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4 09:44:25
序論:速發(fā)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房屋建筑學住宅設計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chuàng)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lián)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關鍵詞:
《房屋建筑學》是一門面對建筑院校非建筑學專業(yè)學生開設的課程,其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對該門課程的學習,掌握小型建筑的設計原理和方法,掌握建筑各組成部分的構造原理和方法,同時應使學生建構起自己專業(yè)知識體系中對于一般民用建筑的設計能力以及建筑構造的設計能力。對于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價、給排水等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對建筑構造及設計原理知識的構建有先行課程如《建筑制圖》《工程測量》《建筑材料》等課程做支撐,又有后續(xù)課程《建筑結構》《建筑施工技術》等做完善。在《房屋建筑學課程》中,學生對小型民用建筑的設計能力及建筑構造設計能力一是通過教師的理論教學,二是通過學生的實踐課程包括課程參觀、構造設計和民用建筑課程設計來構建的。
1理論教學階段
理論教學是《房屋建筑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時,以教師為主,強調教師的主導及學生的學習作用。學生由于沒有工程實踐經驗,缺乏工程技術知識,又是初次接觸《房屋建筑學》課程,其內容繁多且各章節(jié)內容看似沒有多少聯(lián)系,學生在初期學習《房屋建筑學》課程時不容易找到學習方法,教師需要通過以下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進入本課程的常規(guī)學習中。
1.1在教學初期,引導學生通過預習進入學習狀態(tài)
課堂教學教師主導的授課容易養(yǎng)成學生的惰性學習習慣,不會主動去探求新的知識點。因此,老師應引導學生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比如在進入課堂教學前要求學生先預習下次課程要講的知識點,重點提示學生在預習時應該思索的問題,在下次課開始時作為要點對學生進行提問。這樣可以使學生能提前預習,有的放矢的進行每一章節(jié)的學習而不是出于盲目被動接收知識的狀態(tài)。
1.2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不能激發(fā)起學生探求知識的主動性,學生總是被動的接收知識,容易養(yǎng)成思維的惰性。在教學中應注意采取啟發(fā)式的教學,同時注重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在內容講述時應深入淺出,采取重點難點內容深入細致講解,容易內容提示一下。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根據課堂情況調整自己的授課方法,時而設疑,時而提問,讓學生的注意力始終保持在課堂上,以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本門課程的學習興趣。此外,還可以開展課堂專題討論,培養(yǎng)學生針對某一專題去查閱資料,經過認真思考、分析,提出獨特見解,在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集思廣益、各抒己見,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同時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1.3調整教學內容,篩選優(yōu)質知識傳遞給學生
對于初學本課程的學生來說,他們對所接收的知識并沒有辨別能力,學生所吸收營養(yǎng)成分的好壞基本決定于教師所傳授的內容。教師在傳授知識時應首先根據教學大綱要求選擇和完善自己的授課內容。因為教材的滯后性,教材上有些建筑構造做法與材料會與現(xiàn)在所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藝不符合,有些甚至已經是淘汰的材料和做法,因此,教師在進行授課時應摒棄這部分內容,代之以現(xiàn)在的材料和構造做法傳授給學生。
2課程實踐階段
2.1教學參觀
課堂教學只能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而房屋建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理論學習的同時,應組織學生進入建筑施工現(xiàn)場,通過實地參觀,讓學生先對建筑的構造組成和構造做法有個感性的認識,并了解建筑施工的過程,以及它與建筑設計及建筑構造的關系,掌握建筑構件的構造做法,對該課程的學習奠定感性的認識基礎。參觀學習后,要求每個學生寫出實習報告,讓學生自己分析、總結實習的收獲,這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2.2構造設計
構造設計是學生經過理論學習進入建筑構件構造設計的階段,這一階段主要考察學生在經過了理論學習階段以后,是否具備了對各建筑構件的構造設計能力。根據需要,在課程中設計了四次構造設計任務,分別是基礎、墻體、樓梯、屋頂構造設計。構造設計對應于相應的課程內容講授完成之后。學生除了需要具備理論知識外,還需要具備查找圖集及其他資料并根據設計任務進行構造設計的綜合能力。通過構造設計,學生能初步掌握各構造部位所使用的材料及其構造做法,這樣能讓學生初步具備一定的構造設計能力。
2.3課程設計
《房屋建筑學》的課程設計是一項綜合設計任務,要求學生對某一小型建筑從方案設計開始,直至完成施工圖設計。對這一設計任務的實施,要求教師在《房屋建筑學》課程的建筑設計原理階段教學內容講授完成以后就把課程設計任務書布置給學生,整個設計過程應貫穿于《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的始終。此時,因為學生還不具備后續(xù)的建筑構造知識,所以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進度安排整個課程設計的推進過程。比如,在進行建筑設計原理講述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去查一些相應的建筑設計資料,針對設計題目,找一些相關典型案例進行分析與研究,指導學生能夠運用設計原理和方法做出方案設計。教師根據學生的方案進行指導,對學生所做出的明顯違背設計原理的部分給予指正,比如學生在進行住宅設計時,會不考慮主臥室、客廳需要好的朝向的設計原則,而將其放在北向。或者把廚房、臥室設計成黑房間等。這些都需要教師及時指正,以便讓學生及時更改,使設計方案盡量少些問題。經過方案的一草、二草設計以后,學生的方案能夠盡量完善,這時整個《房屋建筑學》課程的教學也會進入尾聲,課程設計也同時進入尾聲。學生通過之前的構造原理與構造設計學習,已經具有了構造設計的能力,此時作為課程設計的尾聲,學生可將小型民用建筑的節(jié)點構造補充進課程設計中,就能完成整個課程設計。課程設計對學生建筑設計能力和構造設計能力的構建提供了一個完整的過程,通過這一設計階段,學生基本能掌握整個建筑施工圖設計的完整步驟。通過以上《房屋建筑學》課程三個階段的教學與構造設計實踐、課程設計實踐,學生能初步有效地建構起自己對于中小型民用建筑的設計與構造設計的能力。
作者:張艷萍 陸志炳 李顯秋 王燕波 單位:云南農業(yè)大學建筑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王作文.房屋建筑學[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1.
[2]薛藝.《房屋建筑學》教學改革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4(49):21-23.
一些工程管理專業(yè)的學生對“房屋建筑學”存在著學習目的認識上的偏差,認為這不是所學專業(yè)的主干課程,將來從事房屋建筑設計的可能性也比較小,因此學生對“房屋建筑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另外教師對提高“房屋建筑學”教學質量重視不夠,教學資源(師資和設備)配置不足,突出表現(xiàn)為對生產認識實習環(huán)節(jié)不夠重視,造成學生在書本和實踐相結合方面的缺少,另外“房屋建筑學”由于課時所限也沒有安排到現(xiàn)場實習的環(huán)節(jié)。實踐教學成了“房屋建筑學”教學質量提高的一個關鍵因素,同時,又是目前教學中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亟待提高。
2.教學方式和考核方式單一
目前教學方式環(huán)節(jié)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教學方式較單一。“房屋建筑學”課程實踐性很強,很多教學內容難以僅靠傳統(tǒng)的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以及簡單的PPT課件在講臺上就能講清楚,有礙實踐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2)考核方式效果較差。目前,“房屋建筑學”的考核方式比較單一,普遍采用平時成績(平時考勤、平時作業(yè))、期末成績綜合評定,但是由于這門課內容多而繁雜且課時少,因此這樣的評定方式往往使學生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考核方式需要進一步改進。
二、“房屋建筑學”教學改革的內容
1.教學內容的改革
對于工程管理專業(yè)的“房屋建筑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其深度和廣度上應區(qū)別于土建類、建筑學類專業(yè)的教學內容,專業(yè)難度要低一些,廣度上要求更高。因此,可以通過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降低深度,增加覆蓋面,在內容的選取上要突出工程管理專業(yè)應用型高級人才培養(yǎng)的特點,要與時俱進,例如綠色建筑、節(jié)能建筑等部分的內容。
(1)與時俱進,更新教學內容。建筑節(jié)能是貫徹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執(zhí)行節(jié)約能源、保護環(huán)境的基本國策。但是目前的教材中很少涉及建筑節(jié)能及綠色建筑這部分的內容,在教學中補充國內外建筑節(jié)能的發(fā)展動向、目前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并結合教學內容介紹建筑節(jié)能構造做法,使學生初步掌握建筑節(jié)能設計的基本原理,理解節(jié)能的建筑空間設計、構造設計等。
(2)教學內容要加強特色內容。上海電力學院是具有電力行業(yè)的辦學背景,但目前的教材中,一般都是房屋建筑的基本知識,即使是工業(yè)建筑這一部分內容,大部分教材還是以普通車間為主,沒有電力背景的知識。建議補充具有電力特色背景的內容,例如:將工業(yè)建筑中的一般廠房改為火力發(fā)電廠,這樣既結合了電力背景又鞏固了房屋建筑的理論知識,還不增加學生的負擔。
(3)補充新材料、新技術內容。在教學中適量地擴充部分新內容,例如補充建筑新技術有助于工程管理的學生把握工程的發(fā)展動態(tài)及主要技術,有助于工程管理學生在將來的工作崗位上再遇到工程問題時能夠利用新技術新方法來解決問題。建議補充的技術有:玻璃幕墻技術、索膜結構技術、輕鋼結構中的壓型鋼板外墻和屋頂技術、干掛石材幕墻技術、新型建筑遮陽技術等。綜上所述,電力學院“房屋建筑學”需要提出打破傳統(tǒng)的課程體系,實施課程整合,按照“以房屋建筑為主,以電力行業(yè)背景為輔”的原則,形成了以房屋建筑知識為主干、以電力行業(yè)背景、新技術、仿真實訓的電力特色課程體系。
2.教學方式改革
根據“房屋建筑學”內容知識點多、實踐性強等特點,結合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要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提出下列教學方式改革的建議:
(1)開設典型例題解析
通過典型例題的講解,深入淺出地解析課程中的重點和難題,幫助學生全面深入地理解理論知識,并掌握解題的思路和方法步驟等,為學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論,理解設計方法,提供全方位的幫助。例如在介紹完平面設計這一章時,安排住宅建筑的平面設計例題解析,學生分組進行設計,并把設計成果進行分組討論,這樣做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夠使學生較深刻地掌握和鞏固所學的理論專業(yè)知識,收到較好的效果。
(2)加強實踐環(huán)節(jié)
目前,“房屋建筑學”實踐環(huán)節(jié)的內容和形式主要是為期兩周的課程設計,時間短,學生設計比較倉促,實踐效果較差。為了解決實踐環(huán)節(jié)薄弱的問題,可以將這部分實踐環(huán)節(jié)內容滲入到教學環(huán)節(jié)。第一,布置形式靈活的課后作業(yè)。例如樓梯設計是該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學生不能很好掌握,因此在講授樓梯設計內容時,可以在講述完理論知識后,加入形式靈活的實踐環(huán)節(jié),如讓學生到教學樓的樓梯處,通過實際觀看樓梯,并用直尺對踏步尺寸、平臺的寬度等樓梯間的尺寸進行直尺粗略測量,這樣既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又能夠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強化建筑感觀認識,提高學生的空間尺度概念,避免學生在設計中對建筑物的空間尺度、建筑構造層次、構造做法及基本尺寸的設定不合理。第二,課程中間插入實踐環(huán)節(jié)。例如在建筑總平面、平面、立面和剖面設計內容結束后,插入課程設計的方案設計,并對方案進行點評,為后續(xù)為期兩周的課程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
(3)考核方式的改革
總成績采用平時成績(30%)+期末成績(70%)的形式評定。平時成績主要是以考勤和作業(yè)為主,期末成績主要是閉卷考試成績。由于本門課程的內容多而且繁雜,容易造成學生記憶難,繼而感到考試難的這么一個狀況。顯然這種考核方式對于“房屋建筑學”這門課程來說還是有不合理之處,考試是促進學生學習的一個必要手段,為了提高本門課程的實用性,更多地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技能,有必要對原先的考試方法進行改革。將平時作業(yè)、考勤、答辯成績、調研報告和期末試卷按一定比例進行綜合,對這門課程的整個學習過程進行考核,得出學生的總評成績。采用這種考核方式,能更客觀的反映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6.11.051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Tarim University, As the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uilding architecture course design. From training students design thinking ability, reasonable choice, to guide design, preparation of knowledge, overcome their knowledge advance fully exert his spare time, fully exert his spare time, and increase course design defense reform, establish characteristic, to adapt to our civil engineering and other professional "housing architecture" course design mode, through the practice,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mastery of practical skills. Achieve the goal of curriculum reform
Keywords building architecture; course design; reform and practice
房屋建筑學在土木工程專業(yè)課程體系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其綜合性和實踐性強,也是其主干課程之一。房屋建筑學課程體系主要是由理論教學部分和實踐教學部分構成。按建筑性質講,房屋建筑學理論教學主要包括民用建筑設計和工業(yè)建筑設計。民用建筑設計主要講授建筑設計和建筑構造兩部分內容。雖然房屋建筑學在土木工程教學體系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但建筑設計這部分內容在土木專業(yè)教學計劃中是相對獨立的一部分,這部分教學的目的是要是讓學生掌握建筑設計原理和建筑設計的方法及步驟。實踐部分包括房屋建筑學認知實習和課程設計。課程設計作為房屋建筑學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既是學生對房屋建筑學課程理論的全面體現(xiàn),同時是學生進一步理解建筑設計理論、了解建筑設計步驟、學習建筑設計規(guī)范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何通過課程設計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加強學生的工程表達能力和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能力,是我們應該探討的問題。
1 課程設計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校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進行了一些改革嘗試,積累了一些經驗,并在提高學生建筑設計表達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1)房屋建筑學設計包括建筑設計思想和建筑設計技能的培養(yǎng),但建筑背景知識和建筑文化相關知識配套課程設置欠缺。(2)設計時間短,由于課程學時的壓縮,房屋建筑學設計時間也由以往的三周調整到兩周,而且為業(yè)余時間設計,與其它課程學習及設計互相干擾,致使降低了課程設計效果,有些沒有達到課程設計目標要求,甚至有些學生還沒有理清設計思路,對建筑設計還沒有入門。(3)學生對建筑設計興趣較低,有些學生僅為應付,為完成作業(yè)而了事。(4)學生對知識的儲備不足。(5)在教師指導方面也存在一定問題,如指導方法與手段靈活性不夠,建筑設計的指導脫離實際等。
2 課程設計教學改革
2.1 培養(yǎng)學生設計興趣,提高學生設計思維能力
建筑設計的內容只占房屋建筑學的一部分,主要講述建筑功能設計,在以往的土木工程教學體系中,對于必要的建筑背景知識并具備一定的建筑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較少,關于這方面課程的安排較少甚至沒有,而這對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的學習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應建議對調整現(xiàn)行的土木工程專業(yè)的教學計劃,適當地開設一些建筑設計方面的課程,也可以開設一些這方面的選修課。例如“中外建筑史”“建筑概論”或“建筑初步”等等,通過城市歷史、形態(tài)脈絡的尋訪,形成對建筑文化的體驗,積淀建筑文化背景知識,逐漸形成建筑設計的思維方式,促進學生建筑創(chuàng)作靈感的形成。其次,為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除了在建筑制圖中進行基本的訓練外,還應提高學生的建筑表達基本能力,如通過 “建筑表達”方面課程的開設,既提高學生的建筑表達能力,同時使建筑設計訓練變得生動,激發(fā)學生對建筑藝術的興趣。同時由于我校學生來源不同,文化差異較大,不同文化背景所形成的建筑風格不一,在授課時鼓勵學生對自己文化背景下的建筑進行調查,賞析,并通過課堂討論的形式加強相互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興趣。
2.2 選題符合實際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選擇范圍的大小,難易程度適宜的題目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影響課程設計效果的關鍵因素。一個好的題目既要滿足教學要求,通過課程設計使學生能進一步加強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同時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好的題目應該理論聯(lián)系實際,脫離實踐的題目既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同時也會出現(xiàn)應付了事的情況。以往我校的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題目主要以中小學教學樓設計、住宅樓設計、辦公樓設計和幼兒園設計為主,這些題目的設計要求一般能夠符合教學要求,但這些題目一般為虛擬題目,脫離實際,降低了學生設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在今后的課程設計題目的確定,應按照當前的建筑設計市場的和實踐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來選擇,并建立與周邊建筑設計研究院的長期合作關系,學生按照設計院的設計任務完成設計。任務書來自設計院的設計的實際設計任務,在一定程度能激發(fā)學生的設計興趣。在學生設計時,首先教師應仔細分析及講解課程設計任務書,引導學生形成設計思路,讓學生根據任務書搜集相關設計資料,掌握建筑設計方案構思的方法,引導學生有步驟地進行設計。
2.3 知識準備充分,克服知識預支心理
一般課程設計在課程完成后能具備足夠的基礎知識,一般一個課程設計應該安排在相關必要的專業(yè)課程、在相關的基礎知識掌握了之后進行,這樣學生設計階段感到水到渠成、設計起來游刃有余。但我校的房屋建筑學課程安排在第五學期,課程設計隨課程安排,這個階段,相關專業(yè)課學生正在接觸的初期階段。如果在這個階段直接進行課程設計,學生往往感覺相關知識儲備少,知識處于嚴重預支狀態(tài),因而設計時會出現(xiàn)茫然或想當然的情況,進而影響到設計質量。所以在這個階段老師應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第一,根據不同的設計任務書,教師應在任務書上列出相關的參考文獻,要求學生收集和查閱資料;第二,引導學生利用網絡進行相關資料的搜集;第三,讓學生形成設計前進行調研的好習慣,教師首先列出調研提綱,要求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對學校周邊新建和在建的相關建筑類型進行走訪和調研。在以上知識在大量積累的基礎上,讓學生開始方案構思。通過設計相關知識搜集與整理,不僅讓學生養(yǎng)成了設計前進行搜集資料、調查研究的好習慣。同時,在資料的收集過程中,學生還了解到建筑發(fā)展的現(xiàn)狀,動態(tài)和趨勢;了解到建筑設計的新理念、新技術;同時通過調查,進一步理解建筑功能對建筑設計影響。建筑與周圍建筑、地物地貌等周圍環(huán)境的協(xié)調及融合。同時通過調查,讓學生了解到當地居民生活習慣對建筑設計的影響,這樣,學生設計的作品就既能滿足建筑功能要求,同時與周圍環(huán)境和諧、能反映時代需求及居民生活習慣需要的作品。
2.4 充分利用業(yè)余時間,克服時間不足
一般課程設計時間安排在理論課結束后,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安排在第16-17教學周,歷史時間為2周,時間安排晚,課程設計與理論教學聯(lián)系不夠緊密。另外,我校課程設計沒有留單獨的設計周,對于學生來說,學期末要復習考試,還有其它的設計同時進行,難以保證學生的精力集中在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上。同時課程設計時間較短,在這樣的時間內要完成對設計任務書的理解領會、設計資料的查閱及相關調研、進行方案構思、修改及最終方案確定、繪制,達到作圖規(guī)范,最后完成圖紙,要圓滿的完成每個階段任務時間比較緊張。也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設計效果,同時有些為了完成任務,出現(xiàn)抄襲現(xiàn)象。
在此建議充分挖掘業(yè)余時間,將設計任務書時間及課程設計動員時間提前,一般在房屋建筑學的建筑設計內容授課完成后下發(fā),加大了課程設計的時間跨度,時間拉長后,將設計資料的查閱、實際工程考察、方案的醞釀這些階段可以放在理論教學的業(yè)余時段、分階段按計劃分配任務,在原教學計劃的設計時短內再進行方案的進一步完善和圖紙繪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甚至有部分同學到規(guī)定的設計周時已經完成了設計任務。這樣的安排還可促進學生聯(lián)系課程理論教學內容,進一步加深對房屋建筑學相關知識的理解,同時理論應用于實踐,激發(fā)學生W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最終提高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質量。
2.5 設置課程設計答辯環(huán)節(jié),增進學生間設計思想交流
當學生完成課程設計后,讓學生將自己的課程設計成果做成PPT進行匯報及答辯。由于在前面布置任務時,學生的任務雖然有的相同,但要求每個人的設計方案不同,所以答辯匯報時要求每個同學都對自己的設計思路及設計過程進行匯報及答辯。答辯評委由課程設計指導教師,房屋建筑學課程組老師及本班級其他同學構成。答辯環(huán)節(jié)由學生陳述及評委提問兩部分構成。最后學生的課程設計成績由以下四部分組成:學生平時表現(xiàn)占20%,指導教師及課程組老師評分占30%,其他同學評分占10%,設計成果占40%。這種評定方式不僅使設計成果的成績評定更加客觀、公正,同時學生通過對聽眾陳述自己的設計思維和回答他人的問題,提高了自我的表達能力及應變能力。對其自我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也是一次很好的培養(yǎng)。同過課題組老師點評,可進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也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
3 結束語
通過以上的教學設計改革,實踐證明,上述措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擴大了學生對建筑設計背景知識的了解,提高了學生課程設計的興趣和積極性,掌握了建筑設計的步驟、構思方法及設計方法,增強了學生建筑設計的思維能力,提高了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的教學質量,達到了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改革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林濤.房屋建筑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04(1):50-52.
[2] 錢曉麗,吳國祥,韓雪.房屋建筑學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實踐[J].雞西大學學報,2002(3):13-14.
[3] 唐敢,趙新銘.屋建筑學課程設計改革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3):139-141.
[4] 朱啟建.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嘉興學院學報,2006.18(6):143-144.
《房屋建筑學》是一門重要的綜合性、實踐性強、專業(yè)性高的建筑基礎課程,涉及到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建筑技術和建筑經濟等領域,其主要講授建筑設計和建筑構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近年來,由于建筑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涌現(xiàn),其內容日益增多,涉及面越來越廣,而且目前我國的房屋建筑學課程存在較多的問題,如教材內容陳舊,與目前的建筑設計聯(lián)系較少,教學手段死板,致使學生對本課程的感性認識不足等。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必須針對本課程的特點去探索先進合理的教學方案和教學方法。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堅持教學內容的不斷更新
教學的內容是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獲得與發(fā)展的方向,所以把握本專業(yè)的最新動向,不斷充實和更新教材內容,把最先進的、實用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以確保學生學有所用。
(一)教學內容要選擇性講授隨著建筑技術的發(fā)展、新型建筑材料的大量涌現(xiàn)及建筑功能的多樣變化,使得建筑構造及建筑設計在內容和觀念上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而本課程的教材存在部分內容跟不上目前建筑發(fā)展的步伐,顯得有些落伍。因此,要盡量避免死搬教材,對于那些相對落后的構造做法,要進行了大膽地篩選。如隔墻中的板條抹灰隔墻、油氈防水屋面、木門窗構造等內容在實際工程中已被淘汰,在教學中就不必詳細講述。
(二)教學內容的及時補充當前,建筑業(yè)的各種技術發(fā)展迅速,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層出不窮。在講授時,除了要求學生掌握教學大綱要求的內容外,還要密切關注本行業(yè)新概念、新知識、新方法內容的更新,將這些先進的內容補充到教學中,如智能建筑、綠色建筑、墻體的外保溫構造技術等。這不僅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發(fā)其學習興趣,也利于提高學生以后適應工作崗位的能力。
二、調整教學方案
(一)建筑設計和建筑構造方面的基礎課程開始主要采取授課和實踐參觀形式向學生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建筑設計的基本原理,建筑物一般的構成方法及與環(huán)境相適應的方式方法, 內容包括常用的建筑材料、建筑結構及建筑構造做法:如建筑外墻飾面、建筑屋面防水、外墻保溫隔熱等。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從支承體系、結構形式、連接方法等方面對設計對象的總體構成形成基本概念,并能綜合考慮各種外部環(huán)境對建筑物的影響并用于設計中。
(二)隨著學習的深化,可布置相應的設計題目要求學生作重點解決,并有明確的階段目標。例如在進行住宅樓設計時,應對住宅建筑的平面組合關系、立面造型特點進行構思,并可根據采光特點結合門窗作設計,其目的是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一步加強認識,鍛煉他們的建筑設計能力及對構造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三、建筑設計和建筑技術結合教學
在學校的建筑設計教學中,更多著重于空間理念和建筑形式美的培養(yǎng),而建筑技術的教學理念不太重視,尤其是對新材料的運用缺乏認識。房屋建筑學課程設置以“能力培養(yǎng)為主線”,突出“實際、實用、實踐”,重點應是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建筑設計中去,在設計中培養(yǎng)良好的技術概念,實現(xiàn)建筑設計和建筑技術的結合。
四、更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一)啟發(fā)式教學對建筑構造部分的教學,重點將各部門的構造原理講深講透,而對具體的構造方法,適當舉例說明即可。如講到平屋頂構造方法時,同學反映書中的卷材防水屋面、剛性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很難區(qū)分和記憶,因此教師應啟發(fā)同學重點掌握三點:一是平屋頂的三個基本構造層次――結構層、找平層、防水層的原理與作用均相同;二是防水層的不同做法導致相應屋面的結合層、保護層做法不同;三是三種屋面的適用范圍及細部構造,如泛水、檐口等做法的區(qū)別,把學生從學習的迷茫中引導出來,使他們的學習更具有目的性、實用性、技能性。
(二)實例教學收集大量已建建筑物的建筑圖紙,讓學生通過實物與圖紙的相互對照,開展討論會,重點讓學生討論建筑工程的設計特點和設計的不足之處,理解和掌握建筑物的特點,熟悉工程語言的表達方式,讓學生親身體會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樂趣。
五、重實踐,加強學生技能培養(yǎng)
房屋建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強調知識的融會與運用及動手能力。
在房屋建筑學教學過程中,重視直觀教學,根據教學內容需要安排數次現(xiàn)場觀摩(包括課外觀摩),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針對建筑類型、結構形式、施工工藝等內容,組織參觀磚混、框架、框剪等多類公共建筑,以及單層、多層的工業(yè)建筑等,讓工程設計師及工地技術人員對學生講解工程的設計、施工的詳情。學生在專業(yè)技術人員和指導教師的幫助下,將所學知識和實習內容互相驗證,并對一些實際問題加以分析、綜合和討論,使抽象、復雜的理論知識直觀化、簡明化,幫助學生建立空間立體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對建筑工程專業(yè)的基本知識有一個良好的感性認識,為后續(xù)專業(yè)理論知識的學習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裝配式建筑是預制裝配式建筑或者預制裝配式住宅的簡稱,它表示部分或者全部的建筑構件的完成是在預制工廠生產,然后運輸到施工現(xiàn)場,以機械吊裝或其他的可信任的手段連接,用零散的預制構件組裝成整體,以此形成具有使用功能的房屋[1]。裝配式建筑與傳統(tǒng)建筑相比,能夠縮短施工周期,極大提高施工過程的機械化程度,提高工程效率,減少施工現(xiàn)場勞動力和資金投入;減少施工現(xiàn)場濕作業(yè)量,降低施工過程中污水、噪音、粉塵等對環(huán)境的影響;減少模板和腳手架等支撐構建的消耗,減少資源的浪費??傮w來說,發(fā)展裝配式建筑有利于解決建筑施工過程高資源消耗、高環(huán)境污染的弊病,是推進我國建筑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有利于促進建筑業(yè)與信息化、工業(yè)化深度融合,培育新產業(yè),發(fā)展新動能。發(fā)展裝配式建筑體現(xiàn)了我國推進建筑行業(yè)向工業(yè)化生產方向轉型的決心,符合我國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
1房屋建筑學課程特點
當前我國裝配式建筑正處于蓄力發(fā)展的階段,需要高校培養(yǎng)具備裝配式建筑知識的工程類人才投入到裝配式建筑的實踐中。但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價等課程中仍主要以傳統(tǒng)現(xiàn)澆混凝土建筑進行教學,而對裝配式建筑的識圖、設計和施工的知識和技能教學較少。房屋建筑學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和工程造價等工程類專業(yè)的專業(yè)必修課,是畫法幾何與工程制圖、建筑材料等課程的后續(xù)課程,是工程結構、工程施工等課程的先導課程,在教學培養(yǎng)體系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房屋建筑學主要向學生講授建筑設計的基本原理和建筑構造的原理,進行一般的建筑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的能力培養(yǎng)[2]。從課程性質和特點上看,將裝配式建筑的設計原理和構造原理適合融入房屋建筑學的課程中,向學生講授裝配式建筑的基本知識,有利于學生打開裝配式建筑的新視野,了解掌握裝配式建筑,并為下一階段的裝配式建筑深入學習打下基礎。
2房屋建筑學課程現(xiàn)狀分析
2.1缺乏裝配式建筑教學師資
裝配式建筑是未來建筑行業(yè)發(fā)展進步的方向,近年來在政策的大力引導下工程實踐逐漸增多。但目前課程教學的教師長期處于教學工作一線,缺乏裝配式建筑工程的實踐經驗,對裝配式建筑工程一線的需求和發(fā)展的認識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3]。因而在教學過程中,對裝配式建筑實踐的講解只能相對淺層表面,而做不到非常的細致透徹。
2.2缺少裝配式理論引導
房屋建筑學的教材內容滯后于工程實踐,如建筑構造的內容主要是現(xiàn)澆混凝土結構,部分內容如實心黏土磚、瓦屋面等構造,明顯滯后于行業(yè)施工建造水平的發(fā)展,無法給學生反映行業(yè)的新技術。同時房屋建筑學教材中缺乏對裝配式建筑基本設計原理和基本施工構造原理的引導和講解,不能使學生與后期裝配式建筑深化設計、施工實訓等內容建立較好銜接。
2.3缺乏裝配式建筑實踐環(huán)節(jié)
房屋建筑學課程通過手繪和CAD制圖完成建筑設計圖、重要節(jié)點構造圖以及課程設計等,使學生融匯所學理論知識,掌握工程實踐中的構造特點。但不論是手繪還是CAD制圖,學生僅通過二維圖紙的繪制,不足以直觀感受并靈活掌握所需的實際工作技能。由于理論層面對裝配式建筑的學習不足,也影響對裝配式建筑實踐運用的理解和掌握,更缺乏實踐的創(chuàng)造力,不能適應未來行業(yè)在裝配式建筑層面上的要求。
3房屋建筑學課程改革思路
3.1培養(yǎng)師資隊伍
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勵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師前往企業(yè)參與實踐鍛煉,學習裝配式構件在工廠制作的工藝、在施工現(xiàn)場安裝的技術,以及裝配式建造過程中的使用的新知識、新設備等,為房屋建筑學課程拓展裝配式教學知識點提供實踐支撐。邀請裝配式建筑一線工作的技術骨干作為課程的兼職教師,開設1-2次案例教學,介紹工程實踐中裝配式建筑的生產模式、管理模式、操作方法等,豐富課程的教學形式。通過校企聯(lián)合組建并培養(yǎng)適應裝配式教學的房屋建筑學課程團隊,使學生在課程中更全面認識并學習裝配式建筑知識。
3.2加強認知實習
與學生可以在生活中接觸到的傳統(tǒng)鋼筋混凝土現(xiàn)澆建筑相比,學生對新推廣的裝配式建筑缺乏基礎的認識和感知。認知實習是使學生接觸新建筑、獲取感性認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參觀裝配式構件生產工廠、裝配式建筑施工現(xiàn)場等,學生可以對裝配式建筑建立基本的概念。同時,結合裝配式建筑的拓展資料,引導學生探索思考裝配式建筑技術發(fā)展,加深學生對裝配式建筑的認識。
3.3更新教學內容
在房屋建筑學課程的常用建筑結構體系章節(jié)的教學中融入裝配式建筑的介紹、國內外發(fā)展狀況的講解以及基本的運用原理,拓寬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對裝配式建筑的學習興趣,為課程學習打下鋪墊。進入到建筑設計原理部分的學習后,可以將裝配式建筑的平、立、剖設計與現(xiàn)澆混凝土建筑平、立、剖設計結合在一起講解,學習兩者的共同的原理,也區(qū)別兩者在設計中所要注意的不同要點,并闡述不同特點的建筑類型適合什么樣的設計方法。最后結合裝配式建筑的圖集、制圖標準和設計規(guī)范,使學生了解裝配式建筑的設計表達和施工圖繪制方法。在建筑構造等章節(jié)學習中,可以在各個結構組成部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里增加該組成部分的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的介紹,如墻面、屋面中運用到的結構、保溫、防水、裝飾一體化的復合構件等。并且可以通過介紹這些構件的生產制作、安裝過程的規(guī)范要求,使學生對裝配式建筑有充分的理論認知。
3.4搭建可視化學習平臺
裝配式建筑的一體化復合構件相較傳統(tǒng)建造的單一構件要更加復雜,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僅通過書本和課件的圖片和視頻等方式,不能夠很好地完成裝配式建筑的學習。運用BIM技術的三維可視化技術,可以分層立體展現(xiàn)裝配式復合構件的細部和做法,把抽象復雜的構造形式直接具體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裝配式建筑概念。
3.5建立教學互動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房屋建筑學課程可結合BIM技術實施教、學、做一體化互動實踐教學模式[4]。例如在裝配式建筑某個構件學習前,由學生先收集該構件的資料初步掌握該構件知識,課堂中由老師借助已建立的BIM可視化學習平臺詳細講解,最后學生能夠在實踐環(huán)節(jié)中,依據相應的圖集設計并建立該構件BIM模型,并完善至學習平臺。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引導為輔,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積極性。
3.6調整課程設計
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是綜合了課程的理論內容,讓學生獨立完成一個小型公共建筑的建筑設計并完成相應的施工圖的繪制。當課程增加了裝配式建筑的內容后,也需要在課程設計中增加相應內容的實踐訓練。學生通過設計裝配式建筑構件,掌握裝配式建筑設計的要求與設計的方法,能夠與傳統(tǒng)現(xiàn)澆混凝土建筑做出對比,深入理解兩者在設計與施工中的不同。同時,制圖方式也不僅限于手繪和CAD制圖,要允許學生充分利用BIM建模技能進行課程設計圖紙的繪制,綜合培養(yǎng)學生識圖制圖、運用新技術分析和解決設計問題的能力。
4結語
在建筑產業(yè)轉型和綠色建造模式的推廣下,裝配式建筑是國家未來建筑行業(yè)的必然發(fā)展方向[5],為社會培養(yǎng)具有裝配式建筑設計及應用技能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是對高校的新要求。房屋建筑學課程的教師應提高自身對裝配式建筑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增加工程實踐經驗,以房屋建筑學課程為起點,結合以BIM技能應用,將裝配式建筑的知識融入到學生知識結構體系中,為開拓學生的視野和后續(xù)相關課程的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徐雨濛.我國裝配式建筑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研究[D].武漢:武漢工程大學,2015.
[2]陳穎.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房屋建筑學教學改革[J].西部素質教育,2017,3(2):64+66.
[3]王逢朝,樓瑛,雄.應用型本科裝配式建筑方向人才培養(yǎng)探索[J].黑河學院學報,2020,11(3):89-91+94.
眾所周知,《房屋建筑學》是研究房屋各組成部分的組合原理、構造方法及建筑空間環(huán)境設計原理的一門綜合性課程,也是學生從事建筑設計和繪制建筑施工圖必備的基本知識,尤其對于學建筑設計的學生來說尤為重要。
因為建筑施工圖設計是工程建設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整個工程建設的靈魂,先進合理的設計,對于工程項目節(jié)約投資,縮短工期,提高經濟效益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圖紙質量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到工程建設。筆者通過幾年的教學學習比較,現(xiàn)將《房屋建筑學》教學設計中出現(xiàn)的一些共性問題略談幾點。
一、建筑標高與結構標高混淆
建筑標高是指包括粉刷層在內的、裝修完成后的標高,即建筑樓地面面層施工完畢后的頂標高。
結構標高則是結構面的標高,通常是不包括構件表面粉刷層厚度的構件表面的標高,而是指實體的標高,如現(xiàn)澆混凝土樓板澆注后混凝土面的頂標高。
顯然,建筑標高和結構標高是概念不同的兩種標高,例如:建筑標高為裝飾裝修完成后的標高,即交工狀態(tài)的,比如地面工程一層建筑地面標高為±0.000。結構標高:為裝飾裝修完成前的標高,即裝飾裝修前的,比如地面工程一層建筑地面標高為-0.008。就同一樓板面而言,樓層建筑標高數值總是高于結構標高(現(xiàn)澆鋼筋混泥土樓板一次壓光者除外)。也就是說:裝飾層標高=建筑標高-結構標高。
對于很多中小型設計院而言有相當一部分人在設計時不分建筑標高和結構標高,圖紙審核人員也認為是小事,視而不見,有的也會造成不小損失。例如某房地產公司小區(qū)住宅建筑工程的設計,由于時間緊迫,設計人員為了趕工期,盡快繪制建筑施工圖紙,把建筑標高與結構標高取值為零點,未加以區(qū)分。施工單位按圖施工,結果導致窗洞標高留底20-35mm,窗臺標高也矮了,門洞按結構標高留置,而木門的制作與安裝由幾家木漆廠承包,結果導致上千個門框,門扇均無法按進門洞。由此可見,事故的根本原因就是不區(qū)分建筑標高與結構標高,其結果不僅延誤工期,影響工程質量,而且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繪制施工圖時,應該注意讓學生掌握建筑標高與結構標高的區(qū)別。正確在圖紙中進行標注。
二、忽視節(jié)點大樣或詳圖的標注
大家知道,每當繪制建筑及結構施工圖時,由于一些圖紙比例太小,很難在一張圖紙中一次表達清楚,這就需要對某些節(jié)點或部位另外繪制大樣圖或詳圖,以表達該節(jié)點部位的詳圖構造,并且注明詳細尺寸、材料規(guī)格等。這一點絕大多數設計人員都能夠做到。問題是設計人員在標注詳圖時,常常忘記注明大樣圖或詳圖所在的圖紙?zhí)?,給工程技術人員,特別是施工部門查閱圖紙帶來困難。例如在高層建筑中,因為圖紙張數多,如果沒有標注大樣圖或詳圖圖紙?zhí)?,工程技術人員在短時間內無法查閱到,耽誤了工期,此問題尤為突出。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繪制施工圖時,對于詳圖索引符號及局部剖切索引符號要標注清楚,不應該忽視。
三、忽視總平面圖的設計
建筑總平面圖是表明新建房屋所在基礎有關范圍內的總體布置,它反映新建、擬建、原有和拆除的房屋、構筑物等的位置和朝向,室外場地、道路、綠化等的布置,地形、地貌、標高等以及原有環(huán)境的關系和鄰界情況等。是房屋及其他設施施工的定位、土方施工以及繪制水、暖、電等管線總平面圖和施工總平面圖的依據。
一般學校教師只注重培養(yǎng)學生建筑方案及繪制建筑、結構施工圖,忽視了總平面圖的設計。特別是室外上的管溝等附屬工程在總平面圖中標注不詳,而任由施工單位或甲方自行處理,有時會造成與原有的室外設施不配套,影響使用。例如:某小型設計院自建的一棟職工宿舍樓,場地比較狹小,在進行設計時,大家注重設計方案的選擇,而沒有繪制總平面圖,室外的排水管溝由施工單位自行處理;由于場地離市政管道較遠,施工單位處理的排水管道截面尺寸太小,排水坡度也不夠,每逢下大雨,院內就積水,令職工苦不堪言。所以教師平時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學生總平面圖的設計??偲矫鎴D具有對整個方案或施工圖進行指導和說明的作用。
四、忽視剖面圖的繪制
剖面圖就是假想用一個或多個垂直于外墻軸線的鉛垂剖切面,將房屋剖開,所得到的投影圖,稱為建筑剖面圖,簡稱剖面圖。剖面圖用以表示房屋內部的結構或構造形式、分層情況和各部位的聯(lián)系、材料及其高度等,是與平、立面圖相互配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圖樣之一。剖面圖的數量是根據房屋的具體情況和施工實際需要而決定的。剖切面一般橫向,即平行于側面,必要時也可縱向,即平行于正面。其位置應選擇在能反映出房屋內部構造比較復雜與典型的部位,并應通過門窗洞的位置。若為多層房屋,應選擇在樓梯間或層高不同、層數不同的部位。
有的設計人員繪制的剖面圖及其簡單,各層梁、板、樓梯、屋面的結構形式、位置及其墻柱的相互關系也沒有表達清楚,影響了施工圖的質量。而學生在繪制剖面圖時也常常是粗枝大葉,不注意表達細節(jié)。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繪制剖面圖時,首先明確剖切位置及其在平面圖中的標注,并且朝哪一個方向投影,再從相應的數字編號中確定該剖面圖的出處。另外還應注意每一個部位的細節(jié),例如:墻、柱及其定位軸線之間的關系,室內底層地面、地坑、地溝、各層樓面、頂棚,屋頂其它裝修等剖切到或能見到的內容,各部位完成面的標高和高度方向尺寸;需畫詳圖之處的索引符號等等。讓學生充分領悟。
綜上所述,每位從事房屋建筑學教學的教師都應該理論聯(lián)系實際,注重細節(jié)的把握,尤其要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基本功,以避免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出現(xiàn)不必要的失誤,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參考文獻:
[1] 房屋建筑學(第3版 修訂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
摘要:從課程的教學理念、知識體系、教學方法及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等方面就如何提高房屋建筑學課程的教學質量進行了闡述,提出了房屋建筑學教學改革的思路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以期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房屋建筑學;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2909(2013)05009903房屋建筑學是土建類建筑工程技術專業(yè)重要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它以建筑材料、建筑制圖等課程為基礎,同時又為建筑施工技術、建筑工程計量計價等專業(yè)課提供必要的基礎知識,在專業(yè)課程體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該課程涉及內容較廣,既有內容繁多的建筑設計規(guī)范,又有抽象的設計理念以及繁多的構造方式,學生往往不知如何入手。近年來,受到學時減少、教材陳舊及生源質量欠佳的影響,教師教學壓力增大,作為培養(yǎng)工程一線綜合型人才的高校教師,必須思考如何用新的教學方法將知識傳授給學生[1]。
一、確立適宜的教學理念
房屋建筑學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課程內容多且面面俱到,無突出的重點和難點,對將來從事一線工作的學生而言,由于缺乏房屋空間系統(tǒng)概念,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感到枯燥乏味,因此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工程應用型技術人員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素質出發(fā),以“必須”和“夠用”為度,樹立滿足實際應用的教學理念,將房屋建筑學課程的教學內容整合為三大知識模塊:即房屋建筑構造原理(民用建筑和工業(yè)建筑兩部分)、建筑設計基本原理和房屋建筑圖識讀,重點加強房屋構造原理的知識掌握;同時輔以專業(yè)教學實習及課程設計實踐環(huán)節(jié),突出針對性和應用性,體現(xiàn)實用性和綜合性。
二、建立合理的知識體系
(一)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
房屋建筑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專業(yè)基礎課,目前該課程使用的教材內容陳舊,尤其是建筑構造部分。例如:剛性基礎、墻體中的墻體承重體系、門窗一章中的木窗等在實際生活中已不適應當前建筑業(yè)的發(fā)展形勢,基本不再使用,但教材卻占據大量篇幅。另一方面建筑工程的發(fā)展日新月異,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層出不窮,而在教材中并未加涉及。例如:屋面材料中的瀝青卷材,現(xiàn)早已被sbs、app改性瀝青卷材或三元乙丙代替,而教材中瀝青卷材卻是重點,新材料被一筆代過;再如墻體保溫,國家節(jié)能標準已實施多年,教材介紹較少,此類問題在此不一一例舉。教師在教學中應減少此部分內容的課時,適當增加新結構、新技術、新材料、新規(guī)范的講述,以開闊學生視野,使他們能適應將來實際工作的需要。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廖榮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方法探討
(二)構造內容要立足基本原理和方法
建筑構造教學的難點是建筑構造方式種類繁多,做法各異,涉及到建筑材料、建筑力學、建筑物理、建筑施工等學科的相關原理,學生只是被動的聽講而不知在實際中的應用,因而在講授構造內容時要向學生闡明不同的構造方式都基于構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構造的重點是向學生講明構造與功能要求、建筑技術、建筑結構、自然環(huán)境、建筑經濟之間的關系,而它們間的關系決定了不同構造做法中的材料的選擇和結合方式。新材料、新技術雖然造就出新的構造形式,但其基本原理和方法不會改變[2],因此在教學中注重基本原理和方法的講解,是幫助學生掌握建筑構造的關鍵。
三、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一)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
啟發(fā)式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學習的開始階段,首先從“建筑—凝固的藝術”作為切入口,從建筑的發(fā)展史開始講述,使學生對課程產生興趣。在課程過程中加強師生互動,避免“滿堂灌”。如在建筑構造概述章節(jié),啟發(fā)學生思考教學樓的組成,學生很容易找到答案,此時教師只需將教學樓組成的六大部分及其它構配件進行條理化歸納即可[3]。
(二)開放式直觀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感性認識對鞏固知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構造講述時通過模型認識構造,從認識開始逐步深入,在交流過程中經常向學生提問“構造是如何組
成的,怎么做才能達到設計要求?”一般不提供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思考、討論、查閱相關資料,同時配合繪構造圖作業(yè),學生學習效果及積極性顯著提升。
以建筑物進行直觀教學能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理解。在組織參觀前,教師應就此次參觀的內容提出明確要求,以減少盲目性。如參觀單層工業(yè)廠房,首先提出觀察單層工業(yè)廠房受力體系、縱橫向受力構件及其它構配件與民用建筑的區(qū)別,在參觀中教師對重點部位著重講解,使學生的理解更加深入,避免參觀流于形式。
(三)教學資源多樣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資源的多樣化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文字、繪圖、掛圖、圖片演示及多媒體課件等手段,使教學生動化。多媒體課件有集文字、聲音、圖片演示為一體的功效,且有知識密度大,素材多樣、形象直觀的特點,使教學變得生動有趣。例如:講述屋頂一章時,屋面細部構造中的泛水由于基層的不同做法也不同,此時用幻燈片就可清楚地了解磚墻和鋼筋砼墻處構造的差別。但也要注意,多媒體教學盡管生動活潑,但一味采用學生猶如“看熱鬧”,不利于消化掌握知識要點。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教師應通過板書幫助學生加深理解[4]。
四、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主要強調課堂教學。在房屋構造原理的學習時,學生雖然能聽懂,但動手能力較差,真正到工程設計時,學生無從下手,因而需要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以保證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和實用性。 (一)從識圖、抄繪圖入手,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
作為應用型高校的學生,看懂弄通建筑施工圖紙是將來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師可結合課堂講授的知識,每章布置構造圖的識讀及繪制作業(yè)。如在講述樓梯一章時,為解決樓梯口下作進出口凈高不夠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觀察樓梯實物,了解雙跑樓梯設計及樓梯剖面繪圖,知曉在設計時如何實現(xiàn),啟發(fā)學生展開空間想象,培養(yǎng)學習的主動性及獲取知識的能力,為下一步課程設計奠定基礎。
(二)建筑構造融入課程設計,加強綜合訓練
課程設計是對房屋建筑學課程的一次總結,通過學習不僅能幫助學生將所學設計原理和構造原理應用于自己設計的建筑,而且能解決實際遇到的問題。但在布置課程設計時通常對構造技術要求較少,造成學生以為建筑構造不是設計內容,在設計時經常拋開構造技術而單純的追求形式和空間。因此,在下達任務書時,設計題目不僅要符合教學要求,而且內容要涵蓋建筑設計及構造設計部分,同時要提出學生應查閱的設計資料、設計規(guī)范和標準圖集。為使學生更好地完成課程設計,課程設計任務應選擇相對簡單的磚混結構住宅樓、中學教學樓、學生宿舍等,教師可給出若干平面方案,也可由學生自擬方案,完成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5]。
課程設計指導時,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建筑構造設計對建筑形式、空間的形成的重要影響,因此,在方案階段就要考慮能否實現(xiàn),而不是在施工圖設計時才想辦法解決。設計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啟發(fā)學生,循循善誘,引導學生獨立分析、解決設計中的問題。如在方案階段:門窗的選擇、衛(wèi)生間的布局、樓梯數量及位置等,教師不宜詳細回答,使學生產生依賴思想,應啟發(fā)學生查閱資料,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課程設計結束前,指導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評圖,幫助學生分析圖紙中的問題,而不是簡單給出成績。評圖時可組織學生分組進行,由設計者先介紹自己的圖紙及設計體會,再由其他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最后指導教師進行總結,對優(yōu)秀的作品積極肯定,對出現(xiàn)的問題指出不足及解決的措施,使課程設計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
五、結語
房屋建筑學課程內容廣泛,實踐性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將豐富的教學內容與恰當的教學方法合理地結合起來,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筆者雖然對此提出了一些看法,但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何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設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待于在以后的課程教學和實踐中不斷探索、完善和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鮑家聲.建筑教育發(fā)展與改革[j].新建筑,2000(1):8-11.
[2]岳鵬,趙西平,等.技術新形勢下的建筑構造課教學方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1):126-130.
[3]葉飛.建筑構造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南京廣播電視大
學學報,2011(2):57-60.
[4]李震.面向應用型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房屋建筑學教學法探析[j].安徽建筑,2012(3):52.
[5]韓雁娟,朱文正.房屋建筑學教學課程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1):54-56.
teaching method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urse
liao rong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l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anzhou 730050, p. r. china)
房屋建筑學是建筑工程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帶領學生初步認知建筑工程領域,內容涵蓋建筑設計和建筑構造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為后續(xù)相關專業(yè)核心課程做好鋪墊[1]。
近些年來,伴隨著對高職院校培養(yǎng)目標的定位,即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培養(yǎng)的是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高級”強調的是理論基礎寬厚,“應用型”強調的是技能熟練程度,因此“高級藍領”應成為高等職業(yè)技術學院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方向[2]。房屋建筑學課程亦應符合高職院校的培養(yǎng)目標。經過這些年的教學探索,對該課程的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做了一些思考。
一、高職房屋建筑學教學現(xiàn)狀
(一)教學內容體系不夠完善。本課程教材內容分為民用建筑構造和工業(yè)建筑構造兩個部分,其中民用建筑構造又分為基礎與地下室、墻體、樓地面、樓梯與電梯、屋頂及門窗等各個獨立的構造單元。各構造之間缺乏整體的聯(lián)系,只是就某一知識點論某一知識點。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向學生灌輸大量的獨立的知識點,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不能很好的將其聯(lián)系成整體。然而,房屋建筑學本身是一門實踐性、綜合性很強的課程,需要各構造之間的有效融合。同時,教材內容不能反映新技術、新設計理念和新建筑材料的應用,知識點沒有及時更新,落后于現(xiàn)實。這就使得教學效果很難達到理想。
(二)教學方法不夠靈活。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以教師講授為
主,無法全方位利用人體的聽覺、視覺和其他感官,教學過程高度依賴教師,教學互動性很差,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雖然在課程體系中設置了為期一周的課程設計環(huán)節(jié),但學生很難在短短的一周時間內真正完成一項完整的工程項目設計任務,因此無法實現(xiàn)較好的學習效果。
(三)考核機制有待改革。本課程考試通常采用完全閉卷的方式,為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復習得充分些,有時任課教師會給學生劃范圍、圈重點。學生只在教師給定的復習范圍內死記硬背,沒有深入地、綜合地進行復習,不能真正的掌握房屋構造的基本理論,造成高分低能的后果。并且,考試內容大多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論知識,而分析性、應用性、多課程綜合性的試題少,限制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針對高職房屋建筑學教學現(xiàn)狀,提出的改進建議
(一)豐富教學內容,與時俱進。隨著建筑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新材料、新技術、新構造在建筑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因此,經調研后,需及時修訂教學大綱。應突出民用建筑構造和設計在本課程的重要地位,搜集實際工程資料作為案例,根據教學進度合理增設相應的設計環(huán)節(jié),使教學系統(tǒng)化、連續(xù)化,在大量的強化設計過程中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性,提高學習熱情。另外,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補充新的知識,更新和充實教學的內容,使得學生能夠及時了解本學科的發(fā)展動向,以便將來更快地適應實際工作。
(一)多種教學方法并存,提高教學質量。(1)啟發(fā)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建筑實例,并以此為背景知識,結合多媒體視頻或圖片,進行相關建筑知識的介紹,并適時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根據相關資料自己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每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小組討論,向教師做學習匯報。最后,教師針對學生的自學情況做總結和補充。經過這樣的學習過程,使學生樂于投入到學習中,課堂教學互動效果好,還有效增強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了學習的效果。(2)民用建筑設計實訓:房屋建筑學課堂上穿插的基礎課程設計通常只是繪制或設計建筑局部構件:如墻體、檐口、樓梯等構造詳圖,而沒有完整的建筑設計訓練。針對這種情況,可以結合建筑CAD課程設置民用建筑設計實訓,設計內容通常為中小學教學樓、多層民用住宅、某多層辦公樓等中小型民用建筑。經過教師對實訓指導書的分析和講解,要求學生在掌握房屋建筑學理論知識基礎上,利用AutoCAD軟件繪制成完整的設計方案圖紙。學生通過實訓環(huán)節(jié),在探究和發(fā)展中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chuàng)新,同時,也提升了學生使用CAD進行建筑繪圖的能力。(3)施工現(xiàn)場教學:將課堂搬到施工現(xiàn)場,充分利用實際工程,使學生學生將書本上、圖紙上的構造做法直觀化、實物化。對建筑構造知識加深理解,獲得感性認識。在現(xiàn)場了解施工工藝、建筑材料、技術手段,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2013年我院組織學生到正在建設的5、6號學生公寓參觀學習,5號公寓為磚混結構,6號公寓為框架結構,特邀現(xiàn)場的工程師帶領學生邊參觀邊講解,給學生介紹了工程概況,分析了磚混結構與框架結構的區(qū)別,砌筑的施工要點,剪力墻的作用等諸多內容,學生可以隨時提出問題,工程師給予解答。通過近距離的接觸實際建筑物,使同學們加深了對房屋建筑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因此,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實踐環(huán)節(jié),實踐環(huán)節(jié)應貫穿于理論教學的整個過程,體現(xiàn)實踐教學的重要地位。為此我院正在積極建設工程模擬實訓基地,此基地模擬施工現(xiàn)場,將正在建設的工程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得學生身臨其境。
(三)考核內容全面,以考促學。針對房屋建筑學課程的特點,在傳授建筑設計和構造理論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考試來引導和強化學生自我學習、提高能力的意識[2]。設置的考試內容和試題類型應能夠真正全面的測評出學生的知識水平、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考核內容既有反應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的填空題、名詞解釋、選擇題,又有檢驗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等的問答題、設計題和論述題。具體題目可選自教材,或出于實際工程。對于主觀性問題的設置最好與實際工程緊密聯(lián)系,比如“以我院食堂為例,分析樓地面工程的材料選擇、構造做法及特點”,學生可以根據已有的課本知識聯(lián)系日常所見的建筑來分析解決問題,給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能力的機會。試題數量及難易程度適當,合理設置客觀題和主觀題的比例,給學生留有思考的時間,避免偏題、怪題。
對考核內容完善的同時,應同步改革對考試成績的評定。以往的期末考試成績就是學生本課程結業(yè)成績的唯一評判標準。使得學生平時不夠努力,只在考試前突擊復習,目的只為通過考試,考試過后便忘得一干二凈了。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將平時成績計入課程總成績,并設置平時成績的比重占總成績的40%,其包括出勤率、課堂表現(xiàn)、平時作業(yè)、小組測評等內容。即用教學全程考核來測評學生。這樣就有利于學生平時學習的自覺性,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也減輕了學生期末復習的壓力。
(四)積極參與競賽,激發(fā)學生潛能。我院學生通過房屋建筑學課程的學習,基本具備了中小型民用建筑設計的能力。在此基礎上我院成立了建筑工程協(xié)會,會員選自于成績和綜合素質都相對優(yōu)秀的學生,并邀請專業(yè)教師和行業(yè)精英定期對會員進行建筑設計方面的培訓。經過不懈的努力,在國家高職建筑類大賽中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提高了學生們對于房建知識的熱情,活躍了校園的學術氛圍,加強了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為將來走向工作崗位做好了鋪墊。
結語:房屋建筑學作為建筑工程專業(yè)的基礎平臺課程,其教學目標應符合高職建筑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要求。為達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針對目前本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進行了一些思考,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手段、參與競賽等方面提出了相關建議。希望本課程能夠真正發(fā)揮其在整個建筑課程體系中的作用,使其成為一門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學有所得的課程。為后續(xù)核心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房屋建筑學課程;情景式教學; CDIO
中圖分類號:TU8;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2)04-0114-04
中國城市化發(fā)展進程以大規(guī)模物質形態(tài)建設為特征,土木工程作為一種發(fā)展工具被廣泛運用。緊迫的建設任務迫使土木工程教育不得不尋求學以致用的捷徑,基礎課程多以工程物質形態(tài)的具體設計為對象,偏重知識和方法的直接給予式傳授,但容易忽略通過利用環(huán)境提高學生自身思維和能力。這樣有將學生培養(yǎng)成“工具的人”的傾向,而背離了高等教育“全人”教育的方向[1]。作為土木工程系主要專業(yè)基礎課之一的房屋建筑學課程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從2006年開始,汕頭大學工學院提倡以產品的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xiàn)(implement)和運行(operate)的生命周期為學習主線的CDIO教學改革,旨在與國際工程教育接軌[2]。房屋建筑學課程做出相應的改革,將過去的理論講授+課程設計模式改造為以團隊設計全過程帶動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yǎng)的新模式[3]。團隊設計項目選擇“住宅”這一基本概念而且創(chuàng)意空間最大的建筑類型作為設計對象,確定5個明確的設計主題,供學生自由選擇。每3~4 個學生組成一個團隊,合作完成建筑方案設計以及指定建筑部位和自選建筑構件的構造設計。為了與實際開發(fā)建設住宅的邏輯一致,和以往的課程設計只由教師 評分不一樣,在本次改革中加入了對設計的展示、評估、改進環(huán)節(jié)。
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僅憑借書本知識且局限于對設計的理解,要完成新增的評估、改進環(huán)節(jié)有較大困難。比照實際工程,對設計方案的評估一定是發(fā)生于特定社會環(huán)境、針對具體設計內容并有特定群體參與的情境之中;而改進意見的提出更需要以批判性思維為基礎。因此,只有伴隨批判性思維的訓練,學生才能完成好方案的評估和改進環(huán)節(jié)??紤]到批判性思維只有在學生的思考過程中才能得到鍛煉,灌輸式教學難以奏效,采用情景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有效的解決途徑。學校土木工程系在房屋建筑學課程中以情景創(chuàng)設的教學方式開展課堂的模擬方案評審討論會,借助角色扮演的形式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并有助于設計環(huán)節(jié)的全面完成。
一、教學實踐情況
(一)教學設計
1. 對批判性思維的解析
批判性思維作為一個技能概念可追溯到杜威的“反省性思維”——能動、持續(xù)和細致地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識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及其指向的結論。20世紀40年代,批判性思維被用于標示美國教育改革的一個主題;70年代,批判性思維成為美國教育改革運動的焦點;80年代成為教育改革的核心。如今在國外,很多學校都設有批判性思維這門課程,相關的理論成果也很多。
批判性思維是英語Critical Thinking的直譯。Critical源于希臘文kriticos(提問、理解某物的意義和有能力分析,即“辨明或判斷的能力”)和kriterion(標準)。Critical Thinking在英語中指能抓住要領,善于質疑辨析,基于嚴格推斷,富于機智靈氣,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維。從語源上說,該詞暗示發(fā)展“基于標準的有辨識能力的判斷”。將critical應用于思維,意味著利用恰當的評估標準確定某物的真實價值,形成有充分根據的判斷。批判性思維可以使人們意識到價值、行為和社會結構的多樣性。
2. 情景的構建
對房屋建筑學課程而言,團隊設計中對設計方案的評估非常需要批判性思維,即利用恰當的評估標準確定建筑設計的真實價值,以明確形成有充分根據的判斷。只有在設計中引入批判性思維,才有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3)01-0107-03
《房屋建筑學》課程是土木工程專業(yè)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本課程是學生最早接觸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和學習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的重要基礎。學生對建筑的認知、建筑設計意識的形成、表達設計構思能力的培養(yǎng)等等,都與該課程教學密切相關。其理論性、系統(tǒng)性、專業(yè)性、實踐性強的特點使得學生在學習該課程時普遍感到復雜深奧、晦澀難懂。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情境教學法可以改善《房屋建筑學》這門課的教學效果,提高其教學質量。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師講授內容,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關鍵在于教學情境的合理創(chuàng)設。在《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中,筆者主要根據教學任務的要求、本專業(yè)學生的特點,對以下幾種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進行了嘗試。
利用身邊建筑創(chuàng)設情境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必須認識到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利用貼近生活的身邊建筑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收效甚好。
教學實例1:教學內容——民用建筑設計原理
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先通過課堂講授讓學生對民用建筑的設計原理有一定的理論基礎。然后,要求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結合身邊建筑完成至少兩種建筑(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各一種)的建筑設計過程分析,從而引導學生理解領悟建筑設計的理念。身邊建筑,不僅包括學生熟悉的宿舍、教學樓、辦公樓、圖書館、體育館,還包括住宅、醫(yī)院、商場、火車站等不同類型的建筑,教師當然也可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指定建筑類型,并對建筑設計分析提出難度適中的要求。例如:(1)理解建筑物的單個房間、交通聯(lián)系部分的平面設計是如何滿足功能需求的,它們又如何有機地組合成一個整體。(2)觀察建筑物的各個立面以及立面上的所有細部構造,特別是門窗的設置、出入口的處理等,體會美學中的統(tǒng)一、均衡、穩(wěn)定、對比、韻律、比例、尺度、虛實等構圖法則。(3)體會建筑物與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
教學效果:抽象的設計原理、枯燥的構圖法則與身邊熟悉的建筑物聯(lián)系起來,變得通俗易懂。
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
多媒體教學具有聲畫并茂、視聽結合、動靜相宜、感染力強的特點。利用國內外知名建筑的相關視頻、動畫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
教學實例2:教學內容——建筑的發(fā)展史
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課前,教師通過查閱整理大量的建筑實例,精選不同時期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制成課件。課上播放時,教師加以適時引導,啟發(fā)學生有所側重。如,在介紹當代建筑時,鳥巢、國家大劇院、臺北101、帆船酒店、西爾斯大廈、香港中銀大廈、中央電視臺新大樓、上海中心大廈等知名的大跨度建筑和高層建筑都通過課件引入課堂,賞析之余,啟發(fā)學生體會不同建筑風格的特點,以及建筑所蘊含的文化元素,從而提高學生的美學鑒賞能力和藝術素養(yǎng)。
教學效果:多媒體使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建筑作品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盡收眼底,可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利用施工現(xiàn)場創(chuàng)設情境
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把建筑工程施工現(xiàn)場作為教學情境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實例3:教學內容——卷材防水屋面構造
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可依托社會實踐、認識實習、生產實習、校外實訓等實踐教學平臺,讓學生進入施工現(xiàn)場,把施工現(xiàn)場作為教學情境,真實而直觀地感受到建筑產品的生產過程。如,在學生生產實習時,恰逢某工程的屋面工程施工,學生親眼目睹了該工程屋面基層處理和防水卷材的鋪貼全過程,這樣,學生對防水卷材以及其施工過程中的鋪貼方向、鋪貼順序、搭接處理都有了感性認識,對水落口、檐口等屋頂細部的防水施工工序也有了一定了解,對屋面防水的構造組成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認知,不再是死記硬背結構層、找平層、結合層、防水層、保護層的先后順序。
教學效果:抽象的構造做法,復雜的施工工藝,在施工現(xiàn)場,一切都變得形象直觀。
利用建筑圖樣創(chuàng)設情境
圖紙是工程師的語言,在建筑工程領域,設計人員用圖紙表達設計思想和設計意圖,施工人員按圖紙組織施工,讀不懂圖紙就像文盲一樣無法勝任工作。學生的讀圖能力最終是由識讀建筑施工圖、結構施工圖、設備施工圖的能力來體現(xiàn)的。因此,在《房屋建筑學》課程的教學中,通過建筑圖樣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學會建筑構造基本知識的同時,提高讀圖能力,是值得任課教師重視的。
教學實例4:教學內容——墻體構造
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教師事先準備一套完整的某工程的施工圖樣,結合圖紙介紹施工圖的組成及閱讀順序等基本識圖知識,然后,重點結合建筑施工圖來創(chuàng)設《房屋建筑學》課程的教學情境。按照閱讀建筑施工圖樣的順序,即建筑設計總說明、建筑總平面圖、平面圖、剖面圖、立面圖、構造詳圖等順序指導學生讀圖,教師盡量結合圖紙依次講解各部分建筑構造。比如,在講解建筑底層平面圖時,先告訴學生圖上哪些線條代表墻體,圖中墻體的類型、墻厚等,然后再系統(tǒng)介紹墻體構造的理論知識,包括墻體所用材料、類型、細部構造做法等。這樣,就使學生能把繁瑣的墻體構造與圖紙對應起來,在掌握其構造知識的同時提高讀圖能力。此外,還可以結合課程設計等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例如,一方面,要求學生除繪制CAD建筑施工圖外,手繪一部分圖紙,加深學生對圖上每一條線的含義的理解,進而逐步適應閱讀和繪制抽象的施工圖紙;另一方面,在答辯環(huán)節(jié)提高要求,不僅考核學生對建筑構造基礎知識的掌握,還應側重考核學生識圖和用圖紙表達設計思想的能力。
教學效果:具象與抽象相結合,把建筑物各大組成部分的基本構造、實際做法與工程圖紙的識讀緊密聯(lián)系起來,對學生識圖能力、空間想象力的培養(yǎng)大有裨益。
利用建筑模型創(chuàng)設情境
建筑模型可以立體直觀地反映房屋及其構件的真實構造,能反映構件的連接關系。利用建筑模型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對其他教學方式的有益補充。
教學實例5:教學內容——節(jié)點構造
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借助模型實訓室,或依托專業(yè)課課程設計、結構設計競賽等,讓學生親手制作建筑物的實物模型,可促進學生對建筑構造組成、建筑結構知識的領悟,進而加深對專業(yè)的認識。如筆者曾指導一組學生參加浙江省第九屆“設計院杯”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要求利用指定的材料(木材和502膠水等),設計并制作一個4層的建筑模型來承受一定的基礎動力作用。在模型加載試驗過程中,由于節(jié)點的性質混淆、制作工藝不夠精細,很多精心制作的結構模型因為節(jié)點的破壞、支撐的不合理設置而失效,這無疑使學生對結構的傳力路徑、結構的穩(wěn)定性等結構基本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尤其是認識到節(jié)點是整個結構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節(jié)點處往往應力集中明顯,受力復雜,更容易引發(fā)結構失效。這樣,無形中增強了學生對繁瑣的建筑細部構造的重視。此外,該動力結構模型設計與制作時,要求各層須鋪設樓面板且頂層四周必須布置女兒墻、圍欄等圍護結構或構件等,無疑也加深了學生對相應建筑構造的理解。
教學效果:建筑模型的設計、制作過程是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表達的過程,該過程有助于不同專業(yè)課程間的有機融合。
教學情境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教師的一項常規(guī)教學工作。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方法多種多樣,手段也不盡相同。教師應因地制宜,精心策劃,勇于嘗試,方能創(chuàng)設出教學效果理想的教學情境。
參考文獻:
[1]同濟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東南大學,重慶大學.房屋建筑學(第4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6.
[2]李必瑜,王雪松.房屋建筑學(第3版)[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
[3]陳燕菲.《房屋建筑學》課程教材改革探討[J].中國建設教育,2007,10(10).
(1)課程設計安排時間太少。由于學生從“房屋建筑學”理論學習環(huán)節(jié)直接過渡到實踐應用環(huán)節(jié),因此,要在一周時間內熟悉課程設計的任務書,實地調研,查閱相關資料,做出設計方案,并繪制出一套完整的施工圖,的確有些倉促。
(2)高職高專的學生素質參差不一,基礎薄弱,即使經過理論部分的學習學生也不能迅速進入到較好的設計狀態(tài)中。
(3)“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任務具有很強的綜合性,而學生在進行設計時處于嚴重的知識預支階段。由于學生初次接觸設計,對工程缺乏了解,不懂得如何利用資料和應用圖集、不注意規(guī)范的應用及與課程的聯(lián)系、不了解材料的性能要求與選擇方法,因此在完成實訓的過程中對存在的問題都不能積極地解決。
(4)學生對建筑缺乏整體認知和尺度感,細部設計考慮不周。
(5)盡管選擇的是功能相對簡單的建筑,但是,對于建筑工程技術的學生而言,也很難做到設計完全合理,并鮮有創(chuàng)意。因此,僅僅是功能性建筑的完成,學習的建筑類型也相對較少。
二、高職“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研究及內容安排的改革
總的改革思路是,傳統(tǒng)大綱確定的《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1周課時量遠遠不足,實際教學中我們將其延長為2周,并且針對課程設計內容做了大膽的改革。由學生單獨設計一幢建筑的傳統(tǒng)模式改為一個班級按照校園建筑類型分成若干組,每組完成一類校園建筑的測繪、制圖、局部設計。其中1周時間穿插在“房屋建筑學”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用于完成收集、整理任務資料,建筑室內外測繪,建筑立面速寫、建筑平、立面的確定;另1周時間集中完成圖紙修改匯總和建筑設計圖繪制。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實際建筑出發(fā),結合測量、制圖、構造、設計各課程知識循序漸進地動手完成圖紙,避免了學生無從下手的尷尬局面和建筑類型的單一,最終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一)開始前的準備和要求
合理分組,任務到人,全班參與。在分組時依據校園建筑類型分6~7人為一組。素質較好的小組負責圖書館、餐廳等功能造型復雜的建筑,而基礎相對較薄弱的小組負責教學樓、宿舍樓等功能相對簡單的建筑。從建筑測繪、記錄數據、核實尺寸到收集資料、分析方案、繪制建筑圖紙等工作,每組任務落實到人,安排好分工協(xié)作的具體細節(jié)。重溫建筑測量、建筑制圖與識圖知識,強化建筑設計與構造知識。學生通過回顧以前課程的重點知識和自己動手測量建筑,加深、鞏固測量、制圖的應用技能,深入了解建筑設計與實際應用的關系。教師還可在課程設計期間講解、播放一些優(yōu)秀建筑和類似建筑的相關圖片和視頻資料,充分創(chuàng)造出一個圖文并茂、生動逼真的現(xiàn)場教學環(huán)境,加深學生對一些抽象的施工、構造過程和現(xiàn)場的理解,使學生不僅把設計、施工與實際工程案例結合在一起,同時也了解新材料和新技術在建筑中的應用。鼓勵學生多收集自己負責的相關建筑類型資料,以班級或小組的形式上課組織討論其功能特性等,并與學校里的建筑進行比較分析,這也是學生間互相交流,開拓思維,擴大知識面的有效途徑。指導教師應提供設計時必需的一些相關資料,供學生查閱,提醒學生關注行業(yè)發(fā)展的最新動態(tài)。
(二)具體實施方法
1.建筑測繪。
每幢樓都沒有原圖紙,學生必須在測繪中確定建筑及細部尺寸,最后依據測出的尺寸繪制成平、立、剖面,因此,測繪是制圖的基礎。在測繪過程中學生發(fā)現(xiàn)比原本想象的要復雜和困難,不但要學會如何正確運用測量知識測得又快又好,還要發(fā)揮空間想象力。他們碰到困難,一起動腦筋、想辦法,通過細心琢磨,巧妙運用知識技巧,省時省力地解決了測繪中碰到的難題,形成了集體的凝聚力,激發(fā)了學生的潛能。在確定立面尺寸時,學生先站在合適的位置縱觀建筑,再利用相機或快速表現(xiàn)圖記下全貌,掌握建筑整體形象,然后通過立面測繪確定建筑立面。學生利用專業(yè)知識深入思考、討論分析,或經教師指導,最終結合平面畫出滿意的立面。這些使學生深深地感到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所帶來的益處,不但對他們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增添了就業(yè)的自信心。
2.繪制草圖。
每個小組確定了建筑平、立、剖尺寸后結合校園建筑設計原理即可繪制建筑設計草圖,教師指導時按照一個組一套圖紙結合實物進行指導,并與學生交換意見。繪制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在相互探討中解決各種疑問,小組間的競爭也促使他們不斷完善各自的設計,學生的熱情和創(chuàng)造力在緊張活潑的氛圍中得以充分激發(fā)。
3.鼓勵創(chuàng)新,保留學生的個性化設計。
在建筑形式與平面保持一致的情況下保留每個學生對細節(jié)的個性化設計,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由于有些建筑尺寸條件限制不能準確測出,允許學生做合理的改動,但是一定要在滿足平、立、剖對應的前提下正確表達自己的創(chuàng)意與構思。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又保證了有一定的自主創(chuàng)新的設計空間。
4.按照制圖標準正確繪制圖紙。
最后學生在匯總制圖時,又會出現(xiàn)一些細小問題,此時學生再次找出建筑制圖書和參照規(guī)范,重新溫習,修改錯誤,正確繪圖,最后再繪制成建筑CAD圖。學生不但重復記憶和整理前面累積的內容,而且又把建筑CAD完整實戰(zhàn)演習了一遍,也算是額外的收獲。
(三)教師在本次課程設計中的注意事項
在學生繪制草圖的過程中,教師要在圖紙與實物進行對比中檢查、完善圖紙。在這個繪圖階段,教師應展示一套標準設計圖樣,并指明圖紙繪制的要點,防止學生犯一些常規(guī)錯誤。也可以先讓學生自己對照標準及時找出各自圖紙的錯誤并改正,避免學生因一味追求速度而忽略圖紙的正確性。教師不應為學生準備得過細,否則就會助長學生的依賴心理,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采用互動式評圖可起到評定和教育啟發(fā)的雙重作用,是一種很好的評圖形式。在設計中如果只是單純地給出一個分數,而不幫學生分析圖紙中的問題,就失去了訓練的意義。
三、新的課程設計改革的優(yōu)點
1.這樣的課程設計避免了學生對建筑設計不甚了解下的盲目設計,加強了知識的直觀性,變封閉式教學為開放式教學,增強授課的感染力。同時,使學生獲得了豐富的感性認識,對尺度概念有了較深的體會,形成了牢固的記憶,進而樹立起正確的建筑觀,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本次課程設計鍛煉并切實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制圖能力。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yè)學生有相當一部分會直接從事建筑工程領域的設計與施工工作,讓學生具備扎實的工程設計與制圖能力影響深遠。但是,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目前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依然是工程實踐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學生動手能力差,缺乏足夠的工程實踐。本次課程設計有針對性地鍛煉了學生的操作技能,學生不但繪圖能力得到提高,同時對建筑設計和細部構造設計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和切身的體會。
3.采用這樣的課程設計方式,符合高職院校學生的知識層次和能力培養(yǎng)要求,提高了學生從理論到實踐,從課本到實物,從細部到整體,從分部到分項的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正確對待建筑與構造設計。學生把測繪的數據變成了圖形乃至圖紙,本身就是一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
4.本次課程設計培養(yǎng)學生在建筑工程設計過程中的配合意識、團隊精神,通過實際工程訓練初步建立學生全面協(xié)調統(tǒng)一的思想,進一步增強工作的責任意識和團隊整體意識。
5.通過這次課程設計學生熟練掌握了建筑識圖、制圖的能力,一般建筑的設計原理及應用,建筑構造設計能力和CAD制圖能力,以及查閱資料的能力。
6.這樣的綜合訓練有助于學生將所學的建筑測量、制圖、構造、建筑CAD等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對前后課程的鏈接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第七,本次課程設計對學生進行了全方位的鍛煉,不但豐富了學生的專業(yè)知識,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責任心、耐心乃至恒心。學生普遍反映相當于進行了一次系統(tǒng)的學習,專業(yè)能力有了較大提高,增添了今后就業(yè)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