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精华在线|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午夜福利免费区久久

  1. <style id="av6lj"><delect id="av6lj"><source id="av6lj"></source></delect></style>

    歡迎來到速發(fā)表網(wǎng)!

    關于我們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首頁 > 優(yōu)秀范文 > 手術室壓瘡的預防及護理

    手術室壓瘡的預防及護理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4-04-18 09:57:20

    序論:速發(fā)表網(wǎng)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手術室壓瘡的預防及護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chuàng)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lián)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手術室壓瘡的預防及護理

    篇1

    壓瘡(Pressure Ulce)指的是機體某一部位的皮膚組織受到長久的壓迫,阻礙血液循環(huán),導致供血不足,局部組織缺氧、缺血,營養(yǎng)供應不足,組織發(fā)生壞死并潰爛,治療難度大[1]。人體部位受到壓迫的時間長,由于重力、摩擦力或剪切力的作用,導致受到壓迫部位血液循環(huán)發(fā)生障礙,造成組織缺氧、缺血,皮膚受損導致壓瘡的形成。常見于長期臥床或全身性營養(yǎng)不良患者中,其中癱瘓和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受損疾病病人中發(fā)病率較高。目前,精細而復雜的手術增加,延長了手術時間,造成壓瘡的發(fā)生率顯著增加[2]。筆者對骨科手術室收治的96例患者采用不同的護理方法,旨在降低壓瘡發(fā)生率,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骨科手術室收治的9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兩組,干預組48例,行預防護理;其中女性22例,男性26例。年齡在18~78周歲,平均(42.6±12.6)周歲;手術時間在5h~8h,平均(4.5±0.8)h。對照組48例,行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其中女性23例,男性25例。年齡在18~78周歲,平均(41.8±11.9)周歲;手術時間在4h~7h,平均(4.3±0.9)h。兩組研究對象在上述指標的比較上,P>0.05,無統(tǒng)計學差異。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干預組采用預防性護理,具體如下:①術前對患者進行探視評估:對患者進行安慰和鼓勵,根據(jù)其身體情況進行綜合性的評估,包含患者的機體情況、心里狀態(tài)、營養(yǎng)狀態(tài)、擺放、手術部位、麻醉方式、手術方式、預估手術時間等,對可能引起壓瘡的高危因素進行排查,按照危險因素計分法對壓瘡發(fā)生的危險性進行評估,并向家屬交待清楚,以防止發(fā)生醫(yī)療糾紛。②手術時,對患者的皮膚情況進行登記記錄,詳細記錄患者手術前后的皮膚狀況,對有問題發(fā)生的皮膚狀況要進行詳盡的描述和記錄,術中的觀察、護理方式以及護理記錄均應該存檔。③幫助患者取正確手術:手術床上的床單需保持平整、無異物、干燥整潔,可有效防止皮膚受到摩擦力。術中將肢體進行功能位的擺放,固定帶松緊適宜,標準為固定后可以插入四指,且固定帶內側需進行襯墊。對受壓部位有骨凸時需特別保護以降低壓瘡的發(fā)生。④術中實施壓瘡的預防措施,對患者行動態(tài)監(jiān)測,術中巡回護士應對患者的皮膚顏色、循環(huán)血液顏色、皮膚張力和彈性等進行密切的關注,若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改變應及時進行糾正,將預防措施落到實處。在醫(yī)生及患者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可對患者受壓部位進行按摩儀促進血液循環(huán)。注意對患者進行保暖,避免低溫導致患者血液循環(huán)障礙,皮膚抵抗力降低繼發(fā)壓瘡。術后患者返回病房后護士應對患者的皮膚現(xiàn)狀進行交接班,盡量減少或防止術中受到壓迫的部位繼續(xù)受壓。

    1.3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急性壓瘡的發(fā)生率以及壓瘡分期進行比較,并采用專業(yè)統(tǒng)計學軟件完成數(shù)據(jù)檢驗。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搜集的數(shù)據(jù)采用SPSS16.0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行卡方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 ±s)表示,P

    2結果

    干預組急性壓瘡發(fā)生2例,均為Ⅰ期;對照組急性壓瘡發(fā)生8例,分別為Ⅰ期5例、Ⅱ期3例;兩組壓瘡發(fā)生率比較P

    3討論

    術中壓瘡指的是在行手術治療時的特殊情況下,患者不能夠翻身,因為手術擺放的原因,對局部皮膚產生的壓力過大,加之手術時間過長,患者即會發(fā)生局部皮膚的紅腫,水皰、硬結。壓瘡一般分為四個時期:Ⅰ期淤血紅潤期、Ⅱ期炎性浸潤期、Ⅲ期潰瘍Ⅰ期、Ⅵ期潰瘍Ⅱ期[3]。術中壓瘡的形成常以Ⅰ期為主,嚴重時也只達到Ⅱ期。相關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壓瘡發(fā)生后患者身心受損,心理處于消極狀態(tài),增加醫(yī)療費用,而國外某些地區(qū)的醫(yī)療保險已經將壓瘡劃出保險范圍。故臨床壓瘡的預防護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本研究中,干預組急性壓瘡均為Ⅰ期,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

    綜上所述,骨科手術室采用預防性護理措施可有效減少急性壓瘡的發(fā)生,間接促進患者術后恢復,保證其生命健康安全,具有積極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高愛華,劉霞.顱腦手術患者發(fā)生急性壓瘡的原因分析及預防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0):956-958.

    [2]徐曉紅,戴麗華.80歲以上病人手術中急性壓瘡的預防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3,11(9):809-810.

    篇2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3-140-03

    術中壓瘡是指在手術的特殊情況下,患者不能翻身,由于手術產生的對局部皮膚的壓力,皮膚出現(xiàn)潮濕、硬結、水皰等[1]。手術中一些非人為控制的因素致使手術患者成為壓瘡的高發(fā)人群,其壓瘡的發(fā)生率達4.7%~66.0%[2]。如何在術前、術中、術后進行評估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預防壓瘡,是臨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3-4]。自2012年10月起,我院引入預見性管理理念對手術患者實施壓瘡預防管理,在術前、術中、術后通過循證、分析、預見問題、制定預防措施并進行全面評估,預防術中急性壓瘡的發(fā)生。經過1年的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2011年10月~2012年9月(實施預見性管理前)在我院手術室施行手術預報的壓瘡危險患者195例為對照組,其中男109例,女86例,平均年齡(52.9±24.4)歲;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在我院手術室施行手術預報的壓瘡危險患者237例為觀察組,其中男134例,女103例,平均年齡(54.8±24.2)歲。所有入選對象均為住院期間進行的第1次手術,術前存在壓瘡的患者除外。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品植急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壓瘡預見性管理方法

    1.2.1 建立科學的壓瘡評估體系

    1.2.1.1 啟用手術壓瘡評估表,充分作好術前皮膚評估,提高皮膚損傷的預見性 從接到手術單后,巡回護士對照手術壓瘡評估表篩選有手術壓瘡潛在風險的患者,對預計手術時間>4h或有特殊的要求(俯臥位、側臥位、截石位、使用牽引床、受壓部位麻醉+手術時間>3h)或Braden評分

    1.2.1.2 預計放置方案,保護受壓重點部位及骨突處 對預計手術時間>4h,骨突處、受壓部位給予新型泡沫敷料增加支撐點的抗壓性,以有效降低震動和分散壓力。手術時間

    1.2.1.3 正確擺放,強化重點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控,護士長督導及組長負責制 以保障患者舒適安全、充分顯露術野為原則,對手術時間>4h及有特殊要求的患者,由護士長和組長重點督查手術,如肢體處于功能位,上肢外展不超過90°,肢體遠端關節(jié)要低于近端關節(jié),約束帶松緊以勉強伸進4個手指頭為宜等,有不正確的地方及時糾正和示范,指導減壓墊和敷料的正確使用。在患者手術安置后再次確認床單是否平整、清潔、干燥,患者身體與床面是否呈點狀接觸,防止局部皮膚受壓。

    1.2.2 術中加強觀察和巡視,及時檢查壓瘡干預措施的有效性 (1)巡回護士嚴密觀察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皮膚顏色、彈性張力,發(fā)現(xiàn)改變應及時糾正,切實做到預防在先。在病情許可和不影響手術操作的情況下,對肢體受壓部位進行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醒手術醫(yī)生進行手術時要盡量避免暴力操作,以免外力造成皮膚受損。(2)巡回護士積極配合麻醉醫(yī)生維持患者生命體征的穩(wěn)定,盡量減少手術中低血壓、低血氧飽和度的持續(xù)時間等,有利于預防低循環(huán)灌注不足而引起的壓瘡。(3)嚴格落實術中患者保溫措施:注意做好非術野部位的保暖,輸液、輸血可通過加溫器加溫至37℃,用溫熱沖洗液的方式沖洗術野。

    1.2.3 術后及時檢查和做好交班 手術結束恢復后,要求巡回護士仔細檢查患者全身皮膚和軟組織情況,如有急性壓瘡發(fā)生,手術室??谱o理組長或第一助手以上的手術醫(yī)生協(xié)同查對并簽字確認后,填寫壓瘡報告表,詳細記錄壓瘡發(fā)生部位、面積、分期,跟病房護士嚴格做好交接班,特別是對已發(fā)生壓之不褪色紅斑的患者進行早期、重點干預,盡量減少或避免術中受壓的部位繼續(xù)受壓造成進一步損害,增強護理工作的整體性和連續(xù)性。強調搬運及安置的過程中,應避免病人皮膚與運送平車、手術床等之間的摩擦。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AS8.1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四格表x2檢驗進行分析,P

    2 結果

    兩組患者Ⅰ期壓瘡與Ⅱ期壓瘡分別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總的壓瘡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積極評估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是預防術中壓瘡的關鍵[5-6]。我們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對照組中發(fā)生的3例Ⅱ期壓瘡患者手術時間都超過5h以上,并且是特殊臥位的患者,Braden評分在18~21分。手術時間>2.5h是壓瘡的危險指數(shù),如手術時間超過4h,即使患者體質很好也有組織損傷的風險,每延長30min會使壓瘡危險性增加約33%,手術決定了患者的受壓部位,由此可見,Braden量表在手術患者中的預測效度也并不理想,相關研究[7-8]也證實了這一點。針對以上情況,為了使護士全面、正確做好患者術前、術中壓瘡危險因素的評估,在制定壓瘡危險因素量化評分表時,我們著重將Braden評分量表中未包含的手術時間及手術特殊這2項壓瘡危險因素納入評估表中,即預計手術時間>4h或有特殊的要求(俯臥位、側臥位、截石位、使用牽引床、受壓部位麻醉+手術時間>3h)或Braden評分

    我們對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壓瘡知識的常規(guī)性培訓及學習外,還制定各種手術安置標準和技巧手冊,人手1冊,強化手術安置的規(guī)范化培訓。及時添置某品牌喱墊用于手術的擺放,它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和抗壓性,分為大小不同的頭圈、足踝墊等墊,如當病人仰臥時,頭下放軟枕或頭圈,保護后枕部,能有效地緩解受壓部位的壓力,對局部皮膚減壓起到一定的作用。通過結合墊角色互換,練習并掌握標準手術的安置和技巧,使每位手術室護士對平臥位、側臥位、俯臥位、截石位等特殊手術安置能熟練掌握。有效的培訓可提高手術室護士術中壓瘡相關知識水平,促進其形成預防術中壓瘡的護理安全行為模式[9-10]。

    對手術患者實施預見性的壓瘡管理,強調對病人術前、術中、術后環(huán)節(jié)進行質控,對可能發(fā)生的壓瘡潛在問題,及時采取相應的預見性護理干預措施,可有效降低術中壓瘡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廖冰野,韋南萊,陳柳云.預防術中壓瘡形成的方法和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5):72-73.

    [2] 瞿永華,柴穎,劉琳.術中患者急性壓瘡形成因素分析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10):50-51.

    [3] 姚美蓉,蘭曉娥,吳雪華,等.預防壓瘡實行全面質量管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0):88-90.

    [4] 王俊杰,劉紅梅,楊賢云,等.手術患者壓瘡的相關因素分析及預防護理措施[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0,12(5): 864-865.

    [5] 徐青.手術室老年患者術中壓瘡危險因素及護理人員壓瘡認知調查[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30):15-17.

    [6] 錢維明,黃立峰,項海燕,等.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的研制[J].中國護理管理,2013,16(8):24-27.

    [7] B Halfens RJ,Van Achterberg T,Bal RM.Valic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Braden Scale and the influence of other risk factors:a multi centre prospective study[J].lnt J Nurs Stud,2003,37(4):313.

    [8] Langemo D,Baranoski S.Key points on caring for pressure ulcers in home care[J].Home Health Nurse,2003,21(5):309.

    篇3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10(c)-0168-02

    手術患者術中不能自主翻身,手術也可導致身體局部組織持續(xù)受壓,較易導致壓瘡的發(fā)生。既往報道顯示[1-2],術中壓瘡發(fā)生率為3%~5%,其中,心胸外科手術時間長、創(chuàng)傷大、患者體溫波動大,且采取肋間隙入路常需保持側臥位,壓瘡發(fā)生率更高,壓瘡防范是手術室護士工作重點之一[3]。目前對于手術患者壓瘡評估和防范多憑手術室護士經驗,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以下簡稱“我院”)手術室于2012年自制了手術室壓瘡防范記錄表,主要目的為規(guī)范手術室壓瘡的評估和防范,而對于表格的使用是否可有效降低心胸外科手術壓瘡的發(fā)生率尚無研究,故本研究旨在分析使用我院自制的手術室壓瘡防范記錄表在心胸外科手術壓瘡防范中的作用。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本研究已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查,選取2012年7~12月我院心胸外科手術患者380例,年齡18~65歲,平均(41.2±7.4)歲;男206例,女174例;體重45~66 kg,平均(53±3.6)kg。所有患者術前均無低蛋白血癥、糖尿病,無皮膚破損和病變,無藥物依賴和藥物濫用史,體重指數(shù)(BMI)為20~24 kg/m2。將入選患者分為A、B兩組,每組190例,其中,平臥位正中入路90例,側臥位肋間隙入路100例。A、B兩組患者的年齡、姓名、體重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A組患者按照手術室壓瘡防范記錄表進行壓瘡評估與防范,B組患者不使用手術室壓瘡防范記錄表。我院心胸外科專業(yè)組手術護士共18人,年齡24~46歲,平均(34.4±4.1)歲;女16人,男2人;職稱情況:護士2人,護師8人,主管護師8人;年資3~25年,平均(10.2±3.3)年;將我院心胸外科專業(yè)組手術護士隨機安排在A組或B組,兩組護士的年資、職稱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室壓瘡防范記錄表的制定

    手術室壓瘡防范記錄表由手術基本信息、壓瘡風險評估、壓瘡防范措施和術后壓瘡評估4個部分組成。

    1.2.1 手術基本信息 包括患者病室床號、姓名、性別、住院號、年齡、體重、手術名稱、手術、手術間號、預計手術時間、實際手術時間。

    1.2.2 壓瘡風險評估 包括壓瘡發(fā)生的各種高危因素:年齡≥65歲、術前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術中體溫或血壓可能降低、極度消瘦、皮膚水腫、皮膚原發(fā)傷、術前長期臥床等。

    1.2.3 壓瘡防范措施 根據(jù)壓瘡發(fā)生的高危因素,提供多種可有效預防壓瘡的干預措施:①按照手術安置原則和流程安置;②選擇合適的墊減輕接觸面壓力;③受壓部位皮膚保護;④床單位平整清潔,避免潮濕;⑤體溫監(jiān)測與管理;⑥保障組織有效灌注,維護術中血壓,合理液體輸注;⑦其他措施如避免術者對患者加壓、加強術中觀察、盡力縮短歇性解除局部壓迫等。

    1.2.4 術后壓瘡評估 術后判斷是否有壓瘡發(fā)生,如有發(fā)生則詳細記錄發(fā)生部位、壓瘡級別及面積。

    1.3 方法

    術前1 d各巡回護士對手術患者進行術前訪視。① A組:訪視時攜帶手術室壓瘡防范記錄表,根據(jù)表格內容逐項評估患者發(fā)生壓瘡的高危因素,并制定壓瘡防范計劃,術中根據(jù)表格規(guī)定的壓瘡防范計劃采取壓瘡防范措施,并詳細填寫表格,術畢根據(jù)表格進行皮膚壓瘡評估,所有發(fā)生壓瘡病例均作為不良事件進行匯報,并對原因進行分析,總結和學習經驗教訓。② B組:訪視時不攜帶手術室壓瘡防范記錄表,術前對手術室壓瘡防范記錄表的具體內容不知曉,術中也不使用該表格,所有壓瘡防范措施均根據(jù)巡回護士自身工作經驗進行,術畢進行皮膚壓瘡評估。

    1.4 判定標準

    壓瘡分期參考NPUAP/EPUAP《2009壓瘡快速參考指南》,即分為6期:Ⅰ期表現(xiàn)為完整皮膚局部壓之不褪色的紅斑;Ⅱ期表現(xiàn)為部分真皮受損,表淺潰瘍、水皰或淤紫;Ⅲ期表現(xiàn)為全層皮膚缺失可見皮下脂肪層;Ⅳ期表現(xiàn)為全層皮膚缺失累及骨組織、筋膜和肌肉組織;無法分級:潰瘍完全覆蓋傷口無法判斷潰瘍深度;可疑深部受損:完整皮膚呈褐紫色或出現(xiàn)血性水皰,疼痛、硬結、潮濕、皮溫升高等。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A組中出現(xiàn)壓瘡1例,側臥位,Ⅰ期壓瘡,發(fā)生率為0.53%;B組出現(xiàn)壓瘡8例,其中,平臥位1例,Ⅰ期壓瘡;側臥位7例,Ⅰ期壓瘡4例,Ⅱ期壓瘡3例,發(fā)生率為4.21%。B組壓瘡總發(fā)生率高于A組(χ2=5.58,P = 0.018),B組側臥位壓瘡發(fā)生率高于A組(χ2=4.69,P = 0.030)。見表1。

    3 討論

    壓瘡原指由于局部組織受壓后血液循環(huán)障礙,組織持續(xù)缺血缺氧性壞死[4],現(xiàn)更新為由于壓力、摩擦力或剪切力而導致的皮膚、肌肉和皮下組織的局限性損傷[5]。壓瘡定義的范圍增大,發(fā)生率較高。心胸外科手術難度較大、時間較長、多取側臥位,發(fā)生壓瘡的風險更高[6]。而一旦發(fā)生壓瘡,不僅使患者病情變復雜,延長住院時間,增加治療費用,也增加護士工作量,甚至引起醫(yī)療糾紛。壓瘡的愈合緩慢,護理不當容易導致局部組織壞疽、骨髓炎、全身感染等嚴重并發(fā)癥[7]。因此,壓瘡的預防意義遠遠大于治療。

    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RAS)中Braden量表被認為是目前較理想的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8],并被廣泛應用。但由于此表格對外科手術患者壓瘡風險預測效度低[9],不適合手術室使用。當前針對手術室的壓瘡風險評估和預防仍無權威的量表可供使用,通常僅憑手術室護士的工作經驗,使得手術室壓瘡防范缺乏規(guī)范,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年輕護士,工作經驗不足,壓瘡危險因素了解不多,對壓瘡的防范措施不熟悉,進一步增加了手術壓瘡的發(fā)生風險[10]。針對這種現(xiàn)狀我院于2012年制定了手術室壓瘡防范記錄表。

    本研究中,A組使用手術室壓瘡防范記錄表后壓瘡發(fā)生率顯著降低,尤其是側臥位手術壓瘡的發(fā)生率明顯下降。通過手術室壓瘡防范記錄表對心胸外科手術中壓瘡高發(fā)因素進行系統(tǒng)性評估并規(guī)范性預防,有效防止壓瘡的發(fā)生。本表設計簡潔明了,易于掌握和使用,手術壓瘡發(fā)生的高危因素和防范措施均明確列舉在表格中,即使是經驗不足的年輕護理人員也可以通過學習本表格,對壓瘡進行有效的評估和干預。而且表格還設計術后評估環(huán)節(jié),既有利于手術室護理人員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經驗,又有利于階段性的統(tǒng)計分析,總結出更優(yōu)方案,突破了對手術患者壓瘡評估和防范僅憑手術室護士個人經驗的局限,提出明確的參考標準和防范規(guī)范,從而有效降低心胸外科手術患者的壓瘡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 Price MC,Whitney JD,King CA,et al. Development of a risk assessment tool for intraoperative pressure ulcers [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05,32(1):19-32.

    [2] 孫玉梅,張雪.手術壓瘡的護理研究與預防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4):305-306.

    [3] 周萍,何巧芳,張益輝,等.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法在神經外科手術壓瘡預防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2,19(4B):43-46.

    [4] 殷磊.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

    [5] 胡軍,王秀鋒,李玉環(huán),等.壓瘡分期與危險因素的研究與預防進展[J].上海護理,2011,11(2):69-72.

    [6] 仲繼紅,陳雪蓮,王曉峰,等.心胸外科壓瘡全程預防干預的做法與效果[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0,23(6):637-639.

    [7] Cremasco MF,Wenzel F,Zanei SS,et al. Pressure ulcer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ing workload,illness severity and pressure ulcer risk [J]. Ostomy Wound Manage,2012,58(10):14-31.

    [8] 謝小燕.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的研究[D].廣州:第一軍醫(yī)大學,2005.

    篇4

    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后壓瘡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壓瘡程度較對照組輕,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結論 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應用于全麻手術患者可以有效預防術中壓瘡的發(fā)生及減輕壓瘡程度。

    【關鍵詞】 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全麻;壓瘡;預防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7.03.02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essure ulcer risk factor assessment scale on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Methods 50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ime segment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general anesthesia to prevent pressure sor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ssessed with pressure ulcer risk factors assessment scale before surgery.Different grading nursing was applied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score,and the incidence and the degree of pressure ulcers after surgery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pressure ulce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egree of it was lighter,so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Conclusion Pressure ulcer risk factors assessment scal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pressure sores and alleviate the pressure ulcer degree in patients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Key words】 pressure ulcer risk factors assessment scale;general anesthesia;pressure ulcer;preventive care

    全麻手術時由于患者長時間處于強迫、知覺喪失等原因導致壓瘡的風險大大增加。有資料報道,手術時間>2.5 h是壓瘡發(fā)生的高危因素,時間>4 h,每延長30 min壓瘡的危險性增加33%左右[1]。因此,壓瘡評估是預防全麻術中發(fā)生壓瘡的關鍵。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是錢維明等[2]學者于2013年專門針對手術患者設計的科學的手術室壓瘡評價工具。目前在臨床上應用的壓瘡危險評估中,尚無對全麻手術患者的針對性量表,為預防全麻手術患者術中壓瘡的發(fā)生,我院手術室于2016年1月起采用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對全麻手術患者進行壓瘡風險評估,并采取積極護理措施進行預防,取得良好的效果,現(xiàn)總結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按時間分段采用便利抽樣法抽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的5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09例,女191例;年齡28~82歲,平均(52.24±8.50)歲;體重47~85 kg,平均(61.00±11.50)kg;手術時間3~9 h,平均(5.25±2.16)h;手術范圍:婦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骨外科、眼科、耳鼻喉科、神經外科。入選標準:手術均為仰臥位,均采用氣管插管全麻,擇期手術,術前皮膚完整,預計手術時間≥2.5 h(手術時間的計算方法為從麻醉醫(yī)生開始麻醉至切口縫合完畢截止),住院期間首次手術,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自愿參與者;排除標準:皮膚有破損、有壓瘡、患有影響觀察的皮膚病、糖尿病、低蛋白血癥等疾病的患者。將2015年6月至12月的250例患者設為對照組,2016年1月至7月的250例患者設為觀察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體重、手術時間、手術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按照全麻手術預防壓瘡護理常規(guī)進行護理,內容包括:合理安置手術、合理使用墊、保護受壓部位的皮膚、規(guī)范操作避免損傷患者皮膚、加強術中受壓部位的皮膚觀察等。觀察組采用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于術前對患者進行評估,根據(jù)評估分值施予不同的分級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全麻術中患者壓瘡危險因素的評估和培訓

    1.2.1.1 評估

    采用錢維明等[2]編制的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作為評估工具,該量表包含患者因素、手術因素和麻醉因素3個維度,分年齡、體重指數(shù)、活動能力、手術、手術預計時間、失血量、術中施加外力、麻醉方式、受壓點皮膚類型、神經感覺障礙等10個條目,每個條目根據(jù)實際權重分別賦0~8分,分值越高發(fā)生壓瘡的風險越高;總分≥12分為危險,≥16分為高度危險,≥20分為極度高危[3]。

    1.2.1.2 培訓

    為使評估量表得到正確的使用,2015年5月護士長組織全科護理人員通過課件、視頻、模擬訓練等方法學習量表應用的目的和意義,使用方法、測評的準確度及注意事項,以及各??剖中g擺放原則、要點、流程和注意事項,各種擺放的配套用具和皮膚保護器的使用等,進行為期1個月的培訓,并通過考核確認全體護理人員均熟練正確掌握后方正式啟用。

    1.2.2 手g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的應用及預防護理措施

    1.2.2.1 術前壓瘡危險因素評估

    術前1 d由巡回護士到病房行術前訪視時,采用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對患者全身進行綜合性評估,內容包括患者的年齡、性別、體重、體型、身高,危險部位的皮膚類型,食欲、飲食狀況,運動能力,組織營養(yǎng)狀況,神經感覺障礙,藥物治療和手術時間等,向主管醫(yī)生詳細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和現(xiàn)病史、手術方式、預計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中施加外力等因素。

    1.2.2.2 預防護理措施

    根據(jù)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測評的分值結果予以不同級別的預防護理措施。①分值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術后72 h內壓瘡發(fā)生率和壓瘡程度。患者術后回房時、術后24 h、術后72 h由手術室護士到病房與病區(qū)責任護士按照壓瘡判定標準共同對患者的皮膚進行評判,若術后72 h內出現(xiàn)Ⅰ級、Ⅱ級、Ⅲ級中的任意一級皮膚狀況為發(fā)生壓瘡。壓瘡判定標準采用2007年美國國家壓瘡咨詢工作組(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推薦的最新分期標準基礎上,參照手術急性壓瘡的分期辦法將患者皮膚情況分為4個等級。①正常:術后受壓部位皮膚完整,無壓紅;②Ⅰ級:術后受壓部位皮膚即刻出現(xiàn)壓之不褪色的紅斑,但3 d內消退;③Ⅱ級:術后受壓部位皮膚出現(xiàn)壓之不褪色的紅斑,但3 d后仍未消退;④Ⅲ級:術后受壓部位皮膚出現(xiàn)水泡或破損,或術后3 d內之前被列入Ⅱ級壓瘡的皮膚損害加重,出現(xiàn)破損或潰瘍的則重新納入到Ⅲ級壓瘡[5]。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分組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72 h內壓瘡發(fā)生率

    觀察組術后72 h內壓瘡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術后72 h內壓瘡程度比較

    觀察組術后72 h內發(fā)生Ⅰ級、Ⅱ級、Ⅲ級壓瘡的患者例數(shù)均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 論

    3.1 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可確定全麻術中患者壓瘡發(fā)生的危險因素

    手術是壓瘡發(fā)生的多原因之一,手術過程中發(fā)生的皮膚損傷稱為術中壓瘡,研究報道,術中壓瘡可能發(fā)生于術后幾小時內,但是大多數(shù)發(fā)生在術后1~3 d,其發(fā)生率為3.7%~27.2%[6~7]。術中壓瘡的發(fā)生主要與手術室特異性包括手術、手術時間、手術類型、血流動力學改變、術中用藥、手術床墊及其填充物、術中皮膚潮濕等密切相關,此外患者的年齡、體型、營養(yǎng)狀況、伴發(fā)疾病等內源性因素,術中受壓部位皮膚的摩擦力、壓力和剪切力等外源因素都對術中壓瘡的發(fā)生產生影響。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的研制參照Braden和Waterlow量表的基礎上,結合了臨床實踐篩選出患者最易發(fā)生手g壓瘡的相關危險因素,并通過專家咨詢及德爾菲法進一步驗證確立,具有較高的信效度(信度0.886,Cronbach,s 系數(shù)0.812),克服了既往手術室護理人員使用普通量表或僅憑借經驗評估手術壓瘡的風險,具有準確性、針對性和科學性的特點,是手術室壓瘡護理科學的評價工具[2~3],應用于全麻手術患者的術前壓瘡評估,可確定全麻術中患者壓瘡發(fā)生的危險因素。

    3.2 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的應用效果

    壓瘡是嚴重的并發(fā)癥,手術患者是壓瘡發(fā)生的高危人群,有效的預防措施可降低其發(fā)生率[8]。林菊英提出[9],除不允許翻身的特殊病人外,一律不得發(fā)生壓瘡,帶壓瘡入院者不準擴大,壓瘡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壓瘡的預見性護理是預防壓瘡的關鍵,本研究我們術前采用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對患者進行評估,護理人員通過評分結果預測壓瘡發(fā)生的危險性、程度及高危因素,從而能提前采取針對性、預見性、合理、科學的護理措施預防壓瘡的發(fā)生,減少了壓瘡預防護理的被動性和盲目性,最終提高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從本研究結果可見,觀察組患者術后壓瘡發(fā)生率為4.00%,低于文獻報道的手術患者4.7%~66.0%壓瘡發(fā)生率[10],顯著低于對照組14.80%,且觀察組術后發(fā)生Ⅰ級、Ⅱ級、Ⅲ級壓瘡的患者例數(shù)均少于對照組。由此可見,將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應用于全麻手術患者可以有效預防術中壓瘡的發(fā)生及減輕壓瘡程度。

    參 考 文 獻

    [1] 陳曉唯,向承紅.術中壓瘡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5,21(10):1183-1185.

    [2] 錢維明,黃立峰,項海燕,等.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的研制[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8):24-27.

    [3] 王英麗,張圣潔,蒲 霞,等.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在骨科后路手術患者中的信效度檢驗[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7):905-909.

    [4] 魏 革,胡 玲,祝發(fā)梅.手術患者壓瘡風險因素評估表的設計與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6):578-580.

    [5] 張云鳳,宋思賢,梁亮芳.醫(yī)用高分子凝膠墊在側臥位手術中預防急性壓瘡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0):49-50.

    [6] Schultz A.Predicting and preventing pressure ulcers in surgical patients[J].AORN J,2005,81(5):986-1006.

    [7] 魏彥姝,路 潛,張海燕,等.成人術中壓瘡危險因素分階段評估框架的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5,15(8):541-543.

    [8] 高菊玲,胡翠蓮,李雯婷,等.品管圈活動降低手術患者急性壓瘡發(fā)生率[J].護理學雜志,2015,30(12):44-45.

    篇5

    壓力、摩擦力和剪切力仍是術中壓瘡的形成因素,其中垂直壓力是術中壓瘡最主要的因素,術中無法改變更加重了垂直壓力。但組織耐力亦起著重要作用。術中壓瘡的危險因素可分為手術室特異性、外源性和內源性這三種。

    1.1與患者相關的內源性危險因素

    1.1.1年齡 美國國家壓瘡顧問小組(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ey Panel ,NPUAP)研究證實表明,壓瘡發(fā)病率與年齡呈正相關,據(jù)統(tǒng)計40歲以上患者的壓瘡發(fā)生率為40歲以下患者的6~7倍[5],老年人發(fā)生術后壓瘡的危險性增加2倍[6],而目前手術患者以老年人居多。

    1.1.2體型及營養(yǎng)狀況 營養(yǎng)不良在壓瘡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保持營養(yǎng)的供應是任何壓瘡預防中不可忽視的問題。當患者極度消瘦或體弱時,皮下無脂肪組織保護,極易發(fā)生壓瘡。研究表明,當血清蛋白低于30g/L時,壓瘡的危險性大大增加。加強營養(yǎng)補充尤其是蛋白質的攝入可減少壓瘡的發(fā)生率。需要注意的是,肥胖也是一種營養(yǎng)不良。肥胖者體表皮膚承受的壓力增加,也是導致壓瘡的危險因素。

    1.1.3疾病因素 氧供減少,反應性充血延遲和血流閉塞加快可能使增加壓瘡發(fā)病的機制。另外糖尿病、低蛋白血癥、惡病質、負氮平衡、免疫系統(tǒng)疾病、神經喪失感覺和風濕性疾病等疾病因素也使患者術中壓瘡的發(fā)生率增高。

    1.2與患者相關的外源性危險因素

    1.2.1壓力 即重力是受力面上的垂直作用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并與受壓時間密切相關[7]。高壓形成的潰瘍比低壓快,當壓力超過毛細血管平均壓時會使皮膚及皮下組織血液供給減少或停止而使局部缺血缺氧發(fā)生組織壞死[8]。壓力超過正常毛細血管界面壓(16~32mmHg)的外源性壓力可引起毛細血管血流閉塞和組織缺血,而壓力、缺血缺氧的時間對壓瘡發(fā)生的影響很重要。

    1.2.2摩擦力 摩擦力是機械力作用于上皮組織,皮膚在固定的粗糙面(如床單、約束帶等)上移動時產生的摩擦力的摩擦性損傷可比較表淺,亦可累積深部組織[9]。

    1.2.3剪切力 正常的皮膚以疏松的皮下組織與肌肉或骨骼相連,當患者斜躺或半坐臥位時,骨處皮膚被繃緊而成為剪切力,將供應皮膚的血管扯扁,如此也可能導致皮膚的缺氧及壞死[7,9]。臨床上常見的是床單、衣服未拉平整所形成的紋路與皮膚接觸面,也可能造成這種狀態(tài)[10]。實驗證明,剪切力只要持續(xù)存在30min,即可造成深部組織不可逆的損害。

    1.3與手術室相關的特異性危險因素

    1.3.1手術時間及類型的因素 顱腦、脊柱、心臟、血管、肝臟等手術,由于及手術時間關系,是術中壓瘡發(fā)生的高危人群。壓瘡的形成與手術持續(xù)時間長短有密切關系。手術進行的時間越長,機體局部受壓組織處于缺血狀態(tài)或低灌注的時間越長,導致受壓部位的表皮溫度越低,患者長時間固定于一種,損傷的發(fā)生率也就越高。Hoshowsky 等認為手術時間>2.5h是壓瘡的危險指數(shù);Schoohoven等發(fā)現(xiàn)手術時間>4h,每延長30min會使壓瘡發(fā)生率增加33%[11],在9.3Kpa壓力下組織持續(xù)受壓2h以上,就能引起壓瘡。

    1.3.2手術因素 手術決定了患者的受壓部位,不合理的手術不但會影響患者的呼吸、循環(huán)功能等,還會使患者受壓部位的壓力增高,而俯臥位比仰臥位更易發(fā)生術中壓瘡,極大地提高了手術中壓瘡的發(fā)生率。

    1.3.3麻醉因素 由于物的阻滯作用,患者處于麻醉狀態(tài),肌肉松弛,各種感覺喪失,保護性反射作用消失[12],使受阻部位的血液循環(huán)發(fā)生異常受阻。此外,由于的影響,患者機體會發(fā)生反應遲鈍甚至暫時喪失知覺的反應,這些都會加重機體組織的缺氧,導致無氧代謝產物無法及時排除,極易形成壓瘡。

    1.3.4濕度和溫度因素 體溫的變化也是發(fā)生術中壓瘡的重要因素,體溫每升高1°C,組織代謝需氧量增加10%,當組織持續(xù)受壓產生缺血合并體溫升高引起的高代謝需求,可大大增加壓瘡的易感性,而體溫過低時,外周血運不良,末梢血運循環(huán)障礙,導致受壓區(qū)域血供減少也容易發(fā)生皮膚壓瘡[13,14]。手術中患者的血液、體液及大量沖洗液引起患者皮膚浸漬、PH值改變和保護性油脂喪失,致使皮膚更易受到壓迫和摩擦的影響,同時皮膚潮濕使身體粘貼于床單上,增加了剪切力。過度潮濕還會引起皮膚軟化及抵抗力降低,潮濕皮膚壓瘡的發(fā)生率較正常皮膚高出5倍。

    1.3.5急性應激反應對壓力敏感性增高和外傷因素 急性損傷的患者應對反應顯著增高,壓瘡發(fā)生率高,而手術對每一個患者來說都是強烈的應激原。某些急診重癥外傷手術患者在手術之前皮膚有嚴重的損傷,造成皮膚天然保護屏障的破壞,還來不及對損傷處皮膚進行處理就行急診手術,加上手術過程中對損傷處皮膚的壓力、摩擦等,更誘發(fā)了壓瘡的發(fā)生。

    1.3.6護理因素和術中對皮膚的意外損傷 不當?shù)淖o理也造成了術中壓瘡的發(fā)生,比如移動患者時動作粗暴;備皮時引起的皮膚劃傷等因素都可能造成皮膚天然保護屏障的破壞,誘發(fā)壓瘡的發(fā)生。在手術過程中,由于醫(yī)生的操作不當,也會導致壓瘡的發(fā)生,例如消毒時對皮膚脫碘的不徹底;碘伏燒傷;電刀灼傷等,都對皮膚造成了嚴重的傷害,這也是術中壓瘡的誘發(fā)因素。

    2 術中壓瘡的預防

    2.1加強術前訪視和全面評估 壓瘡的預防比治療更重要,首先加強術前訪視,術前對患者發(fā)生壓瘡的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的評估,可采用Braden評分表對患者進行壓瘡評分,對患者進行全身皮膚評估,特別是手術時間長、患者體質差及老年患者,對高分值的高?;颊咦龅叫闹杏袛?shù)并在術中進行嚴密的護理和觀察。近年國內報道了針對不同壓瘡高危人群實施的危險評估和護理預防,結果表明壓瘡預防能有效降低壓瘡的發(fā)生率[15-17]。

    2.2正確放置及合理使用墊 要以既符合手術操作需要又不過分妨礙患者生理功能為原則。術前注意患者壓瘡的好發(fā)部位,在不影響手術的情況下,合理放置襯墊物和支撐物,安置應著重注意各種襯墊物和支撐物的放置位置、支撐點、著力點和固定點,要滿足手術和患者的需要,保證患者的呼吸循環(huán)、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不受損害。定時改變重量支撐部位,以減少壓迫,注意足部不宜覆蓋重被褥,也勿將器械桌壓及肢體、足部等處,窩處用軟墊墊高。術中加強巡視,檢查患者是否改變;枕是否移動變位;并檢查受壓部位,如果局部皮膚受壓發(fā)紅,應立即將局部懸空,解除受壓,避免在骨骼突出部位進行按摩。

    2.3避免摩擦力及剪切力的產生 對將要進行手術的有壓瘡高危因素的患者,術中不宜使用普通床墊,應使用接觸面壓力較低的特殊床墊如高密度泡沫床墊和一些可以自動調節(jié)接觸面壓力的充氣床墊,可以顯著減少術中壓瘡的發(fā)生率[18]。因為摩擦力和剪切力是發(fā)生壓瘡的兩大危險因素,為起到預防作用,可適當抬高床頭,以5°為宜[19],患者不宜滑動,減少局部剪切力,床單上平整無碎屑,保持清潔、干燥,床單潮濕要隨時更換[20],更有效避免壓瘡發(fā)生。

    2.5保護受壓部位的皮膚 將凡士林預先涂于患者受壓的皮膚處,使之在受壓皮膚上形成一層油性保護膜,保持皮膚正常屏障功能;或者使用減壓泡沫敷料對局部皮膚進行保護,并保持皮膚的干燥清潔,可增加皮膚的抗摩擦力。

    2.6定時給受壓部位進行減壓 解除壓迫是最有效地預防方法[21]。當手術超過1h時,在不影響手術操作的前提下,對受壓部位進行減壓,以減輕局部受壓;約束帶束縛松緊適宜,以護士通過一手指為宜,在使用約束帶時也要加襯墊,術中每隔15~30min觀察末梢血運情況和肢端溫度、皮膚顏色等;術中加強對患者皮膚的觀察,在不影響手術的前提下每2h幫助患者放松約束帶,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并提醒手術操作者術中勿將手壓放在患者身上,防止增加外來的重力和壓力。

    2.7加強工作責任心 規(guī)范護理操作,避免損傷皮膚,在擺放及其他護理操作時動作輕柔,特別是受壓部位,避免拖拉等動作造成皮膚表皮的損失,同時還應避免受壓部位皮膚的意外損傷。術中加強巡視,檢查患者是否改變;枕是否移動變位;并檢查受壓部位,如果局部皮膚受壓發(fā)紅,應立即將局部懸空,解除受壓,避免在骨骼突出部位進行按摩。

    2.8保暖及防潮 手術中將手術室的溫度控制在22°C~24°C,可以再手術室中放置加溫器;酌情使用棉被和毛毯等遮蓋物或者使用溫毯機保持患者的體溫;在沖洗胸腹腔時使用溫沖洗液,同時注意保持患者身體干燥。

    2.9完善的交接班制度 患者進入手術室前,由巡回護士查體,檢查患者是否有皮膚損傷,及時做好護理記錄,手術結束后與醫(yī)生共同進行查體,檢查皮膚受壓情況,并與外科護士認真交班。

    3 小結

    在手術過程中,患者的行為和能力受到限制,許多問題無法感知和發(fā)現(xiàn),故所有的手術患者都是是發(fā)生急性壓瘡的高危人群。手術室護士是患者的保護者,術中應仔細巡視,細心觀察、護理,對各種原因應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從每個細節(jié)做起,仔細評估術中重點受壓部位情況,通過術前對患者全面詳細的評估,制定預防護理計劃,積極采取有效手段加以控制,做到及時預防、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處理,做好手術患者的術中壓瘡預防工作,降低圍手術前并發(fā)癥,切實降低術中壓瘡的發(fā)生率,提高手術患者的手術質量。同時,加強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壓瘡預防意識及管理意識,也是值得深入思考的一個問題。

    參考文獻:

    [1]股磊.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16.

    [2]何曉珍,樊翌明.術中褥瘡的研究進展[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25(1):1-7.

    [3]胡莉蓉.手術中壓瘡的防護[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05.

    [4]余小萍.壓瘡護理進展[J].上海護理,2007,7(3):76-78.

    [5]馮聰勤.手術中壓瘡危險因素及相關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醫(yī)藥月刊,2008,03:197-198.

    [6]Aronovitch SA .Intraoperatively acquired pressure ulcer prevalence :anational study [J].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01,26(3)130.

    [7]王翠茹.壓瘡的臨床護理進展[J].天津護理,2006,14(2):58-59.

    [8]李偉.壓瘡護理新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02,17(1):20.

    [9]張水蘭.壓瘡的護理進展[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11):60-61.

    [10]陳筱云.壓瘡的治療與預防[J].護士進修雜志,2003,18(1):19.

    [11]楊英華,戴寶珍,顧沛,等.實用癥狀護理學[M].上海;上海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3:52-62.

    [12]王靜,吳以平,丁啟方.1379例手術患者術中壓瘡的防范[J].河北醫(yī)學,2006,11.

    [13]MAKLEBUSTJ.Pressure ulcers : etiology and prevention [J]. Nurs Clin North Am ,1987,22(2):359-377.

    [14]胡雁,楊英華.關于以實證為基礎的護理倫理與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4):245.

    [15]邵月萍,陳文英,戴云珍.壓瘡預防及護理單研制和臨床使用[J].護理研究,2005,19(5A):831-832.

    [16]薛曉玲,劉慧,景秀琛,等.3種評估表預測壓瘡效果的比較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4):241.

    [17]謝小燕,劉雪萍,周萍.手術患者發(fā)生壓瘡的術中危險因素分析[J].護理雜志,2008,25(1):22-24.

    [18]王英,蒙張敏,黃丹莉.壓瘡評估和預防的循證醫(yī)學證據(j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3):37-39.

    篇6

    1.2責任心不強手術室護士必須具有很強的責任心,如果護士粗心大意,不按照護理操作規(guī)范工作,可能會對病人造成不應有的傷害。

    1.3手術護理記錄單內容描述含糊或與麻醉記錄、手術記錄有出入,少記、漏記、錯記、涂改,甚至缺少某些記錄單,都是引發(fā)手術室護理糾紛的隱患。

    1.4語言行為不規(guī)范手術室應該是安靜、嚴肅、認真的地方,有些手術室人員不注意自身形象和同事大聲說笑或議論些損害他人的事,對患者冷漠、指責,甚至侮辱等行為,均會給患者造成不良影響。

    1.5手術的安置不當引起的并發(fā)癥由于病人手術時間較長,肢體局部受壓過久,血液循環(huán)受阻,引起局部組織壓瘡。肢體過度伸展、旋轉導致神經損傷,或因襯墊不當引起呼吸困難等。在手術過程中,患者往往需要制動,手術室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了種種預防壓瘡的措施,如手術床安置泡沫墊、小棉墊等。這些措施都是為了讓患者處于安全舒適的手術,避免壓瘡的發(fā)生。盡管通過以上措施,可避免絕大多數(shù)手術時間短、體質好的患者發(fā)生壓瘡,但是少部分患者,由于術前水腫,如低蛋白、惡病質,加上手術時間長、術中不能移動等原因,還是有發(fā)生壓瘡的可能。如何讓醫(yī)患雙方對這類情況達到相互理解,是一個可以商量解決的問題。

    2防范措施

    2.1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加強法律意識健全的規(guī)章制度和嚴格的護理操作常規(guī),對預防醫(yī)療糾紛有重要作用,如交接班制度、清點制度等等,從病人進入手術室的那一刻起,每一步護理工作都必須做好查對。首先是查對病人的姓名、年齡、床號、科室、性別、診斷、手術名稱、手術部位,再者是病人、病人的肌膚有無損傷;術前、術中、術后的器械敷料的查對,用藥、輸血的查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必須有兩人兩次以上認真核對,無誤后方能進行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只有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范行事,才能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才能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并且要加強學習有關法律常識,這樣既可為自己敲響警鐘,也能使自己的工作更加嚴謹、規(guī)范。

    2.2加強責任心,護理記錄要規(guī)范重點記錄術中所用無菌包是否消毒合格;器械、敷料、縫針等清點情況;術后患者標本留送和患者離開手術室后的去向等。手術護理記錄的內容有三不宜:(1)不宜過于詳細地描述患者的手術過程,減少與醫(yī)療記錄的重復和避免在書寫過程中出現(xiàn)人為的差錯;(2)不宜將麻醉醫(yī)生觀察患者的內容和麻醉醫(yī)生已做記錄的資料重復,過多的重復,容易出現(xiàn)人為的誤差;(3)不宜將超出手術室護理工作范圍以外的資料納入。現(xiàn)醫(yī)療糾紛實行舉證倒置,使醫(yī)院陷入被動,但及時、完善、準確的記錄是最有力的依據(jù)。

    2.3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在現(xiàn)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醫(yī)院競爭的也是服務,首先樹立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思想。真誠、認真地對待每一位病人,給患者營造一個舒適、安全、溫馨的就醫(yī)環(huán)境,這樣就會拉近患者與醫(yī)護人員的距離,不易產生抵抗情緒,服務質量是患者就醫(yī)的關鍵因素,作為一名手術室護士,應該有高度的責任心、豐富的專業(yè)護理知識、嫻熟的操作技能,這樣才能贏得患者的信任。

    2.4建立術前壓瘡評估記錄對于術中壓瘡發(fā)生的高危人群可建立一個由醫(yī)患雙方簽字認可的術前評估記錄單。由手術室的護士評估患者后,與患者共同簽訂一份關于“有壓瘡發(fā)生的可能”的術前評估單。如果患者對手術室的護士評估有疑問,可由醫(yī)院的相關機構進行評估,如情況屬實,患者應在簽同意書后,方可進入手術室。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不可避免的壓瘡而引發(fā)的護理糾紛。

    2.5手術中病人的手術的安置以既符合手術操作要求又不過分妨礙病人的生理功能為原則。有些時候往往為了術野暴露,忽視了病人可能引起病人呼吸、循環(huán)、神經的損傷,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常常是手術室護士與醫(yī)生協(xié)商的一個交點,但護士要堅持原則。

    總之,作為手術室護理人員,為防范護理糾紛,應該有高度的責任心、高尚的職業(yè)道德、高超的專業(yè)技能,并加強法律意識和服務意識。

    參考文獻

    篇7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0)08-014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levate the prevention rate and lower the incidence rate of pressure ulcer furthest. Methods: Establish pressure ulcer management methods. Use pressure ulcer risk factors assessment scale. Carry out pressure ulcer register and forecast institution. Results: Nursing ability and consciousness to prevent pressure ulcer was improved. The incidence rate of pressure ulcer was lowered. Conclusion: The key 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and cure pressure ulcer include providing forecast and effective health education. Strengthen process management and guarantee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s in Surgery.

    【Key words】OR(Operating Room);Pressure ulcer;Estimate;Prevent

    手術患者病情復雜、危重、壓傷相關危險性因素增多,是急性壓傷的高危人群.壓傷成為術中護理的難點、熱點[1]。根據(jù)文獻報道使用評分法對高?;颊卟扇〈胧┖髩簜l(fā)生率下降50%-60%[2],因此,我院手術室根據(jù)手術患者的特點制定實施了壓傷危險因素量化評估表,壓傷發(fā)生率明顯下降。現(xiàn)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組研究對象,對照組:2009年1-6月大、中手術5020例。觀察組:2009年7-12月大、中手術541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體重、麻醉方式、手術方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 組織培訓壓傷相關知識:組織學習壓傷防治知識、高危因素評估方法 ,學習護理部指定的壓瘡質控標準,建立嚴格的壓瘡預報制度,使護理人員在思想上引起足夠的重視。

    1.2.2 擬定高危壓傷預報程序及制度:巡回護士術前一天訪視患者,進行壓傷危險性評估,對符合高危壓瘡條件的患者填寫壓傷高危因素量化評估表,根據(jù)Breden評估表[3]進行評分,根據(jù)評分結果制定護理計劃及護理措施。經科室護士長審核后簽字,并向護理部書面預報高危壓傷病歷,護理部根據(jù)預報單及時到病房再次進行評估,給予確定,提出指導性意見。對重點患者要求巡回護士術前、術后和病房護士進行嚴格交接班,并記錄簽名。若患者在術中發(fā)生壓瘡必須在12h內向護理部報告。對于非難免性壓瘡護理部及科內進行通報,分析其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按考核標準進行嚴格考核,考核結果給予相應處理,隨時跟蹤評價記錄。

    1.3 壓傷評估的相關因素:

    ①力學因素:導致術中壓瘡發(fā)生的力學因素包括垂直壓力、剪切力、摩擦力,其中垂直壓力是術中壓傷的主要因素,固定不動也是造成壓瘡的元兇之一。

    ②時間因素:手術時間越長,局部受壓組織處于低灌注或缺血狀態(tài)的時間越長,受壓部位表皮溫度降低程度越大,損傷發(fā)生率越高。

    ③麻醉因素:由于物的阻滯作用,使受阻滯部位以下的血管擴張,血流變慢,受壓部位失去正常的血液循環(huán),再者由于物影響,患者反應遲鈍或暫時失去了對身體某些部位不適的反應,這些因素都使皮膚組織缺氧加重,無氧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排除,極易形成壓瘡。

    ④潮濕因素:手術中血液、體液、大量沖洗液造成液體外滲和手術中患者大量出汗造成受壓部位的皮膚軟化及抵抗力降低,增加了壓瘡的形成機率。

    ⑤應急因素:急性應急反應對壓力敏感性增高,急性損傷的患者應對反應顯著增高,壓瘡發(fā)生率高,而手術對每一個患者來說都是強烈的應激原。

    ⑥因素:不合理手術不但會影響呼吸循環(huán)功能,還會造成受壓部位的壓力增加,術中壓瘡的發(fā)生率大幅度增高。

    ⑦護理因素:移動患者的動作粗暴,備皮造成的皮膚劃傷等原因,都可能造成皮膚天然保護屏障的破壞,誘發(fā)壓瘡的發(fā)生。

    ⑧止血帶因素:術中止血帶使用不當,時間過長,壓力過高等均可導致點式壓傷。

    ⑨自身因素:a. 年齡:由于生理原因,老年患者壓瘡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年輕人;b. 營養(yǎng):當患者極度消瘦或體弱者時,皮下無脂肪組織保護,易發(fā)生壓瘡;c. 疾病:低蛋白血癥、糖尿病和風濕性疾病等也使術中壓瘡的發(fā)生率增高。

    1.4 制定壓傷預案:凡預報高危壓傷,巡回護士應根據(jù)患者情況積極采取有效的預防保護性措施。要求按照評估-預防-治療的工作程序進行護理,并嚴密觀察。

    1.5 加強過程管理

    ①危險因素評估:術前通過訪視對患者發(fā)生壓瘡的危險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綜合分析,有助于對易于發(fā)生壓傷的病人的篩查,對高分值的高?;颊邔嵤╊A防性保護護理。

    ②舒適安置:合理放置襯墊物(喱墊、軟枕)和支撐物(海綿墊),安置手術應著重注意各種襯墊物和支撐物的放置位置、支撐點、著力點和固定點,保護好骨隆突處,既要暴露好手術野,又不影響患者呼吸循環(huán)、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約束帶以喱為宜,且松緊適宜。有條件者對有高危因素的手術患者在術中使用減壓床墊,可以減少壓瘡的發(fā)生率。

    ③局部皮膚保護:將賽膚潤或凡士林先涂于患者受壓皮膚處,使之在受壓皮膚上形成一層油保護膜,保護皮膚正常屏障功能。

    ④定時減壓按摩:在不影響手術操作的前提下,對高危皮膚者,手術時間長者,進行減壓按摩,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輕局部受壓。

    ⑤規(guī)范護理操作:在擺放及其它護理操作時動作輕柔。特別是受壓部位,避免拖拉等動作,同時還應避免受壓部位的意外損傷。

    ⑥溫濕度控制:調節(jié)室內溫度(22℃-25℃)、濕度(40%-60%),使用保暖效果好的遮蓋物,保持患者體溫,在沖洗胸腹腔時使用溫熱沖洗液。

    ⑦術中嚴密觀察:術中在不影響手術的前提下適當放松約束帶,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

    ⑧止血帶正確使用:掌握適應癥和禁忌癥。選擇正確的部位(上臂上1/3、大腿上2/3),松緊適宜,以能伸進一指為宜;調節(jié)適當壓力(成人上肢40Kpa、下肢80Kpa,小兒上肢30 Kpa、下肢40 Kpa),控制使用時間(時限1h、最長

    2 結果

    2009年7-12月(觀察組)手術例數(shù)5410例,評估預報55例,發(fā)生壓瘡1例。2009年1-6月(對照組)手術例數(shù)5020例,未開展評估預報,發(fā)生壓瘡5例,兩組經統(tǒng)計學比較有顯著差異(P

    3 討論

    護理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針對病因和危險因素進行重點護理,對壓瘡危險因素實施準確評估及預防,以此取得了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3.1 提高手術室護士對壓瘡的重視和防患意識是預防術中壓瘡的關鍵:壓瘡護理應抓住“預防為主,立足整體,重視局部”三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預防關鍵是早預測和判斷[4],預防是避免術中壓瘡的主要手段,也是術中護理的難點。術前實施難免性壓傷預報制度,建立科學管理辦法,提高護理人員對壓傷護理的認識,使壓瘡預防更有遇見性,計劃性,可減少壓瘡的發(fā)生。

    3.2 通過壓傷預報,對高?;颊邔嵤┲攸c預防是預防壓傷的有效措施:術前對患者發(fā)生壓傷的危險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綜合分析,有助于易發(fā)生壓傷的病人的篩查,對高分值高?;颊邔嵤┯杏媱?、有目的、有程序的護理措施,可獲得最佳的護理效果。

    3.3 提高手術室護士整體素質,預見性進行健康教育是預防壓傷的主要手段:針對高危因素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使其掌握預防壓傷知識,積極配合,共同參與護理計劃的實施,減輕患者的痛苦,減少護理工作量,避免糾紛發(fā)生,降低醫(yī)療費用。

    參考文獻

    [1] 倪斐,高波,張彬.褥瘡相關危險因素及循環(huán)護理的 引入[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4.4(7):1138

    篇8

    壓瘡是指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huán)障礙,組織營養(yǎng)缺乏,致使皮膚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組織破損和壞死[1]。術中壓瘡指患者術后6d內發(fā)生的壓瘡,其中以術后1―3d最多見[2]。隨著我院手術難度的提高,手術時間也相對延長,以往不曾發(fā)生的護理不良現(xiàn)象,今年出現(xiàn)在圍手術期?,F(xiàn)將二例術中壓瘡的原因分析及預防總結如下。

    1 臨床治療

    1.1 2011年8月10日,患者女性,63歲,體重75公斤,在全麻下行膽囊切除術+膽總管探查術,一次性電極片黏貼于右側臀大肌處,手術時間為4小時。與病房護士交接時發(fā)現(xiàn)患者骶尾部皮膚發(fā)紅,面積約3*4cm2,立即給予30°側臥,避免局部受壓。術后二天隨訪皮膚恢復正常。

    1.2 2011年9月27日,患者男性,71歲,體重64公斤,在全麻下行直腸癌根治術+輸尿管重建術,臀部墊有墊,手術時間為5小時。手術結束檢查皮膚發(fā)現(xiàn)骶尾部皮膚發(fā)紅,面積約4*5cm2。返回病房,與病房護士檢查交接后給予壓瘡常規(guī)護理。術后4天隨訪,皮膚恢復正常。

    2 原因分析

    2.1 手術室的特異性因素

    2.1.1 手術時間 二位患者腹腔內粘連嚴重手術比較復雜,手術時間≥4小時。Schoomhoven等發(fā)現(xiàn)時間>4小時,沒延長30min會使壓瘡增加33%的發(fā)生率[3]。

    2.1.2 手術 手術決定了患者的受壓部位,仰臥位和膀胱截石位最易壓迫骶尾部的皮膚,是術中壓瘡的好發(fā)部位。

    2.1.3 麻醉 患者經全身麻醉后,暫時喪失了身體某些部位不適的反應,自身防御能力降低。術中應用的物,可使皮膚組織缺氧加重,無氧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排出,極易形成壓瘡。

    2.1.4 不當?shù)淖o理 膀胱結石位患者臀部的墊較硬,加重了局部皮膚的受壓,高頻電刀附件電極片的黏貼位置不合理,臀部皮膚的接觸面不平整。會消毒時過多的消毒液造成臀部皮膚潮濕,諸多因素提高了術中壓瘡的發(fā)生率。

    2.2 患者的自身因素

    2.2.1 體重 壓瘡所承受的壓力是自身體重,當患者體重增加時,皮膚的受壓程度也相應增加,壓瘡的發(fā)生率提高,而直腸癌患者身體極度虛弱和消瘦,皮下缺少脂肪組織的保護,也促進壓瘡的發(fā)生。

    2.2.2 年齡 老年患者末梢循環(huán)功能減退,局部受壓后更易發(fā)生皮膚及皮下組織缺缺氧,因此老年人發(fā)生壓瘡的危險性增加。

    3 預防壓瘡的護理措施

    3.1 術前護理

    3.1.1 盡可能對所有的擇期手術進行術前訪視,重大手術、疑難手術等必須在術前一日訪視患者,掌握患者的綜合狀況。對年老體弱、長期臥床休息、骨科骨牽引患者的皮膚進行檢查,遇有異常情況,應與病房護士溝通確認,同時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避免因緊張和恐懼心理出現(xiàn)身體僵持等現(xiàn)象,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狀態(tài)配合手術。

    3.2 術中護理

    3.2.1 合理放置 骶尾部是人體承受壓力最大的部位,放置要著重注意這些部位的合理放置,避免局部受壓。膀胱結石位臀部抬高墊中號軟墊為宜,避免放置過硬墊。

    3.2.2 注意保護受壓部位皮膚 放置完成后應再次確認床單是否平整干燥,患者身體與床面是否呈點狀接觸,避免患者局部受壓導致壓瘡的發(fā)生。手術應注意患者皮膚干燥,防止消毒液、滲液、沖洗液、汗液等浸濕床單,導致壓瘡及意外燒傷。

    3.2.3 避免不適當?shù)氖中g姿勢 手術過程中手術醫(yī)生和護士無意間會把患者的身體的某個部位作為支撐點,以便于手術或器械的傳遞,而患者局部受壓骨骼隆突處的壓力也增加,壓瘡的風險提高,因此手術醫(yī)生和護士應保持恰當?shù)淖藙?,相互提醒,相互督促,以最好的手術過程換取病人的安全。

    3.2.4 正確使用電極片 黏貼電極片的位置要合理,膀胱結石位、仰臥位等放置后應避免在臀部黏貼,可選擇肌肉較豐富的其他位置,減少受壓部位皮膚的摩擦力,也便于術中觀察,揭除電極片時動作要輕柔,防止人為對皮膚意外損傷的發(fā)生,減少術中壓瘡發(fā)生的影響因素。

    3.2.5 加強術中對患者皮膚的觀察 巡回護士在手術加強對患者皮膚顏色、溫度的觀察。了解患者的皮膚受壓情況,盡可能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

    3.3 術后護理

    3.3.1 手術結束后應仔細檢查受壓部位、骨骼隆突處,估計皮膚情況,并做好記錄。若有異常,巡回護士應護送患者回病房,并與病房護士做好詳細的交接,以使患者得到進一步的護理和治療。

    3.3.2 術后三天內回訪 手術護士應詳細詢問術中發(fā)生壓瘡的患者,仔細檢查壓瘡部位的狀況,掌握壓瘡的進展,與病房床位護士友好溝通,使患者的護理得到延續(xù),促進壓瘡的盡快愈合。

    4 體會

    手術室作為醫(yī)院特殊的職能部門,任何疏忽大意都可能造成不良甚至嚴重的后果,給病人帶來身心上的痛苦,也降低了手術室的護理質量。為了防患于未然,除了加強責任心,對工作中存在的缺陷進行原因分析,并根據(jù)分析結果,提出預防術中壓瘡的各種護理措施,最大限度的控制不良因素,降低圍手術期的發(fā)生率,確保手術室護理工作的安全、準確、高效。

    參考文獻

    [1] Schoomhoven L.Defloor T.Gryrpdonck.MH.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s due to surgery[J]. J Clin Nurs.2002.11(4)479-487.

    篇9

    1.手術室常見的風險因素

    1.1人員因素:在手術室護理人員中不乏有責任心不強,專業(yè)技能不熟練,應變能力差者,這些都可能導致工作失誤,且失誤率較高。另一方面,有些護理人員對于專業(yè)理論的學習和操作技術主動學習性差,致使在手術護理工作過程中無法獨立的完成。如在手術中選擇患者合適的或者使用氣壓止血帶時,可能對患者造成壓傷、擠壓傷等。

    1.2管理因素:手術室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不完善,或者各項規(guī)章制度無法貫徹實施,沒有得到落實。如在接送患者的過程中,不穿外用衣和鞋,參觀新展開手術的人數(shù)較多,造成室內糟雜,室內菌落升高,影響手術操作者的正常發(fā)揮和增加病人發(fā)生感染的機會。

    1.3執(zhí)行的無菌技術操作標準不高:在手術室工作中必須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其是防止患者手術室內發(fā)生感染的關鍵步驟,直接影響著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如果操作不當,如在無菌包打開后不執(zhí)行無菌操作而直接敞開抖落器械,容易給患者造成感染。

    2.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常見的不良事件及其發(fā)生原因

    2.1 壓瘡:在手術病人中,較容易發(fā)生壓瘡。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由于病人自身的身體狀況,另一方面由于手術時間過長壓迫而成,不僅給患者造成疼痛,還對手術護理工作和臨床護理工作帶來不便,影響患者的正?;謴蚚2]。分析壓瘡發(fā)生的原因有幾方面:(1)壓力因素:受力面上的壓力是導致壓瘡的重要因素,其與受壓時間密切相關,因此手術時間越長越容易引發(fā)壓瘡。(2)剪切刀因素:剪切引起組織相對移動,阻斷周圍較大區(qū)域內的血流供應,造成組織受損形成壓瘡。(3)摩擦力因素:患者直接與床單接觸直接產生的摩擦力可以誘導壓瘡形成。(4)體溫因素:手術中患者處于低溫麻醉中,低溫下血液粘度增加,血流運行變慢,造成組織缺氧,機體抵抗力下降,增加壓瘡發(fā)生的幾率。(5)患者的身體狀況: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營養(yǎng)不良,使其身體各項機能下降,皮膚抵抗力也隨之而下降,誘發(fā)壓瘡。

    2.2輸液液體外滲:在給予患者靜脈輸液時常常出現(xiàn)液體外滲的情況,其主要與藥物、疾病、機械性損傷、年齡等因素有關。藥物濃度高,輸液速度快,血管硬化,同一部位多次穿刺,血管細,皮下脂肪層保護弱等原因都會引起液體外滲[3]。

    2.3手術器械物品清點不清:護理人員在手術前中后清點器械物品不認真,造成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2.4電刀灼傷:在使用電刀過程中,由于患者體瘦,身體和電刀接觸不良,或者是工作人員技術不熟練,工作不認真等因素都可能造成患者灼傷。

    3.防范措施

    3.1預防壓瘡的措施:可以根據(jù)患者病情和手術要求,將手術室內的手術床進行改良,改制成高質量舒適度高的床,舒適的手術可以減少壓瘡的發(fā)生。另一方面,還要制定高效的手術配合流程,盡量的縮短手術持續(xù)時間,這樣也可以避免或者減少壓瘡的發(fā)生。

    3.2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可以定期給護理人員進行技術培訓,提高每個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技能;安排一定的時間給所有的護理人員進行技術交流;培養(yǎng)護理人員的應變能力,提高其對于突發(fā)事件的處理能力。通過多方面的技術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以保證手術室中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

    3.3加強管理制度:完善手術室中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而且還要貫徹落實。通過規(guī)章制度的規(guī)范作用,加強護理人員的認真度,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確保患者的安全。

    3.4安全使用電刀:電刀要經常定期的進行檢查維修和保養(yǎng),保證其自身的性能時刻處于安全狀態(tài);使用電刀的護理人員要經過電刀使用培訓,熟悉電刀的使用手冊,使用前要認真檢查其各項性能是否完好[4];術中使用時要嚴密觀察患者和電刀之間的變化,尤其是在發(fā)生改變時要注意將電刀斷電,防止意外發(fā)生。

    總之,本文總結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存在的較為常見的風險,并對護理中發(fā)生的不良事件進行總結分析,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和建議,保證手術室護理工作的質量,提高手術治療效果及安全。

    參考文獻

    篇10

    護理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醫(yī)療護理過程中醫(yī)護人員違反職業(yè)者被期望的標準而導致的事件[1]。手術室是醫(yī)院的重點科室,手術涉及內容多,服務對象運轉快,突況出現(xiàn)多,護士工作量大,勞動強度高,故常存在安全隱患。手術室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對護理質量的高低有著重要影響,防止術中不良事件發(fā)生是保證手術安全運行的根本[2]。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對患者安全存在危害,使衛(wèi)生系統(tǒng)負擔增加,而在多數(shù)情況下,很多護理安全不良事件是可以通過預防而避免發(fā)生的。現(xiàn)將手術室護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相應對策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我院手術室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發(fā)生24例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其中不良事件的高發(fā)時段為:17:00~24:00,高發(fā)護理人群為:工作年限少于3年的初級職稱護理人員,高發(fā)類型為:用藥錯誤、液體外滲、管道脫落。

    2常見不良事件及原因分析

    2.1用藥錯誤、液體外滲、管道脫落①護理人員因未嚴格執(zhí)行三查十對,未熟練掌握藥物的用藥方法及注意事項導致用藥錯誤;②護士疏于對術中用藥的觀察,靜脈通道固定不良,患者出現(xiàn)躁動不安導致液體外滲;③管道固定不當或全麻復蘇期因患者的躁動,導致尿管、胃管、切口引流管、深靜脈置管等管道脫落。

    2.2壓瘡 ①患者因素: 患者因自身疾病致全身狀況差,正常身體機能下降;②復雜、大手術手術時間過長,患者長時間處于同一,局部組織受壓過久,血液循環(huán)障礙。

    2.3患者身份識別錯誤、手術安置不妥、手術患者護送不當①護理人員未嚴格執(zhí)行患者身份識別流程,患者未能正確配合護士查對,連臺手術的順序安排進行調整未及時通知相關人員導致手術患者身份識別錯誤;②因護理人員業(yè)務知識不到位或工作疏忽,導致手術安置不妥,進而引發(fā)壓瘡,肢體過度外展引發(fā)神經損傷,襯墊位置、厚薄不當或過緊的約束帶阻礙患者的正常呼吸與循環(huán);③手術護送過程中因護理人員對管道的管理不當或對患者的保護失誤導致患者墜床,管道扭曲、打折甚至脫出,患者手術相關參考檢查報告單或片子等遺失。

    2.4手術護理記錄單涂改、填寫漏項、缺頁手術護理記錄單涂改、填寫漏項、缺頁現(xiàn)象的發(fā)生主要是因為護理人員法律意識淡薄,未意識到如實、及時、準確、完整記錄護理文書的重要法律意義,對護理文書書寫的規(guī)范未熟練掌握而導致手術護理記錄單質量缺陷。

    3對策

    3.1建立并落實非懲罰性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報告制度對護士進行護理安全不良事件相關知識的教育,使其掌握護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定義、類型、上報方式,尤其要明確Ⅲ、Ⅳ級護理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的五大原則:自愿性、保密性、非處罰性、激勵性、公開性。切實按照保密性非懲罰性的原則來處理護理人員上報的不良事件,通過對事件的根因分析,制定并落實防范措施,從而減少或杜絕類似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3.2統(tǒng)一護理標識的使用統(tǒng)一護理標識是指針對護理服務流程中需加以警示的環(huán)節(jié),使用規(guī)范統(tǒng)一的文字、圖案來實施特征標識,其目的是為了保證手術室護理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序進行,提升護理服務質量,保障患者及醫(yī)護人員的安全,在手術室工作環(huán)境中使用統(tǒng)一的護理標識可以減少護士在工作流程中反復多次的檢查和辨認工作,對手術、用藥等相關環(huán)節(jié)的隱患進行主動管理,使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是降低手術安全風險等級的重要方法。

    3.3強化查對制度手術室要針對手術護理服務中每一個涉及查對的環(huán)節(jié)均制定出完善的無縫隙死角的查對制度,且保證讓每一位手術室護士都掌握并遵照執(zhí)行。采取多種方式來強化查對意識,使護士將各種查對方法能運用到工作中, 并形成一種習慣[3]。

    3.4加強護理人員業(yè)務培訓針對護理安全不良事件的高發(fā)時段、高發(fā)護理人群、高發(fā)類型進行相關培訓。重視三基訓練,定期業(yè)務學習和召開護理人員座談會,加強低資護理人員的素質管理,實施人性化科學化排班,注意對護理安全不良事件高發(fā)時段的護理人員進行合理搭配 ,對高發(fā)不良事件類型加強警示,制定并落實圍術期護士訪視制度,通過圍術期訪視工作,取得患者對手術的主動配合,通過術中、術后的安全護理和訪視,及時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給予早期防范和干預,增進護患溝通和交流,確保圍術期患者安全。

    3.5壓瘡的防范為了使手術得以順利實施, 保證患者舒適、安全,防范壓瘡,要采取多種方式進行主動預防,如保持手術床單的干燥、平整;正確使用頭圈、海綿圈、海綿墊等用以輔助擺放合理,減少局部組織受壓;制定高效優(yōu)化的護理配合流程,在成功手術的前提下盡可能手術耗時縮短,減少壓瘡發(fā)生可能性。

    4結論

    安全護理是醫(yī)療質量的基本內涵 ,手術室護理團隊應通過對科室護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分析,制定并實施有效的對策,以減少手術室護理安全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等級。

    參考文獻:

    篇11

    "手術安全"現(xiàn)已成為WHO制定的第2次全球安全挑戰(zhàn)行動。國家衛(wèi)生部2008年頒發(fā)的《醫(yī)院管理評價指南》中明確要求各級衛(wèi)生醫(yī)療機構"對為手術期護理的患者要有規(guī)范的術前訪視和術后支持服務與程序"[6]。術前訪視作為手術室整體護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已經越來越凸顯其重要性與不可或缺性[7]。術前訪視在我國開展時間較長,已成為手術室的一項常規(guī)工作[8],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將術前訪視在手術室的實施進展綜述如下。

    1 實施前的準備工作

    1.1規(guī)范訪視程序 提供個性化護理根據(jù)各??剖中g的特點,編寫了訪視指南以供患者閱讀[9],制定訪視流程,流程要簡潔且便于護士操作,并對手術室護士進行培訓,指導護士進行規(guī)范的術前訪視。

    1.2資料準備 手術室護理人員開動腦筋,將術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和注意事項編織成圖文并茂的《術前訪視宣教手冊》、DVD(將手術室的環(huán)境和儀器設備、手術、麻醉部位等制成圖片或多媒體,并加以相應的文字說明)[10]。

    1.3制定并完善各種評估表 有報道[11]手術患者壓瘡發(fā)生率可高達66%,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手術患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專用量表,對手術患者進行評估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12],以減少壓瘡的發(fā)生;保證患者手術安全是手術治療過程中最重要的目標,完善手術風險評估表,對手術切口清潔度進行分類,麻醉風險進行分級,手術時間進行預估,將手術風險降至最低。

    1.4優(yōu)化訪視內容 手術室護士總結以往訪視工作中患者提出的問題,以問卷的形式發(fā)放給患者及家屬,再最后匯總出"患者術前最想了解的問題",優(yōu)化訪視內容,以指導護士訪視時使用,患者常規(guī)術前準備宣教屬病房護士職責,無需重復宣教[3]。

    2 術前訪視的實施

    2.1巡回護士到病房訪視

    2.1.1訪視時先進行核查 術前1d巡回護士到病房,了解手術患者身份及手術相關信息,必要檢查結果,交叉配血情況、有無特殊感染、過敏史及手術史等[13]。

    2.1.2到患者床旁,根據(jù)患者的需求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讓患者翻閱《術前訪視宣教手冊》,同時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各種儀器設備、技術等。與患者共同確認手術部位及側別,并教會患者手術的正確擺放姿勢[14],這樣可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減輕患者的焦慮情緒。

    2.1.3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 利用專業(yè)知識講解患者提出的問題,使其產生安全感與依賴感,對醫(yī)務人員感到親切與信任,以減少患者恐懼心理,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解除患者的思想顧慮。

    2.1.4評估手術風險和手術壓瘡風險 按照評估表內容對患者進行正確評估,并認真填寫風險評估表,記錄各種風險因素,以便次日手術時做好預防性的護理工作,將各種風險降至最低。

    2.2專職護士到病房訪視 選拔設立專職護士,由工作經驗5年以上的手術室護士擔任,具有扎實的醫(yī)學基礎理論知識及豐富的臨床護理實踐經驗,有一定的綜合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強,具有良好的溝通技巧[5],再經過專業(yè)培訓成為專職訪視護士,能調動護士對訪視工作的積極性,同時縮短了訪視時間,節(jié)省了手術室人力成本。

    2.3多媒體集中訪視 集中訪視適用于手術較多的手術科室,先將同一病區(qū)的患者,集中到示教室或會議室,進行集體宣教,多媒體集中訪視內容的多樣化,集圖文像為一體,直觀生動具體的把相關手術知識,在有限地時間內向患者解釋清楚[15],讓患者比較全面地了解手術過程,心理應激反應可大大減輕,從而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

    3 小結

    綜上所述,術前訪視是患者圍手術期護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提高訪視效果,做好術前訪視可以消除患者緊張、恐懼的心理狀態(tài),順利的接受麻醉和手術,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同時還可降低手術中可以出現(xiàn)的各種風險,并能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楊業(yè).手術室安全護理初探[J].醫(yī)學信息,2010,7:1814-1815.

    [2]錢玉秀.中日兩國手術護理的比較[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12):17-18.

    [3]張穎,周立.手術室護士實施術前訪視內容標準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4):361-363.

    [4]李靜.術前訪視對手術患者心理及生理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7):95-96.

    [5]賴英桃,何惠芬,彭玉紅,等.專職護士術前訪視新模式的實施[J].天津護理學報,2011,18(7A):37-39.

    [6]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醫(yī)院管理評價指南(2008年版)[EB/OL].(2010-06-17)[2010-10-09].

    [7]張穎,李玉翠,周立.上海市護士實施術前訪視現(xiàn)狀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1):1091-1094.

    [8]劉萍,黃敏貞,辜雄軍.手術室醫(yī)護人員使用正性暗示語言的效果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5):482-484.

    [9]宋輝,王莉.前饋控制在手術室護理缺陷管理中的應用[J].天津護理,2012,20(3):165-166.

    [10]蔡連艷.術前訪視內容與形式概述[J].天津護理,2013,21(5):467-468.

    [11]韓旭,范里莉,曹穎俐.4831例患者手術中壓瘡危險評估及防護[J].護理研究,2009,23(30):2757-2758.

    [12]魏革,胡玲,祝發(fā)梅.手術患者壓瘡風險因素評估表的設計與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6):579-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