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精华在线|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午夜福利免费区久久

  1. <style id="av6lj"><delect id="av6lj"><source id="av6lj"></source></delect></style>

    歡迎來到速發(fā)表網(wǎng)!

    關于我們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首頁 > 優(yōu)秀范文 > 中西文化比較論文

    中西文化比較論文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2-10-26 13:51:11

    序論:速發(fā)表網(wǎng)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jīng)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中西文化比較論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chuàng)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lián)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中西文化比較論文

    篇1

    人類的文化寶庫是眾多民族或國家共同構建的,這些多元文化的產(chǎn)生,都離不開特定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歷史條件,由于地理環(huán)境、歷史背景、發(fā)展過程,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各個民族都有其特征,東西方文化也各有其特色。

    中國的忠恕之道與大同思想和西方的個人主義,對中西方文化的各個層面影響深遠,中西文化的主要特征,大都由此衍生而來,中國人重視倫理,西方人重視法治。西方個人主義盛行,人人都想充分發(fā)揮自己獨特的個性,充分享受個人的權利與自由,為了避免個體與個體的沖突,使人不至于因個人自由的過分膨脹而妨害到別人的自由,制定了較為嚴密的法律來匡正個人行為。中國地處于半封閉大陸性地域,經(jīng)濟以農(nóng)業(yè)為主,宗法制與專制并行,且相互影響、制約,這樣的社會歷史環(huán)境孕育了倫理型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這種文化類型不僅在觀念的意識形態(tài)方面發(fā)生著久遠的影響,而且深刻地影響著傳統(tǒng)社會心理和人們的行為規(guī)范。如在維持善良人格與良好人際關系上,講求五達道、三達德,《中庸》道:“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贝咳藗儍?nèi)心的品德和智慧,正確處理這五種人際關系,達到和合的理想境界。中華傳統(tǒng)重視對天地君親師的尊崇;重四維:禮、義、廉、恥,認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此外,還有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之八德。

    “中國文化以家族為本位,注意個人的職責與義務,西方文化以個人為本體,注重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中國古代社會的發(fā)展有著自己獨特的發(fā)展道路,即帶著父系血緣關系殘余跨人奴隸社會,血緣關系通過家族組織影響很大,家庭成員把家庭看得比個人重要,而且特別重視家庭成員間的權力與義務,親屬關系轉換為宗法性的倫理道德形式,并以此規(guī)范人們社會心理和行為。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說:“中國純粹建筑在這一種道德的結合上,國家的特征便是客觀的家庭孝敬。百行孝為先,孝為德行之根本,“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尊君、敬長、尊上,用孝道規(guī)范人生行為,理性地踐行忠孝觀,《荀子·子道篇》:“孝子所以不從命有三:從命則親危,不從命則親安,不從命乃衷;從命則親辱,不從命則親榮,孝子不從命乃義;從命則禽獸,不從命則修飾,孝子不從命乃敬。故可以從而不從,是不子也;未可以從而從,是不衷也。明于從不從之義,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惹以慎行之,則可謂大孝矣?!秱鳌吩?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此之謂也。荀子的“三不從”強調(diào)孝子應慎重思考,從維護家庭利益出發(fā),理性地分清對錯后再行孝道。在宗法制度下,孝道通過孝親忠君傳輸下去,從社會心理層面、行為規(guī)范層面影響著中國人的心理,塑造了獨特的倫理傳統(tǒng),即在維持和諧人際關系上,注重的是個人的德行修為,而不是要靠強制性法律約束,這顯然比西方的法治高明得多。

    有人說,如果把西方的文化視為“智性文化”,那么中國文化則可稱為“德性文化”。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重“德”,并不是說它輕“智”,它是一種德智統(tǒng)一、以德攝智的文化,即德智雙修的文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道德前提下,主張德(道德)、智(知識)雙修,通過知識積累完成人格提升,《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薄白鸬滦浴敝覆粩嗉訌娙说牡赖滦摒B(yǎng),“道問學”指對知識的學習,從此處可看出“德性”為尊,“道問”為次。后世朱熹、陸九淵雖就尊德性、道問學孰輕孰重有過爭辯,但二人均未走出《中庸》的傳統(tǒng),仍以“德性”為尊,“道問”為次。明朝歸有光提出“尊德性”與“道問學”并重:“尊德性者,非以專于內(nèi)而不兼乎外;而道問學者,非以徒鶩乎外而忘其內(nèi)也。德性不離于事物,則尊之者不離于問學矣?!敝v以道問學、尊德性為一,智性與德性不可分開,主體可借助求知途徑達到自身道德的升華。西方的智(知識)性文化,只是單純地探討宇宙的終極實在,以及宇宙的客觀構造,關注的是外在世界;儒家則以道德實踐為基礎,將此轉為對內(nèi)在世界的自我把握,鼓勵人們在道德實踐中體悟以人為中心的宇宙真原,這是有別于西方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

    篇2

    1教師直接對比法

    比如在講到古希臘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柏拉圖時,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一一介紹柏拉圖的生平、思想體系和對后世的影響就會顯得枯燥乏味。筆者在談論到這部分內(nèi)容前會布置學生查詢和閱讀中國古代圣賢孔子的資料,在課堂上教師主要介紹柏拉圖,當遇到其經(jīng)歷或者觀點上與孔子有契合處時會邀請學生講解有關孔子的相關內(nèi)容。譬如筆者提到柏拉圖在早年時期曾旅行至埃及、意大利和西西里等地,希望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最后苦于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抱負而開辦學校向青年們傳授他關于道德和政府的理論,他所創(chuàng)辦的“學園”成為西方最早的高等學府。這時學生已通過前期準備了解到孔子的經(jīng)歷,他們能夠指出孔子在一生中花極大的一部分時間來周游列國,在從政失敗,沒能找到賞識他建議的君主后從事教育興辦私學,開創(chuàng)中國私學之首。學生們此時會驚異于東西方兩位先哲在經(jīng)歷上驚人的相似,因此對了解柏拉圖思想表現(xiàn)出強烈的愿望,教師這時由淺入深,在學生建立了對柏拉圖初步了解后引入較為難理解的這位哲學家的思想體系,筆者從兩位先哲對人之本性的觀點開始,學生通過提前閱讀了解到孔子認為所有人本質(zhì)上是善的,或者說經(jīng)過教化后可以成為善的。筆者在此解釋柏拉圖與孔子思想的迥異,柏拉圖認為大多數(shù)人容易被暴君或貪欲欺騙,因此他們需要被控制,而掌握控制權的人,即“護衛(wèi)者”能懂得普遍的真理[3]。孔子強調(diào)的是廣泛的人類行為,他的中心思想是“仁”,即各種美德,以及由此引出的一套修身達人的倫理觀念和道德教化的政治觀念[4]。而柏拉圖則強調(diào)受過精心教育的統(tǒng)治階層的行為。通過解釋在人性看法上的差異,教師進一步擴展到他們各自對理想政府和社會規(guī)范等方面觀點的不同,并和學生一起探討他們對中西方文化產(chǎn)生的廣泛深遠的影響。讓學生在課堂講解中扮演一定角色能夠加強他們對目標文化的興趣和理解力。課程中師生的積極互動改變了傳統(tǒng)文化教學中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孤立學習的方式,將死板的教師“一言堂”變?yōu)檩p松活潑的“中西文化歷史小型研討會”。

    2按教學反饋對比法

    除了邀請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進程中和教師一起通過中西方對比探討西方文化發(fā)展的特點外,教師還應該時刻密切關注學生對所講授內(nèi)容的反饋。當學生表露出對某些歷史現(xiàn)象的發(fā)生表示不解時,教師應該認識到這樣的原因往往是由于中西歷史發(fā)展上造成的文化差異構成了學生理解的障礙。筆者在開始講授古羅馬帝國時期時首先介紹古羅馬在進入帝國時期后從公元一世紀后期到西羅馬滅亡的三個多世紀內(nèi)絕大多數(shù)皇是非正常死亡,這些貴為皇帝者的結局均十分悲慘,他們或被敵軍殺死,或被自己人殺死,抑或因絕望于別無選擇而自殺。學生對此表示非常驚訝和不解。這時教師應適時指出學生們之所以感到困惑是因為這一階段的羅馬皇帝與我國歷史上大多數(shù)皇帝的命運千差萬別,因此文化教學中初步的自身文化和目標文化的對比激發(fā)了學習者學習的興趣。教師需要進一步對比說明古羅馬帝王和中國皇帝主要的差別。首先,皇帝的出身和人選不同。羅馬帝國的元老院、禁衛(wèi)軍和軍團互相傾軋、不擇手段的把代表自己利益的人推上皇位,內(nèi)戰(zhàn)由此頻仍爆發(fā),國無寧日。政局混亂導致皇位的風雨飄搖,帝王如同走馬燈似得更換。因此,對每一位羅馬帝王來說時刻都是危機四伏、性命攸關[5]。而中國從夏朝的禹開始實行王位世襲制到秦朝時確立了延續(xù)整個封建時代的帝王世襲制,這種世襲制通常有父死子繼和兄終弟及兩種方式。雖然無法保障候選人有做明君的資質(zhì),但這一制度很大程度上確保了皇位的平穩(wěn)過渡和朝代的穩(wěn)定[6]。因此與古羅馬歷史相比,因為爭權奪位導致皇帝的非正常死亡在中國歷史上是較少的。在解釋完皇帝來源不同后,教師可擴展到皇帝權力方面,可以選取有代表性的古羅馬皇帝和中國皇帝,比如把開創(chuàng)羅馬帝國時代的屋大維和確立封建帝制的秦始皇進行對比說明。通過教師及時的講解和闡釋引發(fā)學生對目標文化的反思,能夠提升他們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客觀分析能力。

    篇3

    語言與文化密切相關,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同時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在社會言語交際中,必須遵守一條原則——禮貌原則。禮貌是各社會、各群體共有的普遍現(xiàn)象,是人們交際活動的基本準則,是維系人際和諧的工具和手段,是實現(xiàn)人與人之間成功交際的基本條件,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但不同語言和文化的國度有不同的禮貌表達方式,深刻理解中西禮貌原則的差異及其淵源,有利于跨文化交際雙方增進文化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保證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

    一、中西方禮貌原則概述美國語言學家

    Grice(1967)提出了著名的言語交際中的會話合作原則(c00pemtive nciple)。他認為在所有的語言交際中,說話人與聽話人都有一種默契和合作,使整個談話過程所說的話符合交談的目標和方向。其內(nèi)容體現(xiàn)為合作原則的四準則:量的準則、質(zhì)的準則、關系準則和方式準則。英國語言學家IJeech于l983年在G ce的“合作原則”基礎上,提出了另一條語用原則——禮貌原則。“禮貌原則”概括地說就是,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把不禮貌信念的表達減弱到最低限度。具體包括六條準則:得體準則(1.a(chǎn)ctMa)【im)、慷慨準則(GeneIos h蜘m)、贊揚準則(AppmhtionMa)【im)、謙虛準則(哆Ma】【ill1)、一致準則(A脒IntMa】【irI1)和同情準則(lhyMaD【ilTI)。盡管IJeech提出的禮貌原則的各準則在不同程度上適用于各種文化,但是不同社會間的文化取向、價值觀、思維方式不同,所以不同文化對各個準則的選取側重會有所不同。顧日國先生根據(jù)漢語言文化中的禮貌特征,在Leech的理論框架基礎上于l992年提出漢語禮貌五準則:貶己尊人準則、稱呼準則、文雅準則、求同準則和德、言、行準則。

    二、英漢禮貌原則對比分析

    若將Leech的禮貌原則與顧日國的產(chǎn)生在中國文化基礎上的禮貌準則相比較,我們便會發(fā)現(xiàn)二者的共性即是各個社會的普遍現(xiàn)象。在禮貌原則的指導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社會人際交往中都努力變得更加禮貌起來,都渴求自己能夠被別人接受。我們在承認禮貌普遍性的同時必須認識到其相對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個國家和民族,實現(xiàn)禮貌的方法以及在禮貌的判斷標準上存在很大差異,這些差異是在社會、歷史、人文、地理等多種因素的長期影響下逐步形成的。正是這些因素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對禮貌原則的運用和側重有所不同。

    1.貶己尊人準則與謙虛準則

    謙虛準則相當于漢語中貶己尊人準則的一部分,即以貶己來抬別人,指以盡量縮小對自己的標榜為準則。然而漢英禮貌原則由于產(chǎn)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在跨文化語用研究中,對于同樣的禮貌現(xiàn)象會存在不同的解釋和反應。在漢語言文化中,貶己尊人準則是核心。在談到自己或和自己有關的事的時候要“貶”要“謙”,而談到聽者或者和聽者有關的事的時候就要“抬”要“尊”?!爸t虛”是中國人的美德,但是中國人的“謙虛”與Leech提到的謙虛準則在本質(zhì)上是不同的。漢語中經(jīng)常聽到“一點薄禮,略表心意,不成敬意”、“粗茶淡飯請海涵”、“鄙人拙見”、“不敢當”等類似的客套話,真正把對自身的貶損夸大到最大程度,以此來表示禮貌。西方社會的人們饋贈禮物時,會直接表達自己精心挑選的禮物得到對方喜歡、欣賞的希望,如“Ithinkit Ubeuse t0y0u.”或“Ih0peyou’ulikeit.”出于禮貌,接受者會當場打開禮物表達自己的喜愛之心和感激之情。另外,中國人和西方人受到贊揚后的回應也存在很大差異。當受到稱贊時,西方人會欣然接受,說“anky0u”,避免損害對方的積極面子,符合禮貌準則。中國人受到別人贊揚時,往往是否定對方的贊美之詞,貶低自己,以示自謙。如“哪里,哪里”、“不敢當”、“我做的還不夠好”等。而這種答辭在英美文化中卻被看作是虛偽、缺乏自信的表現(xiàn),使西方人感到自己的話被直言否決而認為對方不講禮貌。因此如果按漢語思維習慣與西方人交流,則必定會造成交際失敗。

    2.稱呼上的差異

    中國人“上下有異,長幼有序”的觀念在稱呼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使用稱呼語時應考慮聽話人的職業(yè)職務、年齡、性別、談話場合以及同談話人的關系等因素。如“王主任”、“劉老師”、“張經(jīng)理”、“李醫(yī)生等。并且人們非常重視用自稱和他稱來體現(xiàn)禮貌。如他稱:貴姓、高見、大作等;自稱:鄙人、卑職、拙見等。而英美文化中的稱謂模式主要是稱謂詞Mr./Mrs./Miss./.+姓,如BiUG砒es,姓為Gates,名為BiU應稱其為Mr.Gates。漢語文化中所講究的“長幼尊卑貴賤”之分在家庭內(nèi)部也有充分體現(xiàn)。在家庭成員中有叔、伯、姨、姑、兄、弟、姐、妹等表示輩分的稱呼語。若直呼姓名則認為是不禮貌的甚至是冒犯的。在崇尚平等的西方文化中無論地位和職位高低,人們更愿意相互直呼其名,同輩的兄弟姐妹也不例外,這體現(xiàn)了朋友式的親密關系。另外,漢語的稱呼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老”字,因為“老”是經(jīng)驗和知識的象征?!袄纤緲洹ⅰ袄蠣敔敗?、“趙老”等稱呼體現(xiàn)了對年長者的尊重。這在西方是無禮的,人們無法容忍。西方人害怕“老”,因為這意味著“孤獨、痛苦、成為負擔”。他們不愿意用“老”這個詞,尤其是女性,最不愿意被問到的就是“H0woldarey0u?”

    三、中西禮貌差異的淵源

    在跨文化交際中,交際雙方享有不同的文化系統(tǒng)和禮貌用語系統(tǒng),由于文化障礙所導致的信息誤解,使得交際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禮貌用語的語用失誤。其根源在于不同的文化對于禮貌原則的理解和遵循程度是不同的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文化價值差異

    中西方兩種文化有著不同的禮貌評判標準。我國素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之稱,長期以來提倡“禮”的精神思想。“禮”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個重要組成部分。“謙虛”是中國人的美德,中國人的“謙虛”主要體現(xiàn)在“卑己尊人”上,這是在中國特定的文化環(huán)境下“禮”在交際中的具體體現(xiàn),意味著貶低自己,抬高別人。漢文化重視謙遜準則,而西方文化則突出得體準則,認為欣然接受對方的贊揚可以避免損害對方的面子,是禮貌的。因此,西方人對恭維往往表現(xiàn)出高興與感謝,采取一種迎合而非否定的方式,以免顯露出與恭維者不一致,令人難堪。中國人則大都習慣否認,提倡“謙虛”和“卑己尊人”,但這種做法卻會給西方人帶來面子威脅。中國人使用語言進行交際更重要的是維系人際關系,形成和諧社會。而西方人注重的是利用語言來表現(xiàn)個體的存在和價值。

    2.自我觀差異

    西方社會崇尚個人奮斗和個人價值,西方人所持有的是獨立的自我觀,這種自我觀具有相對獨立和固定的內(nèi)核,因此,西方人在交際中注重個人隱私和獨立,總是從個體主義立場出發(fā),強調(diào)個人的面子。他們認為尊重個人的自由權利和獨立是禮貌的,反之,則是不適合的,甚至被認為是粗魯?shù)摹6袊怂钟械氖且栏叫缘淖晕矣^,這種自我觀沒有相對穩(wěn)定的內(nèi)核,他人和自我的關系相對不是那么清晰、分明,自我的內(nèi)核依照自我和他人的關系而定,只有當自我被放在適當?shù)纳鐣P系中才會有意義,才會變得完整。漢文化人非常重視以及參與個體與團體的關系,注重集體榮譽感,在交際中,往往從集體主義文化觀出發(fā),強調(diào)群體的面子。因此,不斷給宴請的客人夾菜以表示熱情,叮囑生病的朋友添加衣物、按時吃藥以表示關心等等在漢語言文化中是禮貌的表現(xiàn),但在英語文化中卻被看作是侵犯個人自主的行為。

    3.語言間接程度差異

    篇4

    關鍵詞:英語詞匯教學文化差異

    一、引言

    詞是語句的基本單位,日常的語言交流都是由一個個詞構成的。掌握語言不僅僅是把一個個的詞、詞組、短句學好用好,更主要的是在實際的應用中把具體的文化背景知識聯(lián)系起來,把中西方文化吃透才能在現(xiàn)實中運用自如,不至于出現(xiàn)不必要的錯誤。

    我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在理解目的語(targetlanguage)時,遇到的障礙并非語言知識造成的,而是由文化差異導致的。由此可見,在詞匯教學中加強語言文化因素的對比顯的尤為重要。

    二、語言與文化

    學語言的目的是為了交流。詞匯教學也要毫無例外的為這一目的服務。人類的交際不單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也是一種跨文化現(xiàn)象。在教學中,要對兩種交際文化進行對比,我們首先從文化談起。文化(culture)一詞是一個含義極其廣泛的詞語。1871年英國文化學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nèi)的復雜整體”,是狹義“文化”早期的經(jīng)典界說。而廣義講是一個社會學術語,按照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對“文化”所下的定義,“文化”是指一個社會所具有的獨特的信仰、習慣、制度、目標和技術的總模式。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對文化起著重要作用。有些社會學家認為,語言是文化的,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從另一方面看,語言又受文化的影響,反映文化??梢哉f語言反映一個民族的特征,它不僅包含著該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蘊藏著該民族對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

    三、大學英語詞匯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大學英語學習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都是先教單詞、短語,再講授課文和做練習。對于單詞的講解僅僅局限于音、形、義,對于課文的講授則過分強調(diào)語法。另外,對學生所掌握詞匯的考核也僅僅要求學生會讀、會寫以及會運用單詞簡單造句,覺得文化知識對學習語言和對提高考試成績無多大關系,因此往往一帶而過。這種做法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絕大部分學生完成中學的英語學習,腦袋中僅僅裝滿了單詞和短語而無法表達出來。在現(xiàn)在的英語教學中,由于以上種種原因,雖然平時注意聽、說訓練,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詞匯進行簡單交流,但由于對語言差異問題缺乏了解,以至于詞匯使用不當。

    四、中英文化比較及英語詞匯教學

    1.字面意義和涵義

    字面意義就是基本的或明顯的意義。詞的涵義是詞的隱含或附加意義。所以對于學外語的學生來說,不僅要掌握詞的字面意義,而且要知道詞的涵義。不了解詞匯涵義,會在語言上犯錯誤,有時誤把好言當惡語,引起談話者的一方或雙方不快;有時誤把嘲諷當稱贊,被人譏笑。

    如“peasant”一詞,是“農(nóng)民”之義,但外國人眼里不是“農(nóng)民”之意。英語中的“peasant”與漢語中的“農(nóng)民”所體現(xiàn)的意義并不完全相同,可能有不同的涵義,英語中的“peasant”是貶義?!缎戮幘暿洗髮W詞典》:“一般指未受過教育的、社會地們低下的人”。在漢語中,“農(nóng)民”指直接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勞動的人,是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絲毫無貶義。

    2.日常談話中的文化判別

    中國人在吃飯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語“吃了嗎?”而美國人則用“Hello”或“Hi”。如果不理解其涵義,美國人會認為,這種打招呼是說:“沒有吃的話,我正要請你到我家去呢”。再比如,漢語中的“上哪去???”這樣打招呼的話直譯成英語就是“Whereareyougoing?”用這來打招呼,大部分講英語的人聽了會不高興,它們反應很可能是“It''''snoneofyourbusiness!(你管得著嗎?)”。

    3.稱呼語中的政治地位差異

    無論在英國或是在中國,人們的政治地位及身份是有所差別的。不同地們、身份的人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碰到一起。這就產(chǎn)生了不同地位、身份的人們之間的交際問題。中英稱號不同,例如:

    姓+頭銜/職務Rank/Post+name

    例許市長\\梁博士MayorXu\\Dr.Liang

    4.其它社交禮節(jié)上的不同

    以please“請”為例。但是在某些場所卻不宜用英語please。讓別人先進門或先上車時,不說please,一般說:Afteryou。但是初學英語的人常用Yougofirst,這是不對的。在餐桌上請人吃飯、喝酒、或者請人抽煙時,一般用Helpyourself(tosth.),也不用please。

    5.英漢語言中的性別差異

    英、漢兩種語言中,在區(qū)分禽獸的性別時,用詞也有區(qū)別。在漢語中,一般只用“公”和“母”(或“雌”“雄”)二字來區(qū)分性別;比如“雄雞”、“雌雞”等等;在英語中則往往各有單獨的稱呼,小動物也另有名稱。具體請看下面:

    總稱雄性名稱雌性名稱小動物名稱

    chicken雞cockroosterhenchich

    duck鴨drakeduckduckling

    horse馬stallionmarefoal

    當然,并非所有禽獸都要用自然現(xiàn)象名稱來區(qū)分雌雄。要用male和female或she再加上原名。比如:femalepanda母熊貓,she-wolf母狼等。

    6.不同語言文化中詡的感彩差異

    以“顏色”為例,不同顏色在不同語言中表達的方式并不一樣。在中國代表一種意義,在西方又表示一種涵義,甚至對“顏色”的涵義理解恰恰相反。請看下面:

    字面意義涵義

    green綠green-eyed嫉妒

    white白Awhitelie不懷惡意的謊言

    black黑inablack經(jīng)營一項企業(yè)盈利

    五、結束語

    詞是語句的基本結構單位,是進行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詞匯教學不能為教詞匯而教詞匯,文化差異是詞匯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只有通過對中英文化差異進行比較,使學生在學習詞匯的過程中真正集領會到詞的涵義,并能正確運用所學到的詞匯進行交際,才能真正達到詞匯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外語教學與語言研究出版社,1999.

    篇5

    1.1 考生選題困難,撰寫的護理綜述類文章多,內(nèi)容缺乏新穎性

    護理論文可以反映護理學科的發(fā)展趨勢,應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創(chuàng)新性和新穎性。大部分考生感覺選題困難,不知從何處下手,選不好論文題目。評閱分析所見護理綜述論文32篇占總課題的64%,僅有3人撰寫護理科研論文。護理文獻綜述是護理論文中的一種特殊文體,作者通過閱讀大量文獻后,將有關資料進行分門別類,歸納整理而寫成的文章。大多數(shù)考生選題不新穎,僅把一些國內(nèi)醫(yī)院早已開展的護理技術或已經(jīng)形成常規(guī)的項目進行總結,不了解護理專業(yè)發(fā)展動態(tài),不能把握護理學科發(fā)展的前沿方向,如論文“老年病人的心理護理“、“術后病人疼痛的護理”、“靜脈輸液的護理方法與技巧”等,嚴格地講,綜述不應屬于畢業(yè)論文的范疇。

    1.2 考生畢業(yè)論文撰寫的基本格式不規(guī)范,論文質(zhì)量有待提高

    部分考生論文存在題文不符、摘要概念不清,討論重復前言、結果的內(nèi)容,與結果分離,不了解量表、問卷的使用原則及信、效度檢測的方法等,且參考文獻著錄意識淡薄,論文中引文量不大,平均3條/篇,論文中引用了他人的重要觀點、數(shù)據(jù)、方法、判斷標準而文后未標出其參考文獻,或參考文獻書寫欠規(guī)范。有的考生將個案報道、護理經(jīng)驗總結寫成科研論文,個案護理未交待清楚特殊護理的操作內(nèi)容,護理經(jīng)驗只抄寫教科書上常規(guī)護理內(nèi)容。如論文“上消化出血的護理”,書本常規(guī)內(nèi)容多,而對獲得的經(jīng)驗和體會的具體做法介紹甚少,護理效果也未加以報告,也未總結出新認識和新觀點。

    1.3 考生中畢業(yè)論文抄襲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缺乏嚴肅性

    嚴肅性是撰寫論文必須遵守的基本要求,實事求是是寫作的基本道德。大部分考生時間投入較少,在論文寫作上表現(xiàn)出嚴重的任務觀念,提交畢業(yè)論文前臨陣磨槍,勉強成文。評閱分析所見,有些論文資料有抄襲現(xiàn)象,有的在設計實驗時不設對照組,數(shù)據(jù)之間的關系不清楚,統(tǒng)計分析時多數(shù)使用算術平均數(shù)或百分率。有的考生利用現(xiàn)代信息手段,對網(wǎng)絡論文進行復制、粘貼或大段照抄教科書或某專著。抄襲是科學研宄的大忌,既不能鍛煉能力,還違背科學道德。論文的科學性表現(xiàn)在實驗設計必須科學、合理;數(shù)據(jù)要準確并經(jīng)過統(tǒng)計處理;統(tǒng)計圖表要簡單、恰當。如“術后病人的疼痛護理”有2篇在內(nèi)容上大段雷同,視為抄襲或剽竊。

    2.對策

    2.1 優(yōu)化自考護理本科教育課程設置,開設論文寫作必修課和學術論文專題講座

    我國護理科研起步較晚,護理人員科研理論和能力的不足已成為阻礙護理科研發(fā)展的主要障礙。高等護理自學考試培養(yǎng)目標就是使學生具備一定護理研宄、管理等能力,雖然目前的課程設置中已開設護理研宄、統(tǒng)計學等課程,但從幾年的“護理研宄”教學經(jīng)驗和相關調(diào)查的結果得知:護理專業(yè)學生整體信息素質(zhì)偏低,獲取信息能力較差,撰寫畢業(yè)論文選題困難。因此,應對護理研宄課程進行改革,圍繞護理研宄與論文寫作的主題設計綜合課程框架,擬定實用性強的內(nèi)容,增加文獻檢索實習課,選擇科研經(jīng)驗豐富及文獻檢索知識扎實的教師任教,提高自考本科生文獻檢索能力和信息運用能力。畢業(yè)論文考核前舉辦護理最新研宄進展和發(fā)展方向及論文撰寫講座,幫助考生明確論文撰寫的基本格式,科學地進行科研設計和規(guī)范地書寫畢業(yè)論文。

    2.2 建立畢業(yè)論文考核前撰寫開題報告制度,提高考生畢業(yè)論文的撰寫質(zhì)量

    開題報告對學生的科研知識掌握和科研思路的明確能起到較好的作用效果。開題報告質(zhì)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畢業(yè)論文的寫作與質(zhì)量。撰寫開題報告前,應講清開題報告的模式,請指導教師及專家?guī)椭忌袛嗨绣车倪x題有無價值,研宄方法是否得當,論證邏輯有無缺陷。開題報告的基本內(nèi)容主要包括:選題的意義;研宄的主要內(nèi)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闡述的主要觀點);研宄(工作)步驟、方法及措施;畢業(yè)論文(設計)提綱;主要參考文獻。在畢業(yè)論文的教學時間安排上要作出相應調(diào)整,提早布置開題報告和畢業(yè)論文寫作任務,學生可在臨床實習的過程中,關注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查閱大量的資料,選擇合適的課題,并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科研設計、實驗研宄及對所得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書寫出高質(zhì)量的畢業(yè)論文。

    2.3 靈活選聘導師,建立導師工作監(jiān)督機制,加強考生畢業(yè)論文的全程管理

    我國護理本科自考生的論文多在完成后,交于主考院校,主考院校按照論題方向將論文分組,分配給相關評審教師評價考核。大部分考生由于任務重,答辯時間緊迫,評閱教師給予的指導不能及時糾正,仍然按照錯誤的或有缺陷的設計開展研宄或寫作,嚴重影響了畢業(yè)論文的質(zhì)量。因此,在導師的聘用上,可以聘請青年教師和優(yōu)秀碩士、博士擔當護理自考生導師,或是在院校之間相互聘用導師。建立導師工作監(jiān)督機制,學院可定期檢查導師的工作情況,同時制定學生權益保障機制,學生在面對導師很少指導或沒有指導的情況時,可以向學校主管部門提出。通過建立“導師制”,可對考生畢業(yè)論文進行全程管理,包括開題報告、調(diào)查研宄、文獻查閱、論文撰寫、答辯等各項工作,這樣才能確保畢業(yè)論文的質(zhì)量,同時也可促進省內(nèi)地區(qū)院校間協(xié)作,還可以彌補目前我國護理科研協(xié)作性不夠的現(xiàn)狀,為進一步的護理科研協(xié)作提供可能。

    篇6

    前言

    近年來,文化差異研究正在引起專家學者以及普通語言文化教育者的普遍關注。這反映了時代的變化和要求。文化差異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培養(yǎng)人們對文化差異的積極理解的態(tài)度,是培養(yǎng)不同文化接觸時的適應能力和文化交際的技能。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到來,我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尤其是我國加入世貿(mào)組織后,走出國門或留在國內(nèi)參與跨文化交際的人越來越多,他們都需要學習、掌握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時的實際技能。正是基于這一點,本文就中西文化差異的主要表現(xiàn)和產(chǎn)生差異的原因作簡單的論述和比較。

    一、中西文化差異的表現(xiàn)

    1、思維模式的異同

    中國人喜歡站在生命的更高處思考問題,跳出現(xiàn)實,重視對生命的思考,在對人和人之間,人和自然界之間,人的精神和肉體之間的關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邏輯思維或者理性思維;中國人屬于抽象思維或者感性思維。而西方人更注重于從物質(zhì)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證問題的本源。

    2、對待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的異同

    中國人更看重集體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國家利益,主張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對極端個人主義和英雄主義,往往把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國家利益聯(lián)系在一起,富于愛國和獻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視個體利益,追求人權,崇尚自由,認為如果連個體利益都無法保障,更談何集體利益,正是這樣的思想認識,最終推動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發(fā)展;

    3、民主觀念的異同

    中國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權貴的賞賜。所以我們的人民總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現(xiàn)為民謀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認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權只是人民授予,讓政府來行使的一種公權力。

    4、科學觀的異同

    中國人更相信先人的經(jīng)驗和權威,相信古人甚至超過相信今人,迷信權威,缺乏創(chuàng)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視實踐和理論,富于探險精神,倡導理性思維。通過正規(guī)的學院式教育對科學成果進行普及和推廣,極大的促進了科學的發(fā)展,也最終建立了完整的科學體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觀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強調(diào)個體本位,而中國人提倡群體本位。中西方道德觀的不同,使中西方的倫理體系和道德規(guī)范具有了不同的特點:西方重契約,中國重人倫;西方重理智,中國重人情;西方倫理重于競爭,中國則偏重于中庸、和諧;西方的倫理道德是以人性惡為出發(fā)點,強調(diào)個體的道德教育,中國儒家是從人性善的觀點出發(fā),強調(diào)個體的道德修養(yǎng)。

    6、法制觀念的異同

    中國人主張用禮、道德來約束,通過先賢的教誨和學習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講究克己復禮,導致了人格的缺陷,喪失了獨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認為人的原欲是不應該被壓制的,對于社會和個人的規(guī)范,主張用“法制”,通過制度,如三權分立的組織、政治機構來約束制約,道德則處于從屬的地位。

    7、在為人處世方面的異同

    中國人內(nèi)斂、自省,喜歡“每日三省吾身”,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養(yǎng)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導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創(chuàng)新和開拓進取精神。西方人更熱心于公益事業(yè),把服務社會當成自己的職責。

    二、中西文化差異的原因

    從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為東方和西方兩大區(qū)域。導致它們文化差異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歸納為三個方面:

    1 、受經(jīng)濟制度的影響。

    中國的傳統(tǒng)經(jīng)濟是典型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人們比較安分保守。因為他們依靠一塊土地可以活一輩子,文化比較內(nèi)向。而且中國的古代文明,發(fā)源于大河流域,屬于農(nóng)業(yè)文明,“農(nóng)業(yè)文明性格”造就了東方人注重倫理道德,求同求穩(wěn),以“和為貴,忍為高”為處世原則。

    西方的古希臘文明,發(fā)源于愛琴海沿岸,屬于海洋文明,況且歐洲的農(nóng)耕遠不像中國的農(nóng)耕在古代社會那樣重要,所以歐洲人喜歡向外探索,文化比較外向。而且西方國家經(jīng)過工業(yè)革命很早就進入了工業(yè)經(jīng)濟時代,“工業(yè)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較強的斗爭精神和維護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識,以獨立、自由、平等為處世原則。

    2 、受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封閉的大陸型地理環(huán)境使中國人的思維局限在本土之內(nèi),善于總結前人的經(jīng)驗教訓,喜歡“以史為鏡”,而空間意識較弱。這種內(nèi)向型思維導致了中國人求穩(wěn)好靜的性格,對新鮮事物缺乏好奇,對未知事物缺乏興趣。

    而西方國家大多數(shù)則處于開放的海洋型地理環(huán)境,工商業(yè)、航海業(yè)發(fā)達,自古希臘時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體,探索自然奧秘的傳統(tǒng)。同時,海洋環(huán)境的山風海嘯、動蕩不安,也構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間拓展和武力征服的個性。

    三、結 語

    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歷史背景、審美心理的不同而產(chǎn)生的,是在社會的發(fā)展、歷史的沉淀中約定俗成的,是一種永久性的文化現(xiàn)象。我們應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識以及社會風俗習慣。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人們居住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來越多。了解不同文化差異,提高文化適應性,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習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有利于我們實現(xiàn)從感性到理性質(zhì)的飛躍,排除東方思維負遷移的影響,進而使我們的跨文化交際更有效,更順暢。

    參考文獻

    [1]胡文仲.英美文化辭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

    篇7

    一、“王韜研究”分期概述

    在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演進的時代,王韜成為“口岸知識分子”①的典型代表,經(jīng)歷從“文人”到“譯者”的蛻變。七十年的人生幾經(jīng)跌宕:譯書、辦報、游歷、教學,柯文筆下的“新人”在中西文化與信仰的沖突中探索著。毋庸置疑,他是學者、政論家、文學家。但放眼流淌近代中國的滾滾“西潮”,一個頭銜或許更配得上他的貢獻——中西文化傳播中的先行者。

    黨月異②《王韜研究世紀回顧》把始于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王韜研究大致分為始發(fā)期、持續(xù)期、發(fā)展期、深入期四個階段。最近的一個階段是從1990年至今,這個階段的研究在王立群看來“突破了前期研究王韜生平和籠統(tǒng)整理介紹王韜著作的局限”③,全面而細致地考察了王韜的各種思想和活動。九十年代以后,相繼問世的研究專著主要有兩部《王韜評傳》(忻平④1990、張海林⑤1993)、《王韜年譜》(張志春⑥1994)、《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王韜與晚清革命》。2012年,王立群《中國早期口岸知識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采用原典實證的研究方法,全面考察了王韜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活動以及西方文化的沖擊給他觀念上帶來的變化。目前,這種對主人公跨文化傳播中表現(xiàn)的關注已逐漸開辟出研究王韜新的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黨月異在《王韜研究世紀回顧》中把王韜的事業(yè)劃分為“報刊事業(yè)”、“中西文化交流”和“翻譯事業(yè)”三個方面??傮w看似沒有問題,但細究起來卻值得商榷。站在跨文化傳播的角度,三者之間有重疊部分,翻譯書籍作品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形式之一,而《循環(huán)日報》的創(chuàng)立尤其是政論文體的大量采用,其實同樣是在給民眾灌輸西方制度思想,增進民眾對西學世界的了解。

    二、王韜與中西書籍互譯

    王韜不僅協(xié)助麥都思將《圣經(jīng)》等宗教作品翻譯成中文,也在英華書院同理雅各合作將儒家經(jīng)典譯成英文。此外,王韜還與傳教士合譯過不少科技類書籍,如《格致新學提綱》、《華英通商事略》等。盡管著述頗豐,王韜的工作場所卻主要集中在上海和香港兩地。

    1、上海墨海書館

    選擇步父親后塵前往墨海書館的王韜,最有可能是出于經(jīng)濟利益。王宏志⑦ 《“賣身事夷”的王韜:當傳統(tǒng)文士當上了譯者》力主此類觀點并結合證據(jù)詳盡剖析。關于他在上海13年的翻譯工作,有學者將其大致分為兩期:前期以《圣經(jīng)》、中文贊美詩等宗教作品為主,后期以科技、貿(mào)易類書籍為主??挛牡膶V秱鹘y(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王韜與晚清革命》提供了王韜參與《圣經(jīng)》翻譯的相關細節(jié),包括成員構成、工作流程和時間安排等。就王韜對兩期工作的態(tài)度而論,不少學者從王韜的自述中得出大體一致的結論:前期“消極應付、厭惡不已”,后期則“積極參與、引以為傲”。童元方和王立群等都察覺到了主人公前后微妙的心態(tài)變化以及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在王立群的專著《中國早期口岸知識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里,將前期厭惡抵觸的原因歸結為傳教士中文功底差勁和文化差異帶來的“內(nèi)在抗拒”。童元方⑧《論王韜在上海的翻譯工作》認為,后期翻譯寄托了王韜“經(jīng)世致用”的抱負。“以器通‘道’、藉‘器’見‘道’, 因中西之道相通而實現(xiàn)大同世界的理想”構成了傭書墨海的王韜獨樹一幟的思想內(nèi)涵。不論王韜自身是否滿意,他的翻譯工作卻在“第60屆傳教大會報告”中得到高度肯定,羅香林⑨《香港與中西文化交流》也對王韜參與的“代表本”《圣經(jīng)》報以“文辭雅達、音節(jié)鏗鏘”的肯定。

    2、香港英華書院

    1862年,因政治避難而客居香港的王韜給理雅各當起了助手,工作性質(zhì)與在上海類似——翻譯。不同的是,這次是把儒家經(jīng)典譯成英文,使“東學得以西漸”。王立群《王韜與近代東學西漸》肯定了王韜在中西文化傳播中的突出貢獻,并在專著《中國早期口岸知識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中勾勒了王韜參與的不少細節(jié),比如面對浩如煙海的各家注釋,王韜不因個人喜好偏重一門一派等等。在英華書院的幾年時間里,王韜直接參與翻譯的經(jīng)書共5部,分別是《書經(jīng)》(第3卷)、《詩經(jīng)》(第4卷)、《春秋》、《左傳》(第5卷)、《禮記》(第7卷)。在與傳教士的合作中,“華夷之辯”的心態(tài)普遍存在于傳統(tǒng)文士的內(nèi)心。如果說在上海翻譯《圣經(jīng)》的王韜多少存有“獲罪名教”的痛苦與不安,那在香港翻譯《中國經(jīng)典》則充分填補了他“宣孔孟之道于西土”的虛榮心。王志宏《當傳統(tǒng)文士當上了譯者》深刻洞察了王韜的上述心態(tài),并把這次的跨文化傳播與中西文化的第一次接觸進行對比,得出了“盡管傳播方向各異,卻都秉承‘以儒學為重心’”⑩的結論。由于在上海有著十幾年與西人合作譯書的經(jīng)驗,外加自身深厚的經(jīng)學功底以及對“東學西傳”的積極態(tài)度,王韜在英華的表現(xiàn)稱得上可圈可點。理雅各將其譽為“最博通中國典籍”的學者。王立群《王韜與近代東學西漸》也認為正是王韜扎實細致的工作使譯作達到了極高的水平。

    三、王韜與西學論著編撰

    王韜一生著述頗豐。據(jù)學者統(tǒng)計截止目前約有40余種。這些書目中,涉及西學與中學的含量大體相當,而站在歷史角度看,顯然對西學的介紹更具分量。

    1、科技類書籍編撰

    王韜在上海除協(xié)助麥都思翻譯《圣經(jīng)》外,還花費大量時間與其他傳教士們合譯科技類書籍,主要有《格致新學提綱》(與艾約瑟合譯)、《重學淺說》(與偉烈亞力合譯)、《光學圖說》(與艾約瑟合譯)、《西國天學源流》(與偉烈亞力合譯)等四本?!稄|園著述總目》中對此做了記載,一部分學者如宋建昃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王韜》、童元方《論王韜在上海的翻譯工作》等都對上述內(nèi)容進行了考證和詳盡分析。作為“譯者”的王韜工作同時也留心西學知識,竭力讓自己成為“學者”。并在工作之余以上述四部譯本為原始材料,另外編撰了《西學原始考》、《西學圖說》、《泰西著述考》等三部著作。王立群在專著《中國早期口岸知識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逐本考證了其內(nèi)容和材料來源??梢哉f,王韜在介紹和傳播西方的科技知識方面走在了時代的前面,在中西科技交流史上具有特殊意義。

    2、文史類書籍編撰

    在國外文學作品翻譯方面,王韜可謂是最早的“試水者”。李景元⑿《王韜和他的翻譯事業(yè)》指出翻譯外國文學的第一人不是林杼而是王韜,并將法國《馬賽曲》的早期翻譯歸功于他。此外,這篇論文還引述和評價了王韜“選材必嚴,取材必富,擦言必雅,立體必純”的翻譯主張。

    在王韜的眾多著作中,世界史方面的研究占有相當比例,其中尤以《法國志略》和《普法戰(zhàn)紀》兩部影響最為深遠,在當時的中、日兩國均引起較大反響。鄒振環(huán)⒀《最早由中國人編譯的歐洲戰(zhàn)爭史》介紹了王韜編撰的歷程,并給予《普法戰(zhàn)紀》高度評價,認為這是“近代世界史著作中影響最大的一部歐洲當代專史”。忻平⒁《王韜與近代中國的法國史研究》則從體例、內(nèi)容、評析等方面深入解讀了這兩部史著,認為“王韜治法國史絕非單純?yōu)閷W術”,還寄托了個人“振興中國”的夙愿。王韜對以法國史為典型代表的世界史的編撰對近代國人觀察世界提供了全新窗口,引導人們通過閱讀西方各國歷史來深入了解西方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軍事。

    3、貿(mào)易類書籍編撰

    1857年,王韜與偉烈亞力合譯的《華英通商事略》問世,并于同年在《六合叢談》連載。對一個重農(nóng)抑商的國家來說這部著作的意義可謂非凡,而“中國欲制西人以自強,亦莫如由商務始”的見識更是卓然超群。張廣杰⒂《王韜商本思想論略》認為王韜的“商本思想”成形于歐洲游歷歸來以后。但不可否認,“羈旅香?!庇绕涫蔷幾g了《華英通商事略》之后的王韜在某種程度上已開啟思想的轉型。

    4、綜合類書籍編撰

    1853年,王韜逐步參與《中西通書》這部綜合性科學刊物的翻譯與編訂,并為之作序。序中,王韜以“用心不?!薄ⅰ澳爻煞ā备爬ㄖ袊萍悸浜笥谖鞣降脑?,王立群在專著《中國早期口岸知識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中認為“這在當時無疑是非常先進的觀念”,并進一步揭示出王韜在編撰西學書籍過程中思想轉變的信號。

    四、游歷海外、宣道異域

    跨文化傳播的形式除了以文字為載體的書籍,還有以聲音為載體的演講以及衣食為主體的習俗。按當時的條件,除了第一種方式的傳播能做到跨越時空外,對于后兩種來說則必須親歷親為,零距離溝通。作為早期踏上西土的傳統(tǒng)知識分子,王韜在幸運之余也多了份責任。

    1、歐洲之行

    1867年,王韜隨理雅各前往英國,游歷歐洲近三年時間。這期間,零距離接觸西方文明的王韜逐步意識到中、西文化具有各自特點,無分貴賤。但彼此缺乏了解的事實讓他自覺的承擔起傳播儒家哲學與文化的使命。通過《漫游隨錄》不難發(fā)現(xiàn),王韜跨文化傳播的一條主要途徑就是演講,地點包括在理雅各故鄉(xiāng)亨得利的教堂、在金亞爾鄉(xiāng)書院、在愛丁堡的教堂、在牛津大學的畢業(yè)典禮上。對此,王立群在專著《中國早期口岸知識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中進行了細致的梳理。據(jù)她闡述,在王韜的演講中,“吟誦詩詞”成為展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手段。

    就演講的反饋效果來看,王韜自己是比較滿意的。不是“諸女皆相顧微笑”⒃就是“一堂聽著,無不鼓掌蹈足,同聲稱贊,墻壁為震”⒄等等。當然,這樣用詞難免有夸張成分,但不可否認這樣的傳播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了一部分西方人士對中國文化的偏見。另外,演講的順利進行離不開精通漢學的理雅各的穿針引線,是他勁道的翻譯讓王韜的講述精彩紛呈。

    逗留英倫期間,王韜曾將所帶的中國典籍贈送給牛津大學和大英博物館,被譽為促進中西文化交流的“盛舉”。對于這起“置書英國事件”的幾個細節(jié)如“書籍存放何處?”“共多少書籍?”“是贈還是買?”等,多位學者間存在爭議。田正平、葉哲銘⒅《重新認識王韜在中外文化教育交流中的置書英國事件》梳理了各家的意見,推測出王韜置書地應為大英博物館,有203本共712卷中國書,被購買的可能性大。

    2、日本之旅

    1879年,王韜開啟歷時百日的日本之行,并據(jù)此寫下《扶桑游記》。但實際上,他對日本的關注早在墨海書館時便已出發(fā)。通過英美傳教士,王韜逐步意識到明治維新給日本帶來的變化。而憑借幾部歐洲史著蜚聲海外的王韜受邀前往日本進行文化交流。舒習龍⒆《晚清江蘇人與日本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將王韜在日的文化活動做了大體描述,主要是與日本文士“相互拜謁、切磋學問、探討詩詞”。此外,舒習龍還進一步把這些文士分為兩類:一類是中華文明的欽慕者;另一類則是西方文明的同路人。

    關于王韜對日本態(tài)度的嬗變和矛盾,王立群《從王韜看十九世紀中葉中國文人的日本觀》認為,在王韜筆下的日本西化運動是徹底的,單從日本角度看值得肯定,但崛起后的日本不斷以威脅中國為代價則令王韜無法釋懷。此外,王立群還提出,“對中國文化在日本遭遇的冷落,王韜也深感惋惜和遺憾。”⒇

    五、王韜的辦報經(jīng)歷

    在近代口岸知識分子中,王韜的影響力可謂巨大。究其緣由,除游歷海外的特殊經(jīng)歷外,離不開辦報活動的推動。學者王立群在專著《中國早期口岸知識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中按時間順序,將其辦報經(jīng)歷大致梳理如下:參與《遐邇貫珍》文字校對和發(fā)行、兼任《孖刺西報》中文附錄《近事編錄》編輯、香港《華字日報》主筆。1874年,《循環(huán)日報》創(chuàng)辦,王韜的新聞事業(yè)步入頂峰。

    《循環(huán)日報》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都具有里程碑式意義。內(nèi)容方面提出“君主立憲”等政治改良方案。形式上,政論文體則開啟一代文風。王韜晚年,一部分政論文章被匯集成《弢園文錄外編》出版,成為后人研究其新聞思想、改良思想等的重要參考依據(jù)。

    六、王韜與格致書院

    在李鴻章的默許下,王韜回到上海,為獻言獻策。當初正因科舉而受拒仕途之外的王韜,在人生最后的十幾年里把大部分精力留給了“教書育人”,在格致書院踐行自己“傳播西學、教育新人”的教育理念。通過王韜《格致書院課藝》和傅蘭雅《格致書院會講西學章程》,不少學者(如王立群)認為,王韜接管下的格致書院與傳統(tǒng)教育相比,從招生到教學內(nèi)容和方式都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為近代中國教育改革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另外,王爾敏專著《上海格致書院志略》對王韜在書院“考課”等一系列舉措進行詳細考證和記錄。

    結語

    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關于王韜的研究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幾百篇論文的發(fā)表和五部專著的出版就是最好說明。盡管如此,對王韜跨文化傳播的研究仍有較大上升空間。一方面新的史料不斷被挖掘和整理,如浙江師范大學的陳玉蘭《王韜著作整理》項目獲得高校古委會規(guī)劃立項等;另一方面,新的理論視角不斷涌現(xiàn),新聞傳播學、社會學、文化學、史學等領域的共同推進和交叉分析或將成為未來研究的主流。

    參考文獻

    ①柯文[美]:《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王韜與晚清改革》[M].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16

    ②黨月異,《王韜研究世紀回顧》[J].《德州學院學報》,2003(10)

    ③王立群:《中國早期口岸知識分子形成的文化特征——王韜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14

    ④忻平:《王韜評傳》[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

    ⑤張海林:《王韜評傳》[M].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

    ⑥張志春:《王韜年譜》[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⑦⑩王宏志,《“賣身事夷”的王韜:當傳統(tǒng)文士當上了譯者》[J].《復旦學報》,2011(2)

    ⑧童元方:《論王韜在上海的翻譯工作》[J].《上??萍挤g》,2000(1)

    ⑨羅香林:《香港與中西文化交流》[M].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61:78

    ⑾宋建昃,《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王韜》[J].《夏之卷》,2001

    ⑿李景元,《王韜和他的翻譯事業(yè)》[J].《中國翻譯》,1991(3)

    ⒀鄒振環(huán),《最早由中國人編譯的歐洲戰(zhàn)爭史》[J].《編輯學刊》,1994(4)

    ⒁忻平,《王韜與近代中國的法國史研究》[J].《上海社會科學院學書季刊》,1994(1)

    ⒂張廣杰,《王韜商本思想論略》[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8(1)

    ⒃⒄王韜:《漫游隨錄卷三》[M]:P135、97

    ⒅田正平、葉哲銘,《重新認識王韜在中外文化教育交流中的置書英國事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6(3)

    ⒆舒習龍,《晚清江蘇人與日本文化的交流和融合》[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2008(4)

    篇8

    為什么西方的笑話,在中國笑不起來?為什么在中國廣為傳頌的傳統(tǒng)美德—謙虛,在西方則被認為是無能的表現(xiàn)?歸根結底是文化差異的問題。人們常說的漢語式英語(Chinglish)是指仿照漢語的表達習慣和方法產(chǎn)生的不符合英語表達習‘質(zhì)的句式或表達法,其中主要由于沒有考慮到中西文化的差異而出現(xiàn)的貌似正確實則錯誤的表達。如:1.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好好學習,天天向上。)2.Give you a color to see see.(給你點顏色看看。)等等??梢姡谟⒄Z教學中應注重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提高對中西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適應性,樹立文化意識,勢在必行。

    一、語言和文化

    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語言不僅僅是一套符號系統(tǒng),人們的言語表現(xiàn)形式更要受語言賴以存在的社會習俗、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約和影響。0長期以來,在英語教學中語言和文化的這種關系一直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在教學實踐中,由于不了解語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的差異,在英語學習和英語交際中屢屢出現(xiàn)歧義,誤解和語用失誤的現(xiàn)象。

    例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來表示對外國人的關心,殊不知這句話侵犯了別人的隱私(privacy )。中國人以謙遜為美德,當外國人稱贊中國人某方面的特長時,中國常用‘`You are flattering me."(過獎)來應酬,這往往會讓評價者感到你在懷疑他的判斷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哪里,哪里。)來回答,弄得外國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美國社會學家G..R.Tucke:和W.E.Iambet對于外語教學中只教語言不教文化有這樣的看法:“我們相信,任何這類企圖都會使學生失去興趣,使他們不僅不想學習語言符號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這一符號系統(tǒng)的民族。相反,幫助學生在學習語言時提高對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興趣和動力……,從而提供了學習該民族的語言的基礎”。

    二、中西文化的偶合現(xiàn)象與文化差異

    (一)中西文化的偶合 文化的偶合現(xiàn)象是指: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與大自然作斗爭的過程中會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體驗和經(jīng)歷。這種相似性必然會反映到語言中來。在英漢語中,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許多相同或相似的表達。例如:

    1.“披著羊皮的狼”,英語為wolf in sheep’s clothing;

    2.“同舟共濟”,英語為in the same boat;

    3.“破土動工”,英語為break earth;

    4.“三思而后行”,英語為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

    5.“藍圖”,英語為blue print,等等,這樣的偶合現(xiàn)象不勝例舉。

    文化的這種偶合現(xiàn)象,可以以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英語。

    (二)中西文化的差異 不同的民族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和歷史環(huán)境不同,因而對不同的事物和經(jīng)歷有著不同的理解和分類;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導致了他們獨特的篤信,崇尚和忌諱心態(tài);不同的民族因其發(fā)展的特殊歷史過程也產(chǎn)生了本民族自己的歷史典故,傳說軼事。如:漢語中的“龍”,“生死輪回”,“八卦”,“陰陽”,“氣功”等,對不了解中國文化的外國人來說必然是云里霧里,不知何物。同樣,當我們看到英語He is a wolf時,還以為是“這個人很兇”,實為“他是個好色之徒”。

    中西文化的差異有很多,還可以從動物的“文化附加義”的差異窺見一斑。在漢語中有“賊眉鼠目”,“鼠目寸光”等成語,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淺。而老鼠在英語理語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由于迪斯尼先生創(chuàng)造了Mickey Mouse的卡通形象,使老鼠為大眾所喜愛,尤其在兒童心中,更是機敏、智慧的象征。至于騾子,在漢語中,“壽命長,體力大”是它的特征。而英語中騾子是“頑固( stubborn )”的代名詞。漢語中人們用貓頭鷹象征不樣之兆,如“貓頭鷹進宅,好事不來”,而英語中的貓頭鷹則是智慧之鳥。

    我們可以把與英語國家的人進行日常交際禁忌話題歸納為四個詞:I,WARM,where,meala。I代表income;第二個詞中W代表weight , A代表age , R代表religion , M代表mam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間”:不間對方收人,不間體重,不問年齡,不問宗教信仰,不問婚姻狀況,不間“去哪兒”,不問“吃了嗎”。

    三、樹立文化意識,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

    我國素稱禮儀之邦,其重視禮節(jié)程度不亞于歐美任何一國。但由于中西風俗習慣有很大差異,如對此不了解,在與英美人交際時,就會引起對方的誤解。下面是英美人在問候、告辭和稱呼上的禮節(jié)習慣:

    (一)Greetings問候 中國人見面打招呼時習慣說:您吃過了嗎?(Have you eaten? / Have you had your meal?)或您上哪去?( Where are you going?)。而英美人見面時,上午則說:Good morning.下午則說:Good afternoon.傍晚就說;Good evening、如與熟人打招呼則說:How are you?或How’s life?如與較熟的人或朋友打招呼則說:Hello,或Hi。如果用中國人打招呼常說的‘`Have you eaten?”去問候英美人,就會引起誤解,因為在英語里這句話不是打招呼用語,而是“邀請對方去吃飯”。如果見到英美人時說:"Where are you going?”他們會很不高興。因為這對英美人來說則是“an intervention of private",“即干涉別人的私事?!?(二)Addressing People稱呼 中國學生常稱呼其老師為“Teacher Wang?(王老師)等,即便對外籍教師也是如此稱呼。其實這不符合英美人的習慣。在英語中,"teacher”不能用于稱呼,只是一種職業(yè)。一般來說,英美人稱呼中小學的男教師為‘`Sir",女教師為“Miss",大學教師則為“Title + surname or given name",即“頭銜+姓氏”或者直接叫對方的名字。例如:Professor White,Dr. Green等等。另外,中國人稱呼別人時常把對方的行政職務加上,如:王主任(Director Wang),李科長(Section Li)等等,在英語中這些是不能與姓氏聯(lián)用的。

    英美人稱呼別人時一般分以下幾種形式:

    l.Formal situation(正式場合):Title + surname(頭銜+姓氏)。如:Tom Smith可被稱為:Mr. Smith。

    2.Ordinary situation(一般場合):Title+surname or given name(頭銜+姓氏或直接叫名字)。如:James Martin可被稱為Miss Martin或James。

    3.Informal situation / Close relationship(在非正式場合或關系比較密切):Given name(直接叫對方的名字)。如:Clare Harkey可被稱為Clare。

    (三)Parting告辭 到別人家做客,告辭時,英美人習慣說:"I should go now.”或“I’d better be going now.”意思都是“我得走了”。英美人在告辭時從不說:"I’ll go back."(我回去了。)或“I’ll go first."(我先走了。)因為在英語里,"I’ll go first.”的意思是:"It’s late. It’s time for the guests to leave. I’ll go first and set a good example. So all the other people should follow me.”即:“時間不早了,客人們該離開了。我先走給大家開了頭,其他客人也應該馬上離去?!?/p>

    篇9

    當今時代是一個全球化潮流迅猛發(fā)展的時代,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越來越頻繁。賽珍珠由于她的跨國經(jīng)歷和她所接受雙重文化教育成就了她獨特的文化視角,始終能夠站在多元文化主義的立場,追求異質(zhì)文化之間的和諧相處以及異質(zhì)文化雙方價值觀上的共同點,從而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合主義”的中西文化觀。在全球化態(tài)勢下研究賽珍珠的作品及其價值,具有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

    賽珍珠的文學創(chuàng)造開始于20世紀20年代末,國內(nèi)外學術界對賽珍珠的研究始于20世紀30年代,郭英劍曾將賽珍珠的研究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30―1950年)。這一時期,人們對賽珍珠的研究與評論是自由爭鳴性質(zhì)的,不受非藝術因素干擾的,因而總體是比較客觀的。第二階段(1950―1980年)。中美雙方兩種意識形態(tài)的尖銳對立,賽珍珠的作品基本上屬于禁書,有關的研究文字不僅量少且失于公允。第三階段(1980―)。經(jīng)歷了“”的慘痛教訓使中國人民深刻意識到在思想文化方面加強東西方交流的必要性。八十年代末,對賽珍珠作品的研究呈現(xiàn)出逐漸繁榮的局面,各種賽珍珠研討會紛紛召開,一批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論著也都應運而生。

    一.賽珍珠小說研究的角度

    隨著賽珍珠在現(xiàn)代文壇上的地位越來越受到關注,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被賽珍珠的獨特視角和寫作方法所折服。對待賽珍珠及其作品的研究,主要包括對作品本身的評論鑒賞和所體現(xiàn)的文化精神、文化思想的審視,涉及到寫作動機、寫作傾向、寫作風格,以及作品題材、結構、人物描寫等各個方面。目前對賽珍珠小說的研究角度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賽珍珠代表作本身的主題、人物和民俗等的研究。1994年尚營林分析了賽珍珠作品中的主題,中國農(nóng)民的傳統(tǒng)價值觀――戀土和傳統(tǒng)家庭模式。1996年,姚君偉就《大地》及其他代表作的人物形象分析推出了系列文章,他從王龍的負疚感這個視角王龍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周松林和劉龍對《大地》中的婚嫁狀態(tài)、神觀、食俗、住宅樣式和服飾等各種中國社會民俗都做作了細致的考察和分析。

    2.對賽珍珠人文精神以及人道主義思想研究。作為中西方文化橋梁的賽珍珠,在全球化思潮的推進下,探討其所做的各項促進文化交流的人道主義工作,以及在一定的情感背景下所生成的作品對文化全球化的影響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如朱希祥的《全球化語境中的賽珍珠研究》鮮明地闡述了全球化時代下賽珍珠研究的重要意義,并為我們提供了對待異質(zhì)文化的視角與方法。李淑秀通過對《大地》、《群芳亭》和《東風?西風》的分析,探討了賽珍珠的人道主義精神。2010年張桂玲在《論賽珍珠其人其文對大學生人文精神培養(yǎng)的作用》中提出了以賽珍珠強大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以其獨具特色的作品滋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

    3.對賽珍珠在中國的接受情況研究。姚君偉在《賽珍珠在中國的命運》和《我們怎樣接受一個外國作家――賽珍珠在當代中國的命運》兩篇文章中探討了過去幾十年來賽珍珠作品在中國的不同命運。劉海平在賽珍珠母校倫道夫?梅肯女子學院主辦的“賽珍珠百年誕辰國際研討會”上也曾經(jīng)做過《賽珍珠在中國的接受情況的再審視》的專題發(fā)言。

    4.對賽珍珠作品中所滲透的哲學思想的研究。如周錫山的《論賽珍珠創(chuàng)作和論說中的辯證思想》具體闡述了賽珍珠對自己認識中國的辯證思想,對中西文化交融的辯證認識等。2004年,李貽蔭通過對《梁夫人的三個女兒》的分析探討了賽珍珠深受中國古典文學影響的哲學思想。

    5.對賽珍珠作品與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較研究。2007年曾青梅通過對賽珍珠的《閨閣》與張愛玲的《金鎖記》對比研究,探討了賽珍珠和張愛玲女性意識的不同來源。蘭守亭的《魯迅與賽珍珠小說人物形象比較――以阿Q和王龍為例》以及朱坤領的《中國女性的悲歌與頌歌――論賽珍珠與蕭紅女性題材創(chuàng)作的差異》等都從不同的角度對賽珍珠和其他作家進行了深刻的對比研究。

    6.對賽珍珠的創(chuàng)作風格與特色研究。早在20世紀30年代有人做過這方面的研究,雨初在《作者勃克夫人》一文中從風格、題材、結構、人物描寫和寫作態(tài)度五個方面分析了《大地》的寫作特色。2004年張春蕾對賽珍珠短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特色有過一番研究,認為賽珍珠“在創(chuàng)作方法和技巧上,她致力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畫、情節(jié)結構的布局安排、敘述方法的變化運用”。[1]

    7.對賽珍珠翻譯作品的研究?!端疂G傳》作為賽珍珠的一部典型譯著,引起了國內(nèi)廣大學者的關注。如唐艷芳的博士論文《賽珍珠翻譯研究》、以及朱文武的《語用等效與文化信息傳遞的矛盾――對賽珍珠英譯本評價的思考》等都是對賽珍珠的譯著《水滸傳》的研究。

    二.賽珍珠小說研究中的方法

    對賽珍珠作品的研究,從研究的理論方法看,既有運用傳統(tǒng)方法的研究,也有運用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原型批評理論、后殖民主義等新方法的嘗試。

    1.女性主義批評的方法。90年代,姚君偉、劉海平等學者都研究了賽珍珠對女性命運、地位和自我實現(xiàn)的關注以及賽珍珠對待中國婦女的態(tài)度。21世紀以來,關注賽珍珠女性主義的作品更是層出不窮,如王利娜的《女權主義的先行者――讀賽珍珠》,莊曉敏的《順從與反抗――從女性主義角度解讀賽珍珠中的阿蘭》等。

    2.后殖民主義批評的方法。郭英劍于1994率先把賽珍珠納入了后殖民主義理論的視野,在《賽珍珠:后殖民主義文學的先驅者》中對賽珍珠的創(chuàng)作進行總體把握,他認為賽珍珠是一位反殖民主義者,是后殖民主義作家的先驅。2011年晏亮在《后殖民語境下的女性關懷――以賽珍珠、杜拉斯為例》一文中闡釋了賽珍珠和杜拉斯作為具有雙重文化身份的西方女性作家,她們的作品中滲透了后殖民主義和女權主義的有效聯(lián)合。

    3.原型批評的方法。沈陽師范大學的王家勇獨辟蹊徑地根據(jù)弗雷澤的《金枝》中所描述的社會的無意識象征和榮格的“集體無意識”理論比較研究了賽珍珠《大地》和中國作家葉紫《豐收》中土地的原型主題――死亡與再生。2008年朱驊在《幻夢與原型:賽珍珠筆下的“中國話語”》中指出了賽珍珠將西方知識話語中的“農(nóng)業(yè)中國”原型與美國海外擴張的“新邊疆”夢想結合,在不自覺中迎合了海外殖民的國家意識。

    4.跨文化的方法。在賽珍珠的中西文化觀上,姚君偉推出了國內(nèi)首部相關專著《文化相對主義:賽珍珠的中西文化觀》,率先從文化相對主義的理論視角切入,倡導對不同文化的建設性價值觀念持寬容和接受的文化態(tài)度,從而論證了賽珍珠是積極意義上的文化相對主義者。除此以外,他還在《論賽珍珠跨文化寫作的對話性》中談到“不同文化之間的人們是展開對話,達成相互理解,還是維持互相誤解的狀況,不同的選擇,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結果。正是這個時候,我們聯(lián)想起當年曾經(jīng)通過多鐘途徑進行跨文化對話的賽珍珠。”[2]

    5.比較文學的方法。北京大學的顧鈞在他的博士論文《在中美之間――對賽珍珠小說的形象學讀解》(2001)中,從形象學的理論視角來研究賽珍珠所塑造的中國形象。2010年吳小鵬又從形象學的角度,以作家的外部研究為切入點,深入探討了《大地》中的中國人形象。

    6.生態(tài)批評的方法。生態(tài)批評是上世紀90年代興起于北美并迅速向世界擴展的批評浪潮,它站著在地球生物圈的高度上考察傳統(tǒng)文學經(jīng)典的構成、現(xiàn)成文學理論的得失,從而能夠再現(xiàn)缺席已久的自然在文本乃至文化中的地位。[3]閆建華在《解讀賽珍珠的生態(tài)意識》一文中從自然與人的關系出發(fā)重新審視了賽珍珠的《大地》,分析氣候在《大地》中不容忽視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王龍與土地的悲歡離合,也決定了王龍生命的軌跡和意義。[4]朱麗在《賽珍珠中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探微》一文中從生態(tài)女性主義的角度把生態(tài)關注與女性思想結合起來,關注父權制社會中的生態(tài)問題與女性的生存狀態(tài)。

    賽珍珠一生都致力于構建中西文化之橋,并力求達到“天下一家”的境界。因此,在這樣一個文化交流和多元文化主義占主導地位的文化語境下,我們研究這位“溝通中西文化的人橋”的美國女作家不僅具有學術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注釋:

    [1]張春蕾,徐曉明:《文化交叉小徑邊的一脈馨香――賽珍珠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特色論》,《江蘇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第12頁。

    [2]姚君偉:《論賽珍珠跨文化寫作的對話性》,《外語研究》,2011年第4期,第98頁。

    [3]閆建華:在《解讀賽珍珠的生態(tài)意識》,《外國語言文學》(季刊),總第90期,第274頁。

    篇10

    【論文摘要】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很多學生常把英漢文化等同,忽略了文化的差異,在理解方面造成了許多誤區(qū),阻礙了外語水平的提高,影響了教學效果。語言、文化和社會是密不可分的統(tǒng)一體。而語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傳播工具,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讓學生了解中西文化差異,豐富文化背景知識,對于英語語言的學習是十分有必要的。

    文化是一個社會所具有的獨特的信仰、習慣、制度、目標和技術的總稱,是在一個社會漫長的形成演變中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產(chǎn)物;而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傳播工具。因此要真正學會一種語言就必須了解這種語言所體現(xiàn)的文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掌握此語言的精髓。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應逐步滲透文化知識的內(nèi)容和范圍,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理解與把握。英語教學大綱指出,外國語是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獲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進行國際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學習一門外語的過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對方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的過程。

    下面先來看一個對白:一個外國人稱贊一個中國人your wife is beautiful , 中國人用where ? where ? ( 哪里? 哪里?) 來回答,于是外國人說:from head to toe (從頭到腳都美) ,中國人又謙虛地說:not to be seen ,not to be seen (不見得,不見得) 。這樣的對話顯然是由于說話方對中西方社會習俗差異的不了解而引起的。在美國,稱贊對方或對方的家人是很重要的一種社交習慣,被人們稱贊時,要表示樂于接受并愉快地感謝,不要急于否認或自貶,也不應表現(xiàn)得扭捏不安。而在中國,聽到別人的贊美總要謙虛一下,因為這是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 因此如果不了解語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差異,在英語學習和用英語進行交際時,就會產(chǎn)生誤解和歧義,不能得體地運用語言,以致鬧出了笑話。

    就文化差異的內(nèi)容來說,涉及面非常廣,從中西方的文學、音樂、美術、雕塑、建筑風格和人們的衣、食、住、交友、娛樂、節(jié)日等風土人情到日常見面問候、稱贊、致謝、道歉等生活習慣,還有中西方各自獨特的委婉語、禁忌語乃至體態(tài)語言等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有時對待同一個詞匯、同一個手勢、同一句話,英美人與中國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樣。所以,我們的英語教學幾乎是從第一天起就開始接觸中西方兩種文化的差異。通常有詞匯的文化內(nèi)涵差異:如ambition(野心)一詞,本身具有褒貶兩種含義。我們常用其貶義表示“野心勃勃”,而美國人卻常取褒義表示“有雄心壯志”;思維方式的差異:中國人以謙遜為美德,中國人在待人接物,舉止言行總考慮溫文爾雅,通常會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過獎)來應酬,這往往會讓說話者感到你在懷疑他的判斷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來回答,弄得外國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對隱私的界定差異:如中國人表示關心的“你去哪兒?”(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語中就成為刺探別人隱私的審問監(jiān)視別人的話語而不受歡迎;稱謂上的差異;由于這種文化上的差異,造成學生的簡單理解。同樣還把漢語中習慣上稱呼的“張醫(yī)生”、“王護士”稱為doctor zhang,nurse wang。英語中稱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如 :在中國稱中年以上的人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卻意味著衰朽殘年、去日無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諱“老”、都不服“老”。在美國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會里,老人們養(yǎng)成了堅持獨立的習慣。所以美國的老人都不喜歡別人稱其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國都用“年長的公民”(senior citizens)這一委婉語來指代老人。

    對于別人送來的禮物,中國人往往要推辭一番,接受以后一般也不當面打開。而在英語文化中,人們對于別人所送的禮物,一般都要當面打開稱贊一番,并欣然道謝。 ( thank you , i really appreciate it) 。在講英語的國家,談天氣是很保險的搭話方式,如:——lovely weather, isn’t it? 又如:中國人也喜歡用“去哪?。俊贝蛘泻?,如果和你的外國朋友說“where are you going?”大部分人會不太高興,有甚者會說“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著嗎?)”。還有禁忌話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最明顯的禁忌話題要數(shù)“how old are you?”。對于中國人來講可能覺得很正常,可是對于說英語的國家人來講他們更注重“個人隱私”,因此多半情況下,他們會告訴你“it’s a secret.”

    由此可見,文化差異的確是英語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內(nèi)容。更進一步說,在我們進行英語教學時,學生好比是整個建筑,文化是建筑風格,語言是建筑實體,而老師就是建筑設計師。學生對中西文化差異的了解程度,直接決定著學生能否自如得體地運用英語的能力。而且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因素,還能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賦予語言以情感色彩,使學生帶著趣味情感學習,這樣學生對所學語言材料的印象就會深刻而牢固,理解也會透徹而容易,那么在教學中,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筆者認為:可以在課堂上結合課本介紹詞匯的文化內(nèi)涵,教師在語言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地總結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詞匯和習慣用語。例如red 一詞,無論在英語國家還是在中國,紅色往往與慶?;顒踊蛳矐c日子有關,紅色象征著激情。但在英語中的紅色還意味著危險狀態(tài)或使人生氣,如red flag (引人生氣的事) 。加強中西文化差異的比較,將中西文化在稱呼、招呼語、感謝、謙虛、贊揚、表示關心 、談話題材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自覺自然地滲透到英語教學中。

    在課堂上,同學們可以交流與角色表演,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一些有關國外文化方面的資料,如畫報、雜志、圖片等,研究不同國家人民的服飾、裝飾、發(fā)型等,使他們在這一過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課外活動的形式更是多樣化,可以讓學生欣賞或學唱英文歌曲。誦讀英文詩歌,排練英文短劇。利用多種渠道、多種手段,吸收和體驗異國文化??梢允占恍┯⒄Z國家的物品和圖片,讓學生了解外國藝術、歷史和風土人情;運用英語電影、電視、幻燈、錄像等資料給學生直觀的感受,使學生對英語的實際使用耳濡目染。向學生推薦閱讀體現(xiàn)外國文化的簡易讀本,以增加對英語文化的了解;邀請中外“英語通”作中外文化差異方面的專題報告;組織英語角,英語晚會等,創(chuàng)設形式多樣的語言環(huán)境,加深對文化知識的實際運用。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只單純注意語言教學,而必須加強語言的文化導入,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及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中正確運用語言。

    參考文獻

    [1]戌林海. 翻譯與文化背景知識. 外語教學與研究.

    [2]張蓉. 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知識的滲透. 南通航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3]羅明燕. 論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策略.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

    篇11

    【論文摘要】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很多學生常把英漢文化等同,忽略了文化的差異,在理解方面造成了許多誤區(qū),阻礙了外語水平的提高,影響了教學效果。語言、文化和社會是密不可分的統(tǒng)一體。而語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傳播工具,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讓學生了解中西文化差異,豐富文化背景知識,對于英語語言的學習是十分有必要的。

    文化是一個社會所具有的獨特的信仰、習慣、制度、目標和技術的總稱,是在一個社會漫長的形成演變中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產(chǎn)物;而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傳播工具。因此要真正學會一種語言就必須了解這種語言所體現(xiàn)的文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掌握此語言的精髓。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應逐步滲透文化知識的內(nèi)容和范圍,提高學生對英語的理解與把握。英語教學大綱指出,外國語是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獲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進行國際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學習一門外語的過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對方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的過程。

    下面先來看一個對白:一個外國人稱贊一個中國人Your wife is beautiful , 中國人用where ? where ? ( 哪里? 哪里?) 來回答,于是外國人說:From head to toe (從頭到腳都美) ,中國人又謙虛地說:Not to be seen ,not to be seen (不見得,不見得) 。這樣的對話顯然是由于說話方對中西方社會習俗差異的不了解而引起的。在美國,稱贊對方或對方的家人是很重要的一種社交習慣,被人們稱贊時,要表示樂于接受并愉快地感謝,不要急于否認或自貶,也不應表現(xiàn)得扭捏不安。而在中國,聽到別人的贊美總要謙虛一下,因為這是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 因此如果不了解語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差異,在英語學習和用英語進行交際時,就會產(chǎn)生誤解和歧義,不能得體地運用語言,以致鬧出了笑話。

    就文化差異的內(nèi)容來說,涉及面非常廣,從中西方的文學、音樂、美術、雕塑、建筑風格和人們的衣、食、住、交友、娛樂、節(jié)日等風土人情到日常見面問候、稱贊、致謝、道歉等生活習慣,還有中西方各自獨特的委婉語、禁忌語乃至體態(tài)語言等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有時對待同一個詞匯、同一個手勢、同一句話,英美人與中國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樣。所以,我們的英語教學幾乎是從第一天起就開始接觸中西方兩種文化的差異。通常有詞匯的文化內(nèi)涵差異:如ambition(野心)一詞,本身具有褒貶兩種含義。我們常用其貶義表示“野心勃勃”,而美國人卻常取褒義表示“有雄心壯志”;思維方式的差異:中國人以謙遜為美德,中國人在待人接物,舉止言行總考慮溫文爾雅,通常會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過獎)來應酬,這往往會讓說話者感到你在懷疑他的判斷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來回答,弄得外國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對隱私的界定差異:如中國人表示關心的“你去哪兒?”(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語中就成為刺探別人隱私的審問監(jiān)視別人的話語而不受歡迎;稱謂上的差異;由于這種文化上的差異,造成學生的簡單理解。同樣還把漢語中習慣上稱呼的“張醫(yī)生”、“王護士”稱為Doctor Zhang,Nurse Wang。英語中稱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如 :在中國稱中年以上的人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卻意味著衰朽殘年、去日無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諱“老”、都不服“老”。在美國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會里,老人們養(yǎng)成了堅持獨立的習慣。所以美國的老人都不喜歡別人稱其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國都用“年長的公民”(senior citizens)這一委婉語來指代老人。

    對于別人送來的禮物,中國人往往要推辭一番,接受以后一般也不當面打開。而在英語文化中,人們對于別人所送的禮物,一般都要當面打開稱贊一番,并欣然道謝。 ( Thank you , I really appreciate it) 。在講英語的國家,談天氣是很保險的搭話方式,如:——Lovely weather, isn’t it? 又如:中國人也喜歡用“去哪啊?”打招呼,如果和你的外國朋友說“Where are you going?”大部分人會不太高興,有甚者會說“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著嗎?)”。還有禁忌話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最明顯的禁忌話題要數(shù)“How old are you?”。對于中國人來講可能覺得很正常,可是對于說英語的國家人來講他們更注重“個人隱私”,因此多半情況下,他們會告訴你“It’s a secret.”

    由此可見,文化差異的確是英語教學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內(nèi)容。更進一步說,在我們進行英語教學時,學生好比是整個建筑,文化是建筑風格,語言是建筑實體,而老師就是建筑設計師。學生對中西文化差異的了解程度,直接決定著學生能否自如得體地運用英語的能力。而且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因素,還能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賦予語言以情感色彩,使學生帶著趣味情感學習,這樣學生對所學語言材料的印象就會深刻而牢固,理解也會透徹而容易,那么在教學中,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筆者認為:可以在課堂上結合課本介紹詞匯的文化內(nèi)涵,教師在語言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地總結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詞匯和習慣用語。例如red 一詞,無論在英語國家還是在中國,紅色往往與慶?;顒踊蛳矐c日子有關,紅色象征著激情。但在英語中的紅色還意味著危險狀態(tài)或使人生氣,如red flag (引人生氣的事) 。加強中西文化差異的比較,將中西文化在稱呼、招呼語、感謝、謙虛、贊揚、表示關心 、談話題材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自覺自然地滲透到英語教學中。

    在課堂上,同學們可以交流與角色表演,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一些有關國外文化方面的資料,如畫報、雜志、圖片等,研究不同國家人民的服飾、裝飾、發(fā)型等,使他們在這一過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課外活動的形式更是多樣化,可以讓學生欣賞或學唱英文歌曲。誦讀英文詩歌,排練英文短劇。利用多種渠道、多種手段,吸收和體驗異國文化??梢允占恍┯⒄Z國家的物品和圖片,讓學生了解外國藝術、歷史和風土人情;運用英語電影、電視、幻燈、錄像等資料給學生直觀的感受,使學生對英語的實際使用耳濡目染。向學生推薦閱讀體現(xiàn)外國文化的簡易讀本,以增加對英語文化的了解;邀請中外“英語通”作中外文化差異方面的專題報告;組織英語角,英語晚會等,創(chuàng)設形式多樣的語言環(huán)境,加深對文化知識的實際運用。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不能只單純注意語言教學,而必須加強語言的文化導入,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及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在實際中正確運用語言。

    參考文獻

    [1]戌林海. 翻譯與文化背景知識. 外語教學與研究.

    [2]張蓉. 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知識的滲透. 南通航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3]羅明燕. 論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提高策略.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

    [4]張紅玲. 跨文化外語教學.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