科門類之契機,由杭州師范大學、東南大學、上海大學、藝術百家雜志社、文化藝術研究雜志社聯(lián)合主辦,杭州師范大學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藝術教育”藝術學研究所和杭州師范大學藝術學研究中心承辦的“藝術學學科發(fā)展新向度暨對策研究”高端國際論壇,于5月27至29日在杭州師范大學玉皇山校區(qū)(音樂學院)隆重舉行。本次論壇的既定主要議題為:藝術學升級為門類后各學科之間的關系、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的主攻方向、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目標、面向新時代的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的新使命、藝術史與藝術教育相關前沿問題研究等。來自國內外三十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多位資深學者及20余位各單位領導等列席代表,圍繞以上主題板塊進行認真討論并提交了論文,焦點問題主要涉及藝術學理論學科建設、藝術學基礎理論研究、藝術學應用理論研究等方面,涵蓋了當前藝術學理論學科研究領域的諸多熱點問題。他們各自從自身的專業(yè)以及從教多年的豐富經驗和研究出發(fā),提出了具有前瞻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觀點和命題,其中不乏對學科發(fā)展具有全局性和俯瞰式的思考,又有針對某一現(xiàn)象與問題的切入時弊的質疑與拷問;既展現(xiàn)了藝術學學科升格為學科門類后所鋪陳開來的空間和機遇,同時又使人意識到藝術學學科體系本身所存在的問題和挑戰(zhàn);而來自本次論壇的多種不同的聲音,又有助于激發(fā)我們在進一步的思考中廓清藝術學學科建設與研究的未來發(fā)展圖景。與會學者共同認為,此次研討會的的確確堪稱是一次兼收并蓄、博大厚重、名副其實、意蘊深遠的高端國際論壇。
在當今的時代,一個國家對于藝術學科發(fā)展遠景的規(guī)劃與設計,以及對于這本“藝術之書”精雕細刻的撰寫過程,正是從民族精神的根本上形塑著自身的真實形象,同時也凸顯著一個國家開明與自信的胸襟和視野。我國藝術學獨立為學科門類,以及藝術學理論成為統(tǒng)領全局的理論學科,無疑預示著這部新時期的“藝術之書”,將更加以華夏民族兼收并蓄的文化傳統(tǒng)為核心支柱,催生博大厚重、永恒持久的全新藝術精神與藝術生命。
關于我國藝術學獨立為學科門類,中國文聯(lián)原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仲呈祥教授在主題報告中指出,藝術學由一級學科升格為“藝術學門類”是中國藝術自覺、自信、自強的彰顯,是21世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藝術自覺、自信、自強的一項重大舉措。藝術學應該為民族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氛圍,以體現(xiàn)中國社會、時代的文明水準,改變當下令人堪憂的人文藝術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現(xiàn)實情狀。中國的藝術是一個“寶塔”狀的復雜的文化系統(tǒng),塔座甚是包容,愈多樣、愈豐富就會愈繁榮;塔尖聚集了“有思想的藝術”和“有藝術的思想”相互共同和諧統(tǒng)一的優(yōu)秀作品,聚集了真正代表中華民族藝術思維最高成果的藝術家。藝術學學科建設的三支大軍,他們之間各具優(yōu)勢,應該和諧共處,共同發(fā)展,互補生輝。學科申報要顧全大局,力求實現(xiàn)共同繁榮的共贏局面,而不能盲目地“搶地盤”。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副巡視員陳迎憲博士在致辭中對于藝術學的學科獨立及發(fā)展前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與建議。她說,藝術學的學科獨立,確實為藝術學的發(fā)展提供了全新的發(fā)展平臺和發(fā)展契機,在欣慰和振奮的同時還應清醒的看到,機遇和挑戰(zhàn)同在,藝術學面臨著極大的考驗。
關于藝術學理論學科建設問題,凌繼堯教授(東南大學)《藝術學理論的二級學科的設置》一文,深入細致地闡釋了一級學科的藝術學理論二級學科設置應遵循的基本準則與基本條件,并提出了具體的實施方案。文章指出,一級學科藝術學理論的二級學科的設置,要遵循兩個原則:第一個是傳統(tǒng)的原則,第二個是現(xiàn)實的原則。擬設置的二級學科要滿足三個基本條件:一是能夠為國家和區(qū)域的社會發(fā)展和經濟發(fā)展服務,并且確有很多理論問題值得研究。二是在現(xiàn)有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中已經存在,并且取得一定的業(yè)績。三是這個學科涉及到多種藝術門類。他主張藝術學理論可以設置三個二級學科:即藝術史論,藝術批評學,藝術創(chuàng)意和藝術管理。王廷信教授(東南大學)的《藝術學的學科狀態(tài)與新的學科設置》一文中,以多年來探討摸索的親歷者的獨特視角看待藝術學這門年輕的學科,他認為在研讀藝術學理論的過程中,感觸最深的是該學科開闊的視野;其次是藝術學幫助他從整體上理解藝術和社會之間的關系;再次是藝術學還幫助他理解不同藝術門類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在這種影響下藝術形式變化的特點。認為藝術學升級為一級學科以后,將會為藝術學理清關系、凝練方向提供一個良機。周星教授(北京師范大學)《藝術學門類建立的得失思考》一文,對于藝術學門類的建立和發(fā)展前景提出了獨到的見解,認為藝術學門類將要開始新的建設,必須從觀念上重視學科門類是一個理論體系的建立。強調必須從觀念上重視學科門類是一個理論體系的建立,而不要使其成為各自強化實踐技巧功能而落到有門類卻依然是被貶低的實用學科的層面。尹文教授(東南大學)《從“春晚現(xiàn)象”談藝術學學科的建設》,強調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的小品低俗化現(xiàn)象,說明中國藝術迫切需要開創(chuàng)藝術批評的環(huán)境,迫切需要藝術學理論水平的提高。藝術學理論應該走出課堂,走向藝術創(chuàng)作與藝術評論,起到藝術哲學的作用。李立新教授(南京藝術學院)《藝術學學科發(fā)展:一個全新的課題――南京藝術學院藝術學優(yōu)勢學科建設的思路》一文,根據本校藝術學優(yōu)勢學科建設的實際提出了相關頗具特色和創(chuàng)新意義的發(fā)展思路。
本次論壇的另一亮點,是我們和國際學界的學者形成了廣泛而深入的互通和交流,達成了許多學術認知觀念方面的默契和理解。如來自大洋彼岸的美國揚斯湯大學原副校長、藝術學院院長喬治?麥克勞德博士,在其《使“談論”藝術與“創(chuàng)造”藝術在教學中取得平衡》一文中,針對當今美國藝術教育領域出現(xiàn)的一種潮流,提出了在“談論”藝術和“創(chuàng)造”藝術兩方面保持平衡的主張。關于中國的藝術學理論學科建設與發(fā)展問題,他認識到“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包容性傳統(tǒng),決定了各藝術門類理論理念之間互通的良好基礎,比西方國家較少實質性矛盾,具有建立和諧理論平臺的較大可行性?!眴讨蜗壬^念的轉變,充分說明和證明了中西方學者之間進行深入學術交流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結果,同時也會成為我國藝術自覺、藝術自信和藝術自強的精神法寶。美國德?保羅大學英語學院伊莎貝拉?霍爾瓦特《英語課堂中的視覺與表演藝術》一文,根據中國俗語“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實踐出真知”等的哲學意義,認為兒童通過視覺、嗅覺、聽覺、觸覺和味覺等五種感覺器官學習語言效率較高,而教年輕人或成年人學外語時,也應當模仿兒童的學習方法,調動盡可能多的感覺器官一起來學習。
自1906年德國柏林大學教授瑪克斯?德索發(fā)表《美學與一般藝術學》一書以來,作為一種獨立的學科概念的藝術學從
美學的框架內剝離之后,獲得了更為廣泛和自由的發(fā)展空間以及更多未知的可能性,并且很快在許多國家得到響應和推廣。在中國,藝術學學科概念的孕育和形成,也經歷了一系列復雜曲折的歷史階段。從20世紀初期以來宗白華先生等開始傳播西方藝術學的理論理念,到1996年東南大學建立第一個藝術學碩士點,1997年國家學位辦學科目錄中增設藝術學一級學科,及至此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將藝術學獨立為學科門類,大約經歷了近百年的鍛造磨礪。
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長于平教授在《藝術學:獨立學科門類的學域擴張與學理建構》一文中指出:藝術學成為獨立的學科門類是對于1997年頒布的《授予博士、碩士和培養(yǎng)研究生的學科專業(yè)目錄》的調整。這是一場歷時14年之久的“獨立戰(zhàn)爭”。認為這場“獨立戰(zhàn)爭”,不是向統(tǒng)攝自己的“文學”開戰(zhàn),而是向“文學”與“藝術學”之間的邏輯關系開戰(zhàn)。藝術學贏得“獨立戰(zhàn)爭”的勝利,主要是實施學域擴張的業(yè)績;藝術學學理建構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將各藝術樣式的“實踐性”上升為“實踐理性”等問題。藝術百家雜志社楚小慶研究員在《當代中國文化建設背景下藝術學理論學科發(fā)展的若干問題》一文中指出:在當代中國,藝術學理論自身社會價值的實現(xiàn)方式應該是“引領”,所堅守的價值底線應該是超越現(xiàn)實的理想價值理念,社會意義應該是“構建核心價值”。藝術學理論應高揚現(xiàn)實主義精神,時刻站在社會時尚思潮的最前端,成為引領全社會整體藝術發(fā)展的鮮明旗幟,以達到能夠采用文化和藝術的方式影響和塑造整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念,最終成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決定性內在推動力量的宏偉目標。真正實現(xiàn)理論研究的“三貼近”,是實現(xiàn)其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在此基礎之上,藝術學理論方能高舉“引領”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旗幟,以厚重的中華藝術精神為依托,在全球化的今天重建中國文化的主體性,鼓舞和重建對民族文化的自信,進而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最終推動構筑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偉大事業(yè),建設出中華民族共有的美好精神家園。張偉教授(魯迅美術學院)《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與藝術理論創(chuàng)新》一文,從哲學層面對藝術理論創(chuàng)新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理論反思,探討了藝術理論創(chuàng)新的現(xiàn)實要求,闡釋了推進藝術理論創(chuàng)新的學理前提和本體論承諾的意義,肯定了藝術屬于精神而藝術理論是一門人文學科。對于中國當前藝術理論創(chuàng)新匱乏的問題指出了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文化的中斷和創(chuàng)新的停止。第二,藝術思想標準的政治化。第三,創(chuàng)新空間的萎縮。他指出:“將概括和總結作為藝術的理論前提就排除了思想創(chuàng)新的空間,使人們誤認為‘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就是人的唯一的使命,那么,我們就根本用不著去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首先意味著人們對現(xiàn)實的不滿意……其次,創(chuàng)新還意味著對未來的渴望?!?/p>
關于藝術學理論學科的人才培養(yǎng)問題,長北教授(東南大學)《論“一般藝術學”學者素養(yǎng)與人才培養(yǎng)》一文,提出“一般藝術學”(即藝術學理論)學者應該有“門類藝術學”實踐與研究的經驗積累;“一般藝術學”學者應該有哲學和美學素養(yǎng);“一般藝術學”學者應該有寬闊的文化視野;“一般藝術學”學者尤其應該有社會使命感;“一般藝術學”學者應該有學科使命感等全方位的考量指標。
關于藝術學理論學科內部各要素的關系問題,劉道廣教授(東南大學)《中國藝術學研究“特色”論》一文,提出了“史”不可能被“論”涵蓋的觀點,指出“藝術學”,其意為“藝術科學”,其中“藝術史”是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tǒng)學術是以“史”為中心的,而“現(xiàn)代學術”研究強調的也是“論從史出”,“藝術史”是“史學”的“專門史”,而“史學”早已經成為現(xiàn)代學術的一部分,其標志,是研究方法的改變。在中國藝術學的“宗法意識”研究方面,作者強調中國文化特色就是宗法意識的制約“特色”。杜亞雄教授(杭州師范大學)《重視藝術教育恢復樂教傳統(tǒng)》一文,從主要科目、教材和教學過程與結果三方面對儒家樂教的本質進行了分析,并從培養(yǎng)美感、體能、協(xié)調性、動手能力以及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等五方面論述了藝術教育的功能,呼吁重視藝術教育,恢復儒家的“樂教”傳統(tǒng)。為了增強科技競爭力、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才,必須重視藝術教育,恢復“樂教”傳統(tǒng)。
關于中國藝術學理論學科發(fā)展的定位問題,田耀農教授(杭州師范大學)《歸來吧――文學》一文,充滿深情的呼喚著文學的歸來。指出此文學非彼文學也,是指以語言文字為材料的藝術。他認為,在眾多藝術形式中,唯有文學最具有藝術的典型性,但是,中國文學在“文以載道”的傳統(tǒng)下,卻與藝術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系,文學獨立的藝術品格有待樹立。在學科的關系中,作者急切的呼吁“拯救失卻本我的文學”和“拯救正在失卻靈魂的藝術”。李榮有教授(杭州師范大學)《糾結與機遇同在:藝術學該怎么辦?》一文,根據我國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糾結與機遇同在這一實際,明確提出了整合歸納建構學科一體發(fā)展平臺、強化內功完善教育教學一統(tǒng)體系、扎實有序夯實做強做大基礎保障等重要議題。認為中國人要做大學問,就要繼續(xù)秉承開放開拓、兼容并蓄的學術理念,而不能拘泥于某一局部、某一方面,要正視各國個民族之間文化淵源和矛盾性質方面的差異,特別是不要摻和進西方人的矛盾之中,要以中華民族古老悠久的綜合性、兼容性藝術文化傳統(tǒng)為核心價值觀念,從宏觀著眼、微觀人手,扎扎實實地全面鋪開各項工作是立足之本。梁玖教授(北京師范大學)《藝術學獨立為門類之后的四個核心問題》一文,提出了新的藝術制度確立問題、藝術本土學理研究的問題、藝術教育規(guī)劃的問題和確立學術藝術觀念的問題等。金雅教授(浙江理工大學)《關于藝術學理論學科屬性和價值緯度的思考》一文,深入細致地對藝術學理論的科學屬性和人文緯度作出了客觀科學的解讀與詮釋。
關于藝術史課程及學科設置問題,夏燕靖教授(南京藝術學院)《藝術史課程及藝術史學科設置問題探討》一文,提出藝術史課程設置既有作為支撐藝術學學科基礎教學的重要作用,又有作為拓展藝術學學科史學研究層次的重要作用。楊道圣(北京服裝學院)《藝術史或圖像史――從漢斯?貝爾廷的中世紀藝術史研究說起》向人們展現(xiàn)了由歐文?帕諾夫斯基建立的圖像學觀念體系和方法對當代社會諸研究領域可能產生的持續(xù)與深遠的影響。郁火星副教授(東南大學)《當代西方藝術研究中的符號學方法》一文,追溯了符號學的產生以及從語言學領域到藝術圖像學領域的過渡與發(fā)展歷程,指出符號學不僅僅關注視覺形象、文學文本和特定的社會、文化現(xiàn)象,而且認為存在著支配文化交流和表達的規(guī)則。李倍雷教授(東南大學)《比較藝術學的發(fā)展觀》一文,指出發(fā)展觀是比較藝術學長存的基礎。比較藝術學研究以適應世界藝術的演變與學科的發(fā)展調整自身的研究范圍和方向,以發(fā)展的學術視野和開放的文化立場研究世界不同國別(民族)、不同族群的藝術現(xiàn)象和藝術形態(tài)的變化,以及比較藝術學的開放性問題。
藝術學獨立為學科門類之后,要迅速地抓住歷史的機遇、
擺脫重重矛盾和壓力、直面新的挑戰(zhàn),在學科基礎理論與發(fā)展理論的研究方面,應作為重中之重予以高度的重視,而作為藝術學與社會的物質文化、審美文化、創(chuàng)意文化、民俗文化等相關聯(lián)系的一些方面,也引起了重視,特別是近年來已經較為繁盛的藝術管理學、藝術創(chuàng)意學、藝術民俗學等學科范疇的學術研究,成為藝術學理論擺脫虛無飄渺、植根藝術本體,充分展示其應用性、實用性價值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
關于藝術管理與藝術創(chuàng)意的學科走向,田川流教授(山東藝術學院)《論藝術管理與藝術創(chuàng)意》一文,認為“藝術管理”與“藝術創(chuàng)意”同屬于近年來興起的重要文化現(xiàn)象,在理論范疇都需要形成成熟的學科框架和加強其應用性,使其在未來的發(fā)展中有著更為豐富的空間和實踐性前景。作為藝術學理論的二級學科,在其學科建設的層面上,藝術管理與藝術創(chuàng)意在學科建設理念、人才培養(yǎng)、課程設置等方面都需要務實性的不斷探索與深化。
關于藝術審美范疇的新動向,有丁峻、崔寧(杭州師范大學)《藝術的審美價值與認知原理:從鏡像自我之中發(fā)現(xiàn)自由、幸福和智慧》,賈濤教授(河南大學)《從詩意棲息到藝術生活――一級學科藝術學發(fā)展取向》。
關于藝術民俗學及其學術前瞻,陶思炎教授(東南大學)《論民俗藝術學體系形成的理論與實踐》一文,重點探討了民俗藝術學體系形成的理論與實踐基礎,并從理論建構與領域拓展、學科交叉與產業(yè)化發(fā)展兩個方面闡述了民俗藝術學所面臨的任務。民俗藝術研究領域的拓展在研究對象方面,主要以專題研究、應用研究和保護研究等體現(xiàn)出新的開掘和拓展。汪小洋教授(東南大學)《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堅持民族特色的思考》、林少雄教授(上海大學)《民族文化藝術元素的呈現(xiàn)及其傳播策略》、鄭立君副教授(杭州師范大學)《論晚清民國博覽會與中外藝術設計交流》等文章,均成為藝術學理論民族化研究的最新篇章,也為藝術的“民族化”研究徹底超越“唯民族化”的狹小視閾,用全球文化與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多元一體、和諧共建、精神共享的理念重新審視“民族化”、“民族性”等問題開拓了理論空間。倪進副教授(東南大學)《問渠哪得清如許,謂有源頭活水來――用田野考察方式研究藝術學》一文,提出到藝術的源頭去,用田野考察的方式研究藝術學的觀點。
關于藝術學理論的社會學意義,有張道森教授(杭州師范大學)《藝術學理論研究的社會屬性》。
總而言之,本次論壇的順利舉行,是我國藝術學自立門戶以來的首次大范圍、高規(guī)格、群英薈萃的學術交流活動,非常及時地梳理總結了之前的工作業(yè)績,并通過廣泛的學術交流、思想交鋒與整合歸納,為我國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在新起點上的和諧建構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奠定了思想論、方法論基礎,特別是在一些重大的問題方面統(tǒng)一了認識,簡要歸納為如下:
第一,從學理的層面,藝術學獨立為學科門類和藝術學理論作為一個統(tǒng)領性一級學科,充分證明了我國藝術學理論已經從哲學、美學的襁褓中孕育成熟,并脫離開文學老大哥學科的臨時監(jiān)護,進入了完善自我運行機制體系的歷史時期,需盡快制定和完善學科發(fā)展的思想理論體系、學科構架體系、教育教學體系、基礎保障體系。
第二,藝術學理論作為一個統(tǒng)領全局的全新藝術理論學科,負載著貫通各門類藝術的共性內容與本質特征、探索體現(xiàn)各門類藝術共同性發(fā)展規(guī)律的特殊使命,必須設置獨立的發(fā)展平臺實體,通過數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培育磨合,方能形成正常的學科發(fā)展秩序和體系,否則可能流于表面的形式,即有人已經尖銳指出的“拼盤”學科。
才民據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舞蹈學專業(yè)的舞蹈技術課應該以風格性與審美性訓練為核心,使實踐性與理論性相統(tǒng)一,將“練功”功能降至更恰當的位置。
本文從教學目的、教學任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結果的考查等七個方面提出了對舞蹈學專業(yè)舞蹈技術課進行課程改革和教材建設的建議,供關心舞蹈學專業(yè)教學改革的專家和同行參考。
一、舞蹈學專業(yè)特色與人才培養(yǎng)定位
北京舞蹈學院舞蹈學系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舞蹈史論系在學院1996年的系、部調整中舞蹈史論系更名為舞蹈學系,下設舞蹈史論專業(yè)。經過2002年北京舞蹈學院教學方案改革舞蹈學系舞蹈史論專業(yè)的內涵進一步拓展正式更名為舞蹈學專業(yè)目前開設舞蹈史論專業(yè)方向。自85年學院開辦舞蹈史論系至今已經培養(yǎng)出了85級、92級,95級、97級、99級等5屆畢業(yè)生。
舞蹈學系在學院眾多的院系中屬于理論系舞蹈學專業(yè)本科教育以理論教學為主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文化水準開設的舞蹈技術課程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素質,舞蹈技術課課程設置具有廣而淺的特點。因而.對招生對象文化基礎的要求高于對舞蹈基礎的要求.生源多為普通高中出來的舞蹈專業(yè)特長生個別者為舞蹈中專生。舞蹈學專業(yè)學生畢業(yè)以后多從事舞蹈史論、舞蹈教育、藝術傳媒和藝術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在2002年北京舞蹈學院教學改革方案中,將舞蹈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確定為:“能夠從事舞蹈基礎理論研究、應用理論研究、傳媒編輯工作以及推展全民舞蹈教育的高等專業(yè)人才。要求學生必須掌握舞蹈發(fā)展的歷史和基礎理論;具備良好的文化基礎以及較強的文字應用能力和寫作能力:達到四級英語水平:系統(tǒng)地掌握中外藝術史論、美學、心理學人體運動科學等社會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方面的基礎知識;同時也強調學生必須掌握舞蹈訓練、表演、創(chuàng)作的基本規(guī)律和技能等等。這一人才培養(yǎng)目標對人才培養(yǎng)計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調整課程結構增加教學內容,使學生具備了更為廣泛、全面的基礎和素質。目前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的必修課程為34門選修課20余門其中有5門必修的舞蹈技術課。由于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重新定位使學生具有了較寬的文化藝術視野和較全面的知識結構和人才結構,從而也就進一步拓寬了畢業(yè)生的就業(yè)方向口這些畢業(yè)生可以從事舞蹈研究、舞蹈教學、藝術管理、策劃、編輯秘書等。到目前為止,走上教育崗位的畢業(yè)生也為數不少有一部分教育行業(yè)的用人單位,由于進人指標有限,希望進來一個人要一專多能既能擔負舞蹈理論課教學又能教舞蹈技術課程所以目前舞蹈學專業(yè)有一定數量的畢業(yè)生在藝?;蚱胀ù髮W中不但從事舞蹈史論教學,同時還從事著舞蹈專業(yè)技術課教學包括中國古典舞課中國民族民間舞課、芭蕾舞課現(xiàn)代舞課、實習劇目課等。
二、舞蹈技術課的現(xiàn)狀與問題
從最初的舞蹈史論專業(yè)到目前的舞蹈學專業(yè)在其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中除了開設大量的專業(yè)理論課之外同時開設了眾多的專業(yè)技術課并且這些技術課程的選定呈現(xiàn)出一種全方位的布局突破了專業(yè)的局限,幾乎涉及到各個舞蹈技術系的各門專業(yè)技術課包括中國古典舞課、中國民族民間舞課‘芭蕾舞課外國民間舞(近幾屆已取消)、現(xiàn)代舞課、編導課、實習劇目課等為學生廣泛接觸和掌握各種風格的舞蹈文化和舞蹈表演技能創(chuàng)造了條件。
但是長期以來該專業(yè)舞蹈技術課的課程建設卻始終處于一種邊緣化狀態(tài),目的和做法都不夠明確教學與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不相適應影響了實際教學效果。目前呈現(xiàn)出來的矛盾主要來自教材、課時和生源這三個方面。
首先在教材方面由于歷史條件的局限當初這些舞蹈技術課的開設屬于“拿來主義”的“直接引進“型教材均源自于各舞蹈技術系表演專業(yè)的技術課經過逐漸調整和不斷壓縮而形成今天的結果口這期間雖經歷任教師的不懈努力已經向舞蹈學專業(yè)的需要有所靠攏但一直未能脫胎換骨始終處于一種似是而非的狀態(tài)未能徹底脫離舞蹈技術專業(yè)的特征未能真正與舞蹈理論專業(yè)的特殊需要相接軌其教學內容以及由此決定的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未能實現(xiàn)由培養(yǎng)舞蹈表演人才向培養(yǎng)舞蹈理論人才的方向轉換.出現(xiàn)了教材內容與教學需要兩張皮的局面。
其次在課時方面,如果說在開辦舞蹈史論專業(yè)之初,“引進“型的舞蹈技術課教材還行得通那是因為與之相配套的課時量給予了時間上的保證。由于當時學院正處于由中專改制成大學的初期舞蹈史論專業(yè)的舞蹈技術課課時量和課程設置基本處于中專狀態(tài)并開始逐步向大學狀態(tài)靠攏那時的特點是課時總量多、相對于現(xiàn)在來講舞蹈技術課比例大而理論課比例較小。以85年課表為例:中國古典舞課課時最多時曾達到432節(jié)(4節(jié)*18周*6個學期)而芭蕾舞課則為360節(jié)【(4節(jié)*18周*4個學期)+(2節(jié)*18周*2個學期)】在這樣多課時量的情況下,學生們的確從這些課中學到了很多東西,也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以中國古典舞課為例,雖然學生所接觸的教材與中國古典舞系表演專業(yè)相比較為有限但在好的班級中,學生們所掌握的教材也都達到了較好的水平,在他們身上同樣可以看見地道的中國古典舞身韻的表演和完整的中國古典舞技術技巧的完成。這些對于他們充實所學的舞蹈理論知識增加對舞蹈的感性認識甚至對拓寬就業(yè)門路等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自2002年北京舞蹈學院教學方案改革以來根據舞蹈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重新定位,為了使舞蹈學人才培養(yǎng)能更好地與社會需求接軌,使學生的知識結構更加全面合理舞蹈學系在此后幾年間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對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進行了不斷地調整使之進一步脫離中專狀態(tài)而更加符合大學本科和舞蹈學專業(yè)的教學規(guī)律。這一過程表現(xiàn)為課時總量逐漸減少,理論課的比例逐漸上升,技術課的比例逐漸下降,中國古典舞課、中國民族民間舞課、芭蕾舞課、現(xiàn)代舞課、實習劇目課的課時都不斷地被縮減,以中國古典舞課為例其課時目前減到,44節(jié)(4節(jié)*18周*2學期),而芭蕾舞課則為180節(jié)【(6節(jié)*18周)+(4節(jié)*18周)】與85年相比中國古典舞課課時減少72/3(288節(jié))芭蕾舞課課時減少了1/2(180節(jié))。在生源方面,由于該專業(yè)本身具有的理論專業(yè)的屬性,決定了對教學對象文化基礎的要求高于對舞蹈專業(yè)基礎的要求。因而,其生源絕大多數都來自于普通高中理想一點的考生會有一點舞蹈特長和基礎,而一點基礎都沒有的或者說聲稱有舞蹈基礎而實際上等于沒有的考生也為數不少這一原因使生源的舞蹈基礎在整體上水平不高,也使舞蹈技術課的訓練必須從較低的起點開始。另外,有個別考生來自于舞蹈中等專業(yè)學校,經過考試文化課達到了分數線而被錄取這一因素又使生源的舞蹈基礎呈現(xiàn)出高低極不整齊的情況給以班級為建制的教學和訓練帶來難度。而由于課時的大量減少,又使由于生源問題造成的這兩方面的困難進一步加劇。
由于上述種種原因,舞蹈學專業(yè)各門舞蹈技術舞課呈現(xiàn)出來的困難越來越多問題越來越明顯所面臨的矛盾更加突出。歸納起來在這些矛盾包括舞蹈技術課課程本身固有的實踐性與學生學習專業(yè)理論性的矛盾、教學內容與人才培養(yǎng)目標之間的矛盾:包括由于課時不斷減少而引發(fā)出來的教學形式和性質所需要的訓練周期長與實際教學周期短的矛盾、教材容量大與課時少的矛盾;包括由生源問題而引發(fā)的課程難度高與學生基礎條件差的矛盾、班級授課制與學生基礎程度極不整齊的矛盾等等而其中教學內容與人才培養(yǎng)目標之間的矛盾是一系列矛盾中根本性矛盾。對舞蹈學專業(yè)各門舞蹈技術舞課進行多方面改革有效地解決上述各種矛盾化不利為有利,使教學更加適應舞蹈學專業(yè)的特點與規(guī)律顯得日益迫切。這就是本文撰寫的目的,也是下一節(jié)所要探討的問題。
三、對舞蹈技術課課程建設的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認識到對舞蹈學專業(yè)各門舞蹈技術課進行全面、深入的改革勢在必行。筆者通過對舞蹈學專業(yè)舞蹈技術課課程建設的思考圍繞舞蹈學專業(yè)“開設舞蹈技術課程的目的是什么、應該上什么內容、應該怎么上這幾門課”的問題.在本節(jié)當中著重從以下七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舞蹈學專業(yè)開設舞蹈技術課十分必要。根據國家“培養(yǎng)素質全面、并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高質量人才”的教育方針根據舞蹈學專業(yè)“培養(yǎng)出能夠從事舞蹈基礎理論研究、應用理論研究、傳媒編輯工作以及推展全民舞蹈教育的高等專業(yè)人才”和“學生必須掌握舞蹈訓練,表演、創(chuàng)作的基本規(guī)律和技能”的培養(yǎng)目標根據人才市場對“一專多能”人才的實際需求以及舞蹈學系歷屆和未來的畢業(yè)生多樣化的就業(yè)去向舞蹈學專業(yè)有必要開設中國古典舞、中國民族民間舞、芭蕾舞、現(xiàn)代舞、編導和實習劇目等舞蹈技術課程。開設這些舞蹈技術課的意義是為了使學生通過學習這些課的內容在掌握舞蹈訓練表演、創(chuàng)作的基本規(guī)律和技能的同時增加他們的舞蹈理論知識和舞蹈專業(yè)素質.獲得對舞蹈的感性認識和體驗進而提升其理論認識,為其日后所將要從事的舞蹈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做好準備。
(二)教學目的的明確是核心問題。
首先要從培養(yǎng)目標出發(fā)這是舞蹈學專業(yè)如何進行舞蹈技術課課程建設的核心問題。舞蹈學專業(yè)開設舞蹈技術課是為了培養(yǎng)舞蹈理論人才而非培養(yǎng)舞蹈表演人才.是為了培養(yǎng)理論工作者而非演員這是與其他專業(yè)開設舞蹈技術課在教學目的上的本質區(qū)別。具體而言,各個舞蹈表演專業(yè)舞蹈技術課的教學目的是要通過對身體能力和技術技巧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舞臺表演能力口舞蹈學專業(yè)開設這些舞蹈技術課的目的首先是通過以風格性和審美性為主的教材的訓練使學生在掌握一定舞蹈表演能力的同時通過切身的訓練體驗加深了解各舞種之間的區(qū)別認識各舞種的傳統(tǒng)淵源、文化底蘊和審美規(guī)范。
另外考慮到“要求學生掌握舞蹈訓練的基本規(guī)律和技能”的培養(yǎng)目標考慮到畢業(yè)生有可能走上教學崗位所以這些課的另一部分目的就是在訓練的同時,也要使學生掌握相應的教學法獲得相應的教學能力,讓那些有志于畢業(yè)后從事這些舞蹈技術課教學的學生通過對教材的學習和教學法的初步掌握將來可以滿懷信心地走上工作崗位。
(三)教學任務的選擇是解決各種矛盾的關鍵。在教學任務的選擇方面,應考慮到兩個問題。一是教學目的的要求二是客觀條件的可能性。首走是根據教學目的的要求應使學生在對動作教材完成掌握與對教材內涵的認識理解之間達到一定的平衡既重視它的實踐性也要重視這些課的理論性,避免把舞蹈學專業(yè)的舞蹈技術課上成純技術課而忽略了教學目的完整性。二是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已經使這些課程不可能保證在教學功能上的完整性。以中國古典舞課為例,學生身體條件差、專業(yè)基礎弱、年齡偏大、水平不整齊以及這些限制條件與本課的教學周期短、課時少這一現(xiàn)實之間形成的突出矛盾使得該專業(yè)的中國古典舞課不可能具備通常意義上的基訓(基本功腿功、技巧)加身韻的教學功能以前的基訓、身韻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是行不通的。
鑒于以上分析要求我們在教學任務的選擇方面必須明確目標抓住重點、取舍得當。要根據教學目的的要求r把教學方向調整到體現(xiàn)各門舞蹈技術課精華的風格、特點的訓練上來,緊緊抓住代表風格特點這一核心內容作為重點,舍棄那些矛盾突出和不切實際的純功能性的身體條件訓練任務。以中國古典舞課為例,由于中國古典舞身韻部分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古典舞的精髓只要學生把身韻教材掌握好就可以達到從根本上認識和了解中國古典舞這一舞種的目的。
因此概括起來說舞蹈學專業(yè)的舞蹈技術課教學任務總的指導思想應該是以風格性和審美性訓練為核心,使實踐性與理論性相統(tǒng)一根據需要配合以密切相關的能力和技術訓練將這些課的“練功”功能降至更恰當的位置。這既是教學目的要求之必須也是客觀條件限制之必須這樣才能做到從需要和條件出發(fā)、使教學安排目的明確經濟有效。
(四)教學目的與教學任務決定教材內容的選定。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規(guī)定教材的選定和組織,舞蹈學專業(yè)的技術課教材的選定和組織應該是圍繞具有風格性和審美性訓練意義的教材而展開。以中國古典舞課為例從總體上講,教材的選定應圍繞身韻內容展開教材可劃分為以下三個方面:(一)基本能力,指圍繞身韻內容訓練身體各部位的活動幅度和控制能力包括指、腕、肩、腰、髓、踩、趾的柔韌性和靈活性、身體重心的穩(wěn)定性和各種舞姿的控制能力。(二)基本技術,指圍繞身韻內容訓練身體各部位的準確位置和身體各部位的單一運用技術,包括基本的手型腳型、基本的頭眼手腳位置、動律元素、單一手臂動作及單一頭眼步法的運用。(三)綜合運用指圍繞身韻內容訓練各種單一技術的復合運用和綜合運用,包括復合手臂動作、復合步法和各類型的綜合性組合。
在教材的組織上依據循序漸進和由淺入深的原則,圍繞身韻訓練內容形成由分節(jié)到完整、由地面到把桿再到中間的各類教材的縱線關系。
依據教材體系的完整性和全面性的要求形成了以形神勁律貫穿起來的手眼身法步各環(huán)節(jié)整體照應的由局部到整體、由單一到復合再到綜合的各類教材的橫線關系。教學形式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因而上述教材的選定和組織方式也就形成了該課從地面到把桿再到中間的課堂結構和教學形式。從教材內容和教學形式上看該課己經不同于以往的基訓課同時,也不同于以往的身韻課因為純身韻課是建立在一定程度的古典舞基本功基礎之上的而本課由于面對的是沒有基礎的教學對象所以就必須承擔一些與身韻訓練密切相關的基本功訓練內容成為具有舞蹈學特色的中國古典舞課。
(五)教學方法是實現(xiàn)教學目的、任務的保證。教學方法的運用是教學目的、任務的貫徹實施過程為保證舞蹈學專業(yè)技術課教學目的、任務的實現(xiàn)教師在教學中要訓練與講授相結合,使學生在對動作教材的完成掌握與對教材的認識理解之間達到一定的平衡既重視這些課的實踐性也要重視它們的理論性,使實踐性與理論性相統(tǒng)一。一方面通過訓練使學生掌握教材本身,具備相應課程初步的表演能力。同時還要運用講授和指導閱讀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對中國古典舞、中國民族民間舞、芭蕾舞、現(xiàn)代舞的舞蹈文化和審美規(guī)范等有進一步的理解,對這些舞蹈相關的理論、知識有較深層的認識,并對教學法等知識有相應的掌握。
在教學中教師的講授部分也要有明確的計劃,并且與動作教材推進的進程相配合。以中國古典舞課為例講授內容主要應圍繞中國古典舞的傳統(tǒng)淵源、文化底蘊、審美規(guī)范等展開。講授內容還應包括身韻特性方面的外部技法與藝術內涵的關系、形神勁律的內容及關系、擰傾圓曲仰的靜態(tài)審美特征、三圓運動規(guī)律的動態(tài)審美特征等。講授內容還應包括與身韻教學法有關的教材體系的構成、訓練步驟與過程、局部訓練與整體訓練的關系、音樂情緒與節(jié)奏類型的特性等內容。要避免把該課上成純動作訓練課,使學生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這就要求在教材建設中不但要考慮訓練上的問題也要對所涉及到的講授內容做出安排。課外閱讀也是舞蹈學專業(yè)舞蹈技術課應該采取的一種教學方法為了有效地運用好這一教學方法,可以在課程建設的同時有針對性地選列出每門課程的必讀書目和參考書目以供教師備課和指導學生時使用。當然作為一門專業(yè)技術課本文雖然主張講練結合但仍然應該掌握好講和練的比重.以練為主精講多練。
(六)教學手段對于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茖W合理的運用教學授段對于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口針對舞蹈學專業(yè)教學對象的特殊情況,在采取教學手段方面要揚長避短使學生身心得到均衡發(fā)展。
舞蹈學專業(yè)的生源多數是從普通高中上來的有部分學生具有初級的舞蹈基礎和身體條件,而大多數人則從來沒有學過舞蹈身體條件不符合舞蹈訓練的要求。但另一方面他們又具有文化基礎好、理解能力強等優(yōu)勢。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既要調動學生肢體、挖掘身體潛力,又要利用他們的優(yōu)勢注重調動他們的思維,發(fā)掘心智上的潛力使身心得到均衡發(fā)展。在教學上可采用多種手段達到這一目的例如布置思考題進行提問和指定題目讓學生寫小論文等。思考題或論文題目可以在課程建設的同時進行系統(tǒng)地考慮也可以圍繞上文提到的講授內容而展開。另外還可以采用與教學實習有關的一些手段調動學生以教師的身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增長教學知識例如讓學生講解動作、互相糾正動作、甚至在一個時間單元里組織課堂教學,還可以讓學生編一些小的短句、組合供課上練習采用或作為期末考查的內容之一??傊ㄟ^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啟發(fā)學生思考鉆研,以長補短達到挖掘身心潛力、促進均衡發(fā)展和促進教學進度、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七)對教學結果的考查也要具有舞蹈學專業(yè)的特點。教學任務的改變決定了對教學結果的考查方式應有所改變,舞蹈學專業(yè)舞蹈技術課在教學結果的考查內容上應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通過學生的動作表演來檢驗動作教材的掌握情況。第二方面是通過文字、語言等表達方式來檢驗學生對該課的認識和理解程度。在第三方面鑒于對學生教學能力培養(yǎng)的考慮還要在素材學習的基礎上對學生教學法的掌握和編排組合的能力進行適當方式的考查。從總體上講,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考查要從以上三方面結合起來給予綜合評價。另外在考查學生的動作表演時,也應考慮到學生的基礎條件考慮到這些課程所能給予學生的只是初步的基礎訓練因而在檢驗標準上要給予合理的把握主要應在透過學生對動作教材的完成觀察其對教材的理解情況。
結束語
隨著人才培養(yǎng)標準和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水平也應不斷提升。因而同樣一門課程在不同的專業(yè)中必然要形成白己的特色中國古典舞、中國民族民間舞、芭蕾舞現(xiàn)代舞、實習劇目等舞蹈技術課程是舞蹈學專業(yè)的必修課程圍繞舞蹈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特殊需要,這些舞蹈技術課也要量身定做”,舞蹈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呼喚我們盡快打造出具有舞蹈學專業(yè)特色的舞蹈技術課。
基于以上目的我主持編寫完成了《舞蹈學專業(yè)舞蹈基本訓練—中國古典舞身韻部分》的教材算作對以上思考的初步答卷。只愿它成為一個靶子能引發(fā)更多的教師對舞蹈學專業(yè),乃至對所有舞蹈非表演專業(yè)舞蹈技術課建設問題的思考和實際行動。
參考文獻:
1、李正一、唐滿城、黃嘉敏:《中國古典舞身韻》,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1992年版
2、唐滿城:《唐滿城舞蹈文集》,中國戲劇出版社,1993年版
3、于平:《風姿流韻—舞蹈文化與舞蹈審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4、呂藝生:《舞蹈教育學》,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