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精华在线|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午夜福利免费区久久

  1. <style id="av6lj"><delect id="av6lj"><source id="av6lj"></source></delect></style>

    歡迎來到速發(fā)表網!

    關于我們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首頁 > 優(yōu)秀范文 > 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

    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3-07-02 08:22:43

    序論:速發(fā)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chuàng)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lián)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

    篇1

    為積極貫徹落實合規(guī)文化教育活動,××聯(lián)社轉發(fā)了省聯(lián)社《關于進一步加強合規(guī)教育創(chuàng)建良好合規(guī)文化的通知》文件,組織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銀行法》等10余部法律、法規(guī)和《商業(yè)銀行內部控制評價實行辦法》等監(jiān)管法律;并要求全體員工通過教育活動,培育主動合規(guī)的作風;樹立“合規(guī)創(chuàng)造價值”和“合規(guī)人人有責”的理念;梳理業(yè)務類制度辦法,把自己的工作行為和制度要求進行比較,對于不符合的地方要提出原因,拿出整改措施。使合規(guī)學習活動與經營管理目標相結合、與基礎管理目標相結合、與道德風險防范相結合。

    二、加大自查力度,扎實推進合規(guī)文化建設

    篇2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23—0041—01

    隨著日趨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和信息化浪潮的席卷, 流行文化正在成為我們時代的一種洶涌的潮流,流行時尚文化在校園中已成為一種普遍現(xiàn)象。小學生對流行時尚的追逐越來越狂熱,流行時尚對他們所產生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在傳統(tǒng)文化教學的命運與傳承,時尚文化摒棄與吸收面前,要正確教育引導小學生學習傳統(tǒng)文化,認識流行時尚文化,形成正確的判斷力、是非觀,做一個具有綜合文化素質的新型的現(xiàn)代化少年,是每一位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一、正視流行時尚文化的存在,并使其良性發(fā)展

    小學生思想活躍,對社會新生事物有較強的敏感性和模仿性,最易于接受社會流行文化潮流,他們是追求流行時尚文化的主力軍。正因如此,流行時尚文化在小學內盛行,給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地位和價值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為此,我們應當正視校園文化中時尚潮流的存在,正確引導學生科學地認識和對待傳統(tǒng)文化和流行時尚文化,通過比較和感受兩者,取良去莠,提升自己的文化品格。學??梢砸M傳統(tǒng)的有意義的體育游戲,如跳繩、跳皮筋、踢毽子等,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生活。

    任何一種新生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利與弊。對于流行時尚文化,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能簡單地視其為“洪水猛獸”、歪風邪氣,但也絕不能聽之任之,而要采取以疏為主,以堵為輔的方式,加以正確的引導,并盡可能地營造積極健康的生活環(huán)境。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學生的審美和鑒賞能力,使其自覺地分辨善與惡、美與丑,跟著主流文化走,創(chuàng)造健康活潑的時尚文化。

    二、以有益的流行時尚熱點為載體,打造時尚魅力課堂

    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發(fā)展變化,新事物、新概念、新詞語層出不窮。教師有責任將一些健康的、積極的新生詞語引進我們的課堂,這樣才不至于在課外閱讀中因為某個詞語而遇到閱讀障礙,顯得滯后于時代潮流。

    面對新教材,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捕捉教育契機,如“神舟十號”升空是舉世矚目的事,是每一個中國人引以為傲的。利用這樣的契機,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想,寫體會,愛國主義的情感就會深深地植根于學生的內心。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更深層地了解“明星”,了解他們的奮斗史,以激勵學生刻苦學習,立志成才。

    三、發(fā)揮傳統(tǒng)文化的正能量,引領校園健康時尚風

    篇3

    蓮花在詩詞中比較常見,常用的稱謂就有十多個:荷花、荷華、芙蓉、水芙蓉、芙蕖、澤芝、水芝、六月春、中國蓮等。東漢鄭玄的《毛詩箋注》:“荷,芙蕖之莖也。”此“莖”指支撐荷葉的梗柄,細長的梗挺立著,撐著闊大的荷葉,表現(xiàn)出極大的負荷能力,故得名荷。蓮花不但名字多,它的每一個部位,古人都為之取名。《詩經?陳風》中也有“彼澤之陂,有蒲與荷”“彼澤之陂,有蒲菡萏”的句子。

    蓮花同時也是佛教的重要意象。很多佛與菩薩都以端坐于蓮臺上的形象示人,觀音菩薩也常常手執(zhí)蓮花,這顯示出佛教的莊嚴,也體現(xiàn)出蓮花與佛教的密切關系。六朝時期不僅是詩歌的興盛期,也是佛教與中原文化進一步融合的時期。六朝時期文人隱居者多,大多醉心于山水詩歌,遠離政治中心,這也給佛教的發(fā)展提供了契機。在六朝文人的詩文中,佛教不再是空洞的說理,而是夾雜了許多哲學范疇的“意象”來對佛法進行深刻地闡釋。而蓮花作為佛教重要的象征之一,也頻繁出現(xiàn)在六朝詩作中,顯示出六朝文人對佛法的理解與對蓮花本身高潔特性的欣賞。

    一、佛教中的蓮花意象

    凈潔的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恰好喻指著佛教對出世的理解,透露出濃厚的出世思想。蓮花在佛教中更多的是意指西方美好的極樂世界。《阿彌陀經》中對西方凈土的描述有這樣一段:“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笨梢娚徎ㄊ俏鞣綐O樂世界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蓮花的微妙香潔,也正寓意著佛法的高深與玄妙。另外,蓮花在佛教中也常常用來喻指修行過程,突出表現(xiàn)了佛教的教義教理。佛教認為人生的過程是苦的,歷來有“八苦”之說: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這些都是人生的苦。而造成苦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各種欲望,正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要想達到彼岸,就必須通過修行來消除這些無妄的欲望,并最終到達西方極樂世界。而蓮花恰恰是佛教中代表“修行”這一過程的意象,蓮花從淤泥中生長出來,但是卻又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這也正是人修行的意義。人從苦中來,但又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修行來擺脫各種苦痛。佛教素來有小乘、大乘之分,小乘主張用佛法度己,像蓮花一樣遠離塵世的淤泥,做到真正的高潔素凈, “不著世間如蓮花,常善入于空寂行”;大乘則主張度人,而度人就不能離開世間,修行時也要保持與世間的聯(lián)系, 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花;卑濕淤泥,乃生此花”,強調蓮花本就是生長在淤泥之中,寓意修行之人也本是世間之人。盡管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在對待修行的問題上提出了截然不同的方法,但都以蓮花素潔的品質比喻佛法修行、脫離苦海的精神境界。

    二、蓮花意象與六朝詩歌

    早在六朝之前,蓮花作為一個文學意象已在詩歌中出現(xiàn)?!对娊?鄭風?山有扶蘇》: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边@里的景色描寫中不著一字,而水邊美景、蓮花嬌艷、蓮花與扶蘇的相映成趣,如在眼前。再如《詩經?國風?澤陂》: “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為,涕泗滂沱?!薄对娊?簡兮》曰:“山有榛,隰有苓。云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笨梢?,早在《詩經》中,就已經有了很多用蓮花比喻心上人的類比手法的運用。以上三首詩雖沒有對蓮花的形體、顏色、姿態(tài)進行過多地著墨,只是一種寫意的白描,但也營造出一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獨特美感。

    到了魏晉時期,蓮花作為一種意象在詩作中開始常常出現(xiàn)。如曹丕《雜詩》中的“蘭芷生兮芙蓉披”、《秋胡行二首》中“芙蓉含芳,菡萏垂榮”的句子,都是對蓮花從審美方面的描寫,也都主要表現(xiàn)了蓮花靈動的特征,讀來感覺形象親切。與曹丕同一時期的詩人曹植、劉禎、王粲等人,也寫了大量關于“蓮花”的作品。如曹植的《公宴詩》中“秋蘭被長坂,朱華冒綠池”的描寫,《芙蓉池詩》中 “逍遙芙蓉池,翩翩戲輕舟”寫出了文人們泛舟蓮池中的形態(tài);劉禎的《公宴詩》:“芙蓉散其華,菡萏滿金堂”; 王粲的《詩》中對蓮花“幽蘭吐芳烈,芙蓉發(fā)紅暉”的描寫也都體現(xiàn)出蓮花靈動的特征。不過這時的詩人們還只是停留在對“蓮花”這一意象表面上的描寫,只是單純地把它同桂花、蘭花等植物一同來寫,并沒有發(fā)掘出蓮花更深層的特性與意義。除了詩歌作品,曹植還專門寫過《芙蓉賦》,開頭四句“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結修根于重壤,泛清流而擢莖”道出了蓮花生于淤泥,卻不與淤泥同流合污的美好精神,也提到了蓮花“靈”的特征。此外,傅亮、閔鴻、潘越等也都做過《芙蓉賦》,如 “乃有芙蓉靈草,載育中川,竦修干以凌波,建綠葉之規(guī)圓”(傅亮《芙蓉賦》),“有自然之麗草,育靈沼之清瀨,結根系于重壤,森蔓延以騰邁”( 閔鴻《芙蓉賦》),“偉玄澤之普衍,嘉植物之并敷,游莫美于春臺,華莫盛于芙蕖”(潘越《芙蓉賦》)。從這些對蓮花的描寫中,都可以看出六朝文人對蓮花獨特的認識,也都反映出蓮花“靈動”的特點。

    孫昌武在《禪思與詩情》中提出了六朝時期佛教對文人思想和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從歷史上看,自東晉普遍習染佛說之后,佛教即開始影響于詩歌創(chuàng)作,禪思想和習禪生活早已進入詩的內容?!边@就說明,佛教中的“蓮花”意象與六朝文人詩作中的蓮花“意象”確實有一定的共通之處。如對蓮花“靈動”這一特點的感知上,便體現(xiàn)出佛教對六朝詩歌的影響。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經歷了一個由上到下的過程,東漢時在皇帝的倡導下傳入中國,在六朝時期成為文人士大夫間的一種風尚,并逐步擴大影響力,直到滲透到普通老百姓之中。佛教在六朝時期的發(fā)展是飛速的,并受到了崇尚“魏晉風度”的文人士大夫們的歡迎與推崇,這更多的是來自于佛教講究的“出世思想”契合了當時文人士大夫們的心理,讓他們在個體與社會的對抗中找到了心靈寄托的場所,而這種心靈寄托,也同時表現(xiàn)在這些人創(chuàng)作的詩文中。在六朝之前,蓮花的意象尚且停留在“比興”之中,沒有成為獨立的審美意象,而在六朝之后,蓮花便逐漸從“比興”中脫離出來,真正成為帶有一定思想意義的文學意象。

    這種對蓮花審美意象的改變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對蓮花的描寫更具體豐富,不再停留在單純地與其他植物并舉的階段,而是更細致地描摹蓮花的形態(tài)特征。如潘越在《芙蓉賦》中“舒綠葉,挺纖柯,結綠房,列紅葩,仰含清液,俯濯素波,修柯婀娜,柔莖苒弱”的描寫,已經具體到蓮花葉子的顏色、花朵的形態(tài)、整體的樣子這些細微之處。再如夏侯湛的《芙蓉賦》中,不僅提到了蓮花“紫飾紅敷,黃螺圓出,垂蕤散舒,纓以金牙”的外形之美,還有著“味甘滋而清美,同嘉異乎橙橘”對蓮子味道的具體描寫。另一方面表現(xiàn)在描寫荷花的手法更加巧妙,不僅有傳統(tǒng)的比喻手法,更有著白描、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如梁文帝在《采蓮賦》中對蓮花的描寫,“紫荊兮文波,紅蓮兮芰荷;綠房兮翠蓋,素實兮黃螺”,充分運用了比喻的手法,不僅描繪了荷花的樣子,還特別把蓮葉比作翠蓋,把蓮子比作黃螺,都顯得生動形象,充滿美感。再如陸云《芙蓉詩》中的“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并沒有直接描寫荷花,而是通過荷葉上的露珠,讓人對荷花產生無限的遐想,這也是荷花描寫中的創(chuàng)新之舉。

    總之,六朝文人詩作中的蓮花意象不僅體現(xiàn)了蓮花這一意象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也體現(xiàn)了佛教中蓮花意象對文人創(chuàng)作的積極影響。蓮花在六朝的詩文中,變得更加靈動可感,對蓮花的描寫也更細致入微,這都使蓮花作為一種固有意象體現(xiàn)出了別樣的審美價值。

    【參考文獻】

    篇4

    審美教育首要關心的應該是藝術的審美作用,這對音樂教育尤其如此。在筆者的觀察中,現(xiàn)行的高校普通音樂教育一直是在某種程度上的非音樂教育,講得沉重一點就是反音樂教育。反音樂教育在高校普通音樂教育中比較明顯的癥狀就是過于強調音樂的德育、智育功能而忽略了音樂教育本身的藝術審美作用,從而使音樂教育淪為學校德育、教學管理的某種工具,自然而然地就失去了音樂作為一種學科在高校普通音樂教學中應有的地位。音樂教育絕不是德育和智育的“殖民地”,而應該是德育和智育的伙伴,是攜手共贏的全面合作的伙伴。據筆者了解,在高校普通音樂教育的教學上大部分情形還是語言替代型和單一欣賞型,這樣的教學實踐阻礙了音樂教育的發(fā)展?,F(xiàn)代高校普通音樂教育在教學上首要的是讓學生產生興趣和保持興趣,要注重學生參與的量,也要注意學生參與的質。高校普通音樂教育的教學應以審美教育為主,專業(yè)性較強的音樂訓練應放在從屬地位,專業(yè)性的追求不是高校普通音樂教育的任務。應當遵循音樂藝術規(guī)律,引導學生從感性到理性的過渡,而又不把獲取某些知識、解釋某種概念或宣傳某種思想視為音樂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具備審美結構的音樂課只是知識課而不是藝術課。音樂的生活化,就是在音樂教學中,讓音樂教學的內容向社會伸展,把社會生活引入音樂課堂,使音樂教學充滿時代氣息和生動活力,盡量尋求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的交集和切合點,在進行音樂教學訓練的時候也盡可能地就地取材。對于改善音樂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而言,現(xiàn)代音樂的出現(xiàn)是一個不可回避的現(xiàn)實,所有教育必定通過生活才最有效,音樂教育也肯定是生活的。

    二、在高校普通音樂教育中融匯流行音樂

    筆者曾對上音樂類選修課的學生進行了音樂素質問卷調查。調查的結果是“兩多三少”。幾乎所有學生都表示喜愛音樂,80%以上的學生認為在普通高等院校進行音樂教育有其必要性。而在他們當中,能夠識簡譜的在3%左右,能夠識五線譜的僅有1%左右,能夠熟練掌握一種樂器的僅有1%,系統(tǒng)學習過音樂基本理論的幾乎為零。根據筆者教學十多年來所做的情況調查可知,在選修音樂類課程的學生當中,雖然絕大部分學生不會或不能識譜,但是沒有說不喜歡流行音樂的,而同時喜歡嚴肅音樂的只有30%左右(并且這個比例還在逐年下降)。筆者認為,這種現(xiàn)狀是學生們與嚴肅音樂之間的距離造成的。20世紀以來,人們在不斷強化的各種壓力下,盡力尋求解脫和發(fā)泄,產生了某種反傳統(tǒng)的叛逆性格,漸漸地發(fā)展出了一類極具娛樂性的音樂文化。這種音樂文化強調人格的獨立,凸顯對時代和社會的感受,重視不妥協(xié)的精神,勇敢地去反映現(xiàn)實,反抗傳統(tǒng)束縛,反抗強權政治,反抗文化專制。流行音樂就這樣產生了。如今的流行音樂有六大特點:

    1.娛樂性。流行音樂絕大多數(shù)都取材于日常生活,其中的大多數(shù)又以表現(xiàn)愛情題材為主,其內容通俗易懂。流行音樂的通俗性決定了其一誕生就擁有大眾的基礎,接受和消費的主體就是普通大眾。因此,流行音樂的娛樂性和消遣性,使人們能夠便捷地參與其中,并且從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放松、樂趣和享受。

    2.新奇性。新奇性也就是流行性、時尚性,這是流行音樂的根基。流行音樂是“建立在契合了某種具有代表性的社會心理因而能為大眾所普遍接受的基礎之上的”。流行音樂作為一種主要以滿足大眾消費為目的的商業(yè)化的音樂,新奇性是必須的和必然的。

    3.參與性。流行音樂的題材基本上以日常生活內容為主,強調、突出個人的心理、情感,十分強調自我,特別容易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這些讓流行音樂的參與性無可比擬。

    4.快速更替性。流行音樂是大眾文化消費品,絕對具有商業(yè)性,肯定存在大批量生產的特性。產品必定快速地推陳出新,那樣才能不斷滿足消費者快速更新的消費需求。大眾需求的快速變化使流行音樂的變更周期顯得短而又短,快速更替那是不可避免的。

    5.傳播手段的科技性??萍既招略庐愖屃餍幸魳返膫鞑ナ侄卧诓粩嗟禺a生巨大的變化,從最初只有聲音沒有圖像的廣播、磁帶、唱片、CD,直到聲像并茂的電視、卡拉OK、VCD、DVD、MTV,再到便攜式的mp3、mp4、mp5、艾派、筆記本、多媒體手機等高科技成果,科技產品的不斷豐富,極大地滿足和適應了流行音樂廣泛“流行”的傳播要求,而MIDI、多軌錄音、電子音響合成等技術則進一步改善和提高了流行音樂制作的效果以及音響表現(xiàn)的豐富性。

    6.商品性。流行音樂的傳播載體是以作為大眾文化消費品的各類音像制品為主的,流行音樂的商品性是不可避免的。流行音樂不拘泥于形式,也不會墨守成規(guī),相對而言,有比較樸素的美感,清新、富于想象力的音色,民間的氣質和溫暖的人性,通過這些浸染,流行音樂讓人感覺很容易接近,不會拒人千里,也不用高深的文化素養(yǎng)和音樂修養(yǎng)就可以欣賞和參與。在人類步入新千年時,現(xiàn)代科技讓流行音樂無處不達,幾乎滲透到了人們生活的每個角落。自出生時起,人們身邊就環(huán)繞著各式各樣的流行音樂,耳朵里充斥著五花八門的流行音樂音響,這使得人們和流行音樂之間幾乎是零距離。學生們熟悉流行音樂,沒有陌生感,所以,學生們幾乎100%都喜歡流行音樂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皣烂C音樂”一般是指各種傳統(tǒng)經典音樂和專業(yè)作曲家用傳統(tǒng)或現(xiàn)代作曲手法所創(chuàng)作的各種音樂。嚴肅音樂的確是人類文化的珍寶,長期以來由于各種原因,對于嚴肅音樂,學生們一直缺乏有效的途徑去了解,沒有合適的環(huán)境和氛圍去欣賞。除了少數(shù)有條件接觸嚴肅音樂的學生之外,嚴肅音樂對于學生們就像是熟悉的陌生人一樣,學生們怎么可能去喜歡。那么,同時喜歡嚴肅音樂的學生只有30%左右這種狀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其實,學生們在對音樂的取向(筆者簡稱:樂取向)方面是需要引導的,樂取向是可以后天培養(yǎng)的。筆者認為,培養(yǎng)學生的樂取向也是當今高校普通音樂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在上述形勢下,高校普通音樂教學應該海納百川,充分融匯流行音樂,最大程度地去改善教學環(huán)節(jié)和促進教學效果,進一步地提升教學質量。這樣,高校普通音樂教育才能真正成為高校素質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的中流砥柱。

    篇5

    隨著外語教學從單純的語言教學向“語言與內容融合”的教學模式的轉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外語教學中逐步得到加強。而我國的許多外語院校也在人才培養(yǎng)的指導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手段等方面都體現(xiàn)了以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意識等現(xiàn)實需要為目的的原則。河北傳媒學院作為以藝術類人才培養(yǎng)為主的院校,其外語人才的培養(yǎng)要充分理性地審視“藝術類外語人才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和跨文化語言交際能力教育”的關系,在充分重視學生外語語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同時,要有保護母語和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意識,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適應全球化新形勢的具有“中國認同和國際眼光、傳播中西文化和傳遞中國聲音”的藝術類外語人才。

    一、理性審視傳統(tǒng)文化和外語教學的關系

    為了更理性地審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外語教學的關系,課題組在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組織了問卷調查。針對國際傳播學院2014級和2015級英語、西語、葡語和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的本科生和15名青年教師共計198余人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190份。調查結果顯示,90%以上的被訪者認為,雖然在語言學習中會有母語的“負遷移”現(xiàn)象,但是母語的語言功底對外語學習有重要的積極作用。95%以上的被訪者認為作為外語專業(yè)的學生,非常有必要加強漢語語言和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70%的被訪者在跨文化交際活動中遭遇母語的“失語”現(xiàn)象,認為在外語人才培養(yǎng)中非常有必要強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和認知。

    二、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入外語教學中的必要性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載體和寫照。外語教學既是語言教學,也是文化教學。我們的外語類程在講授語言專業(yè)技能和傳播外來文化方面功不可沒;但從文化的相通性的角度來看,外語教學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傳承和對外傳播方面遠遠不足。在跨文化交際的大背景下,要培養(yǎng)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深厚、語言能力突出的國際化復合型人才,才能滿足傳承中國特色文化和進行文化藝術國際交流的需要。

    從語言學習的角度而言,語言的共性決定了母語既是外語學習不可缺少的基礎,又是可以利用的資源。語言之間有很多普遍現(xiàn)象,我們在學習外語時是以我們的母語為參照,外語及其文化所傳遞的信息必須首先經過母語文化“過濾”,其中的各種語言的、非語言的文化因素,必須以語言學習者的母語文化為背景,通過兩種文化的比較發(fā)現(xiàn)它們的共性與差異。

    從跨文化交際的大背景來看,大學生是向世界介紹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中堅力量,但他們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外語表達方面卻不盡人意。所以作為藝術類院校的外語專業(yè)人才,要成為國際交流的使者,承擔“學習世界文化、傳遞中國聲音”的跨文化交流的使命,就需要在語言文化學習中具有國家情懷和國際眼光。

    三、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入藝術類外語教學中的途徑

    為了在人才培養(yǎng)中更好地融入中國語言和傳統(tǒng)文化教學,可以從課程設置、教材選擇、評價體系以及教師個人素養(yǎng)等環(huán)節(jié)進行改進。目前國際傳播學院對英語,西語、葡語和漢語國際教育等本科專業(yè)的學生以及英語筆譯專業(yè)碩士開設了跨文化交際、涉外禮儀、西方文化概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等相關課程,并且加強了中國語言與文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外語言比較等課程的比重。在教材選擇方面除了選用國內高校較為權威的專業(yè)教材之外,也在自編教材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課程評價體系方面也從傳統(tǒng)的語言知識和讀寫能力的評價逐漸轉向語言應用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評價,以論題研討和論文形式進行學習效果評價的方式正在被廣泛采納。課堂組織尤其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和主動性、互動式的教育模式。在這些課程開設一年以來受到了學生的廣泛認可。

    在外語人才培養(yǎng)中合理融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有效改善外語專業(yè)課教學存在的語言環(huán)境和交流的缺失的現(xiàn)象;增強學生對不同文化因素的了解和理解;強化我國藝術類外語人才保護母語和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意識,切實提高跨文化語言交際能力。培養(yǎng)出適應全球化新形勢的具有中國認同和國際眼光、傳播中西文化和傳遞中國聲音的藝術類外語人才。

    參考文獻:

    篇6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4-0250-02

    盡管對旅游的概念,學術界雖然沒有統(tǒng)一的定論,但旅游是人們暫時離開居住地前往異地且不在異地長期居留的活動,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旅游是一種基于愉悅的、人們跨越地理空間的一種流動,旅游者就是文化的承載者和傳播者。因此旅游是一種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動,旅游本身就是跨文化傳播的方式之一。

    一、旅游與跨文化傳播

    學界對跨文化傳播的定義,可以概括為三類。第一,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際交往與互動建構意義的象征性過程行為;第二,信息的編碼、譯碼在來自不同語境的個體或群體進行的傳播;第三,由于參與傳播的雙方的符號系統(tǒng)導致的文化差異,傳播因之而成為一種符號的交換過程[1]。對于旅游中的跨文化傳播的涵義,我們可以結合旅游的特點,將旅游中的跨文化傳播認為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社會成員之間互動的過程及產生的影響。

    從文化角度而言,旅游中的跨文化傳播實際上是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與融合,是人們對陌生文化的體驗,也是對自身文化的重新發(fā)現(xiàn)和認識??紤]到文化與人的關系,可以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跨文化交流主體作為分析的維度之一,將旅游中的跨文化傳播活動分為:旅游者之間、旅游者與當?shù)鼐用裰g、旅游者與旅游工作者之間的跨文化傳播活動。此外,旅游是一個連續(xù)而又復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的不同階段,跨文化傳播也表現(xiàn)為不同的方式與特征。

    二、旅游三個階段中跨文化傳播的表現(xiàn)及影響

    (一)旅游前:文化差異吸引下的跨文化傳播需求

    人們從產生旅游的想法到選擇旅游目的地并付諸實踐,這中間有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將踏上旅游行程,付諸旅游之前的過程定義為旅游前階段。旅游前階段主要包括:產生旅游的需求,具備旅游的條件,選擇旅游目的地三個方面。

    在產生旅游需求方面,跨文化傳播主要體現(xiàn)在文化差異對游客所產生的吸引力上。反結構理論也很好地解釋了現(xiàn)代社會人們產生旅游需求的原因,即打破原有的日常模式而重建的一種新的行為模式[2]。而旅游作為一種“現(xiàn)代儀式”正符合這一解釋,這種反結構現(xiàn)象最終產生的動力之一便是不同地域、群體、民族間的文化差異。旅游者對新奇文化的追求是旅游具有“跨文化”屬性的重要原因[3]。

    關于旅游者所具備的條件,納爾遜·格雷本提出了“可供自由支配的收入”及“文化自信”兩個方面。他認為經濟收入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而文化自信的關鍵不在于收入,而在于所屬的階層,特別在于旅游者受教育的程度。文化自信與跨文化交流、互動有很大的關系。通過時空的轉換,旅游可能喚醒一種源自文化認同增強或者是批判性思考的文化反省過程,可以刺激文化感受力的復蘇[4]。

    旅游目的地的選擇方面,主要通過大眾傳播媒介進行。游客在旅游之前對于異文化的感知和認識主要是通過大眾媒介獲得。大眾媒介通過傳播有關各旅游地的景色面貌、風土人情使旅游地以外的人了解到異文化。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不顧旅途遙遠,紛紛來中國旅游,不可否認,很大程度上人們是從大眾媒介獲取的目的地的地域和文化特征,并受到客源地與目的地文化的差異性吸引。

    (二)旅游過程中:基于人際交流的跨文化溝通、交融及沖突

    旅游中的跨文化傳播主要是基于人際交流的傳播形式,它是文化與文化之間、人與人之間親身的、直接的、互動的、即時的、感知的交流與傳播。旅游過程中可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到達目的地之前的旅途中;二是到達目的地。在到達目的地之前的旅行中這一階段,涉及到的主要是游客之間以及游客與旅游工作者的跨文化傳播,在旅行的路上來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結識,由于具有相同的目標,人們之間關系是平等的,在這種情境下的跨文化交流更傾向于文化間的溝通和交融,而很少發(fā)生沖突。而后一個階段跨文化傳播的情況則更加復雜,既包括游客間也包括游客與當?shù)厝?、游客與當?shù)刈匀弧⑽幕h(huán)境之間的跨文化傳播。但不論是那個階段,在旅游過程中跨文化傳播主要涉及了文化的溝通、交融及沖突。

    文化溝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游客離開自己的原文化而投入到異文化環(huán)境的過程中,不同文化群體的人們一經接觸,不論他們愿意與否,或者是否意識到了,他們的所有行為都在交流某種信息[3]。不同文化之間在不同主體的作用下實現(xiàn)著溝通和交流。在進藏旅游中,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與藏族文化不可避免地產生著溝通和交流,這即使得藏文化接觸到新鮮的血液,的文化也對世界各地文化產生影響和啟迪,不同文化之間通過溝通交流相互促進,共同繁榮。

    文化交融:既包括文化的融合也包括文化的涵化。文化融合主要指旅游者所在地文化與旅游地文化的互相接納和融匯的趨勢。一方面,跨文化旅游者常常主動適應旅游地文化,在對旅游地文化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接受旅游地的文化觀念和文化行為,并在旅游行為完成后將旅游地文化精華融入自身文化系統(tǒng)。另一方面,為了促進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旅游地也會主動接受、容納和融匯來自旅游者的文化因素,致使旅游地文化滲透著越來越多的外來因素[5]。文化涵化是指兩種異質的文化相接觸,某一文化的個人或群體與另一文化群體的信息交流,經過一段時間,兩者相互來往適應,彼此在原有的文化模式上發(fā)生意識行為演變[6]。當客源地與目的地兩種文化相互接觸時,盡管時間較短,但都會產生借鑒的過程,但一般是強勢文化更深刻地影響著弱勢文化。在進藏旅游的過程中,文化間的交融表現(xiàn)得也很明顯,在拉薩的青年旅社、網吧、艷遇墻就是為了迎合旅客需求而做出的變化。而進藏旅游的各種游客,無論是出于觀光看風景的心態(tài),還是出于讓心靈朝圣需找歸屬感的心態(tài),總會潛移默化地對自己之后的人生產生影響。

    文化沖突:由于文化差異的存在,文化沖突是旅游中跨文化傳播的必然現(xiàn)象。文化因素之間的相異表現(xiàn)在語言、非語言符號、、風俗習慣等許多方面。這些文化因素是引起文化誤解和沖突的潛在基礎[7]。這種沖突的產生主要受文化主體的個人主觀因素影響。比如對旅游地文化觀念、價值取向、生活方式等的極度不適應,對旅游項目、旅游產品的極度失望等等。其實際也是文化休克的表現(xiàn)。文化休克是指一個人進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環(huán)境時,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會交流的符號與手段而產生的一種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懼的感覺[8]。在,有很多的不同于其他地區(qū)的風俗習慣,特別是禁忌,這種文化上的差異很容易引起文化休克和文化沖突。

    (三)旅游結束后:傳播主客體文化互動下的正反兩方面影響

    旅游結束后的跨文化傳播主要聚焦于跨文化傳播產生的不同影響。對游客而言,跨文化交流之后一方面在旅游過程中,人們擺脫了日常平凡的瑣事,在新的環(huán)境中人們可以完全放松并從日常生活的麻木中蘇醒過來,對人們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同時跨文化交流之后通過對其他地域文化的了解,人們也更清醒地對其周圍文化進行準確定位。另一方面,游客很有可能進入一種反文化休克期的狀態(tài)[9]。當旅游者結束在異地的旅游,回到了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旅行者會感覺到本土文化已經發(fā)生了改變,他們在本土文化環(huán)境中一時無法找到熟悉暗示,無法融入本土文化。

    對當?shù)匚幕月糜芜^程中不同文化的溝通、交融與沖突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當?shù)氐奈幕?。文化是穩(wěn)定的,也是發(fā)展變化的[1]。旅游的跨文化傳播既有可能引發(fā)當?shù)厝怂枷牒托袨榈淖兓?,也有可能保護甚至振興當?shù)馗挥械胤缴实奈幕?。例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漢語,而受惠于旅游的發(fā)展,對的文化和當?shù)亟ㄖ谋Wo也日漸引起人們的重視。

    三、結論

    旅游的核心動因是地域和文化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伴隨著旅游者的空間流動而發(fā)生著客源地文化與目的地文化之間的跨文化交際、溝通和傳播[10]。旅游中的跨文化傳播主要是基于人際交流的傳播形式,在整個旅游過程中,跨文化傳播無聲無息地貫穿始終,并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會成員,也影響著不同地域、不同群體、不同民族的文化。文化作為一個開放的動態(tài)結構,不同文化之間的可以相互吸收借鑒,使得文化更具活力更加繁榮。同樣,文化中一些既有的內容也可能受到其他文化的沖擊被消解、同化。

    參考文獻:

    [1] 孫英春.跨文化傳播學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2-14.

    [2] 張曉萍,黃繼元.納爾遜·格雷本的“旅游人類學”[J].思想戰(zhàn)線,2000(2):49.

    [3] 梁旺兵.跨文化視角中的旅游客主交互與客地關系研究——以桂林、西安為例[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06:16-17.

    [4]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62.

    [5] 劉丹青,黃蓉.論跨文化旅游的文化后果及其解決[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93-95.

    [6] 龔晨楓.跨文化旅游與旅游文化傳播[J].商業(yè)營銷,2009,(7):97.

    [7] Larry Samovar and Richard Por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P.82

    篇7

    我們對中西文化的交融與碰撞做一橫向的比較的話,第一階段是古典時期,就西方而言,古希臘時代還算不上真正的中西交流,而羅馬時期也只是個開端,就中國而言,秦朝和兩漢時期,中西真正的交流也是剛剛起步,以后的隋唐宋元是中西交流的主要時期。第二階段是明末清初,可以說是全新的交流時代,是中西方文化碰撞摩擦之始,最終西方列強進入亞洲引發(fā)武力侵略,這就是的來臨。第三階段后的半個多世紀,這一時期是中西方文化猛烈碰撞時期,也基本上是西方文化單向輸入時期,總的來說,1840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水嶺。1840年的百余年,基本上是西方文化向中國強行輸入時期,盡管也有林則徐、魏源等一批睜眼看世界的先驅,但他們的呼聲在當時是如此的微弱,就我國的回應和挑戰(zhàn)來說,接下來1919年的,可以說是空前的文化撕裂的轉折時期。第四階段是20世紀末到現(xiàn)在,這幾十年中國人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此同時,中西文化又達到了發(fā)展與繁榮、自由與平等的雙向交往程度??v觀中西文化交流,西方文化對于中華文明的影響經歷了“交流—撞擊—單向輸入—交流”的過程,如果說,明末清初以前中西是一種雙向平等的文化交流的話,那么,1840年前后,有一個西方文華碰撞并單相輸入的過程,那么狀況一直延續(xù)了幾百年,甚至說“冷戰(zhàn)”結束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還想用這種強行輸入的方式,只不過時代不同了。

    中西文化的交融,既有物質文化內容的交流,也有精神文化諸如、價值觀念的相互影響,且不說四大發(fā)明對于西方世界的持續(xù)性作用,即便是在中國開始受到西方科學逐漸影響的近代初期,我國的科學技術包括科學思想仍然在西方世界得到進一步的傳播,如:明朝的宋應星、李時珍的著作也傳到了歐洲。當然,西方的科技尤其是生活用品大量流入中國宮廷的官僚家庭之中,比如:鐘表、望遠鏡等,更不用說機械槍炮了。中西精神文化的影響也是相互的。自17世紀以后,中國的藝術、哲學和科學思想對西方的影響和傳播越來越明顯,而19世紀以前,除了以外,西方人的哲學思想、價值觀念、倫理標準對中國封建王朝的影響是極其微弱的,但是,后,這種情況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進化論、民主思想到全面影響,西方思潮對我國知識界繼而對廣大民眾,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在21世紀的今天,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大力發(fā)展文化產業(yè),實施重大文化產業(yè)項目帶動戰(zhàn)略,加快文化產業(yè)基地和區(qū)域性特色文化產業(yè)群建設,培育文化產業(yè)骨干企業(yè)和戰(zhàn)略投資者,繁榮文化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這為我國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必將極大地推動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為提高我國文化生產力,打造文化軟實力增添強大的動力。

    篇8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描繪的是江河匯人大海的壯麗圖畫,顯示了大海寬闊的胸懷與包容日月的氣度。千萬條奔騰不息的河流,咆哮著涌人大海,這是何等的氣勢磅礴?它們起伏跌宕,撞擊出震天巨響,進發(fā)出層層浪花,又慢慢地歸于平靜,最終心平氣和地相互接收、交匯、融合,結為整體。這個過程,完美地闡述了“和”的精髓。同樣,在文化的沖擊碰撞中,只有“和”才能使其相互協(xié)調、使其生生不息。

    “和”是一臺天平,它心中自有桿秤。身在北京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中,可以看到盜立在大鐘寺、萬壽寺、廣濟寺、白塔寺等古代寺廟里的古塔、廟堂和參天的古樹。人們在高樓大廈中穿梭忙碌,一刻不停地通過現(xiàn)代科技傳遞著快節(jié)奏的氣息。身旁的古剎卻靜靜地守望,散發(fā)著古樸的余香。時而響起的晨鐘暮鼓,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里越發(fā)顯得穩(wěn)重與祥和。在這里,現(xiàn)代與古樸、時尚與典雅相互融合,給了都市人一種平衡、平和、輕松和安寧的心態(tài),這種“和”的文化,己悄悄沁人人們的心田。

    “和”是一座橋梁,它溝通著不同文化之間的聯(lián)系,連接著不同地域、不同觀念、不同種族的文化交流和交融。在麥加古城這個神秘的地方,世界三大宗教交匯一地,三教信徒都不約而同地前往朝拜,形成一大奇觀。信徒們雖然分屬不同教會和民族,并且有著千百年來難解的恩恩怨怨,但在這里,卻和平共處地在同一個地方祈求神的庇佑。由此看來,在不同文化碰撞時,“和”是處理矛盾的最妥當辦法。與此相反,英國科學家牛頓與法國科學家萊布尼茨各自獨立發(fā)現(xiàn)了微積分,這一同時發(fā)現(xiàn)的理論不僅沒讓歐洲人欣喜若狂,反而使兩派為得到誰先發(fā)明的榮譽爭執(zhí)得焦頭爛額。為此,英國甚至幾十年與歐洲不睦,文化交流更受到影響。試想,當初如果雙方互相尊重,取長補短,以和為貴,科學的步伐或許還能邁得更加穩(wěn)健迅速。

    “和”是一座熔爐,它能使不同文化互相交融、取長補短,通過碰撞、揚棄、融合,形成一種新的先進的文化。中華文化就是中國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幾千年來,中國各民族文化相互影響、相互砒礪、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這才形成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華文化。同樣,美國文化也是通過各種移民文化和土著文化的不斷交融,這才形成了今日大放異彩的多元化的文化。

    世界上有哪種文化是固步自封、孤立發(fā)展的呢?只要我們有“海納百川”的胸襟和氣度,有建立和諧社會,促進世界文化融合的決心,我們就能得到更多新的發(fā)展契機。

    篇9

    作為中國乃至亞洲第一大院線公司的萬達,21日與北美第二大院線集團AMC簽署并購協(xié)議,總交易金額達26億美元。這場交易,被外界稱為中國民營企業(yè)迄今在美國的最大一起并購,也是目前中國文化產業(yè)最大的海外投資,引發(fā)輿論熱議。

    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文化貿易卻是嚴重逆差,在中美電影貿易方面尤其明顯。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亡命天涯》《泰坦尼克號》等好萊塢大片登陸中國市場。宏大的場面、震撼的特效、引人入勝的劇情以及精彩的表演都令影迷們深深著迷。在中國,人們甚至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名詞,稱之為“美國大片”。目前好萊塢進口大片幾乎已占據中國電影票房的半壁江山。人們普遍擔憂,中國電影在強勢的好萊塢面前,將不堪一擊。美中文化交流將會呈現(xiàn)單向而非雙向的態(tài)勢。

    好在兩國官方和民間致力于文化雙向交流的努力一直在進行當中,中美電影行業(yè)之間的合作交流也在不斷加深。中美雙方還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達成協(xié)議。據悉,這一協(xié)議的簽訂意味著中國政府已經同意將在每年20部海外分賬電影的配額之外增加14部分賬電影的名額。開放外國電影引進來的同時,中國影業(yè)也在逐步探索“走出去”的可行性。

    萬達的成功并購,不僅顯示了中國企業(yè),尤其是民營企業(yè)的實力以及資本運作的能量,更顯示了中國企業(yè)致力于拓展美中文化雙向交流的眼光與企圖。并購之后,萬達成為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電影院線運營商。

    電影院線的概念源于好萊塢,是電影放映行業(yè)一種具有壟斷性的經營體制。經營者為發(fā)展和保護其經營利益,在某些城市或地區(qū),掌握相當數(shù)量的電影院建立放映網絡,借以壟斷某國某一電影公司新版影片。萬達通過終端渠道環(huán)節(jié)能介入外國市場是很好的行動,會為中國影片在北美上映提供更多機會,也是一個輸出中國文化與價值的機會,萬達的一大步,也可看作中國電影產業(yè)和文化產業(yè)的一大步。

    但是,也應看到,中國文化的輸出,不能僅靠資本控制渠道,必須負載文化的內容,要從文化創(chuàng)新等多處入手,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事實上,中國不少文化產品尚處于國際文化交流的“低端”和“表層”,難以進入西方主流文化圈,難以產生像《泰坦尼克號》《功夫熊貓》這樣在中國有巨大影響力的作品,中國文化產品不得不面對“影響力”和“傳播力”有限的現(xiàn)實。

    正如有媒體評論所稱,近年來中外文化產業(yè)合作、交融明顯增強,中國文化產業(yè)從業(yè)者也普遍認識到要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就必須學會講“中國故事”,而且要用一種老少咸宜、超越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的國際化方式來展現(xiàn)和表達。

    西方人講述“中國故事”的成功經驗也許可以借鑒,去年在中國收獲1億美元票房的《功夫熊貓2》,就是用美國人的幽默感“混搭”中國山水風光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其中包括了太極和五行拳等功夫、針灸、算命、皮影以及中國特有的親情表達。

    篇10

    1.文化形式的開放創(chuàng)新。網絡文化形式在網絡全球聯(lián)通的基礎上具有了超地域和跨文化的特征,網絡是開放的結構,能夠無限擴展,只要能在網絡中分享相同的溝通符碼,就能整合入新的節(jié)點,一個以網絡為基礎的社會結構是具有高度活力的開放系統(tǒng)。[2]網絡文化在其存在狀態(tài)上是一種融開放性與有序性于一體的文化性狀,表現(xiàn)為積極文化與消極文化并存、主流文化與亞文化共生、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互融等性狀的結構松散的文化體系。網絡為建立環(huán)球文化和地球村提供了一種技術手段和特質載體,它模糊了人類地域文化和時空間概念,消解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化中心主義,沖擊更新著人們的思維模式,賦予其思維以更大的開放性和視野。

    2.信息資源的開放創(chuàng)新。就網絡文化的信息和資源的使用來說,網絡空間是一個海納百川任意存取的環(huán)境,網絡空間中不同主題的網站、博客、BBS網絡論壇和聊天室等,對網絡主體都是開放的。各種不同的思想觀點和民族文化都能在此棲身,任何人隨時隨地都可以自由表達其思想觀點,突破了時空和地域局限。世界在信息資源豐富的網絡空間中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地球村,全球各地的網民都可以通過網絡來聚散信息和交流文化,信息資源的高度開放與有序成為網絡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征。

    3.內容體系的開放創(chuàng)新。在內容體系上,網絡文化是一個內容龐雜、多元和諧有序,且外延較寬泛的文化體系,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作為信息高速公路建設和網絡文化根本載體的網絡,其全球化發(fā)展過程和內容體系影響和規(guī)約著網絡用戶的價值觀念和行為選擇。在網絡空間中,持多元思想觀念的網絡創(chuàng)建者在建立自己的網站或網頁之時,也將代表其精神信仰和文化素養(yǎng)的思想信息融入其中,這使網絡創(chuàng)建者的社會道德觀念與價值取向在網絡中通過他人的點擊瀏覽和鏈接訪問而無限制地被傳播和擴散。網頁點擊率多少主要取決于網站資源和信息內容的質量,這又使網絡內容體系可以在自由和公平競爭環(huán)境中形成一個高度開放、平等和有序的文化世界。

    二、平等互融

    1.文化主置的平等互融。網絡身份的匿名性使網絡主體在虛擬的網絡空間中的社會地位和身份屬性具有平等性,這種平等性使得網絡主體間的交往互動具有互融性。以往文化的話語權形態(tài)都為社會精英群體所掌控,而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生發(fā)展、普及應用,以及網絡文化的催生、成形使傳統(tǒng)的由社會精英群體掌控的話語權發(fā)生改變和動搖,也促使這種由少數(shù)人掌控、壟斷的中心化和精英化的話語權形態(tài)逐漸走向終結。網絡文化的低門檻、弱限制的文化參與、交流等特質優(yōu)勢可以實現(xiàn)全民參與和互動。網絡文化的主要生產者、參與者和消費者是廣大民眾,這使整個網絡文化的生成環(huán)境呈現(xiàn)出一種相對自由寬松和任意自發(fā)的發(fā)展狀態(tài)。因為網絡交流的匿名性、身份的虛擬性等特征使網絡主體之間在網絡空間中形成一個沒有上下等級和身份障礙關系的平臺和自由空間。在此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的文化觀中的中心性、權威性和主流性等固有的文化強勢被弱化甚至消解,顯示出信息時代網絡面前人人平等的平衡張力。

    2.主體參與的平等互融。網絡文化是網民皆可平等參與和互相融合的開放型文化,具有極強的平等性與互融性。虛擬的網絡環(huán)境中使人們可以幾乎沒有門檻、沒有限制的實現(xiàn)平等的文化交流與溝通。由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網絡信息存儲的超容性和傳遞的快捷性,有力地降低了廣大民眾參與網絡文化和獲取有效信息的成本;由于網絡主體在網絡空間中的實踐活動具有隱匿性特征,使得網絡主體在虛擬的網絡空間中的平等成為可能,構成了民眾廣泛參與的前提性條件。在網絡社會里,民眾不再缺乏網絡信息資源,而是要著力提升對紛繁復雜的信息進行正確辨識和行為選擇的能力。

    3.主體交流的平等互融。網絡具有的開放性、匿名性和平等性使網絡交往主體之間的交流具有平等性與互融性。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又將人們日常生活社會編織入平行擴張的網絡中,由于網絡的開放性和平等性能夠滿足網絡主體不同層次和不同種類的交往需求,在有力地拓展了網絡主體視野的同時,也調動了他們參與和使用網絡的積極性,他們既相互交流溝通,又相互共存感染和互融。這種平等和互融的網絡交流方式拉近了網絡主體人際之間的距離,使他們可以在網絡空間中更自由開放地呈現(xiàn)和表達其內心世界和真實思想,網絡主體在此平等的交流過程中實現(xiàn)了相互理解信任和彼此交融。

    三、自由發(fā)展

    1.文化交流的自由發(fā)展。網絡文化的開放性和自由性等特征為網絡用戶提供了一個暢通無阻的對話平臺和活動領域,突破和變革了以往各種文化形態(tài)之間交流溝通所受到的種種限制,在扁平的網絡世界中,任何思想觀點、任何民族文化都能夠在虛擬的網絡空間中得以傳播和擴散。網絡在有力地推動和促進外來與本土、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主流文化與亞文化以及不同的地域文化之間的接觸、交流與互動的同時,也彌補了受自然條件、物理條件和網絡行為主體自身條件等局限而不能與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主體進行接觸交流和互動的短板,使網絡文化在網絡文化中保證其引領地位和主導作用的同時,也使其在發(fā)展過程中積極地融合外來文化和亞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以維護自身的多層次性和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網絡文化的主體是人,文化交流的主體也是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網民可以突破時空間限制進行任意主題的、多媒體形態(tài)的而且是低成本的文化交流互動,此種不拘地域時空、高度自由開放和寬容度、包容性極強的文化交流互動是以往任何存在文化不曾有過的,這種全球性文化交流為散落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進行全球大合唱提供了契機和舞臺。

    2.網絡行為的自由發(fā)展。開放的扁平化的網絡空間中賦予網絡主體以更大的自由度,網絡主體可以自由地參與活動、表達觀點和發(fā)表言論,自由地決定價值取向和選擇網絡行為方式。雖然網絡空間中充斥著很多即興而發(fā)的不盡客觀全面的言論,但卻展示了一個言論較寬松、行為較自由的充滿生機活力的網絡社會。與現(xiàn)實社會中的單向思維和單一論調相異,網絡社會展示的是一個觀點紛呈、復雜多面和的包容度極大的中國社會。

    3.網絡交往的自由發(fā)展。網絡拓展和延伸了網絡主體的交往方式,主要的網絡交往方式有:公共網絡交流平臺、電子郵件、網絡聊天和文件傳輸?shù)?。如同生產工具的革新是生產方式變革的歷史標志一樣,不同的輪子決定著人們的交往方式,決定了人們所能擁有的不同的時間、空間和疆域,賦予了人們不同的接受和支配信息的能力。因此,相較于傳統(tǒng)文化下的各種交往方式,網絡文化拓寬了人們的交往空間和延伸了人們交往時間的自由度。

    篇11

    一、弘揚中華文化,培育中華民族精神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共同文化,包括以漢族文化為主體的各民族文化。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身份的象征,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紐帶。在長期的民族交往和融合中,中華民族文化深入人心。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各種理念、價值規(guī)范、審美追求等深刻地融入到了各民族的血液中,并形成了能體現(xiàn)各民族文化氣質、為各民族認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tǒng)一、勤勞勇敢、愛好和平、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和靈魂,集中體現(xiàn)著中華民族的整體價值追求與信仰,是中華民族整體意志、整體思想和整體精神的高度整合。弘揚中華文化、培植中華民族精神有利于各民族群眾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和精神追求。

    兵團在文化宣傳中要更多地強調中華文化認同,更多地凸顯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精神的弘揚要和兵團教育、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通過整體規(guī)劃,確保中華民族文化的弘揚和宣傳。要和各族職工群眾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增強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精神的親和力,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兵團弘揚中華文化、培植中華民族精神要采取多種渠道,探索有效方式和方法。第一,利用傳統(tǒng)教育手段,大力弘揚中華文化。在中小學校和高等院校的《中國歷史》、《新疆地方史》、《宗教文化史》等教學中通過多種途徑對中華文化進行較為系統(tǒng)的介紹,中文增強中華文化的普及,增強學生的中華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第二,采取綜合信息傳播體系進行宣傳。充分利用廣播、電視、黨報、黨刊等媒體,采取專題、專欄、評論、訪談等多種形式弘揚中華文化。第三,利用互聯(lián)網進行文化宣傳,構建現(xiàn)代傳播體系,形成傳播中華文化的強大合力。第四,保護、發(fā)掘兵團各種形式的中華文化遺存,通過建設中華文化遺址公園、開展中華文化展和專題展覽等形式弘揚中華文化。第五,通過生動活潑的群眾文化活動使各民族優(yōu)秀文化得到傳承和發(fā)揚,如集市和各民族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等。第六,充分利用兵團屯墾文化、軍旅文化等各種形式的文化資源,在歷史教育中、文化旅游中、文化交流中弘揚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

    二、促進文化交流融合,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多元一體”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培養(yǎng)文化的“共同性”,建設各族人民群眾的共同文化,是提高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基本途徑。打造“凝聚各族群眾的大熔爐”,要求兵團必須加強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共有精神家園本質上是一種文化存在,是各民族以文化認同為基礎而形成的共同文化寄托和精神歸屬,形成共有的價值信念、思維模式、審美情趣和理想追求等。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是形成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基本途徑。

    解決文化認同的根本途徑在于建設共同的文化,在發(fā)展兵團文化進程中需要更多地培養(yǎng)共同性,要充分吸收各民族優(yōu)秀文化思想,使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要充分吸收各民族優(yōu)秀文明成果,使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取長補短,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培育共同理想信念,最終建立起一個能充分體現(xiàn)各民族文化特色的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