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優(yōu)秀范文 > 關于戰(zhàn)爭的古詩句
時間:2022-12-26 16:15:49
序論:速發(fā)表網(wǎng)結(jié)合其深厚的文秘經(jīng)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關于戰(zhàn)爭的古詩句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chuàng)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lián)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9-0323-01
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xiàn)方法,其主要特點是借助一些歷史人物、神話傳說、寓言故事等來表達自己的某種愿望或情感。典故用得適當,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辭效果。能顯得既典雅風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語言更加精練、言簡意賅、辭近旨遠。具體說來有如下作用:
一、品評歷史中借古論今
古代詩人在一些以慨嘆歷史為主題的詩歌中,往往通過引用關于歷史人物或歷史故事的典故來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或者是針對社會存在的一些弊端,古代詩人在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限制不便暢所欲言的時候,往往引用典故來影射時事,借論古之得失,諷時勸世憂國。要么托古諷今,以歷史對統(tǒng)治者進行嘲諷;要么以古鑒今,勸誡當朝莫走老路;要么憂國憂民,對國家命運充滿擔憂,對黎民疾苦表示同情。如唐?戎昱《詠史》:“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边@是一首借古諷今的政治諷刺詩。表面寫漢朝把國家的安危寄托在和親這件事上,乃是歷史上最為拙劣的政策。實則反對安史之亂后的唐王朝面對嚴重的邊患一味求和的政策。又如唐?李商隱《隋宮》“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地下若逢陳后主,豈宜重問《花》?”這時表現(xiàn)的是隋煬帝棄舊官想另建帝王之家。若不是玉璽落到了有“日角”之相的李淵手里,隋煬帝的錦帆龍舟會游遍天下。頸聯(lián)用對比、典故等表現(xiàn)手法粑隋宮昔日之豪華與今日之凄涼作了鮮明的對照。尾聯(lián)再寫虛擬的場景引人思考:不論是隋煬帝還是陳后主都因荒奢侈亡國。全詩用了“錦帆南游一征求螢火”“《玉樹花》”三個典故,形象地描寫了隋煬帝的貪婪奢侈,揭示了荒奢侈亡國的道理,同時也是告誡晚唐統(tǒng)治者不要重蹈覆轍??傊?,對于詠史懷古詩的主題思想,主要有評判歷史、借古傷己、借古諷今三個角度。
二、抒情言志
詩歌的本質(zhì)特征就在于抒情,但詩人的情感有時往往并不直接流露,而是借助典故作委婉含蓄的表達。從抒感類型的角度,我們通??梢苑譃檫@樣幾種情況:一是表達對美好事物的謳歌和贊美;二是表達對積極樂觀人生態(tài)度的進取和追求;三是表達對壯志難酬的悲憤和慨嘆。比如戰(zhàn)國時燕國燕昭王問政郭隗,怎樣才能招得賢士報齊國滅燕之仇。燕昭王采納了郭的建議,搭黃金臺,置千金于上廣攬人才,結(jié)果造成了“士爭湊燕”的局面。投奔而來的有魏國的軍事家樂毅,有齊國的陰陽家鄒衍等,樂毅幫助燕國報了齊滅燕國之仇。燕國復興,智者郭隗功不可沒。陳子昂就寫過“逢時獨為貴,歷代非無才,隗君亦有幸,遂起黃金臺”一詩贊頌此事,后世明君賢將也學燕昭王做法征慕人才,如諸葛亮筑高臺于成都之南以延四方之士??梢娙瞬拍藦妵?。求賢納士,選人用才,貴在誠心實意。燕昭王采納郭隗建議,不以“才”小而不敬,敢向天下人昭示自己尊重人才、招募人才的誠心,所以四方賢士紛至沓來,燕國由此日漸強盛,給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啟示。再如蘇軾在《江城子?密州出獵》“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中引用了一個典故。據(jù)《漢書?馮唐傳》記載:漢文帝時,魏尚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報功時多報了六個首級而獲罪削職。后來,文帝采納馮唐的勸諫,派馮唐持符節(jié)到云中去赦免魏尚。這里詩人是在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處境下以魏尚自喻,抒發(fā)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還有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表現(xiàn)了孟浩然西游長安時,寫了這首詩贈當時在相位的張九齡,目的是想得到張的賞識和錄用,只是為了保持一點身分,才寫得那樣委婉,極力泯滅那干謁的痕跡。秋水盛漲,八月的洞庭湖裝得滿滿的,和岸上幾乎平接。遠遠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塊。開頭兩句,寫得洞庭湖極開朗也極涵渾,浩闊,與天相接,潤澤著千花萬樹,容納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用典故來引發(fā)聯(lián)想或創(chuàng)新意境
詩詞中,在對現(xiàn)實景物描繪時引用典故??砂汛藭r此景與彼時彼景相聯(lián),能創(chuàng)設新的畫面,加深詩的意境,促使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從而增強作品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當然,許多時候,詩文用典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既融達意抒情為一體,又集含蓄典雅于一身。我們在閱讀詩歌時只有理解用典后所表達出的新的含義,體會其表達作用,才能全面、準確地鑒賞作品。平時,我們可以采取分類的方式整理一些常見典故。如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一詩中“八百里”“的盧”涉及兩個典故:一是據(jù)《世說新語》記載,晉王愷以?!鞍税倮锺g”與王濟作賭注,王濟獲勝后殺牛作炙,后人即以八百里指牛。二是相傳劉備曾乘的盧馬從襄陽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躍三丈,脫離險境。運用這兩個典故,不由讓讀者仿佛看到戰(zhàn)爭爆發(fā)前犒勞出征將士的壯觀場面和戰(zhàn)場上鐵騎飛馳敵陣的激烈場景,極具穿透力。
還有就是可以用簡潔精練的典故表達內(nèi)涵豐富的意義。我們知道,古詩詞往往受字數(shù)、句數(shù)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內(nèi)表達豐富的內(nèi)涵,用典就是很好的一種手段。因為用典是對歷史故事等的高度概括,在增加詩歌容量的同時.還可收到言簡而意豐的藝術效果。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古詩詞常引用典故,化用詩句,以豐富的內(nèi)涵,引人聯(lián)想。鑒賞古詩詞,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詩句的來源和含義,發(fā)掘典故及詩句在古詩詞中的妙用。如姜夔《揚州慢》中“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即化用杜牧“春風十里揚州路”的詩句。此處化用,使揚州城昔日繁華與眼前蕭條形成鮮明對比,傷今懷古更深一層。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是準確領悟古詩詞的基礎。
閱讀詩歌時,一般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1.通讀文本
要想通讀,先看題目,再看作者,三看注解,最后才是讀詩文。很多詩歌初看題目就可以知道內(nèi)容,比如是托物言志詩,是思鄉(xiāng)懷親詩,還是送別詩。如《江鄉(xiāng)故人偶集客舍》這個題目,有很明確的信息:故鄉(xiāng)人在外偶然相聚,而且是在客舍中,它的內(nèi)容里一定有思鄉(xiāng)懷親之念,客居在外又有漂泊流離之感,宦海沉浮之痛,不忍離別之情。
問題是大多數(shù)學生不看注解,注解被忽略。教師一定要強調(diào)看注解的重要性,使學生養(yǎng)成看注解的習慣,知道從注解中尋找信息。
2. 判斷手法
分析語言技巧,包括修辭、表現(xiàn)手法、表達方式。正常的順序是,先找修辭,找不
到,再找表現(xiàn)手法,還是沒有找到典型的表現(xiàn)手法,最后才找表達方式,表達方式一定是有的。
很多學生表現(xiàn)手法和表達方式混為一談,眉毛胡子分不清。如果學生能夠記住表現(xiàn)手法的類型與每一種類型的典型例子,記住表達方式的類型及每一種類型的典型例子,他就可以像學數(shù)學一樣掌握了公式定理。
詩歌中表現(xiàn)手法十分重要,常見的有:
動靜結(jié)合,以動襯靜,以聲襯靜。一般在古詩中,描寫細微的聲音,如露珠滴落,石上泉水流動,秋冬鳥、蟲啼叫,落葉的聲響,魚兒跳動等,就是以動襯靜;而描寫較大的聲音,如竹笛響,牛兒哞叫,簫聲,爆竹聲等,就是以聲襯靜。教師讓學生記住這些慣例,在分析表現(xiàn)手法時,他會一眼就得出以動襯靜,以聲襯靜的結(jié)論。
對比襯托。舉一個最通俗的例子就可以說明什么是襯托,問“很高的人和很矮的人走在一起會是什么感覺?”“胖子和瘦人站在一起什么感覺?”這里既是襯托,又是正反對比襯托。在影視劇中,墻上的鐘噠噠噠發(fā)出很響的聲音,為什么?這里的問題是,學生搞不清楚什么是正面襯托,什么是反面襯托。通俗的解釋就是好的,同類的就是正襯,比如兩個很高的人在一起;好的和壞的,兩個相反的在一起,就是反襯。但是不同的詩歌,要做具體分析。
寫景抒情。如“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是詩歌典型的
間接抒情。詩句究竟是什么表現(xiàn)手法,在腦子里梳理一下有哪些類型,對號入座。如“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第一句記敘,同時寫景,交代了時間、事件、環(huán)境,第二句抒情,情感的落腳點是“悲”字,交代了人物。
虛實結(jié)合法。教師可以明確告訴學生,送別詩往往是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明寫送別時的情景,虛寫送別后的情景,同時也是想象送別后的情景。學生記住了這個規(guī)律,只要一明確是送別詩,就可以基本上判斷采用了虛實結(jié)合法。
表現(xiàn)手法是考的最多的,學生往往會判斷失誤,如“白銀盤里一青螺”既是比喻,又是想象,很多時候,一句詩既有修辭手法,又有表現(xiàn)手法。很可能學生只判斷出比喻,不能夠判讀出想象。像這種情況,如果閱讀題目問的是什么修辭法,只須要答比喻;如果問的是表現(xiàn)手法,就要回答想象。
表達方式只有5種:描寫、抒情、議論、說明、記敘。在古詩中,描寫、抒情是最多的,難得有直接議論的詩句,說明幾乎沒有,記敘是有的。在詩歌閱讀中,很少有分析表達方式。
3. 分析手法
答題包括3點:什么手法、什么作用、什么情感。
如“白銀盤里一青螺”是比喻的修辭和想象的表現(xiàn)手法,把湖水湖面比作白銀盤,把遠山比作青螺,形象生動地描寫了洞庭湖明麗的美景,又是想象,把洞庭湖想象成白銀盤,深綠色的遠山想象成青螺,表達了對山水美景的喜愛之情。
二、明確閱讀的答題模式
詩歌閱讀題目的類型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意象類。判斷是什么意象,結(jié)合原句分析營造了什么氛圍,流露表達了什么情感。
技巧類。判斷手法,結(jié)合原句翻譯和分析手法的作用,明確是什么情感。
語言類。概括語言特點,結(jié)合原句分析語言特點,表達了什么情感。
煉字類。該字在詩句中的意思,把該字放入原句中翻譯、解釋分析作用、氛圍,表達了什么感情。
三、舉例理解閱讀步驟和答題模式
詩歌的三大特征是語言凝練,音韻美,飽含情感。教師在教授詩歌閱讀時,首先需要提綱挈領地告知學生,每一首詩歌閱讀的落腳點都是情感,詩歌就是為了抒情。而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在詩歌中通常都是間接抒情。
以詩人戎昱的《塞下曲》(其六)為例,分析詩歌的閱讀理解。
北風凋白草,胡馬日VV①。
夜后戍樓月,秋來邊將心。
鐵衣霜露重,戰(zhàn)馬歲年深。
自有盧龍塞②,煙塵飛至今。
注解,①VV(qīn qīn):形容馬跑得很快的樣子。②盧龍塞:古地名。
這首詩歌的題目告訴讀者是一首邊塞詩。邊塞詩中的人物是將領、士兵,這類詩歌作者
對他們是頌揚、憐惜的情感,他們有報國、建功立業(yè)、思鄉(xiāng)懷親的愿望,這類詩歌的主旨往往是表達反對戰(zhàn)爭,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癡V”的注解可以幫助理解原句,“盧龍塞”是古地名,“煙塵飛至今”就迎刃而解,“煙塵”,借代的修辭手法,仗打得很久了,戰(zhàn)爭連年。
在這首詩歌中,典型的意象是“月”?!霸隆痹诠旁娭型ǔ1磉_思鄉(xiāng),可是有學生說“你怎么知道邊將思鄉(xiāng)?”這證明,學生連閱讀古典詩歌最起碼的常識都不知道。但是,“月”不僅僅是表達思鄉(xiāng),它的含義還有:清高孤傲,不同流俗;感嘆昔盛今衰等,關于這一點,老師須要給學生講清楚,以免讀詩看見“月”就是思鄉(xiāng)。
小學語文新課標在第一學段就閱讀提出了讀詩歌要“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的要求。中國古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古詩詞,而在小學課文中選取的古詩詞只是古詩詞海洋中的滄海一粟。如何在教學中將課內(nèi)的古詩詞向課外延伸,增加學生的古詩詞積淀,并使其從中理解、體會到古詩詞的美,是筆者一直思考的問題。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讓學生進行課外古詩的閱讀賞析。
一、景物延伸,內(nèi)化美感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知識經(jīng)驗的限制,對于古詩詞中描寫的美麗景物沒有形象直觀的認識,因此,筆者首先從學生較為喜歡的美景入手,除了欣賞教材上描寫的景物外,還給學生補充了大量的同類古詩詞。比如說:在學《春日》時,詩中寫到:“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币馑际钦f:春天總是讓人陶醉。黃澄澄的迎春花、粉紅色的桃花、紫紅色的紫荊、淡白色的梨花、鮮紅的海棠花、開滿山野的杜鵑花等,真是春色滿園關不住。筆者又給學生補充了唐朝杜審言的詩歌《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zhuǎn)綠蘋?!币馑际遣氏及橹赵诤C嫔?,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這些都是描寫春天美麗景色的。學生從大量的課外詩詞中,品味到了古人描寫春景語言的凝練與優(yōu)美,受到了美的熏陶。為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筆者還讓學生將自己從所有古詩中看到的春色用自己的話語描述出來,深化了理解,豐富了學生的語言。
二、作者延伸,開闊視野
小學語文教材中所選的古詩詞多是著名詩人的作品,這些詩人中,有浪漫主義、詩風豪放、不拘一格的李白,有現(xiàn)實主義、詩風嚴謹、憂國憂民的杜甫,還有愛國主義、情感內(nèi)斂的陸游以及邊塞詩人王昌齡……因此,筆者抓住作者這一素材進行拓展延伸,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了解詩人的興趣。學過王昌齡的《出塞》之后,又給學生補充了《從軍行》,讓學生切實體會到一位邊塞詩人對邊塞官兵的感情以及對于戰(zhàn)爭的思考和憂慮;在學了李白的《靜夜思》之后,補充了《古朗月行》《月下獨酌》《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云》等名篇,學生在朗誦、賞析的過程中,感受到李白豪放、浪漫、放蕩不羈的詩風;學習了陸游的《示兒》,引入了《劍門道中遇微雨》、《枕上做》……陸游憂國憂民的情懷躍然于心。學生對詩人的詩風有了了解,也就非常好奇地想進一步了解詩人,激發(fā)了學生賞析古詩的興趣。
三、內(nèi)容延伸,深化理解
中國的古詩詞很多內(nèi)容都是相似的,如:對國家命運和人民疾苦的關切,對統(tǒng)治階級殘暴、貪婪的抨擊,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以及離家思鄉(xiāng)的愁緒等。我們在進行課外古詩詞賞析探索的時候,將教材中的此類內(nèi)容延伸到課外,將當時相同的時代背景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打通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輕松地化解了難題,學生透徹地理解了詩歌的內(nèi)容。比如說,學過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之后,學生又賞析了杜甫的《登高》、王維的《使至塞上》、王之渙的《涼州詞》等,美好的景物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情感。
四、品讀延伸,感受詩情
“沒有朗朗的讀書聲,語文課堂將失去活力”,因此,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進入情景,在多種形式的讀中,揣摩、體會詩句所承載的知識、情感、文化,從而表現(xiàn)出對語言本體的學習,而不拘泥于教材。以教材為載體,以“讀―思―悟―讀”為基本學習活動程序,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朗讀感悟,使學習程序螺旋式重現(xiàn)、上升,使他們深刻地領悟詩意,并促使其語文素養(yǎng)(朗讀水平、表達能力)得到提升,從而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
五、激發(fā)延伸,迸發(fā)創(chuàng)造力
新課標把“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與感想”作為寫作目標的第一要求。“興趣、想象、感想”將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有鮮明個性、有自的學習主體來定位的。在古詩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教學也值得一試。
教育的本質(zhì)是發(fā)展人,提高人的素質(zhì),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因此教育必須“以人為本”,從這個角度講,真正意義上的語文教育,不但要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還要關注學生生命的發(fā)展,關注學生生命發(fā)展的價值取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很多語文內(nèi)容的學習,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給我們帶來的廉價的、易于讀取的、共享的視頻音像或文字材料,傳授知識的同時,發(fā)展學生的品質(zhì)素養(yǎng)。
如《一個中國孩子的呼喚》這篇課文的主旨是呼吁國際社會:一致行動,維護和平,制止戰(zhàn)爭。因此“樹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是本課教學的生命線。課始我利用電腦視頻播放“中央電視臺4套關注伊拉克特別報道”錄像,再現(xiàn)戰(zhàn)爭給伊拉克人民帶來的災難與痛苦,啟發(fā)學生從小放眼世界,關注國際局勢,樹立倡導和平,反對戰(zhàn)爭的觀念;課堂教學中出示課件:“和平!和平!和平!”字體由小到大,體現(xiàn)了呼吁和平的愿望由弱到強,并利用課件出示文章中的重點句子,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子,結(jié)合課件中的戰(zhàn)爭組圖,體會“世界并不太平”,呼吁國際社會“一致行動,維護和平,制止戰(zhàn)爭”。課堂教學結(jié)束前,播放“中央電視臺2套介紹當前海峽兩岸局勢”的錄像,啟發(fā)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將感受化作語言行動,同時使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信念得到升華。實踐證明,課內(nèi)資源與課外信息的完美結(jié)合,關注學生生命與發(fā)展,促進了學生良好品德的升華。
二、運用多媒體可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古詩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難理解的,而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把枯燥無味的古詩知識通過音樂、圖片和影像來渲染情境,用網(wǎng)絡來拓展知識,從而打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引發(fā)想象和聯(lián)想,給學生展現(xiàn)一個更為廣闊、豐富的空間,給語文課堂注入活力。如學習古詩《絕句》,學生在理解“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句詩上頗有難度,詩句中的“千秋雪、萬里船”,從時間上、空間上給人寬闊的想象余地,但僅憑教師口頭講解,學生始終難以理解、體會,而多媒體課件的恰當運用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教學時,教師可先引導學生思考:“含”字是什么意思?怎樣理解“千秋雪”?“萬里船”又有多遠呢?緊接著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課件,課件畫面上:近處,早春時節(jié),兩個黃鸝在碧綠的翠柳中婉轉(zhuǎn)鳴唱;湛藍的天空中一行白鷺悠然自飛;遠處,高高的山巔,積著一片皚皚的白雪;門前的江邊停泊著一只只從遠方來的帆船,這些景物的畫面,色彩艷麗:嫩黃的小鳥,翠綠的柳林,雪白的鷺鷥,蔚藍的青天,四種色彩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真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明麗的景象。課件將古詩中抽象的文字轉(zhuǎn)化為具體的動態(tài)畫面,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學生學習興趣極為濃厚,他們積極觀察、思索,很快從春景圖中領會了“含”的妙處,體會到了“千秋雪、萬里船”的含義。通過此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學生不僅理解了語言文字的表層意思,而且使他們感悟到語言文字的深層含義及感彩。
三、運用多媒體可以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多媒體的運用改變了以一支粉筆、一本書的單一的教學方式,以先進的信息技術,增強了教學中的交互性,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效率更高。現(xiàn)在由教師制作的多媒體課件,變以文字為單一載體的信息呈現(xiàn)方式,為以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方式綜合呈現(xiàn),為語文教學營造了形象生動逼真、知識表現(xiàn)多元化的情境,非常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學《東方之珠》一文時,我運用了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突破了重點、難點,化難為易,達到高效學習。課文第二小節(jié)主要描寫沙灘迷人的景物和游人的感受,教學時,我引導學生結(jié)合投影畫面展開想象,盡情領略“浪平沙細、陽光和煦”的海灣風光,不知不覺進入“漫步在金色的沙灘上,沐浴著輕柔的海風,傾聽著浪濤拍岸的聲響”的意境中,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真是舒服極了”的體驗。在理解“一到夜晚,整個香港就成了燈的海洋?!睍r,我利用走馬燈手段把香港的夜靜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感受到“東方之珠”的輝煌、亮麗。
四、運用多媒體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詩歌重在吟誦,而心不在焉應付差事地讀只會糟蹋古典詩歌。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朗誦積極性,并提高學生的朗誦能力,可以選用名家的朗誦作品作為引路人。一首鮑國安朗誦的《蜀道難》令學生群情激奮,一個個躍躍欲試。盡管這首詩年代久遠,但從詩句里依然能聽得到詩人千百年前心跳的聲音。比如在教授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學生結(jié)合注解已經(jīng)感受到詩人的懷才不遇。此時播放名家的朗誦,并配以音樂,讓學生帶著感情去涵詠詩句,讓學生逐漸與詩人產(chǎn)生共鳴。
名家朗誦富有表現(xiàn)力,或鏗鏘有力或抑揚頓挫的語氣易于感染學生,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美的熏陶、藝術的感染和哲理的啟迪,由此達到“入境”的狀態(tài)。對于古典詩歌我們應讓學生少齊讀,多個體品讀,淺吟低唱,細細涵詠。尤其是組織詩歌朗誦會,更易激發(fā)學生對古典詩歌的興趣。教師應選好評委,定好打分細則,設立獎項,讓學生真正過把朗誦的癮。
二、體會詩中意境
當名家朗讀和熱身朗讀打開了學生學習古詩興趣的大門,接下來就是深入理解詩中情味了。這時,可以借助多媒體,再現(xiàn)詩中動人的世界。在放幻燈片之前,先讓學生用語言描述詩中的畫面或情境,接下來再用圖片印證。當學習林逋的《山園小梅》時,可以組織學生分兩組,引導一組學生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用形象的語言描述詩中美麗的畫面,同時讓另一組用繪畫的形式展示。之后,讓兩組交換自己的成果,交流心得,探討詩歌里的意蘊和圖片間的差距。通過這些活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了,聯(lián)想比以前更豐富了,最關鍵的是,古詩在他們心里煥發(fā)了生機,活了起來。
三、感悟詩歌意象
意象是解讀詩歌的密碼,感悟意象豐富的內(nèi)涵,是學習詩歌的關鍵。古典詩歌常常借助景物形象來傳情達意,所以說詩貴含蓄,言有盡而意無窮。學習時必須靜下心來在想象中還原彼時彼景,去感受詩人無我之境的超然或有我之境的濃烈。詩歌的代表意象有很多,但每一種都承載著比較固定的情感。詩歌的意象分以下幾類:
1.自然意象
如月,月在許多詩人筆下都是思鄉(xiāng)、念親的標志,多傳達離愁別恨、寂寞思歸之情。例如李白《靜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劉禹錫《石頭城》:“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張九齡《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p>
如楊柳,“柳”與“留”諧音,多傳達怨別、懷遠等情思?!对娊?jīng)》:“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贝魇鍌悺兜躺狭罚骸按沽f條絲,春來織別離。”
如猿,猿多傳達衰亡、凄楚、哀婉之情。酈道元的《三峽》中說:“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2.人或事意象
如舟,多傳達離情別緒、思鄉(xiāng)懷遠、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柳永《雨霖鈴》:“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如登高、憑欄,多傳達相思之情、報國之志和壯志難酬的悲傷與激情。杜甫《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岳飛《滿江紅》:“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如折柳,多傳達惜別懷遠、思鄉(xiāng)之情。杜牧《獨柳》:“含煙一株樹,拂地搖風久。佳人不忍折,悵望回纖手?!崩畎椎摹稇浨囟稹罚骸澳昴炅?,灞陵傷別?!?/p>
語文教師對以上這些意象要深講,并通過詩句加深理解,抓住了這些意象,詩歌的精髓就不難理解了。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走進詩歌的世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理解詩歌的精髓。
四、帶著理性走進詩的世界
懂得了詩歌的思維特點,接下來就是真正理解詩歌并產(chǎn)生情感共鳴了。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千古名篇,可以通過走進蘇軾的內(nèi)心世界,讓學生用獨立的思維去思考蘇軾身上有哪些值得他們肯定或否定的地方,從而拓展學生思想和思維空間。先找一段合適的音樂做背景,讓學生自由地朗讀,然后就意象展開討論,看哪些事是打開蘇軾內(nèi)心世界的密碼,找到白發(fā)、大江、酒后,再以此為切入點,感受情感,結(jié)果學生很快就能把握詞中的感情精髓――嘆歲月易逝,功業(yè)難立。到了這里,再讓學生回憶北宋和三國的歷史,結(jié)合蘇軾和周瑜的經(jīng)歷,梳理出蘇軾內(nèi)心慨嘆的軌跡。如此循序漸進,學生很自然地讀懂了蘇軾,他們各抒己見,肯定了蘇軾的才學,肯定了他建立功業(yè)的積極心態(tài),但就詞尾的慨嘆提出了批評。這樣學生就真正地走進了詩的世界。
五、以獨特的視角審視詩中乾坤
詩歌鑒賞主要分形象和主旨兩大部分。
1.常見人物形象的類型
(1)不慕權(quán)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2)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3)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4)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5)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6)友人送別、思念故鄉(xiāng)的形象。(7)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8)體察人民痛苦,反對戰(zhàn)爭的形象。(9)愛恨情長的形象。(10)孤寂、落寞(惆悵),愁苦幽怨的形象。(11)積極樂觀,笑傲人生的形象。(12)愛民惜才的形象。
針對這些詩人形象,學生可以結(jié)合歷史和詩人的經(jīng)歷,深入探討詩人形象形成的因素,探討詩人的得失,揭示時代的局限性,要有高度有思想,以獨特的視角探索。
2.主旨
一、引言
傳統(tǒng)譯論在二元對立認識論哲學的影響下,文本中心論和作者中心論占據(jù)了絕對的統(tǒng)治地位,譯者的主體地位不被承認和接受,譯者的主體性在文學翻譯中的重要作用也往往被忽視。隨著翻譯研究的文化轉(zhuǎn)向,譯者的主體地位也漸漸得到認識和認可,研究譯者主體性成為了翻譯研究中一項重要的內(nèi)容,自此從各個角度分析研究譯者主體性散見于論文和論著中。本文以接受美學為理論基礎,選取埃茲拉?龐德英譯的華夏集為語料,從而探討譯者主體性在翻譯中的體現(xiàn)。
二、接受理論對譯者主體性的彰顯
德國康茨坦斯大學教授漢斯?羅伯特?姚斯 (Robert Jauss)首先提出了接受理論,其代表人物還有伊瑟爾( Wolfgang Iser)。接受理論將研究重點從原來的作者對作品關系轉(zhuǎn)向作品與讀者的關系,同時也是讀者中心論范式的一種理論觀點。它不再只是關注于對過去文本的理解,而是研究讀者在整個文學接受活動中的作用。[1]
姚斯強調(diào)讀者在文學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同時還提出了期待視野:“接受者由先在的人生經(jīng)驗和審美經(jīng)驗轉(zhuǎn)化而來的關于藝術作品形式和內(nèi)容的定向性心理結(jié)構(gòu)圖式?!盵2]讀者在閱讀一部作品前,都已具有文學閱讀經(jīng)驗和生活經(jīng)歷構(gòu)成的一種先在理解,這就決定了讀者選擇作品的標準,影響到讀者對原作內(nèi)容的理解,也關乎讀者對作品的最終接受。接受理論另一位代表人物伊瑟爾認為文學作品內(nèi)具有許多空白點和不確定因素,等待讀者(隱含的讀者)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主體意識去填補作品中的空白并使得文本的未定性具體化。[3]
譯者在翻譯過程的選擇、閱讀和表達三個階段都要發(fā)揮主體作用,對譯者主體性的研究是翻譯研究中重要的內(nèi)容。查明建和田雨對譯者主體性做了這樣一個界定:“譯者主體性是指作為翻譯主體的譯者在尊重翻譯對象的前提下,為實現(xiàn)翻譯目的而在翻譯活動中表現(xiàn)出的主觀能動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譯主體自覺的文化意識、人文品格和文化審美創(chuàng)造性。[4]作為譯文讀者和審美主體有自己的期待視野,這就決定他需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選擇文本的標準。譯者通過不斷閱讀理解填補原作的空白和使未定性具體化的過程就是其主觀能動性的體現(xiàn)。譯者作為作者在表達創(chuàng)作階段,也需創(chuàng)造性地考慮讀者的接受水平和審美情趣。
1、譯者作為讀者的主體性體現(xiàn)
譯者在文學翻譯過程中首先充當?shù)氖亲x者,他能動的參與到原文本中與原文作者進行交流。譯者的思維方式,文化閱讀經(jīng)驗以及生活閱歷等構(gòu)成了其對文學作品的期待視野,也稱文化先結(jié)構(gòu)。譯者運用其特有的期待視野積極地參與選擇文學作品,這就決定了譯者選擇文本的內(nèi)容和意義的取舍標準。在翻譯過程的選擇階段,譯者作為讀者,根據(jù)其特有的期待視野,主動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性和主體性選取合適的文本。
2、譯者作為闡釋者的主體性體現(xiàn)
譯者主體性還體現(xiàn)在作為闡釋者對原作的閱讀和理解上,按照接受理論的觀點,文學作品中存在著文本召喚結(jié)構(gòu),因此作者要利用已有的文學積淀、審美水平、藝術鑒賞力和創(chuàng)造性,首先找到第一文本的空白點和不確定性,然后合理地填補這些空白點并處理未定性。譯者作為闡釋者依其期待視野不斷理解第一文本,填補說明文本的召喚結(jié)構(gòu),從而出現(xiàn)了譯者在自己的文化參照系統(tǒng)里,按照審美觀念來理解出的第二文本。
3、譯者作為作者的主體性體現(xiàn)
翻譯是一種創(chuàng)作,譯者翻譯出來的作品最終要讓目的語讀者閱讀和接受,因此要充分考慮到譯語讀者的存在,預測其接受水平和審美情趣。然而譯者不能將他闡釋理解的所有和第一文本相關的內(nèi)容(也就是第二文本)全部如實寫在譯文作品中,他的創(chuàng)作目的既然是最后讓譯語讀者接受,就要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對目的語進行改寫與表達,原作的過去視野和譯者現(xiàn)在的視野不斷交流,使譯者創(chuàng)作出適合目的語讀者閱讀的第三文本,達到譯語文本的最佳接受度。
綜上所述,在接受理論觀點下,譯者主體性體現(xiàn)于整個翻譯過程中。在選擇文本時,譯者作為原作的第一讀者,根據(jù)其特有的期待視野主觀能動的選擇內(nèi)容和意義均合適的作品。在閱讀和理解階段,譯者作為闡釋者對文本的不確定性的處理,依賴于譯者主體性的發(fā)揮。在表達創(chuàng)作階段,譯者扮演了譯文作者的角色,譯者要創(chuàng)造性的翻譯出考慮譯語讀者接受水平和反應的作品,使目的語讀者享受到原語讀者在閱讀原作時的感受和效果。
三、龐德英譯作品華夏集中譯者主體性的體現(xiàn)
在20世紀的英美現(xiàn)代詩壇上,埃茲拉?龐德(Ezra Pound)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他極為推崇中國的古典詩歌,對中國古詩做了重要的研究和譯介工作,大詩人托馬斯?斯特爾那斯?艾略特稱其為“我們這個時代中國古典詩歌的發(fā)明者”。
正因為帶著對中國古典詩歌的極大興趣和熱誠,龐德仰仗東方學者著名漢學家厄內(nèi)斯特?費諾羅薩(Earnest Fenollosa)翻譯了19首中國古詩并將其于1915年4月以華夏集(也稱為神州集)為名出版,這部詩集被看作是龐德對英語詩歌最持久的貢獻。[5]接受理論的視角從分析探討龐德在翻譯華夏集的過程中如何發(fā)揮其主體性,以及讀者達到了怎樣的接受效果。
1、詩歌的選擇
上文提及完整的翻譯活動包含選擇、閱讀理解以及創(chuàng)作表達階段。龐德在翻譯的第一個選擇階段中首先充當?shù)氖窃牡牡谝蛔x者,他運用特殊的期待視野積極主動地選取合適的文本。龐德是意象派的鼻祖,他在選取文本時有著明確的翻譯目的,他希望能找到支持他詩學思想的作品。中國的古典詩歌中有許多意象的表達,這與他的意象概念不謀而合。他的翻譯目的是通過譯介中國古詩,宣揚其意象主義。龐德的創(chuàng)作正值一戰(zhàn)時期,那時人們身心飽受戰(zhàn)爭的摧殘,龐德選取的這十九首古詩大都表現(xiàn)了離愁別苦。
龐德對“意象”的解釋是:在一剎那間呈現(xiàn)出理性與感情的復合體。[6]意象派詩歌理論要求詩歌用精準的語言客觀地呈現(xiàn)事物,詩歌作者的主觀感受是以凝練的語言靠意象呈現(xiàn)給讀者。龐德選取的這十九首古詩中有很多意象的表達,例如李白《玉階怨》(The Jeweled Stair’s Grievance),題目雖為(The Jeweled Stair’s Grievance),整首詩中卻無任何抱怨的詩句,而是通過簡單客觀意象來烘托出哀怨的氛圍,這是龐德選取這首詩翻譯的原因和目的。
2、未定性和意象的處理
翻譯不僅僅是改寫或信息轉(zhuǎn)換,還是一種審美再現(xiàn)的過程。[7]傅仲選認為翻譯是一種審美活動,把翻譯實踐界定為是審美主體(譯者)通過審美中介(譯者的審美意識)將審美客體(原文)轉(zhuǎn)換為另一審美客體(譯文)的一種審美活動。[8]因此,龐德英譯中國古詩,他作為具有審美能力的闡釋者,是按照自己的審美觀念來闡釋這些作品。
龐德認為李白的《玉階怨》是詩歌意象最好的表現(xiàn)。題目和詩句的不確定性,就為龐德闡釋原詩創(chuàng)造了可能,龐德在閱讀這首詩時領略到李白正是借用文中簡明的意象表達來自然烘托出全詩的憂怨氣氛,全詩貴在有怨言卻沒有直說,把一位宮女的哀怨表露無遺。因此龐德遵循了原詩的特點,沒有根據(jù)個人的喜好隨意添加刪除修改原文的意思,而是能動地闡釋了這首詩歌,將原詩的意象客觀不加評論的用“the jeweled steps”,“the dew soaks my gauze stockings”和“the clear autumn”直接呈現(xiàn)出來,填補了該詩題目和詩句中的空白,使得題目中的“怨”和譯文中不確定的意象的“怨”吻合,由此不難看出龐德對原詩意象不加雕琢修飾合理的處理以及良苦的用心。
再比如以李白《送友人》(Taking leave of a friend)。李白的這首詩歌有很多的譯本,由于不同讀者有其特殊的先理解,這首歌仿佛是一支樂曲在不同的聽眾中激起不同的回響,其他譯者為了追求原詩的古韻用生澀古舊的字句表達,而龐德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采用簡單凝練清晰流暢的現(xiàn)代語言客觀地進行闡釋,傳達詩人的情感感受,形成了送別的意象。在龐德看來,譯本是給現(xiàn)代人讀的,要讓讀者看得懂就必須使用現(xiàn)代人日常使用的語言。他說:“沒有一首好詩是用20年前的風格寫的,倘用這種風格寫的話,就足以說明作者的思想源于書本、傳統(tǒng)和俗套,而非源于生活”。[9]龐德使用現(xiàn)代人使用的日常語言去闡釋中國的古詩,所有的用詞都非常簡潔準確,因而原詩中呈現(xiàn)的客觀意象正以讀者看起來或被理解的形式自然地表現(xiàn)。
3、創(chuàng)作與表達
根據(jù)接受理論的觀點,譯文存在的價值以目的語讀者的閱讀為基礎才能實現(xiàn)。在創(chuàng)作表達階段,譯者作為作者要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出能讓譯語讀者接受和閱讀的譯作。
以《青青河畔草》為例,第一句“青青河畔草”,龐德譯為“Blue, blue is the grass about the river”很顯然他將原詩中的“青”譯作了“blue”,這是因為在英語中“blue”的所表達的是憂郁悵惘的,因此龐德用這個詞去表達“青青”,說明他在翻譯時考慮到了西方的讀者,關注了讀者的需求,用譯語讀者更容易接受的“blue”,使全詩字里行間的哀愁表現(xiàn)地淋漓盡致,讓讀者由這個詞想到了文中孤苦的吶喊與寂寞的生活?!癶ave overfilled”表達出一種詩歌的動感,將柳樹盡情舒展和主人公無邊孤寂的動態(tài)畫面呈現(xiàn)給了讀者,這有助于讀者理解原詩的深意,逐漸使得原詩的視野和目的語讀者的視野相融合,進而到達讀者的最佳接受度。
龐德在翻譯《送友人》這首詩時中,“此地一為別”,“一”譯為“here”讀者在讀這句時好似感受到作者送友人發(fā)出的一聲簡短無奈的嘆息,這個詞簡單的翻譯卻體現(xiàn)出譯者的用心,希望通過加強語氣來讓讀者對全詩有更深的體會。此外,這句“揮手自茲去”中,龐德將揮手譯為“clasp hands”這一動作,增加了讀者對全詩離愁別緒,友人不忍分離的理解。而“蕭蕭班馬鳴”這句龐德在末尾增加了“as we are departing”,則用英語的進行時,為讀者描寫出友人揮手告別,頻頻致意的動作,這體現(xiàn)出龐德作為作者對目的語嫻熟的駕馭能力和書寫技巧。
四、結(jié)語
通過以上的研究分析,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龐德英譯的十九首古詩在翻譯活動中的選擇、閱讀理解和創(chuàng)作表達階段分別體現(xiàn)了他作為譯者對原詩的理解,是他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將原詩中不確定因素具體化的結(jié)果,也是原詩視野和讀者的視野不斷交流的產(chǎn)物。龐德發(fā)揮其譯者主體性譯介中國古詩不僅讓外國人領略到了中國古典詩歌的思想神韻和藝術風采,而且使中國古詩得以廣泛傳播,并繼續(xù)煥發(fā)生命力,從某種角度甚至賦予了中國古詩新的審美價值。因此,在接受理論的指導下,譯者通過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可以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作品。
【參考文獻】
[1] 鄭紅霞.從接受美學理論視角下看《紅樓夢》四個英文節(jié)譯本中歇后語的翻譯[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2008(10).
[2] 姚斯霍拉勃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59).
[3] 王寧.沃夫爾岡?伊瑟爾的接受美學批評理論[J].南方文壇 2001(5).
[4] 查明建,田雨:譯者主體性――從譯者文化地位的邊緣談起[J].中國翻譯2003(1).
[5] 劉立勝,廖志勤.國學典籍海外英譯中超文本成分研究―以李白詩歌《長干行》三譯本為例[J].民族翻譯,2011(4).
[6] 蘇冰.埃茲拉龐德詩歌意象實現(xiàn)的認知詮釋[J].泰山學院學報,2012(7).
中圖分類號:I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5-0161-03
一
人類是一種具有家園意識的動物。家園意識的產(chǎn)生是自然而然的,生于斯長于斯的土地不但養(yǎng)育了自己,還留下了自己的童年記憶,而童年時代不但是人類的黃金時代,也是每一個人的黃金時代。童年記憶往往是最美好,最溫馨,最無可替代,最難以忘懷的。也許一個人身在故鄉(xiāng)時家園意識只是潛藏在其心底而不自覺,但當他一旦離開了故鄉(xiāng),成為漂泊異鄉(xiāng)的游子時,家園意識往往會不由自主地從其心底迸發(fā)出來。甚至一個人離開故鄉(xiāng)的時間越久,距離越遠,其家園意識就會越強烈。原因何在?因為游子們雖然浪跡天涯,但其一生中最美好最溫馨的童年記憶則已經(jīng)永遠地留在了故鄉(xiāng),何況父母以及其他親人們或許依然生活在故鄉(xiāng)那片土地上,祖先的墳墓也在那里。誰會對曾經(jīng)含辛茹苦將自己養(yǎng)育大的父母沒有深厚感情呢?正如《詩經(jīng)·小雅·蓼莪》所言:“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薄案纲馍?,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固然是令我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故土不也同樣如此嗎?“鳥飛返故鄉(xiāng)兮,狐死必首丘”(屈原《楚辭·哀郢》),“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古詩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鳥獸尚且如此,何況人類?作為一種富于感情的動物,無論何時、何地,也無論社會地位的高低,經(jīng)濟狀況的貧富,人生閱歷的多寡,生命境遇的順逆,人類對于故土的依戀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它沒有種族、民族、階級、地域之分,就如漢末王粲的《登樓賦》所云:“人情同于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彼鶓阎廉斎痪褪枪释???梢哉f故土就是人類的精神母體,離棄了故土也就離棄了自己的精神家園,必然由此產(chǎn)生異鄉(xiāng)飄零之感。而與生俱來的懷鄉(xiāng)意識使得人類總是將故土詩意化,溫馨化、浪漫化、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只要翻閱世界各國的文學寶庫,就無不可以從中尋找到大量關于故鄉(xiāng)和家園的頌歌。
二
早在春秋時代的《詩經(jīng)》中就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了強烈而深沉的家園意識,原因何在?眾所周知,自從進入文明時代以來,中國素以農(nóng)業(yè)立國,西周以及春秋時代也不例外。與為了追逐水草而四處遷徙,居無定所的游牧民族和為了追逐利益而東奔西走,四海為家的商業(yè)民族不同,農(nóng)業(yè)文明環(huán)境中的人們的生活地點是相對固定的,生活方式是較為單一的,就是所謂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擊壤歌》)。這種生活方式?jīng)Q定了人們跟土地的聯(lián)系更為緊密,依賴耕種土地所獲得的糧食為生,失去了土地就意味著失去了生存的根基。這種生活方式也決定了一戶人家無論多么貧窮,總是在所居住的土地上擁有自己的住所,哪怕這住所不過是兩三間低矮的茅草房,哪怕這住所不過是一個陰暗的破窯洞。千百年來,處于農(nóng)業(yè)文明狀態(tài)下的中華民族一直以其古老、舒緩、平和、寧靜的生活方式而著稱,除非是兵荒馬亂、天崩地坼的動蕩時代,這種生活方式一般不會被打破。生活于這種農(nóng)業(yè)文明狀態(tài)下的普通民眾的特點就是熱愛家鄉(xiāng),安土重遷,不到萬不得已一般是不會背井離鄉(xiāng)的。原因很簡單,物離鄉(xiāng)貴,人離鄉(xiāng)賤??!
但這種安土重遷的生存狀況并不是絕對的,畢竟對于中華民族的許多成員來說,他們在其一生中可能會自愿或被迫離開故鄉(xiāng)。固然,不同人離開故鄉(xiāng)的原因千差萬別,比如婚嫁、戍邊、服役、經(jīng)商、游學、出仕以及在戰(zhàn)爭中成為俘虜而被勝利者擄掠至敵國為奴,等等。另外,當天災人禍或因失去了土地無法在故鄉(xiāng)繼續(xù)生存時,很多人也被迫拖家?guī)Э?,謀生他方。研究西周以及春秋時代的歷史就可發(fā)現(xiàn),當時的社會狀況正是如此。在《詩經(jīng)》中我們還可以看到,當統(tǒng)治者的治民之策過于暴虐時,人們甚至急切地想離開故鄉(xiāng)。比如《魏風·碩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土樂土,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碩鼠當?shù)溃癖娿俱灿谂罢?,痛苦不堪,因此不惜背井離鄉(xiāng),去他鄉(xiāng)尋求樂土??墒翘煜轮?,又何處可以尋找到這樣一片沒有碩鼠肆虐的樂土呢?也許極少數(shù)的人在他鄉(xiāng)春風得意甚至飛黃騰達了,但對于絕大多數(shù)的底層民眾來說,這樣的樂土恐怕永遠也尋找不到。因此,這種表達急切地渴望著去往他鄉(xiāng)尋求樂土的詩歌在《詩經(jīng)》中并不多見。相反,在漂泊異鄉(xiāng)的處境下,游子們因思念故鄉(xiāng),家園意識卻不由自主地產(chǎn)生了。強烈的家園意識把漂泊異鄉(xiāng)的游子與遠隔千山萬水的故鄉(xiāng)聯(lián)系在了一起,而這又必然反映在了文學創(chuàng)作尤其是詩歌創(chuàng)作中。翻開《詩經(jīng)》就可發(fā)現(xiàn),其中表達故土之思的詩歌比比皆是。如《小雅·黃鳥》:
黃鳥黃鳥,無集于■,無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言旋言歸,復我邦族。
黃鳥黃鳥,無集于桑,無啄我梁。此邦之人,不可與明。言旋言歸,復我諸兄。
黃鳥黃鳥,無集于栩,無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與處。言旋言歸,復我諸父。
在詩中作者并未透露其漂泊異鄉(xiāng)的原因,我們也不便妄加揣測。但可以肯定的是,與后代一樣,周代的人們也同樣會因為各種原因而自愿或被迫離開故土,漂泊他鄉(xiāng)??墒枪磐駚?,漂泊他鄉(xiāng)的滋味大都未必好受。就如《楚辭·招魂》所言:“天地四方,多賊奸些。象設君室,靜閑安些?!弊鳛樵谒l(xiāng)無親無故的漂泊者,難免會受到各種冷落、歧視、欺壓甚至排擠,也難以融入當?shù)厝说纳睿卣撆c當?shù)厝顺蔀橥菩闹酶?,患難與共的朋友了,這就無怪乎作者發(fā)出了“此邦之人,不我肯■”,“不可與明”,“不可與處”的感慨了。如果情感孤獨,則縱然在他鄉(xiāng)擁有黃金萬兩,良田千頃,享受錦衣玉食,榮華富貴,又有什么意義呢?正如作于漢末的《古詩十九首》之《明月何皎皎》所言:“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何況絕大多數(shù)漂泊異鄉(xiāng)的人們過的恐怕只能是與人傭耕,寄人籬下,被人支使,受人白眼的屈辱生活。既然如此,何不歸去,回到父母兄弟鄉(xiāng)親們的身邊,獲得親情的撫慰,享受天倫之樂呢?所以在此詩每一段的結(jié)尾處作者都發(fā)出了“言旋言歸,復我邦族”,“復我諸兄”,“復我諸父”的肺腑之言,也就不難理解了。
當然,在《詩經(jīng)》中的家園意識大多還是出自征夫思婦們。原因就在于,在西周以及東周的春秋時代,周王朝所代表的華夏民族政權(quán)與周邊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之間,以及同屬華夏民族的各諸侯國之間的戰(zhàn)爭異常頻繁,也異常殘酷。常常是一戰(zhàn)失敗則有可能造成一國之宗廟社稷的覆滅,所以統(tǒng)治者們對于關系到自身生死存亡的戰(zhàn)爭不能不異常重視,以至于《左傳·成公十三年》中稱:“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痹谶@樣的時代背景下,無數(shù)的民間男子被征發(fā)去守衛(wèi)邊關是無可避免之事,而這又造成了普天下無數(shù)夫妻父子兄弟之間的分離。這些被迫常年分離的親人們無法共享天倫之樂,只能忍受著痛苦的情感煎熬。如《王風·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茍無饑渴!
君子在外服役,久久不歸,獨守空閨的妻子自然是無比思念。當黃昏來臨之際,她站在家門口朝外眺望,所看到的是“日之夕矣,羊牛下來”,“羊牛下括”的景象。這可謂是一幅古代農(nóng)村極其常見的美麗溫馨的牛羊晚歸圖。其實不但是牛羊,對于幾乎一切飛禽走獸而言,黃昏都是歸家的時刻,就如晉代詩人陶淵明的《飲酒》其五所云:“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鳥兒們尚且如此,人類何獨不然?每當黃昏之時,在田間辛苦勞作了一天的人們也該歸家安享天倫之樂了吧。而且征夫懷遠路,游子戀故鄉(xiāng),每當黃昏之時,遠離故鄉(xiāng)遠離家園的游子們也必定同樣是歸思最濃吧。所以這幅牛羊晚歸圖是那么的讓人心醉神往,又是那么的讓人悵然傷懷。當思婦看到這幅圖畫時,她怎能不加倍思念遠方的丈夫,又怎能不熱切地期盼著他早日歸來呢?明代學者賀貽孫評論此詩曰:“‘茍無饑渴’,淺而有味。閨閣中人不能深知櫛風沐雨之勞,所念者饑渴而已。此句不言思而思已切矣?!奔偃缭谶h方服役的君子在某一個黃昏之時也看到了同樣美麗傷感的牛羊晚歸圖,也一定會感受到這一切似乎都是大自然在對他發(fā)出回歸溫馨家園的召喚,恐怕也早歸心似箭矣。
又如《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yè)業(yè)。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據(jù)《漢書·匈奴傳》云:“(周)懿王時,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國。中國被其苦。詩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獫狁之故。豈不日戒?獫狁孔棘!”為了抵御外敵入侵,周王朝征發(fā)了大批將士守衛(wèi)邊關。由于常年遠戍邊關,將士們“靡室靡家”,過的是“不遑啟居”,“不遑啟處”,甚至“豈敢定居,一月三捷”的艱苦戰(zhàn)爭生活,所以他們時刻感到“憂心烈烈”,“憂心孔疚”,內(nèi)心充滿了無盡的哀怨。也正因為常年遠戍,所以將士們的思歸之心是異常急切的,并且也最終迎來了解甲歸田的日子。詩中最后一段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兩句詩,將往日離家遠戍與今日卸甲歸來時的不同自然景物進行了對比描寫,是那么的真切,又是那么的感人。王國維先生在評論“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這句詩時曾說:“詩人體物之妙,侔于造化。然皆出于離人孽子征夫之口,故知感情真者,其觀物亦真。”[1]312確實,感情之真與觀物之真讓本詩成為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在詩歌結(jié)尾處,將士們發(fā)出了“我心傷悲,莫知我哀”的深沉吶喊。從艱苦的戰(zhàn)場脫身,即將回到久別的故鄉(xiāng),見到久違的妻子親人,本該喜悅,但將士們?yōu)楹稳绱税绱算皭?,如此迷惘呢?也許是受了惡劣自然環(huán)境的感染吧,大雪漫天,道路泥濘,饑渴交加,拖著疲憊的步伐緩慢地朝著故鄉(xiāng)進發(fā)的將士們面對此情此景,欲不心情哀傷只怕都很難。但將士們的哀傷其實還應當有更深刻的原因,且不說多少曾經(jīng)朝夕相處,情同手足的兄弟們已經(jīng)永遠埋尸邊關了,多少恩愛夫妻因這場戰(zhàn)爭而生離死別了,又有多少美麗的家園因這場戰(zhàn)爭而殘破荒蕪了呢?
又如《豳風·東山》:
我徂東山,■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我東曰歸,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觯鲈谏R?。敦彼獨宿,亦在車下。
我徂東山,■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果■之實,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蛸在戶。町疃鹿場,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懷也。
我徂東山,■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鸛鳴于垤,婦嘆于室。灑掃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在栗薪。自我不見,于今三年。
我徂東山,■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倉庚,熠耀其羽。之子于歸,皇駁其馬。親結(jié)其縭,九十其儀。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
詩之起句“我徂東山,■不歸”,說明了將士們被征發(fā)去守衛(wèi)邊關,久不得歸的處境?!拔鞅闭?,悲故鄉(xiāng)也,悲家園也。一個“悲”字隱含著征人們多少難言的苦楚!由于常年在外,戰(zhàn)士設想故鄉(xiāng)的家園荒蕪了,“果■之實,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蛸在戶。町疃鹿場,熠耀宵行”。但無論故鄉(xiāng)的家園如何殘敗荒蕪,戰(zhàn)士們對于家園的思念依然夢縈魂牽,無比執(zhí)著?!安豢晌芬玻量蓱岩??!焙螞r此時此刻家鄉(xiāng)的場景應當是“鸛鳴于垤,婦嘆于室”,燕爾新婚的妻子獨守空室,怎不讓自己日夜牽掛?“自我不見,于今三年”,這種戍邊生活是何其漫長,又何時是個盡頭呢?在詩的末段,將士們對新婚時的情景進行了甜美的回憶:“倉庚,熠耀其羽。之子于歸,皇駁其馬。親結(jié)其縭,九十其儀。”以之與當前夫妻被迫生離死別天各一方的痛苦現(xiàn)實相比較,則其對戰(zhàn)爭的憤恨,對家園的思念可見矣。宋代學者朱熹在解析《詩經(jīng)·伯兮》時曾深刻指出:“兵者,毒民于死也。孤人之子,寡人之妻,傷天地之和,召水旱之興?!保ā对娊?jīng)集傳》卷三)可見,廣大的普通底層民眾在戰(zhàn)爭中得到的確實太少太少,失去的確實太多太多了。
三
從前面的分析可知,華夏民族的家園意識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就已經(jīng)獲得了充分體現(xiàn)。這可謂是一種歷史的必然。因為在周王朝,華夏民族早已進入了農(nóng)業(yè)文明時代,人們的鄉(xiāng)土觀念已經(jīng)形成并日益厚重,而與此同時背井離鄉(xiāng)的狀況也日益頻繁。而我們知道,無論在他鄉(xiāng)的生活是貴是賤,是富是貧,是樂是苦,是得意還是失意,漂泊在外的游子總會情不自禁地思念故鄉(xiāng),于是懷鄉(xiāng)病就定期不定期地發(fā)作了,家園意識也就油然而生了,《詩經(jīng)》中的家園意識即由此而來。
一、緒論
(一)論文選題的理由和意義
詩歌具有認識、教育和審美三種功能。其中,審美功能是詩歌的重要功能。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在學習古典詩歌學習中體會古人對人生、對世界的思考和感悟。論文結(jié)合中國古典詩歌具體鑒賞,提出意象解讀的基本方法。從尋找意象性語言,了解意象的構(gòu)成材料,串聯(lián)意象,領悟詩歌意蘊等四個方面探討如何尋找詩歌意象。從意象具體形象的感知和對詩人情感感知兩個方面尋求感知意象的途徑。在尋找到意象、感知意象的基礎上分析解讀意象,尋找意象包含的豐富藝術含義,以達到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更好了解詩人情感的目的。
(二)國內(nèi)關于該課題的研究現(xiàn)狀及趨勢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王國,“意象”這一概念最早可見于《周易》之中。伴隨著詩歌在中國的發(fā)展,詩人、評論家對于詩歌意象的解讀也在不斷的深入和發(fā)展之中,成果豐富。比較有名的是曹魏時代的王弼探討“意”“象”“言”三者之間的關系。
二、以考題為例分析詩歌鑒賞題的意象
(一)【2012年涼山高考】閱讀下面古詩,按要求回答問題。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經(jīng)亂,關內(nèi)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弟妹。
時難年荒世業(yè)①空,弟兄羈旅②各西東。
田園寥落③干戈④后,骨肉流離道路中。
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⑤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
【注釋】:①世業(yè):世代傳下的產(chǎn)業(yè)。②羈旅:猶漂泊。③寥落:冷落。④干戈:本是兩種武器,這里指戰(zhàn)爭。⑤九秋:秋天。
(1)請指出詩歌的頸聯(lián)有哪些意象?
(2)“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詩句除了運用對偶,還運用了比喻,請結(jié)合全詩對該句比喻修辭的作用作具體分析。
這考題涉及分析詩詞的意象白居易詩中“千里雁”一喻,將與親人分離后孤單的自己比作在千里遷徙中落單的孤雁,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了作者的孤獨感,有形影相吊之意?!熬徘锱睢币挥?,將在荒年、戰(zhàn)亂中離散的兄弟姐妹比作散飛的蓬草,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相思之情,深化了骨肉分離而自傷孤寂的感情,詩人借溪水抒發(fā)了去國離鄉(xiāng)的愁苦情懷。
(二)歸納古典詩歌鑒賞意象解讀的基本方法
1.尋找意向性語言
鑒賞詩歌、解讀意象的第一步是要找到詩歌中的意象,詩人腦海中飄搖不定的情思找到了寄托的物象,從而形成腦海中的意象。而意象的物質(zhì)外殼則是語言,語言使其固定下來,是意象的載體。因此,在尋找意象實質(zhì)上是尋找意象性語言。
通過意象性語言,在頭腦中將意象還原成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畫面,走進詩人構(gòu)建的藝術世界,完成與詩人心與心的對話,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例如,我們看到的蘭花是表象,而“蘭花深山中,憩憩吐幽蘭。”的“蘭花”是意象,這里的蘭花,不僅僅是我們看到的蘭花,而且抒發(fā)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情感。
2.了解意象的構(gòu)成材料
(1)物象
物象,是指詩歌中的名詞性物象,是可感、具體的。物象承擔意象表意功能在詩歌中是常見的。
(2)事象
事象,是指在詩中交待事由,并且這些事語中夾雜著詩人的情感。在抒情詩中,有時交待事情是為了抒感,若只是抽象地交待事情,那么這不能算是事象,只能算是事語。事象,是把記事和抒情連接在一起,事中有情,情中有事。
(3)情象
詩人的“情”應該怎么抒發(fā)呢?除了上文提出的用物象來表達情感,那么直抒胸臆的詩作又是如何表達的?人的情感必然要流露在外,可以通過姿態(tài)、動作、神態(tài)等表達。這些情態(tài)為情象的建立提供了依據(jù)。
(4)理象
詩人的思想中有時不僅僅有情感活動,也有理性思想活動。思想活動如果脫離的情感而自行表達時,就有了理念。以蘇拭《題西林壁》為例:“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边@兩句是情與理的相融,借助自然景物來表達意理,這是理象的一種類型。
3.串聯(lián)意象,領悟詩歌意蘊
詩歌中意象一般以單個意象和整體意象兩種形態(tài)出現(xiàn)于文學作品中,單個意象是文學作品中最基本的藝術形象,而整體意象則是一串意象構(gòu)成的有機的整體畫面。詩歌的意象美常常體現(xiàn)在詩歌的組合上,因此在鑒賞詩歌時,要把握詩歌整體意象,避免孤立地解讀單個意象,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將意象串聯(lián)起來,進行整體解讀,這樣才能感受詩歌的整體審美效應。
徐禎卿(1479-1511),字昌轂,又字昌國,常熟人,后遷居吳縣(今蘇州),明代中期著名的詩論家、詩人,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合稱為“江南四大才子”。徐禎卿天性聰穎,少長文理,16歲即因《新倩籍》而知名于吳中。27歲時中進士第,卻因相貌不佳只被授為大理左寺副,后又貶為國子監(jiān)博士。在京期間他與李夢陽、何景明、邊貢合稱為“弘正四杰”,他們又因與王廷相、王九思、康海在文學思想方面相近,被后人稱為“前七子”。王陽明云:“(昌谷)早攻巧詞,中乃謝棄,脫淖垢濁,修形煉氣,守靜致虛,恍若有際,道幾朝聞,遐夕先逝?!比欢湃A橫溢卻英年早逝,卒時年僅33歲。
徐禎卿雖然生命短暫,卻著作頗豐。其詩文集有如《迪功集》《徐迪功外集》等,唱和集主要有《太湖新錄》《朝正歸途唱和》《江南春詞》,子史雜著主要有《新倩籍》《異夢》《翦勝野聞》,詩論主要是著名的《談藝錄》。
本文主要探討徐禎卿的樂府詩,以《迪功集》中所錄50首為例,即徐禎卿后期的樂府詩。
一
《談藝錄》是徐禎卿的詩話著作,其中精辟見解頗多,雖然短短三千余字,卻以“情”為核心形成了系統(tǒng)的體系,成為整個中國古代詩話理論史中的精品,如清代王士禎云:“余與古人論詩,最喜鐘嶸《詩品》、嚴羽《詩話》、徐禎卿《談藝錄》?!薄墩勊囦洝分卸嗵幧婕皹犯?。
漢祚鴻朗,文章作新,楚聲,溫純厚雅,孝武樂府,壯麗宏奇??N紳先生,咸從附作。雖規(guī)跡古風,各懷剞劂。美哉歌詠,漢德雍揚,可為《雅》《頌》之嗣也。及夫興懷觸感,民各有情。賢人逸士,于下里,棄妻思婦,嘆詠于中閨。鼓吹奏乎軍曲,童謠發(fā)于閭巷,亦十五《國風》之次也。
這是把樂府詩分為了文人樂府和民間樂府這兩個系統(tǒng)。又云:“樂府往往敘事,故與詩殊。”“樂府雄高,可以厲其氣?!薄皽卦<冄牛旁姷弥?。道深勁絕,不若漢鐃歌樂府詞?!绷硗狻墩勊囦洝分卸嗵幷撌隽嗽姼柚椤K跃C合上述可以看出徐禎卿認為樂府應具備的特征是:敘事性、雄高道深、情切。他的樂府詩便體現(xiàn)了這些特征。
體現(xiàn)“敘事性”如《榆臺行》“榆臺高以臨匈奴,匈奴之罪當夷。戰(zhàn)不利,師被圍。
士無糧,渴無漿。拔劍仰天訣,壯士餓死亡。棄尸不保,蹂藉道傍?!睌⑹隽嗣魍醭c匈奴發(fā)生戰(zhàn)爭并且戰(zhàn)敗的事情?!耳_雀行》“白鷂捉黃雀,斜盤下九天。豈知南山側(cè),復有虞人弦。一發(fā)中雙翼,忽斃青云端。行人皆撫掌,仰視落飛翰。弓矢懸馬頭,少年坐雕鞍。將歸咸陽市,百鳥爭聚觀?!泵枋隽祟愃啤绑氩断s黃雀在后”的事情:白鹋在捉黃雀,誰知一少年已經(jīng)瞄準了它們,少年一箭雙雕,眾人都為少年鼓掌?!督Y(jié)客少年場行》“驪馬率青絲,閭里爭耀馳。朝游吳姬肆,薯入屠沽兒。袖中挾匕首,跨下黃金錘。然諾杯酒間,泰山心不移。東市殺怨吏,西市仆仇尸。裂眥白日變,英風拉如摧。突過銅龍門,電影忽如遺。司隸徒斂手,行人莫敢窺。”描述了少年復仇的決心和經(jīng)過。
體現(xiàn)“雄高道深”如《王昭君》,雖然寫一代美女,卻意境闊大含悲情,如“獨去白龍道”“紫臺留漢月,青落邊風。萬里琵琶曲,流悲入漢宮。”把昭君人生可悲寫了出來,使詩歌顯得雄健深沉?!犊嗪小贰昂R厲長悲”將北方的環(huán)境淋漓盡致表現(xiàn)了出來,使詩歌氣格雄峻。
體現(xiàn)“情切”代表有《江南樂八首代內(nèi)作》《隴頭流水歌三疊代內(nèi)作》兩篇均從“對面落筆”用妻子思念歸人來表現(xiàn)流離之人的思親、思鄉(xiāng)之深?!岸ㄗ猿謨z泣”“肝腸斷絕汝”,表面看是家中親人落淚、肝腸寸斷,而詩人亦何不是淚流滿面,心痛心傷呢?
二
復古運動主張學習漢魏,如李夢陽指出“三代以下,漢魏最近古”,何景明也提出“古作必從漢魏求之”,而徐禎卿后期樂府詩主要是學習漢魏樂府精神,不僅用《平陵東行》《猛虎行》《苦寒行》《步出廈門行》這些漢魏樂府舊題,而且學其漢魏風骨來張大古樸質(zhì)直之氣。如《苦寒行》是樂府舊題,曹操也有同名五言古詩。徐禎卿該詩描述了南人在北地生活不適應,期盼早日回鄉(xiāng),風格古直悲涼,詩中“無衣”、“卒歲”用了《詩經(jīng)》中典故。而曹操《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同樣是在寫北地之寒之蕭瑟,“延頸長嘆息,遠行多所懷,我心何怫郁,思欲一東歸。水深橋梁絕,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饑。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東山》詩,悠悠使我哀?!睂懗隽诵熊娭D辛,借《東山》典故表達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可見徐詩對曹詩的仿學。
然而徐禎卿在學習漢魏的同時也從唐詩中汲取營養(yǎng),“登第之后,與北地李獻吉游,悔其少作,改而趨漢魏、盛唐?!比缗c李白同名的《將進酒》,那種豪放不羈的詩人形象在兩詩中如出一轍。徐詩《少年行》“生長在邊城,騎射有聲名。召募河源去,長屯都護營。登山望敵氣,間道出奇兵。十決推雄戰(zhàn),連呼拔虎旌?!迸c王維《少年行》“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重只似無。偏坐金鞍調(diào)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蓖瑯涌坍嬃擞杏掠屑妓嚨挠⑿凵倌晷蜗?。另外,徐禎卿樂府詩中化用唐人詩句,如《從軍行》(其三)“輕車夜渡交河水,斬首先傳吐谷渾”化用了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五)“前軍夜戰(zhàn)洮河北,斬首先傳吐谷渾”;徐詩《從軍行》(其四)“天子戎衣遙按劍,將軍直為斬樓蘭”則化用了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保恍煸姟队蝹b篇》《結(jié)客少年場行》中“片言傾五岳”“然諾杯酒間,泰山心不移?!眲t化用了李白《俠客行》“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p>
總之,徐禎卿無愧為“吳中詩人之冠”,如蔣仲舒云:“昌谷詩,韻本清華,調(diào)復古秀,雖李何亡易也”,他的詩歌和詩論是我們應該珍視和繼承的一筆寶貴文學遺產(chǎn)。
參考文獻:
[1]黃宗羲.明文海:卷四二三[M].北京:中華書局,1987.
[2]王士禎.帶經(jīng)堂詩話:上冊[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3]李夢陽.與徐氏論文書[M]//空同集:卷六十二,四庫全書本.
[4]何景明.海叟詩序[M]//大復集:卷三十四,四庫全書本.
歷史是一幅有血有肉的、豐富感人的畫卷,是一部有抑有揚、激動人心的樂章。它所具有的社會功能是其他學科無法代替的。但在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中,歷史是“副科”,不能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以至一些學生的歷史知識貧乏的可憐,鬧出許多哭笑皆非的笑話。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我深感責任重大,針對歷史學科內(nèi)容多、課時少、不被學生重視的具體困難,我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入手,效果顯著。下面談談我在教學中的一點體會。
一、優(yōu)化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jié)歷史課如果有個良好的開頭,將能抓住學生求知的心理,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設計好導入至關重要,因此每節(jié)課我都精心設計導入。導入的方法多種多樣,或以栩栩如生的描述再現(xiàn)遠古生活百態(tài),或以慷慨鏗鏘的警語歸結(jié)曠古史訓,或以奇談軼事展現(xiàn)精妙世事。而選擇那種導入,則需要根據(jù)課的內(nèi)容而定。如講《祖國境內(nèi)的最早的人類》一課,我用“女媧摶土造人”導入,學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過來。講“楚漢之爭”時,我用歌曲導入,讓學生欣賞歌曲《霸王別姬》片段,“我站在烈烈風中……問天下誰是英雄……”音樂渲染了一種悲壯的氣氛,突現(xiàn)出項羽的英勇與豪邁,學生情緒高昂,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講“淝水之戰(zhàn)”時,我從“投鞭斷流”“草木皆兵”“風聲鶴唳”,三個成語故事開始,這樣有效的利用學生的知識遷移,較快的轉(zhuǎn)移注意力,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好奇心,為正課鋪設情境,創(chuàng)造氣氛,課堂效果不言而喻。
二、以真情調(diào)動學生的真情,從情感上激發(fā)興趣
課堂教學是一種溝通心靈的藝術,教師要做到“寓理于情”,必需具有濃厚而真摯的情意,并將這種情境滲透和體現(xiàn)于教學中的語言、手勢、眼神、體態(tài)上,才能避免枯燥、單調(diào)的說教,才能誘發(fā)學生的興趣。在講“班超經(jīng)營西域”時,先講了班超一些事跡,然后滿懷深情的說“:同學們,當年班超投筆從戎,離開了繁華的京城,他8月離京,九月便與世長辭了。這就是班超為國慷慨捐軀的一生,他的英雄業(yè)績,西域人民、中原人民乃至全中華民族是永遠不應也不會忘記的?!比w同學通過教師情真意切的講述,不僅聽到,而且也能感覺到教師對班超的由衷的敬仰,就能從內(nèi)心深處并法出對愛國者的欽佩的真實感情,從情感上激發(fā)學生對班超出使西域的歷史意義有了深切的認識,從情感上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三、借詩入史,史情并茂
“文史不分家”,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學是我們講述歷史人物的重要依據(jù)之一。別具一格的詠史詩對歷史傾注了多少深情與厚愛。我曾教過 《中國古代文學》,講過很多的古代詩詞,利用這個得天獨厚的條件,我在歷史課上大量引用古詩詞,學生們很感興趣。講“官渡之戰(zhàn)”時,介紹曹操時引用他的 《短歌行》 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眮肀砻魉筚t若渴和建功利業(yè)的情懷。將“秦始皇”時引用李白的“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的詩句,形象的展現(xiàn)了贏政千古一帝的風采。引詩入史,歷史教學會增加詩情畫意,學生在學歷史的同時,也受到了文學熏陶與美育教育。
四、第二課堂,興趣的延伸
拓展在第二課堂活動中我注意設計了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學生大多喜歡聽故事,尤其是初中生,在講《三國鼎立》一課前,我在二課活動開展了《三國故事》擂臺賽,學生們從小說《三國演義》和其他一些史書中搜集材料,充分準備。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曹操的求賢若渴,周瑜的妒火中燒……一個小時的時間隨著三國人物的喜怒哀樂而飛逝,同學們意猶未盡,紛紛要求老師再延長一段時間?!度龂适隆防夼_賽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為講《三國鼎立》一課奠定了基礎。講“佛教的傳入”后,在二課活動中我們進行了“關于世界宗教”活動。學生多方搜集資料,訪問回民同學,走訪一些信仰基督教和佛教的人士,既獲得了宗教知識,又解除了對宗教的神秘感。為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奠定了基礎。學生對這項活動十分感興趣,他們做了許多關于世界三大宗教的知識卡片,和一些湊集材料心得。有的同學表示將來要報考民族大學,專門研究民族的信仰與民俗。其他的二課活動。濃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強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豐富了他們的歷史知識。
五、深挖教材,用豐富新穎的史料,引發(fā)好奇心
興趣和好奇與求知欲關系密切,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得到滿足,興趣就愈高。歷史本身是一門豐富多彩,圖文并茂,趣味性很強的學科,而教科書只是把知識點進行濃縮概括,如果教師照本宣科,書云亦云,學生一定會感到呆板單調(diào)不愿聽下去。教師要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通過認真?zhèn)湔n,廣泛搜集資料,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引用資料,說段趣聞,講個故事,吟詠詩詞,方能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求知欲,才能使師生情感融合一體。如講“明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的原因,教材只簡單地概括為“宦官專權(quán)”,“土地集中”,“加派田賦”,“天災嚴重”,但缺少史料論證,對學生很難有說服力,認識不到廣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事實,培養(yǎng)不出 “哀民生之多艱”的階級情感。因此,在這關鍵問題上,我補充《明史》“魏忠賢,肅寧人。少無賴,——入宮,—— 有寵。當之時,內(nèi)外大權(quán)一歸忠,——海內(nèi)爭望見獻諂?!闭f明宦官專橫跋扈,猖狂至極。引用楊嗣昌《欽奉上傳疏》“近來田地盡歸有力之家,—— 若夫貧民,本無立錐之地?!泵枋鐾恋馗叨燃械默F(xiàn)實。摘選《明季北略》片段,崇禎元年,陜北“一年無雨,草木枯焦,”百姓食盡蓬草,再剝樹皮,剝光樹皮,不得已食 “青草石”,結(jié)果腹脹下墜而死。有的地方甚至“炊人骨以為薪,煮人肉以為食?!庇械牡胤匠霈F(xiàn)“母烹其女”,“父子兄弟夫妻相食”和舉家自盡的慘象。學生讀罷史料,如身臨其境,仿佛看到了黃土高坡上的累累白骨,依稀聽到了孩子們哭爹喊娘的哀嚎聲。這樣,既抓住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收到教書育人的良好效果。
通過以上多種手段的運用,學生在樂中求知,興趣已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對歷史課的學習,已由被動變?yōu)榱酥鲃?,對一些歷史知識的記憶,已是“不思量,自難忘”了。
作為高中音樂教師,在不斷學習研究與實踐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新課程全新教育理念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強大沖擊。為此,我對教師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有如下幾點體會。
1 音樂與文學的綜合。提升學生的成就感和和學習興趣。文學與音樂是姐妹藝術,在音樂教學中適當加入一些文學知識,有助于學生正確理解音樂作品。如我在上欣賞課《十面埋伏》時,為了把這場戰(zhàn)爭講得更精彩一些,我引用了項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卑秧椨鹪谶@場戰(zhàn)斗中面臨失敗的焦慮及兒女情長很好地表現(xiàn)出來。在欣賞馬思聰?shù)摹端监l(xiāng)曲》時,我把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小時候,/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用大屏幕展示出來,讓學生一邊聽《思鄉(xiāng)曲》,一邊朗讀《鄉(xiāng)愁》。名曲配名詩,可謂是珠聯(lián)璧合。學生在欣賞過程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叉復習了那首著名詩篇。再如欣賞“音樂與詩歌”中《陽關三疊》時,我讓學生在了解了詩中傷感絕望的離鄉(xiāng)之愁后。從已學過的古詩中尋找和這首詩情緒相反的詩句,這種做法很新鮮,學生們的參與熱情也就很高,連許多平時上課不很積極的學生都在搜腸刮肚地思考,當高適的《別董大》“千里黃云白日熏,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被找到后,學生的成就感和興趣陡然提升。
2 教師對教材的靈活運用。高中音樂欣賞課的魅力不僅在于可以欣賞音樂。而且由于音樂與其它藝術及學科都有一定的聯(lián)系,從而使音樂欣賞課又成了可以了解許多相關知識的課。當然,音樂還是主要的。在上高中音樂欣賞課時要注重學科間的互相滲透,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也了解了一些與音樂相關的知識。教師在選擇內(nèi)容時。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由于學生的音樂水平參差不齊,這就需要教師在選擇作品時,尤其要注意作品的旋律性。有時還要選擇些課本之外的作品,也可以結(jié)合課本要求給學生欣賞流行音樂,讓學生接觸更多的作品,擴大學生的欣賞視野。甚至還可以選用一些有特色的地方音樂進行課堂教學。另外,要學好音樂欣賞,還要從課內(nèi)外多方面地啟迪學生感受音樂、產(chǎn)生情感共鳴并引導學生探究音樂作品內(nèi)涵。從課外,可以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與課本欣賞課題相關的各種資料(音像、圖片、與音樂相關的實物等),也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動手錄下各種美妙的聲音,配上自己的解說,制作成一個有關音樂專題的片斷。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對音樂欣賞的興趣,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體驗音樂,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3 運用合作教學,強化學生主體想象活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創(chuàng)造力最能發(fā)揮的條件是民主?!笨梢?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應處于平等地位。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過多地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老師問學生,而少有學生問老師,如此一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被抑制,他們只會墨守成規(guī)。只有把自己融入學生中,做學生的朋友,注意與學生的情感溝通、交流,鼓勵學生質(zhì)疑問難,才能激起學生的心靈火花。對一首音樂作品的欣賞,如果只是把自己的情感體驗講給學生聽,那么學生的審美體驗與情感目標的培養(yǎng),將是微乎其微的。如果廢除這種教師的一家之言的作法,則會是另一番天地,合作教學法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改變由于教師的一家之言給學生帶來的對問題不求甚解的態(tài)度。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對問題的解決過分依賴教師,在合作教學中,由于營造了一種獨立思考與合作互相結(jié)合的氛圍,大力提高學生的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了加強,思想得到了解放,更好地使學生發(fā)揮豐富的聯(lián)想,從而使學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欣賞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這部作品時,我讓學生自己尋找與“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有關的背景材料,并結(jié)合自己了解的背景知識,先在課前欣賞《梁山伯與祝英臺》,記下在欣賞過程中還不能完會理解的地方,或者是自己有獨到的見解之處。在上課時,我首先讓同學們就自己對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疑問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很多同學介紹了自己了解到的有關知識并談了對作品的理解和看法。如有的同學了解到越劇中有關于梁祝的劇目,民間有關于梁祝的民歌,甚至有同學還演唱了根據(jù)《梁山伯與祝英臺》的主題音樂創(chuàng)作的通俗歌曲。同時大家還提出了一些很有價值的問題,通過大家的相互交流討論,同學們加深了對這部作品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我又帶領同學們一起欣賞《梁山伯與祝英臺》,在欣賞時我不時地穿插講解樂曲的結(jié)構(gòu)、旋律、節(jié)奏等特點,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深入的理解。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被調(diào)動起來,大家積極地通過各種途徑獲取知識、解決問題,這種通過自身努力獲得知識的方法,使學生在主動接受美的教育的同時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4 更新評價方法,開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教學內(nèi)容是一個系統(tǒng),卻又可分可合。分開是一個構(gòu)件、一個單元,合起來是一個整體。我們可以在保持原有系統(tǒng)的前提下,把教學內(nèi)容分割或合并。我時常圍繞教學目標,把學生的目光從課本上引向自然和社會,改變過去孤立地死讀課本的現(xiàn)狀,把課本知識放在自然社會的廣闊背景下學習。如當今的電腦音樂、流行音樂、本土音樂、外國音樂、老師和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作品等,科學篩選課外信息并引入課堂,把課內(nèi)課外結(jié)合起來,將會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就拿流行歌曲來說,有不少優(yōu)秀作品完全可以引入課堂,像《北京歡迎你》、《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橄欖樹》等。還有就是在器樂曲欣賞教學方面,又可將以往單獨欣賞一首樂曲改為“管樂瀏覽、弦樂瀏覽、彈撥樂瀏覽?!边€可以進行對比欣賞教學法,等等。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的興趣一定會倍增。我想在音樂課堂教學中,不論是唱歌、音樂知識的講授或是欣賞教學,我們都應該努力通過學科特點感染和吸引學生,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zhì)量,只要我們的思路新穎獨特、與眾不同,符合教育方針和教育規(guī)律,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開發(fā),學到了東西,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就是達到了創(chuàng)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